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铁皮石斛破壁饮片中甘露糖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了12批铁皮石斛破壁饮片中甘露糖的含量。药材采用80%乙醇回流提取除杂后,水煎煮制得石斛多糖,然后将多糖经酸水解为单糖,再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进行衍生化处理,以盐酸氨基葡萄糖作为内标进样测定。结果平均校正因子为0.8248,RSD为0.6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3%。每批铁皮石斛破壁饮片中单糖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但均符合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2.
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铁皮石斛中多糖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铁皮石斛中多糖的含量,比较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铁皮石斛中多糖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蒽酮-硫酸法测定结果高于苯酚硫酸法,而苯酚-硫酸法测定结果更为合理,可作为测定铁皮石斛多糖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铁皮石斛药效及多糖药理活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方法使糖类物质带上紫外基团,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对贵州不同产地铁皮石斛单糖组成进行测定,并对其中单糖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多糖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等组成,其中甘露糖和葡萄糖含量较高,甘露糖均占总多糖35%以上,葡萄糖均占总多糖12%以上,贵州不同产地铁皮石斛药材中各单糖占总多糖含量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异,大方县产铁皮石斛单糖含量相对较低,而乌当及独山等地产铁皮石斛单糖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为了比较考察组培移栽和野生铁皮石斛药材中的多糖含量。以苯酚-浓硫酸法,多糖水解成单糖并脱水生成糖醛衍生物,与苯酚缩合成橙黄色化合物,在490nm处比色测定吸收度,并以葡萄糖为对照品建立标准曲线测定样品的多糖含量。标准曲线葡萄糖含量在0.0~100.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8。组培移栽和野生铁皮石斛药材的多糖含量分别为13.11%和14.37%。结构表明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多糖准确稳定、简便易行,组培移栽和野生的铁皮石斛药材多糖含量相当。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源铁皮石斛主要农艺性状与多糖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不同地区铁皮石斛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多糖含量,对9个铁皮石斛种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多糖含量进行调查和测定,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的铁皮石斛形态与多糖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铁皮石斛茎粗与多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农艺性状与多糖含量相关性不显著。铁皮石斛形态多样性丰富,在铁皮石斛新品种选育时,可通过考察农艺性状来兼顾其多糖含量,为铁皮石斛的选育工作提供简单直观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以组培生产的铁皮石斛原球茎、丛生芽和植株茎段为材料提取石斛,测定其多糖含量,计算多糖累积效率,以了解不同形态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多糖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的铁皮石斛组培苗多糖含量差异较大,植株茎段的多糖含量相对最高,可达26.20%,原球茎多糖含量次之,为25.26%,二者均可达到《中华药典》中对石斛中药材多糖含量要求的规定;原球茎和植株茎段的多糖含量与培养时间呈正相关;原球茎多糖的积累效率相对最高,可以成为生产石斛多糖的原料新来源。  相似文献   

7.
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铁皮石斛超微粉与铁皮石斛常规粉水溶性粗多糖的含量,探讨超微技术对铁皮石斛粗多糖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超微粉中水溶性粗多糖含量为484.6 mg/g,常规粉水溶性粗多糖含量为370.2 mg/g,铁皮石斛超微粉水溶性粗多糖含量比常规粉水溶性粗多糖含量高30.9%,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技术有助于铁皮石斛粗多糖的浸出。  相似文献   

8.
研究铁皮石斛茎叶中多糖含量变化情况,掌握海南中部山区铁皮石斛在不同收获期及不同海拔地区总多糖含量变化规律。试验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多糖含量。试验结果表明,3—5月为茎秆中总多糖含量高峰期,其中4月最高达到42.17%;叶片中总多糖含量在一年内变化不大,最高出现在12月为12.19%;高海拔种植点的铁皮石斛茎秆中总多糖含量显著高于低海拔的,而叶片中总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海南中部山区非常适合铁皮石斛种植,在海拔较高(300m)的地点发展种植,在3—5月采收,生产的石斛鲜条品质好。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不同产地的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不同产地铁皮石斛的形态学指标及化学成分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的茎粗、叶长宽比、折干率及多糖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Y1产地的折干率和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30.5%和31.36%。  相似文献   

10.
以贵州、安徽、浙江3地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与铁皮枫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多糖、氨基酸和必需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多糖含量以浙江铁皮枫斗最高,达32.82%,黔产铁皮石斛叶片最低,为17.21%,含量排序为浙江铁皮枫斗黔产铁皮石斛下茎黔产铁皮石斛上茎安徽铁皮枫斗黔产铁皮石斛叶片;铁皮石斛各类氨基酸含量排序均为黔产铁皮石斛叶片安徽铁皮枫斗黔产铁皮石斛上茎浙江铁皮枫斗黔产铁皮石斛下茎;钾(K)、铜(Cu)含量均以安徽铁皮枫斗最高,黔产铁皮石斛上茎最低;钙(Ca)、锌(Zn)含量均以黔产铁皮石斛叶片最高,安徽铁皮枫斗最低;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与猛(Mn)含量为显著负相关关系(r=-0.93,P0.05);甲硫氨酸含量与Ca含量,苏氨酸、亮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含量与Mn含量均为显著正相关(r=0.67~1.00,P0.05),天冬氨酸含量与M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P0.01);多糖含量与各氨基酸含量均为负相关关系,其中天冬氨酸含量与多糖含量相关性显著(r=-0.93,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霍山产3种石斛多糖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霍山石斛、霍山铁皮石斛和霍山细茎石斛3种霍山产石斛在8个不同生长阶段的多糖含量,并分析了其变化的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在组培苗繁育阶段,石斛多糖含量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稳步增长,且呈现出霍山铁皮石斛霍山石斛霍山细茎石斛的规律;石斛在栽培2年后多糖含量达到最高,品种间的规律表现为霍山石斛霍山铁皮石斛细茎石斛,其中霍山石斛2年生茎多糖含量高达35.74%,在3种石斛中是最高的。[结论]试验研究了霍山产3种石斛多糖含量变化规律,为石斛的繁育、栽培以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基质的理化性质对栽培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试验比较不同原料、不同配比的移栽基质的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对铁皮石斛移栽成活率、病害发病率、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以48%废弃食用菌糠、5%中草药废渣、11%桑秆+玉米芯、11%食物废弃壳、8.5%黏土+草皮土、6%木屑混和而成的栽培基质具有较适宜的理化性质和合理的营养成分,能有效减少铁皮石斛病害的发生,对植株的成活率、植株生长、多糖含量及产量均有明显影响。[结论]移栽基质的理化性质是影响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时生根成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两种石斛多糖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蕾  丁长春  李付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753-5754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多糖和金耳石斛多糖在体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滤纸片抑菌圈法研究2种石斛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铁皮石斛多糖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5%,抑菌圈直径为15.8 mm;金耳石斛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最强,MIC为0.5%,抑菌圈直径为12.8 mm。[结论]体外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金耳石斛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花是铁皮石斛药材的非药用部位,为测定其多糖、浸出物、氨基酸的质量分数,探讨3种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全面了解铁皮石斛花中的物质分布规律,利用药典方法测定铁皮石斛花的多糖、浸出物质量分数,并采用17种氨基酸标准品,通过酸水解法提取、异硫氰酸苯酯(PITC)柱前衍生处理样品,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10个不同杂交家系铁皮石斛花中的氨基酸组成与质量分数。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花中多糖质量分数平均为71.00 mg·g-1,浸出物质量分数为300.00 mg·g-1;从铁皮石斛花中检测到16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平均质量分数为7.88%;3种成分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 < 0.05)。利用SPSS 17.0分析3种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多糖和浸出物在合成积累上呈现负相关,与氨基酸之间相关性不明显(P>0.05)。铁皮石斛花中含有较丰富的多糖、浸出物及氨基酸等营养及功效成分,具有一定的保健开发价值。图 1 表 3 参11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实现对铁皮石斛及其混淆品快速准确的鉴别。[方法]通过对铁皮石斛及其混淆品的rDNA ITS区序列进行分析,计算遗传距离,并采用邻接法构建NJ系统树。[结果]8个来自不同产区的铁皮石斛rDNA ITS区序列全长636 bp;铁皮石斛及其6个常见混淆品药材ITS序列长度范围为636~641 bp,其中ITS区(不包括5.8S)片段长度为483 bp,含信息位点60个(12.4%),变异位点185个(38.3%);各样品间遗传距离范围为1.108%~2.594%,NJ系统树也表明铁皮石斛与其混淆品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ITS序列可对铁皮石斛及其混淆品进行快速简便的鉴别。  相似文献   

16.
铁皮石斛不同花期及花朵不同部位活性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i花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其中花的采收期和采收部位是影响铁皮石斛花类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以铁皮石斛花苞期、微开期、盛花期全花以及盛花期花的花被、合蕊柱、子房的烘干样品为实验材料,采用苯酚-硫酸法、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及福林酚法,探讨了不同花期铁皮石斛花及盛花期花朵不同部位多糖、总黄酮及总酚质量分数的差异,进而确定了铁皮石斛花的最佳采收期和最佳采收部位。结果表明:①不同花期中盛花期铁皮石斛花中多糖质量分数(61.5 mg·g-1)与微开期(55.3 mg·g-1)及花苞期(45.6 mg·g-1)花中多糖质量分数具有显著差异(P < 0.05);微开期花中总黄酮质量分数(17.4 mg·g-1)显著低于花苞期(19.9 mg·g-1)和盛花期(19.2 mg·g-1)(P < 0.05);盛花期花中总酚质量分数(22.2 mg·g-1)显著高于微开期(19.6 mg·g-1)及花苞期(18.5 mg·g-1)(P < 0.05)。②整体而言,盛花期不同部位中花被相应活性组分即多糖、总黄酮、总酚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合蕊柱及子房,分别为64.5,24.2及26.5 mg·g-1(P < 0.05)。因此从活性组分质量分数方面考虑,盛花期可作为铁皮石斛花采收的最佳时期,花被是最有开发与利用价值的部位。  相似文献   

17.
马雯芳  谭建宁  徐东来  严克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30-11031,11116
[目的]建立GC-MS同时测定姜油中α-蒎烯、桉油精、龙脑含量的方法。[方法]以GC-MS测定姜油中α-蒎烯、桉油精、龙脑的含量。[结果]α-蒎烯、桉油精、龙脑的浓度分别在20.01~300.15μg/ml(r=0.999 5)、34.74~521.10μg/ml(r=0.999 0)、6.48~97.20μg/ml(r=0.999 5)范围成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1.09(RSD 1.35%)、97.78%(RSD 1.86%)、103.28%(RSD1.57%)。[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为姜油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将利用铁皮石斛种子诱导的原球茎在液体条件下培养,研究植物激素和有机添加物对原球茎增殖以及多糖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6液体培养基中附加1.0mg/L NAA+1.0mg/LKT+5%香蕉汁提取物+5%土豆汁提取物,最有利于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和多糖积累,培养30d时,原球茎鲜质量达到122.9g/L,多糖含量在25d时达到24.2%。结果提示,利用液体培养规模化生产铁皮石斛原球茎是可行的,是铁皮石斛大田传统栽培方式的重要替代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