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池水管理问题: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进入3月份水温即可达到10℃以上,此时就有部分河蟹苏醒活动和觅食。为了促使河蟹早开口摄食、早生长,要分析天气形势:晴朗的天气应将蟹池内水降到30厘米左右,因为水位浅接受阳光充足,水温上升快,可促使尚未出洞觅食的河蟹尽快苏醒摄食;在  相似文献   

2.
1夏季管理1.1水温调节河蟹的适宜生长水温为25℃左右,而夏季水温较高,应加足水位,要求平均水深1.5米,蟹池塘底最深处最好达1.8米,最浅处0.6~0.8米,有深有浅便于河蟹栖息自动调节,温度高时(白天)向深水处移动避暑,温度适宜时(阴雨天或夜晚至凌晨)向浅水处活动摄食。一方面加深水位,可防止高温引起性早熟,另一方面水温适宜促进正常生长,提高河蟹抗病力,水位加高,也有利于伊乐藻度过炎夏高温,防止其底部烂根,败坏水质,诱发河蟹疾病。1.2水质改善外河水质较好的地方,蟹池应5~7天加注新水(15厘米左右)1次,具体操作,应一边排放老水(最好为底层水…  相似文献   

3.
《科学养鱼》2007,(5):81-81
水产养殖的关键在于管理,做好春季养殖管理是赢得河蟹高产赢利的关键!当前在河蟹养殖方面重点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河蟹养成塘水位控制 早春放苗后水位要求在30~60厘米左右,改变以前的早春浅水放养的做法,好处;  相似文献   

4.
夏季既是河蟹的生长旺季,也是病害多发季节,是河蟹饲养管理的关键阶段,决定着全年养殖的成败。加强夏季蟹池管理至关重要,笔者提醒河蟹养殖户应把好以下四关。1水质调控 1.1加深水位 当高温来临时,可将池水加至最高水位,保持水深在1.2~1.5m;天气特别炎热时,水深可增至.2m左右。  相似文献   

5.
首先将鱼塘水位加深,以便产生水温分层效果。当上层水温升高,超过鱼类适温范围时,鱼便可潜入温度较低的底层水中,池水加深也有利于天然饵料的大量繁殖,适宜水深为成鱼塘3米;鱼种塘2米左右,面积小,水位浅的庭院养鱼池,要勤换水或保持常流水养鱼,以便鱼安全生长。 精养高产鱼塘,由于大量投饵、施肥,池水透明度降低,需要及时加注新水,调节水温,增加水中溶氧量,一般每次加水15—20厘米  相似文献   

6.
余健 《科学养鱼》2002,(7):35-35
7~9月是全年气温较高的季节,这一时期既是河蟹的生长旺季,也是病害高发季节,加强这一时期的管理至关重要,主要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一、加强水质管理1.定时换水定时换水可有效调节水体各理化因子,高温季节使水温保持在28℃以下,能防止河蟹性早熟。经常换水还能提高溶氧含量,使其达到5毫克/升左右,保持水质清新,促进河蟹快速生长,同时换水时形成的微水流也可促使河蟹蜕壳。换水时采用先排后进的方式,平均每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1/3,水位控制在1.2~1.5米左右。换水时要注意池内外水温差不…  相似文献   

7.
<正>一、水质管理1.加换新水夏季水温高,应将水位提升至2.0~2.5米,以增加池塘水体容量,促使池水上下对流,提高池水对高温的缓冲能力。一般每周加水1次。每次加注新鲜水20~30厘米,以补充蒸发所带来的"水耗"和稀释池水。另外加水时可在池塘另一端开设溢流口,溢出10厘米左右的  相似文献   

8.
周治山 《内陆水产》2013,(12):65-65
3由车轮虫病引发的对相关问题的粗浅思考 3.1加注新水与车轮虫病 替季水温低时,将池塘水位控制在1nl左右,以利水温快速回升,适应鱼的摄食和生长,以后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水他逐渐增高,到高温期加垒最高水位,且每隔1周或1Od左右加注一次新水,这是我们传统的池塘水位管理和调节水质、预防鱼病既经济又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卞宏娣 《内陆水产》2001,26(12):17-17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动物(鱼、虾、蟹、鳖)的食欲也日渐回升。因此,做好水产养殖动物的春季管理工作,是夺取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1控制水深,提高水温在春季,养殖水面要控制池水深度,采取分期注水措施,不要一次灌满,应由浅到深逐步加入,以提高水温,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一般10~15天加水1次。早春鱼池水深控制在1米以内,仲春池水加深到1.5米左右(虾、蟹养殖水面水深应由0.6米逐渐加深到1米,室外养鳖池水应换去大部分老水,早春水深掌握在0.5米左右);晚春以后逐步加深到养殖的正常水位。2及早开…  相似文献   

10.
斑点叉尾鮰无公害养殖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幼敏 《科学养鱼》2005,(12):16-17
(6)日常管理:早,晚巡池,观察鱼的活动情况,水位,水色变化:定期使用水质测定仪测定池水有关指标:每10-15天换水一位,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1/4-1/3,确保池水透明度不低于25厘米;长江中下游地区在6-9月每月应比较彻底地换水一次,除每月用生石灰泼洒消毒外,  相似文献   

11.
杨保国 《内陆水产》2001,26(10):27-27
池蟹养殖后期8~10月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提高商品蟹的产量、质量,增加养殖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根据水温变化和池蟹生长、摄食情况,池蟹后期管理主要应抓以下几点。1水质调节河蟹喜在微碱性水中生活,池水的pH值在7.9~8.5之间。调节水质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定期施用生石灰,一般每半月施1次,每次每667米215~20千克,化浆均匀泼洒全池,既可调节池水pH值,改良水质,又可增加池水钙的含量,促进蟹脱壳。2水位深度为保持河蟹的最佳生长温度20~32℃,蟹池的平均水深以1.5米左右为好,即深水处…  相似文献   

12.
杨保国 《内陆水产》2002,27(5):24-24
春季随着水温逐渐回升,在鱼、虾、蟹、鳖养殖管理中,养殖户应重点抓好以下技术要点:1 调节水位,提高水温春季,为提高水温,应将池水控制在一定深度:早春鱼池水位应控制在1米以内,晚春控制在1.5米左右;虾、蟹养殖池水深应由0.6米逐渐加深至1,2米;室外  相似文献   

13.
一、育苗设施1.幼体培育池:幼体培育池池形应呈近方形,面积以1~2亩、水深1.5米左右为宜。池底要求泥沙质、硬底,池壁用水泥预制板浆砌成石壁,或在常水位处50厘米做成大于60度的坡度。池的四个角衬以塑料薄膜做成拦浪墙,以免幼体在池水水位变动时搁浅干死。2.进排水系统:新鲜海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水质变化适时加注新水,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一般每7~10天必须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深,到池水2米深为宜,并且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万辑 《水利渔业》2006,26(1):49-49
1调节好鱼塘水位早春鱼塘水不宜太深,一般保持在1 m左右,使水温较快升高,以利饵料生物繁殖,鱼类提早摄食生长。2调节好鱼塘水质若水质老化、过肥、偏酸性,应立即注入新水,或用生石灰150~220 kg/hm2兑水后全池泼洒。若水质“清瘦”,可施化肥适量,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呈油绿色或黄绿色。3及早施肥水温达到8℃时,池塘应及时施肥。一般的池塘可泼人粪尿750~1 500 kg/hm2、牧畜粪2 250~3 750 kg/hm2,3~5 d施1次。4适当投饵水温升到10℃时便可投饵,一般以精料为主,饲料应清洁,新鲜可口。精料一般以鱼体总量的3%投喂,青料以投后4 h内吃完为宜…  相似文献   

16.
《海鲜世界》1994,(1):22-22
春天随着水温上升,日照加强,水中的细菌开始大量繁殖,加上春季天旱少雨,地下水位下降,池塘水位不足,使池水老化,造成池鱼经常发病。为了抓好生产中这一主要环节,将因鱼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应搞好水质调节和常见鱼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养成背青肚白河蟹的诀窍池塘养蟹,蟹壳易发黑,且向味较差,怎样才能在池塘中养出背青肚白的河蟹呢?一是控制池底淤泥。养蟹的池塘,池底要有一定厚度的淤泥层,以利水草及底栖生物繁殖,但淤泥层不能超过20厘米厚。二是改善池水水质。河蟹要求池水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相似文献   

18.
精养蟹池夏秋季管理及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秋季是河蟹快速生长的季节,也是河蟹发病的高峰季节,河蟹成活率高低、增重多少皆在此阶段体现。如何搞好精养蟹池夏秋季管理是河蟹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日常管理1.池水管理:随着气温不断上升,蟹池水位也需不断加深,当水温达到30℃时水深应保持在1~1.2米。夏秋季节是河蟹摄食和生长旺季,摄食量大、排泄物多,水质易污染,应根据水质情况随时换水。若蟹池水质较好也应隔几天换一次水,先放水后进水,不要一头放另一头进,起不到真正换水的目的。换水时宜在清晨或晚上,以免打破河蟹生长的生物钟不利河蟹生长。夏秋季雷阵雨和暴风雨多,一定要…  相似文献   

19.
正一、河蟹售完如何高效捕捉塘内的鱼虾河蟹捕捞销售以后,便转入杂鱼、青虾、鳜鱼的捕捞。为提高效率、减少损失,就捕捞方法做一些介绍,供大家参考。准备清塘时,将池塘水位逐步放浅至30厘米左右,将池塘中的水草打捞堆放,以免排水干塘青虾裹藏在水草中。水草打捞堆放后,晚上7点至11点,根据青虾晚间活动规律,分三四天晚上,逐渐将水放至环沟内,让青虾慢慢随水游出。当环沟水位降低到50厘米左右,用捕捞河蟹9号网  相似文献   

20.
<正>一、水位控制水位适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长。例如对于养鱼池,特别是混养池塘要考虑到各水层鱼类的生长,合理的水位可以减少鱼类相互之间的干扰,让它们有效利用水体中的资源。另外,鱼类是变温动物,水温对其生理代谢和免疫功能有很大影响,水生动物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0~30℃。在炎热的夏季,可通过调节水位来调节水体温度。如河蟹养殖,应保持水位在1.5米左右比较适宜,在高温季节,最好做到每3~4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30~40厘米,换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