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经济伦理的概念作了阐述与界定,就经济行为与伦理原则的相互作用与整合之必要性进行了论述。认为功利原则和等价交换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伦理基本原则,且竞争是经济伦理基本原刻最终确立的重要途径。这既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健康有序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生态伦理思想为指导,实现环境美、乡风美.在建设过程中遵循尊重自然原则、适度原则、节约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近几年通过当地政府的重视与积极的探索,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生活垃圾处置不当、生态环境恶化、农民生态伦理意识薄弱等问题,要解决这些...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条件下,伦理贯穿于企业再生产的整个过程。从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4个方面具体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民营企业的伦理纬线,强调和谐社会条件下民营企业应该树立在生产中求安全,分配中求合理,交换中求正当,消费中求适度的伦理观。  相似文献   

4.
黄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27-18529
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2个方面论证了可持续消费伦理是一种和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伦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并阐述了要构建可持续消费伦理,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是前提,提高公众的消费素质是基础,营造健康的消费环境是保证。  相似文献   

5.
刘智元  蒋菠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83-6984,6988
在江苏省开展了有关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部分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较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重视并解决。分析结果显示,提高农民生态伦理意识有利于其关注生态环境、支持生态保护政策、积极投入生态保护活动。农民生态伦理教育需要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强化教育的针对性,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在发展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要使县域经济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封闭型、综合型经济向开放型、独特型经济发展,必须对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知识经济等几种经济因素加以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县施策,大力调整经济内部结构,突出各自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主题,县域经济发展才能取得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生态伦理责任代表劳动者个体表达自觉自愿的行为意志.民营企业生态伦理责任的实然困境在于其组织化程度和民主程度不高,并将社会名义作为其生态伦理抉择的平衡点;它在应然意义上主要着力于加强合作建设绿色民营企业,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生态伦理责任意识,引导企业员工接受并践行企业生态价值观,深化民营企业与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生态伦理丰富了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促进了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规范调节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利益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利益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并从中国农民利益的现状了出发,分析影响中国农民利益的主要因素是工业化初期的资金积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农民和农村自特点等;提出了保护农民利益的主要措施是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农民自身保护能力,提高保护农民利益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培育农民生态伦理素质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民生态伦理素质教育需要了解农民的素质状况,掌握好着力点和切入点。从分析结果看,要基于农民的素质结构,通过提高农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水平、生态保护意识、主体角色意识等方面的素质,促进其生态保护主动性、对政策的支持度、对环境的关注度、参与生态保护意愿等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经济伦理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作者围绕经济伦理的兴起、市场经济需要经济伦理、经济伦理重建必须坚持选择、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经济伦理重建需要各界支持做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中央取消农村农业税之后,三农问题已由原来的经济问题逐渐转向社会文化性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聚焦于乡村社会的伦理生态危机。从伦理的人伦原理、人伦规范、伦理-经济生态与伦理-社会生态建构的基本思路出发,提出了构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宜的伦理生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企业应该树立的七个新观念:1.市场竞争观念;2,创新观念;3.质量优先观念;4.战略发展观念;5人才开发观念;6.经济效益观念;7.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14.
生态伦理制度运行机制的构建及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环境制度,是人们在调节自身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时对个人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准则。从实施机制看,是从道德角度即通过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对人们行为进行约束,是伦理制度,即非正式制度;从具体功能和目标看,是通过规范人们的环境行为实现对自然环境保护,是环境制度。其运行机制包括评价机制、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这三种机制共同作用于人们的环境行为,对有效促使人们集体行动,实现集体理性,缓和生态经济矛盾,促进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在新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条件下.促进农村经济管理,提高其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对于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现阶段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关键是改革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生态伦理视角下的生态农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新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386-2387
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除了要把握生态农业的基本含义、主要特点、建设模式外,还必须注重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来挖掘生态农业的丰富内涵,分析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经济伦理的价值取向应体现生态保护、社会公平、经济发展的原则,目前农村中存在着经济和伦理关系不协调的一面,表现在重经济发展,轻伦理道德建设,这已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打乱了农村的经济秩序,构成了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阻力。解决这一问题,应提倡公平竞争和效率的精神,提倡追求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分支,地域特色突出。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针对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实际,选取了经济、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类等44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132个县(市)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计算得出综合得分排名,对比各县(市)竞争力强弱,并进一步估测各地级市的平均发展水平,以促进生态文明与县域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世界引导型经并发展模式,吉林市只有牢固树立低碳经济发展观念,建立低碳经济的立法、政策体系,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建设,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国际合作与交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