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畜禽业》2014,(3)
<正>母猪产后由于机体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所以在生产中一定要注意预防。1母猪产后发热不食母猪产后发热不食是消化机能和内分泌机能紊乱或细菌感染所致的多种疾病造成的,虽死亡率低,但对母猪的乳汁质量,泌乳量及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1.1发病原因母猪产后热往往是由于接产消毒不严引起的。产仔时,胎儿过大挤伤产道,或接产者手臂未经严格消毒,伸入产道掏摸,都能造成产后热。尤其是天气闷热,棚舍通风不良,产后母猪体热  相似文献   

2.
母猪产后都会出现不吃食的症状,该病症不及时治疗,母猪会出现无乳和缺乳的现象,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主要通过观察产后母猪,分析影响母猪产后不食的因素,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3.
母猪产后常见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母猪产后常见病有产后不食、厌食、产后无乳或泌乳不多、产后发热、产后便秘、产后瘫痪、产后子宫脱出、产后跛行、产后乳房炎等,本文将对各种常见病的治疗和预防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母猪产后发生的一些常见疾病对母猪哺乳以及下一个生产周期的发情、配种、妊娠、产仔率等繁殖性能影响很大。文章介绍了母猪"低温症"、母猪子宫内膜炎、母猪产后瘫痪、子宫脱出四种山区常见的母猪产后疾病诊治方面长期积累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李强 《畜禽业》2008,(7):69-70
<正>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的常见多发病,不分品种、年龄、胎次及膘情都能发生。此病的死亡率虽然不大,却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力,使母猪失去种用价值,影响仔猪生  相似文献   

6.
<正>母猪产仔后,不愿意让或很少让仔猪触碰乳头和吮吸乳汁的现象统称为母猪产后拒哺,其程度不同有轻重之分,轻者仔猪可吮食到少量乳汁,但体质弱小、生长迟缓;重者仔猪因无法吮食到乳汁而饿死,其危害对于母猪饲养户来说不可谓不大,需要加以重视和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7.
宋学彬 《畜禽业》2008,(9):79-79
<正>母猪风瘫就是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是母猪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症。母猪风瘫与品种、年龄、胎次、膘情的关系不大。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磷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运动和光照不足,圈舍潮湿等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10月17日-20日,淮安区淮城镇一养殖户王某饲养的3头母猪在产后先后出现以精神沉郁、厌食、卧地不起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诊断为母猪产后瘫痪。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病猪出现精神萎靡不振,食欲逐日下降,泌乳量减少,粪便少而干,体温正常或略高一点。轻者站立困难,特别是后肢,行走时后躯摇摆;重者后肢瘫痪,不能站立,卧地不起,食欲废绝,无奶或少奶,也不知哺喂仔猪,肌肉松弛,末梢皮肤变冷,知觉丧失,对各种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6,(12)
正在养猪生产实践中,母猪产科病是影响生猪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防治不当,将会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作者临床上利用中草药治疗猪几种产科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介绍一下,仅供参考。1产后瘫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气血耗损、感受风寒的一种疾病。常以瘫痪无力为主要症状。病因:产后气血亏损。风邪乘虚侵袭,是常见原因。感受寒湿,气血凝滞  相似文献   

10.
<正>母猪产后瘫痪是农村散养户和集约化猪场中常见到的一种疾病,它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症状表现,主要发生在母猪产后和哺乳过程中。一方面是母猪在妊娠期间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导致精气耗损,体质衰弱;产后受到风、寒、湿的侵袭,而致气滞血凝、经络不通。分娩后1~2周内母猪腰胯疼痛,筋骨萎软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机体缺乏钙和磷,或钙、磷比例失调,再加上母猪分娩后随着乳汁排出大量钙盐,  相似文献   

11.
王宝良 《畜禽业》2008,(7):74-74
<正>母猪产后不食症又称母猪懒月子病,是母猪分娩后常发生的一种以消化系统紊乱,食欲减退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本病是临床中最常见又难于治疗的产科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2.
段生  李岩 《畜禽业》2006,(2):43-44
2005年夏季,由于天气出现阶段性高温,我县某养猪场由于猪舍降温散热条件差,母猪妊娠后期、产后哺乳期进食减少,每日早、晚进食1次,体况渐差,至产后45 d断奶后约1周时间有16头母猪相继出现后肢跛行,甚至瘫痪、便秘等症状,占泌乳母猪总数的60%,未发病的母猪多为体型相对小,膘情适中或偏差,行动自如,受天气炎热影响不严重,经临诊治疗全部痊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 发病情况 6月14日,浙江省十里丰农场某牧场一头耳 号为41号的母猪临产,预产期为6月18日,发生 瘫痪.最初病猪呈现出行走步态不稳,走路小心, 后肢出现交替负重,起卧时后肢无力,使用外力才 能勉强起立,但不能持久,以后病情逐渐加重,以 致完全不能站立.经检查,病猪头部、四肢均能正 常运动,体温正常,精神沉郁,食欲尚可,脉搏和呼 吸都正常,后肢无疼痛反应,四肢无创伤,诊断为 母猪产前瘫痪.  相似文献   

14.
<正>2006年7月初,山东省临沂市一规模化猪场相继发生一种以母猪产期高热(体温高达41.5℃),产后不食,呼吸急促,皮肤发红,产道感染严重为特征的顽固性疾病。该场按热应激引起的母猪产后败血症进行了七天的综合治疗,病情很快有所控制,但停止用药后,病情又恢复初期症状。后邀请临沂大学教授、畜牧局高级兽医师等专家集中会诊,确诊为产  相似文献   

15.
段生  李岩 《畜禽业》2006,(1):43-44
2005年夏季,由于天气出现阶段性高温,我县某养猪场由于猪舍降温散热条件差,母猪妊娠后期、产后哺乳期进食减少,每日早、晚进食1次,体况渐差,至产后45d断奶后约1周时间有16头母猪相继出现后肢跛行,甚至瘫痪、便秘等症状,占泌乳母猪总数的60%,未发病的母猪多为体型相对小,膘情适中或偏差,行动自如,受天气炎热影响不严重,经临诊治疗全部痊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母猪产后瘫痪是养猪场(户)生产中常见到的一种疾病,它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症状表现,在临床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可分产后风湿瘫、骨软瘫、麻痹瘫。笔者在多年的兽医临床中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其效果令人满意,现分述如下。 1 母猪产后风湿瘫   此类初产、经产母猪均可发病,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与天气寒冷,圈舍潮湿、寒风侵袭,运动不足等因素有关。   1.1 症状   母猪产后多突然发病,肌肉紧张,疼痛,行走强拘、困难,拱背弯腰,呈直线前进。随病情加重卧地不起,全身发颤,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少甚至废绝,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亡。     母猪病后应及时将其移至圈舍保温、地面干燥,垫铺褥草,避免遭受风、寒、湿等的侵袭。  相似文献   

17.
宋亚林 《畜禽业》2023,(6):87-89
母猪生产后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会发生如闭尿病、乳部疾病、产后带下等各种产后疾病,不仅会严重影响到母猪健康,还会对仔猪生长产生影响,因此,母猪产后疾病防治,一直都是养殖人员重点关注的内容。通过中兽医治疗手段治疗母猪产后疾病,可获得良好成效,且不会对母猪及仔猪身体产生伤害,具备较高的应用优势。基于此,针对母猪产后常见疾病,探究有效的中兽医治疗方法,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为母猪健康养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吴吉对 《畜禽业》2007,(10):36-37
<正>母猪产后瘫痪症又称产后风,是母猪分娩后常发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母猪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母猪跛行,卧地不起,无法站立等,在农村散养户中时有发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20,(7)
猪场的关键点在于母猪饲养水平高低,而母猪的饲养重点在于产房。着重讨论无乳少乳、产后瘫痪、采食量差、乳房炎、子宫内膜炎、跛脚6种产房母猪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母猪"产后不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产后母猪的一种综合征。生产中只有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1母猪产后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食1.1临床症状母猪分娩会消失大量体力,其消化能力也会明显下降,此时立即给母猪饲喂较多精料,或突然更换饲料,会加重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生产中常见到母猪一次采食较多饲料后,便食欲不振,采食量逐渐减少直至废绝;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