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我国多数茶区而言,春季是全年茶树新梢生长最旺,茶叶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季节,因此,抓好春茶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茶树春梢的生长特点,结合我国多数茶区的春季气候条件,春季茶园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1.追施春肥:试验研究表明,春肥不但有助于春茶增产,而且对提高夏、秋茶产量也有良好的作用,施春肥的茶园与不施春肥的相比,全年增产达10~20%。春肥应以速效化学氮肥为主,氮肥用量应占全年追肥总氮量的40%左右。一般亩产干茶200~300斤的茶园,每  相似文献   

2.
夏季是茶树生长的旺盛季节,在夏天气候条件下,茶树生长发育规律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一方面茶树经过春季采摘,打破了地上部与地下部之间的生长平衡,根据茶树的生物学特性,为重新形成新的平衡,刺激了许多处于深休眠状态的枝梢进入旺盛萌发的营养生长时期;另一方面,茶树在夏季生殖生长也逐渐加强,在新梢生长的同时也进行开花、结果,需要消耗大量养分,对夏茶营养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夏季光、热、水条件适当,夏茶新梢生长旺盛.但由于夏季往往高温、干旱,而且茶园土壤经过春季管理后,人为踩踏镇压,变得较为坚实板结,同时随着温度升高和雨水的增加,加速杂草生长.另外,从茶叶品质方面考虑,在夏季强光、高温、高湿条件下,茶鲜叶内含物中苦涩味重的物质较多,芳香物质及醇和味物质较少,不适宜加工乌龙茶、绿茶等名优茶.因此,如果夏季茶园疏于管理或管理不善,可能引起茶树生长生理机能不正常,生殖生长旺盛,过分消耗养分,不但直接影响着夏茶的产量,而且对秋冬茶甚至来年春茶产量也有重大影响,引起秋冬茶或来年春茶迟发少发,对减少夏暑茶,增产春、秋茶,提高全年茶园生产的综合效益不利.  相似文献   

3.
在西南地区,因喀斯特地貌,水分利用效率极低。本研究利用不同施肥方式、对茶园土壤水分环境的管控,提高茶水的水分利用率,降低茶树的耗水系数,加速茶树的快速生长。在茶树的生产管理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同施肥方式处理下的茶园土壤水分,茶树新梢生长的变化规律,对茶树耗水系数的影响。土壤水分含量,茶树耗水系数方面与产量的相关性,得出茶园水分管理的最优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类基肥对茶树生长和抗寒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菜饼、复合肥和氨基酸商品有机肥三种不同种类肥料作茶园基肥对茶树生长和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均能促进茶树生长,增加春茶产量,改善茶鲜叶生化品质,提高茶树越冬休眠期间成熟叶的抗寒性,提高茶树春季新梢的抗寒性。三种肥料以氨基酸商品有机肥效果最好。氨基酸商品有机肥作茶园基肥处理的单位面积芽头总数、总重、最长新梢长度和产量均最高,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8.4%,33.1%,22.6%和15.0%;冬季低温时的成熟叶片电解质外渗率最低,较对照降低了9.0%;春季新梢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最高,分别较对照提高1.66倍,0.49倍,1.18倍和1.45倍,并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一、茶树对温度的要求1、茶树正常生长发育的三基点温度要求茶树春季茶芽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0℃;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30℃;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的最高温度为≥35℃。2、茶树生存温度  相似文献   

6.
茶树修剪叶和不同氮肥对土壤pH和活性铝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茶树修剪叶和不同氮肥对土壤pH和活性铝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铵和茶树鲜叶,茶树干重显著增加.硫酸铵显著促进新梢生长并提高氨基酸含量,施茶树鲜叶显著促进茶树根系生长.施茶树鲜叶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而且pH最高、活性铝含量最低.施用硫酸铵处理的土壤显著酸化.研究表明,茶园土壤酸化的主导因子是施用酸性化学肥料和茶树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等,而并非茶树落叶和修剪叶还园.  相似文献   

7.
茶树生长稀释在农药降解中的定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不同年度、季节和茶树品种新梢生长速率的差异及新梢生长对农药的稀释作用。研究表明,同一品种茶梢生长速率年度间差异不大,而不同季节和不同品种间有较大差异,不同生育年龄新梢的生长速率也有明显差异。还证明了新梢的生长速率常数即为其生长稀释速率常数。决定生长稀释速率的因子是田间茶树上不同生育年龄新梢的生长速率及茶园中各种新梢的比例。在同样的条件下,茶树生长稀释对不同农药所起的作用有很大差异。对残留期短的农药(如敌敌畏、辛硫磷、马拉硫磷),生长稀释在总降解中的作用不足10%,对杀螟硫磷、乐果、亚胺硫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茶要对修剪叶和不同氮肥对土壤pH和活性铝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月荣  赵启泉等 《茶叶》2000,26(4):205-208
利用盆栽试验了茶树修剪叶和不同氮肥对土壤pH和活性铝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铵和茶树鲜叶,茶树干重显著增加。硫酸铵显著促进梢生长并提高氨基酸偏一,施茶树鲜叶显著促进茶树根系生长。施茶树鲜叶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而且pH最高、活性铝含量很低。施用硫酸铵处理的土壤显著酸化。研究表明,茶园土壤酸化的主导因子是施用酸性化学肥料和茶树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等,而并非茶树落叶和修剪叶还园。  相似文献   

9.
钾是茶树生长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之一,在茶树体内的含量仅次于氮,位居第二位。钾在茶树体内有较强的移动性,其含量随着组织或器官的老化而降低。钾在茶树体内呈离子状态主要存在于新梢等茶树生命活动旺盛的部位。由于茶树不断从土壤中吸收钾元素,以及茶园土壤酸性强的特殊性,导致土壤钾的淋溶损失,钾素缺乏明显,缺钾茶园日趋增多。在茶园管理上要重视施用钾肥,保证茶树生长对钾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金丹玲 《中国茶叶》2010,32(5):16-16
春季茶园随着气温的上升,茶树完成了冬季整个生理休眠过程,开始抽枝发叶,实现生命的生长发育,随着新梢的增长,茶树慢慢长大,采摘茶叶就是利用枝叶生长的过程,将嫩芽采摘,制成人们食用的茶叶。虽然抽枝发叶的生命过程有一定时间历程,但不是每年日子都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了解抽枝发叶与气温变化的规律,对于合理的采摘茶叶,安排生产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青川县人春以来严重干旱,13万亩茶园均不同程度受损,轻者茶树新梢生长受阻长不出新芽,重者茶树顶端发出的新芽全部焦枯脱落。  相似文献   

12.
刘章森 《福建茶叶》2009,32(1):35-35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千古农谚诠释了春季管理措施在一年之中的关键地位。做好春季茶园管理,不仅事关春茶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将影响全年的收成。其主要内容有茶园耕作、茶园施肥、茶树修剪、病虫防治、适时采摘等。  相似文献   

13.
2007年7月中旬以来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我市茶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轻者茶树新梢生长受阻,对夹叶增多,重者茶树叶片已出现蕉枯脱落现象,严重影响了夏秋季茶树的生长和幼龄茶树的成活率,还殃及来年春茶生产,导致春茶减产.  相似文献   

14.
铝,是茶树生长发育必需要的一种微量元素。茶园中,在加强培育管理基础上对茶树采用根外喷施,结合铝肥(钼酸铵)的刺激作用能使茶树生长茂盛,促进抽梢发叶,芽叶肥壮,扩大茶树采摘面。七九年我们在釜山大队一块七亩茶园上进行试验(该茶园是老式种植的,亩植2000株的茶园),通过喷施铝肥,平均亩产干毛茶301.5斤,超过七八年的亩产。  相似文献   

15.
稀土元素与茶树的高产优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稀土元素应用于茶园,通过增加芽梢密度、百芽重、促进新梢早发、延长茶叶适应期、加速新梢生长和增加新梢长度使茶树获得药产;通过芽叶性状的改变、芽梢生化成分的改善和有机氯农药的降解而改善茶叶品质。其生理机制是提高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光合强度,促进物质运输,强化茶树碳、氮代谢等。稀土在茶叶中残留量极微使用是安全可靠的。本文对稀土在茶园的使用技术也作了介绍,并提出进行稀土对茶树增产优质生理机制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水分是茶树赖以生长的基础,是茶树生活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因子之一,对茶树生长发育、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有重大意义.我国长江中下游茶叶产区,7~8月间多为晴热干旱天气,旱灾频发,严重影响茶树的生长及茶叶产量和品质.为此,加强茶园水分管理,是夏秋茶生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绿色无公害生态茶园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力 《福建茶叶》2010,32(11):32-33
<正>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一年中多次采收嫩梢、嫩叶,养分消耗大,为了获得优质高产的名优茶叶,施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除了满足茶树生长所需的养分外,还要遵循无公害茶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浅述茶树根系的作用与茶树根系生长特性,并探讨茶园深耕改土的实践意义和茶园改土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田间不同生产方式对茶园产量、茶叶品质及茶树对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采用微区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采摘标准(一芽一叶和一芽三叶)和氮肥施用水平(200、450 kg·hm-2)下茶树春季新梢产量、品质成分和15N氮素吸收利用等变化。结果表明,新梢产量主要受采摘标准影响,一芽三叶的产量是一芽一叶的1.8~2.1倍,氮肥用量对春季新梢产量影响不显著;采摘标准对氨基酸含量特别是对茶氨酸等品质成分的影响大于施氮水平,以N2水平(N 450 kg·hm-2)下采摘一芽一叶的含量最高;成熟叶含氮量从初冬到春茶结束呈下降趋势,说明叶片内氮素在春茶期间发生再利用,但其肥料氮占全氮的比例(Ndff)在增加,可能是氮素吸收和再利用的共同结果;供氮水平对新梢Ndff的影响大于采摘标准,而新梢采摘的氮携带量主要受产量影响,低氮条件下新梢15N回收率最高。本研究表明,采摘标准和施氮量对茶园产量、茶叶品质及茶树对15N氮素的吸收分配产生影响,但两个氮肥水平都能基本满足不同采摘标准下茶树对氮素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通过4种不同的肥料在茶园中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对茶树新梢生长有促进作用,能增加芽头密度,促进春茶提早萌发;增加茶叶混合百芽重,有利于提高产量。有机肥料处理的鲜叶内含物与成品毛茶综合品质明显优于无机复合肥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