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长山 《新农业》2010,(4):18-19
<正>棚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2006年引入辽宁省试验示范以来,各地涌现出增产30%以上、增效50%以上的典型,受到农户欢迎。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主任刘长江在视察现场后对此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4,(22):27-27
<正>沈阳大光农业服务中心总经理姜大光先后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十大杰出青年,青年"五四"奖章;2004年成为沈阳市农村科技培训师讲师团副团长,又是辽宁省农委公益热线12316首席专家、辽宁省十大精英火炬手、辽宁省九、十政协委员、辽宁省十次党代表辽宁省学雷峰标兵、辽宁省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副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5,(6):65
<正>沈阳大光农业服务中心总经理姜大光先后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十大杰出青年,青年"五四"奖章;2004年成为沈阳市农村科技培训师讲师团副团长,又是辽宁省农委公益热线12316首席专家、辽宁省十大精英火炬手、辽宁省九、十政协委员、辽宁省十次党代表辽宁省学雷峰标兵、辽宁省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副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纪明山(1966-),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重点学科农药学科带头人,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辽宁省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86年沈阳农业大学蚕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2001年破格晋  相似文献   

5.
<正>在成功举办"2014辽宁省优质农产品营销促销活动"和"2014《新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沙龙"两场活动后,《新农业》杂志社发现辽宁省农产品生产者面前的首要问题还是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新农业》提出:抱团取暖、资源共享,更好地宣传推广本省的优质、特色农产品。为此,《新农业》计划牵头成立辽宁省优质农产品的联盟组织——《新农业》新农人联盟。  相似文献   

6.
<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辽宁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在几十年发展历程中,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拓宽。2017年,在辽宁省农业科研院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中,原属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农委和辽宁省农垦局的4个科研院所整建制划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在2 01 8年辽宁省直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中,以原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为主导,优化整合了辽宁省海洋渔业厅所属2院1场和辽宁省林业厅所属1院5所,重新组建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相似文献   

7.
从辽宁省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消费结构、城乡居民收入与动物性食物消费量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辽宁省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的特征,发现随着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辽宁省城乡居民的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也增加;猪肉和蛋类是辽宁省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的重要品种;辽宁省城乡居民在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方面都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8.
应用谢高地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分析2001~2008年辽宁省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生态服务价值与影响经济发展的总人口数、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化水平4个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1~2008年辽宁省土地利用显著,未利用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其他各类型用地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辽宁省生态服务总价值由2001年的1655.141×108元增加至2008年的1666.984×108元;辽宁省生态服务价值与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人口数、GDP、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水平4个因子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5、0.616、0.601、0.772,说明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专家简介     
《辽宁农业科学》2013,(5):F0002-F0002
<正>刘澎才,男,研究员,1954年4月出生于辽宁大连瓦房店,民革党员。1982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辽宁省营口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1985年,调入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在植物保护研究室从事棉花病害研究与防治、棉花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研究、芦笋病虫害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前身为辽宁省微生物研究所,始建于1 978年,隶属于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3年由中共辽宁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为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201 7年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部署,划归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是辽宁省唯一专业从事微生物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是辽宁省微生物学会及中  相似文献   

11.
何明 《辽宁农业科学》2010,(4):I0004-I0004
2010年7月28日,辽宁省园艺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辽宁省沈阳市胜利召开,经全体与会人员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会议全部议程,辽宁省园艺学会正式成立。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同志有:省民政厅、省农委、省科技厅和省科协的领导;辽宁省园艺学会发起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职业学院、沈阳市农业科学院的领导;省内兄弟学会的领导;省内有关单位会员代表等150人。  相似文献   

12.
《高等农业教育》2015,(4):2+129
<正>刘鸣达,男,1970年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点一级学科带头人,农业环境保护博士点二级学科带头人。现任沈阳农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土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土壞学会理事、辽宁省农学会理事、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理事、辽宁省普通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污染土壤修复与利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农业  相似文献   

13.
<正>据12316金农热线监测,2019年1~4月份,辽宁省肉牛产地收购价格小幅下降,春节期间主要受到节日前后市场备货期、清淡期交替的影响,符合往年的节日期间传统规律;3、4月产地春耕火热,农户对肉牛产地交易关注度下降,收购价格难以上行。2019年1~4月份,辽宁省肉羊产地收购价格先降后稳。春节前后肉羊的收购价格波动较大,主要是年前价格高企,影响了市场的正常供求,随后过年期间有价无市、年后压价等原因导致。3月后,收购商开展正常走货,但由于肉类消费淡季的到来,羊价呈现维稳状态。1.1~4月辽宁省肉牛、肉羊收购价格走势下列两图分别为2019年1~4月份辽宁肉牛、肉羊收购价格走势图。  相似文献   

14.
冬雷 《新农业》2014,(24):31-31
<正>近日,阜新市12316金农热线平台成功组建。这是在辽宁省12316金农热线信息服务拓展下,继大连、丹东、锦州等市县级信息平台后建立的又一市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阜新,位于辽宁省西部的低山丘陵区,农业资源丰富,盛产玉米、花生、水稻、高粱和苹果梨、南国梨、锦丰梨、尖把梨、寒富苹果、大扁杏等多  相似文献   

15.
专家简介     
正刘志,男,汉族,研究员。1968年3月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市。1990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毕业后一直在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工作。1999-2001年就读于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进修班;2006-2009年在山东农业  相似文献   

16.
《辽宁农业科学》2010,(6):I0002-I0002,F0003,F0004
<正>2010年10月22日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召开了辽宁省植物保护学会成立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大会首先由辽宁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尚秀春局长宣读了辽宁省民间组织管理局正批复同意成立辽宁省植物保护学会的文件。  相似文献   

17.
<正>本报讯近日,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辽宁省化肥质量检验第二中心组织召开了2012年度辽宁省化肥质量分析会议。辽宁津大盛源集团作为辽宁省优质肥料重点生产企业参加此次会议,集团总经理周维胜作了题为《倾全力保证产品质量做好良心肥、放心肥、管用肥》的经验介绍并表示,他们企业不仅追求企业发展,还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坚决抵制各种坑农、害农行为,在辽宁省内树立肥料行业产品质量标杆。(柏红艳)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高等教育对区域科技创新贡献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高等教育对区域贡献率的理论模型。选取辽宁省2004—2013年相关指标数据,运用熵权法赋权并通过线性加权和法计算出各个年份高等教育对辽宁省科技创新的贡献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由于国家和辽宁省科技政策的引导作用,除2007年与2011年贡献率下降外,辽宁省高等教育对区域内科技创新的贡献保持基本稳定的整体上升趋势;区域内高水平大学的聚集,使得辽宁省高等教育对区域科技创新的贡献率总体呈现较高的水平;高校RD人员、RD经费支出以及出售的技术转让合同与金额数的减少是导致2007年贡献率下降的重要原因,而获国家科技奖励贡献率的大幅下降是导致2011年贡献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重叠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描述辽宁省6类235处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情况与重叠现状及特征,由此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现状进行评价,为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提供科学参考与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最邻近指数分析与核密度分析,评价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现状,同时提出了自然保护地镶嵌体的概念,通过分析镶嵌体内部的重叠板块占比情况,对辽宁省自然保护地重叠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相较于传统重叠率分析方法,为分析一个区域内多层重叠的情况我们提出了自然保护地多元重叠率计算方法。  结果  (1)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的最邻近比率为0.904,表明辽宁省自然保护地分布属聚集型分布;(2)结合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辽宁省自然保护地主要形成4个聚集区域;(3)辽宁省自然保护地存在重叠情况的自然保护地数量占自然保护地总数的50.43%,重叠面积占辽宁省自然保护地的8.63%。重叠情况主要发生在自然保护区与自然公园之间,数量共107处,面积达134 421.1 hm2;(4)辽宁省存在重叠的斑块中两层重叠82处、三层重叠13处、四层重叠1处;(5)辽宁省可划分为36个自然保护地镶嵌体,其中内部重叠率高于50%的保护地镶嵌体有8处,最高为81.34%;低于10%的保护地镶嵌体有6个,最低为1.82%。  结论  将重叠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时,镶嵌体重叠率过高代表保护服务功能与划定保护范围过剩,整合时对于这种情况所涉及的保护地建议以合并为主。下一步对于计划新建自然保护地应将现有保护服务力度较低或中等区域进行补充完善,将如辽东半岛阔叶落叶林与湿地区南部的沿海陆域利用起来。在解决重叠与地质遗迹等情况后确保保护等级不下降,保证保护力度与保护效率。   相似文献   

20.
<正>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原名为盘锦农垦局水稻试验站,1959年更名为辽宁省盐碱地稻作研究所,1962年改名为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原隶属于辽宁省农垦局,2017年归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是主要从事盐碱地水稻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盐生植物、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林绿化、农田水利和水产畜牧等以盐碱地开发利用为中心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