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兰霞 《蚕桑通报》1995,26(1):48-50
小蚕一日二回育技术介绍湖州市农业局蚕桑站陈兰霞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大批劳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养蚕劳力矛盾日益突出。蚕业生产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适应农村形势的发展,养蚕业必须改革传统的每日多回给桑的生产方式。我市从1991年开始研究推广省力化养...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力迈出农村前往城市打工,使劳动密集性产业的蚕桑生产丧失了许多劳力,加上养蚕的技术性强、劳动强度大,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蚕桑生产竞争力明显削弱.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提倡省力化养蚕成为当代蚕业发展的主要课题之一.笔者长期从事蚕桑生产技术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应用总结省力化养蚕技术,现就农村小蚕木框叠式二回育省力化技术的应用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3.
夏德梅  王玉云 《蚕学通讯》2013,(1):35-36,39
蚕桑生产全过程都是手工操作,农村养蚕劳动力紧张,投入成本高,比较效益低。为减少劳力投入,减少给桑次数,提高蚕桑经济效益,根据射阳县蚕桑生产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次实践,探索出适合我县农村的家蚕全龄一日二回育省力化养蚕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批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养蚕共育劳力十分紧缺,广大蚕农迫切需求省力化养蚕新技术。小蚕一日二回育不但缓解了农村养蚕缺劳动的矛盾,而且节约了桑叶和消毒药物等,缩短了工期,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巩固蚕桑基地,促进蚕桑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项新型养蚕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蚕桑生产全过程基本是手工操作,农村养蚕劳动力紧张,投入成本高,比较效益低。为减少劳力投入,减少给桑次数,提高蚕桑经济效益,根据射阳县蚕桑生产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次的试验、反复实践,探索出家蚕全龄一日二回育是适合射阳县农村的省力化养蚕技术。  相似文献   

6.
蚕桑生产全过程都是手工操作,农村养蚕劳动力紧张,投入成本高,比较效益低。为减少劳力投入,减少给桑次数,提高蚕桑经济效益,根据射阳县蚕桑生产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次的试验、反复实践,探索出适合我县农村的省力化养蚕技术:家蚕全龄一日二回育。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蚕桑生产的不断发展,养蚕数量的逐年增加,养蚕与家庭农活更显逗工。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劳力的大量外出,使得一些村、社、户的劳力更加缺乏。养蚕一般又与农忙相斗。对于养蚕较多的户来说,养蚕用工与家务农活斗工特别严重。为了解决劳力打挤的矛  相似文献   

8.
蚕室、蚕具、劳力三者不足的矛盾在蚕桑生产形成规模的地区十分尖锐。针对当前农村建蚕房不但宅基地紧张且投资大、蚕匾蚕具购置成本高、养蚕劳动力紧缺的实际,我们提出推广应用篷布大棚聚乙烯网蚕台的室外配套养蚕技术,可缓解这三者不足的严重困境。  相似文献   

9.
青壮年劳力外出,大量的初中、高中生远离他乡外出务工,不愿追随父辈的劳作,养蚕劳力严重不足,推广实用养蚕技术,开展标准化蚕业生产,相对较难。一边是当地政府号召调整产业结构,栽桑养蚕,一边是很多家庭原有养蚕用具闲置,大量桑叶过剩不能养蚕;有的是发生蚕病后,惧怕养蚕,不能显现养蚕的比较效益。如何解决上述矛盾,在冕宁县和爱藏族乡临江村,推行养蚕科技户(大户)+蚕农的新型合作体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晓华 《四川蚕业》2013,41(2):52-53
<正>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养蚕劳动力呈老龄化趋势,劳动力缺失已成为农村发展蚕桑产业的突出矛盾。乐至县在培育养蚕大户,推进省力化养蚕技术,解决农村养蚕劳力不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一定效果。5年来,乐至县养蚕户由4.9万户下降到2.87万户,但户均年养蚕由3.7盒提高到5.1盒,稳定了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2012年,乐至县全县发种14.8万盒,户均年养蚕超过5盒,蚕茧单产达到31.2kg,生产蚕茧4600t,蚕茧产值1.36亿元;蚕桑综合利用产值2.05亿元,蚕桑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4亿元。蚕桑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桑树栽培和家蚕的饲养管理都需要大量的劳力,特别是5龄饲养期和熟蚕上蔟阶段劳力需求量大、时间集中。我县上  相似文献   

11.
小蚕片叶立体育推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劳力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事家庭副业的劳力相对减少,致使部份农户养蚕操作粗放,影响了蚕农的经济收入,不利于蚕桑生产的巩固发展,因而推行省力化养蚕技术已成为农村推广工作的迫切课题。中国农科院蚕研所李奕仁等同志研究成功的“稚蚕片叶立体育”是一种省力化饲育小蚕的新型式。为了掌握并在农村推广这项技术,摸索饲育新方法,我们于1988年春、中秋二期进行农村试养,效果较好。现将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人口特别是中青年大量向城镇转移,传统的蚕桑生产面临不少新的问题与困难。在新形势下发展蚕桑生产,必须正确分析当前蚕桑生产存在的问题,寻找新的发展模式。1蚕桑生产面临的问题1.1养蚕劳力日渐老化目前农村养蚕人员主要是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妇女,不少人对蚕桑生产技术的接受能力弱,对扩大养蚕规模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文化、懂技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东桑西移"工程实施和各地种植业结构调整,新的栽桑养蚕规模户不断增加.然而目前农村中青壮劳力大都外出务工,在家从事蚕桑生产的大多是些妇女、老人,如何推广省力化养蚕,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是当前蚕桑生产上面临的迫切问题.现将省力化养蚕方法和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颜学辉 《四川蚕业》2012,40(3):50-51
近年来,受蚕茧市场起伏波动和农村劳力外出的影响,蚕农养蚕的积极性很不稳定,且随着养蚕人员的年龄日益增长,养蚕技术的推广和运用难度亦随之加大,导致养蚕单产不高,养蚕总体效益偏低,对稳定和发展蚕桑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生产措施和技术措施,提高蚕茧单产和经济效益,确保蚕桑产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汪玲 《江苏蚕业》2000,22(4):22-24
蚕桑生产是既有种植,又有养殖的劳动密集型生产。随着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劳力的大量转移,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的传统养蚕方法严重制约了我市蚕桑生产的发展。加之春蚕期与大田农作物抢季节。争劳力的矛盾在重点蚕区尤为突出。要解决这一矛盾。提高蚕桑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彻底改进传统养蚕方法,把蚕农从繁重的养蚕劳作中解放出来。为此,我们紧紧围绕“省力化”这个中心,根据家蚕的生理特点和生长特性,本着“科学、节约、简便”的总体原则,重点针对大蚕饲养用工多、投人大的难题展开了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比较和逐…  相似文献   

16.
张军 《四川蚕业》2013,41(3):39-39
<正>随着农村劳力的变化和养蚕布局的调整,晚秋蚕已逐渐成为我省四季养蚕布局中的一个重要蚕季,对充分利用农村劳力、桑叶资源、养蚕设备,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晚秋气温前高后低、秋绵雨多、湿度大、叶质差等不利因素,晚秋蚕饲养应重点贯彻以下六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多批次养蚕,不但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养蚕劳力缺乏及设施、设备利用率不高的矛盾,而且提高了复养指数,单位体积饲养量、产茧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了养蚕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应现代蚕业生产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大蚕少回育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启明 《蚕桑通报》1998,29(2):34-36
针对余杭市经济较发达,农村劳动力紧缺,蚕农年龄结构老化的特点,春秋两期开展了大蚕薄膜覆盖一日二回育试验,取得良好效果,节约劳力40%左右,蚕茧产量,质量与普通育没有差异,准备推广这项省力化养蚕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 一、蚕桑生产的动向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力不足,从事养蚕者的年龄进一步老龄化,后继者十分不足,致使桑田管理粗放,部分桑田改作或荒废,很多中小规模的养蚕农家放弃蚕桑,蚕茧生产趋于下降的局面,表现在养蚕农户减少,大规模养蚕农户的比例增加,桑田面积减少,桑园生产力下降,蚕茧生严量逐年减少(表1)。  相似文献   

20.
采取切实措施防止蚕桑生产滑坡中共如皋市委农工部季希富,冒君,丁正才,刘军栽桑养蚕是农村传统的骨干副业之一,党的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府引导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生产者按照市场的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在保证粮棉生产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当地劳力、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