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幼兔大肠杆菌性肠炎的诊治张明智(河北省承德农业学校畜牧场,承德067411)袁建国李春海(河北省承德市动物检疫站)(河北省隆化县畜牧局)1995年8至11月份,本市某种兔场的1~2月龄幼兔暴发一种因剧烈腹泻引起死亡的传染病,发病急,致死率高,近4个月... 相似文献
3.
4.
5.
<正> 拜读17期《北方牧业》19页"家兔得病,祸首是谁"一文,从该兔发病前后症状分析,其文中诊断的黏液性肠炎是正确的。其实黏液性肠炎属大肠杆菌范畴,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暴发性肠道传染病。兔群中一旦发现可疑病免应立即隔离,对症治疗。否则,象郑某那样猜测治疗,不但没治愈,反而延误时间使病情加重,最后脱水死亡。诚然,目前治疗该病尚无特效药,笔者实践证明,只要早发现,并立即对症治疗,其效果还是不错的,因此推荐几则有效验方。 相似文献
6.
钟友慧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4,(5):40-40
仔兔粘液性肠炎,对叫仔兔大肠杆菌病或仔兔臌胀病。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尤以冬、春季节多发,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仔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多因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气候与饲料的突变而引起,其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本病常与沙门氏杆菌、球虫等混合感染,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7.
8.
幼兔腹泻足严重危害养兔业的疾病之一。据笔者对某兔场调查,该场饲养的253只断奶幼兔,半年时间内因腹泻死亡171只,死亡率高达67.59%。董亚芳(1988)指出,家兔因腹泻病死亡约占死亡总数的70%以上。然而由于导致腹泻的病因很复杂,难以确诊,给养兔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在养兔生产中,常采取改善饲养管理、定期消毒、适时驱虫、预防接种和药物防治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9.
1999至2001年,笔者在对全县5个养兔场作养兔技术巡回服务中,对多起幼兔“软瘫症”,采用葡萄糖注射液配合维生素C、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只要发现,治疗及时,均能康复。现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每起多为相继突然发病,神疲,食绝。起初走动步态不稳,四肢软绵无力,此后卧地不起,瘫软如泥,不能站立,头下垂抬不起来,偏向一侧或口鼻触地。多数两眼圆睁,心跳加快,心律不齐。有的患兔耳壳有出血点,一般当天渐进性在昏迷状态下死亡。有的患兔死前有四肢抽搐现象。该症四季均有发生,但6~8月比较多见。主… 相似文献
10.
仔、幼兔因疾病造成死亡率偏高 ,多年来一直是困扰养兔界的难题。几年来 ,经过不断探索、实践 ,我们成功运用“母源疗法”和仔兔超前预防 2项措施 ,对仔、幼兔疾病防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经对上百家养兔场 (户 )的调查 ,采取“母源疗法”和仔兔超前预防技术 ,仔、幼兔成活率均在 92 %以上 ,部分场 (户 )仔、幼兔成活率接近 10 0 %。所谓“母源疗法”就是我们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从民间“子病治母”的办法中得到启发 ,在怀孕和哺乳母兔的饲料中和体内直接添加药物。这样 ,首先消除了母兔本身的隐性疾患 ,净化了乳汁 ,杜绝了传染源 ,… 相似文献
11.
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12月~ 2 0 0 1年 3月 ,我镇临近 3个村的 9个村民小组相继出现幼兔的急性腹泻。此病发生快 ,死亡也快 ,共发病 185 0多只 ,均在 1 5~ 2 5月龄左右 ,发病率为 47% ,死亡率高达 43 %。幼兔和成年兔发病比例为 2 8∶1,这说明成年兔很少发病。2 临床症状病兔精神萎顿 ,吃食减少或废绝 ,体温在 3 7 8~ 40℃之间。消瘦寒颤 ,走路摇晃 ,站立不稳 ,肛门及尾根粘有稀粪或胶冻样粘液 ,剧烈腹泻。病初粪便呈水样 ,内混有少量的粘液和未消化的饲料。随着病情的发展 ,粪便变粘稠 ,并混有血液或粘膜、伪膜等异物 ,气味腥臭。急… 相似文献
12.
董英 《养殖与饲料.饲料世界》2014,(4):62-63
兔粘液性肠炎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幼兔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侵害40~70日龄幼兔,可引起幼兔粘液性下痢,常由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笔者在2014年2月曾诊治l例由换料不当引起的幼兔粘液性肠炎,现将具体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兔坏死性肠炎是养兔业常见的一种传染病 ,对兔群的危害十分严重 ,它是由 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流行性传染病。今年 3月份 ,太原市小店区某养兔专业户的兔群发生该病 ,经过诊断和紧急治疗 ,使病情得到控制。现将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过程太原市小店区某养兔专业户饲养的 2 30只新西兰白兔 ,2 0 0 0年 3月 2 7日陆续发病 ,到 4月 2日发病数达 36只 ,死亡 1 7只 ,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 5.7%和 7.4%。主诉在兔群转群后 4天开始发病 ,病死者多为体况良好者。2 临床表现患兔病初精神沉郁 ,拉稀 ,肛门周围粘有黄绿色或白色稀… 相似文献
14.
彭智刚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8)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科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腹泻、呕吐为特征的传染病,各种日龄的猪都会被感染,尤其是在寒冷的冬春季节极易流行,而感染该病的猪会在短期内接连发病,15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更是达到100%.因此明确其预防与治疗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1 发病原因 ( 1 )高钙、高铜、低铁饲料。( 2 )饲料品种单纯 ,仅以几种主要植物性饲料为主 ,并且只注意钙、磷的补给 ,而不注意铁、铜、锌等微量元素添加的饲料。 ( 3 )封闭饲养且不注意饲喂富含锌的青绿饲料。 ( 4 )简易猪舍遮光面积不足 ,猪日照强度及时间增加。 ( 5)饲料干饲可加剧锌缺乏症状的表现。2 临床症状 体重在 2 0 kg以下的断乳后的生长幼猪发病较多。首先是先由两耳根开始出现皮肤裂开 ,继而背部皮屑大量脱落 ,接着呈龟裂样肌肉显露 ,鼻尖上缘后部裂开 ,裂痕处有深红色渗出液 ,病猪痛苦。临床上易与疥癣混诊。幼猪伴有食… 相似文献
16.
猪传染性胃肠炎属于猪场养殖中的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主要感染新生仔猪和2周龄内的仔猪,临床症状以发热、呕吐、剧烈腹泻为主,会严重威胁仔猪正常生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中西医分别阐述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为防治此病,还需要从猪舍环境卫生、饲养管理、引种和疫苗防疫工作入手,本文对此进行详细概述,供同行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7.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超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4,(5):20-21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其病原体为冠壮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空肠、十二指肠及回肠的黏膜。在鼻腔、气管、肺的黏膜及扁桃体、颌下及肠系膜淋巴结等处,也能查出病毒。此病毒对目光和热敏感。常用的消毒药容易将其杀死。临床特征为腹泻、呕吐和脱水。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10日龄以内的仔猪病死率很高,5周龄以上的猪病死率很低。较大的或成年猪几乎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猪群之间相互接触出现的传染疾病,如果猪患病,养猪户会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于养殖业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必须要提高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以及治疗的认识,加强猪舍的管理,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处理,避免整个猪群受到影响,使猪能够健康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霉菌毒素种类繁多,其对农作物的污染给食品业、饲料业及畜牧业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据估计,全世界约有25%的农作物在田间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饲料,其无论是在田间还是在仓贮都比其他饲料更易感染霉菌,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中国"没有安全玉米"(指霉菌污染)的概念,加上其他饲料(麸皮、饼类)的霉菌污染,严重威胁猪群的健康,虽说许多猪场有用添加剂处理霉菌毒素,但处理多不彻底,猪群中仍然广泛存在霉菌毒素中毒的症状.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