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的低酚棉育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在推广种樾 综合加工利用等方面尚嫌不足。本文试图对如何发展山东省低酚棉生产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低酚棉生产及发展设想孟廷瑞,秦新敏,贾京义河北省低酚棉协会石家在050011低酚棉在河北省1979~1982年为零星试种期,1983~1987年为正式试验、品种筛选期,1988~1991年为品种定向、高产示范、综合利用小试期,1992~1993...  相似文献   

3.
新陆中6号(巴州-5419)1974年以巴州6017为母本,上海低酚棉为父本,杂交后经多年定向选育,1986年进入高代品系计产试验,1988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南疆亚区第4轮陆地棉区域试验,1991年、1995年参加新疆自治区生产示范试验,1997年参...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于1985年进行,利用18个低酚棉品种(系)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初步找出了影响低酚棉皮棉产量的主要因素,为低酚棉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性状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将试验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低酚棉不同隔离条件与天然杂交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酚棉与常规棉相邻种植,距离在3、10、20、50m,其天然杂交率分别为4.38%、2.31%、1.17%、1.63%、1.23%,距离100m以上,天然杂交率也在1%以上。低酚棉原种生产须同常规棉隔离100m以上;加工用低酚棉子隔离可在10m以上;生物学混杂超过5%或机械混杂1%以上,棉仁含酚量将超过0.04%,棉子不能作低酚棉子利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低酚棉保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酚棉由于含棉酚极微,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棉籽的无色素腺体是受两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只有纯合的gl_2gl_2gl_3gl_3才表现无色素腺体。因此在低酚棉的栽培生长过程中极易造成混杂,导致低酚棉纯度下降,而失去低酚棉的经济价值。如何准确有效地鉴别杂株,棉株色素腺体的表现,生物学因子对种子杂子率的影响等尚未见有报导,本文着重研究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低酚棉是一种集蛋白、纤维、油料、饲料及医药于一身的新型经济作物 ,已超出了以利用棉纤维为主的范围 ,但由于其低酚棉深加工受到多因素限制 ,未得到大面积推广 ,目前低酚棉子主要用于榨油及食品添加剂或饲料。为了适应市场变化 ,调整和优化棉花生产结构 ,推进棉花生产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利用低酚棉子生产高营养食用“棉芽维益菜”在国内外尚属首创 ,它的开发为发展低酚棉综合利用 ,提高植棉经济效益 ,调整种植结构促进棉花生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 996年低酚棉维益菜生产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维益菜是利用优质专用低酚棉种子经消毒后室…  相似文献   

8.
为了大力发展养殖业,我们利用本省产的低酚棉仁饼饲养瘦肉型商品肉猪和肉鸡试验,以提高种棉户的经济收入,调动农民对种植低酚棉和养猪养鸡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从在山东召开的全国低酚棉开发及综合利用经验交流会议获悉,全国低酚棉科研与生产示范,虽只十多年的时间,发展很快,形势喜人,尤其通过“六五”期间的攻关和1984年以来的重点示范推广,由3亩发展到1987年的48.4万亩,1988年的80万亩,超过了世界最多的美国30万亩和象牙海岸30万亩的1.6倍以上,居世界之首。并成功地选育出40多个低酚棉新品种(系),其中中棉  相似文献   

10.
故城县是我国第一批优质棉基地县。该县1985年开始试种了低酚棉,1986年示范了低酚棉五百亩,取得了较好效果。该县从河北、山东、中棉所等地引进了  相似文献   

11.
由于低酚棉含棉酚甚微,并富含蛋白质,因而多种害虫喜食。为了掌握低酚棉害虫的发生规律,为虫情测报和低酚棉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1985年我县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低酚棉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经系统调查,棉蚜、棉叶螨、棉铃虫、盲椿象、棉红铃虫等害虫对低酚棉和有酚棉的  相似文献   

12.
继省农牧渔业厅1987年下达引种低酚棉专题试验项目后,1988年又下达低酚棉与常规棉的品比试验的通知。我站在省厅经作处的主持下参加省低酚棉试验研究协作小组,承担了低酚棉与常规棉的两个优良品种的产量对比试验(实际上去年已做品比)。为了认真搞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掌握系统的数据,鉴定低酚棉在永修平原洲地“三桃”的适应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我站指派专人负责田间设计、观察、记载,现将年终资料理顺后简报如下:1 试验方法本试验选择在永兴乡杨柳津村植棉水平较高的余作明家,采用油菜地,土质潮砂,肥力中等,无灌溉条件的棉田,供试品种湘  相似文献   

13.
低酚棉杂交后代的经济性状遗传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品种间杂交选育新品种,一直是棉花育种中的主要方法之一。低酚棉育种也不例外。我研究中心自70年代初开展低酚棉新品种选育以来,做了大量的杂交组合,经南繁加代,严格的多次选择,定向培育,已选育出一批有苗头的高产、优质、抗病的鲁无384、鲁无35和鲁双无462、扭转苞叶、红叶、红鸡脚叶低酚棉抗虫新类型。根据几年来在杂交育种中的实践经验,对低酚棉杂交后代的经济性状遗传与选择进行了观察,现将试验结果分析如下:1 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多少年来被人们所利用。据三年42个 F_1代低  相似文献   

14.
在低酚棉试种阶段,乃至推广初期,一些地方因不了解其生育特性,以致栽培失当而造成减产。低酚棉作为一种新兴类型,在生育特性上,究竟与常规的中、高酚棉有何不同,我们于1986~1987年,着重研究了不同含酚类型品种和同一品种不同表现型之间在苗期生育特性上存在的差异;并探讨了外施棉酚于低酚棉对苗期生育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改良油菜品质,发展优质油菜,是油菜生产上继推广普及甘蓝型常规油菜之后的又一重大技术改革。几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经过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我省优质油菜推广面积逐年扩大,栽培技术不断深化,生产水平稳步提高,产后加工转化取得初步效益,综合服务趋向完善配套,呈现出了稳步健康发展的好势头。1982年到1983年的试种阶段,1984年到1986年进入示范阶段,1987年到1989年进入推  相似文献   

16.
1987年9月10—22日,省农牧渔业厅经作处组织宜春、南昌等地市的技术干部共三人,赴山东、河南两省考察低酚棉生产、综合利用情况,重点考察了山东省高青县,河南省郸城县发展低酚棉生产和综合利用等情况。目的是借鉴他们的经验,结合我省实际,科学地制订我省明年发展低酚棉生产计划,避免盲目性,进一步搞好我省低酚棉的生产和综台利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低酚棉生产和综合利用情况山东、河南地处黄河流域,均属我国主要棉区,也是我国低酚棉种植面积较大、综合利用时间较长的两个省份。特别是山东省高青县,种植低酚棉达25万亩,占全县27万亩棉田的92.6%,也是全国种植低酚棉面积  相似文献   

17.
我县1983年试种中棉13低酚棉,由于县委、县政府重视,干部、群众的努力,各单位配合进行多项目的开发,经过四年努力,到1987年全县种植低酚棉22.55万亩,占全县棉田面积的83.4%,平均亩产皮棉65.55公斤,比鲁棉六号亩增5%,田间纯度基本  相似文献   

18.
利用低酚棉柴与棉子壳培养高档食用菌,是高青县低酚棉综合利用的一个子项目。从1984年起,该县就组织科技人员试验,经过4年多的实践,棉柴屑栽培香菇和棉子壳栽培金耳已经成功,目前产品已投入市场。当前国内外栽培香菇多以原木或木屑为  相似文献   

19.
低酚棉的发现及其品种的选育成功,为棉籽蛋白广泛利用开辟了道路。我国自1970年引种低酚棉以来,经过棉花育种家的不懈努力,育成中棉13号、豫无2号、湘棉11号等数十个低酚棉新品种,其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已接近有腺体棉,可供生产利用。同时,低酚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从1984年的3万亩发展到1989年的92.5万亩。自1987年  相似文献   

20.
关于低酚棉的命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自1972年引入低酚棉种质以来,广泛开展了低酚棉育种工作,至今已取得较大进展,育成了一批低酚棉新品种(系),正在逐步扩大种植。但多年以来大家对低酚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