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88年虹桥乡园艺场在1.76亩中棚春番笳内套种小青冬瓜,番茄总产量达6214.75公斤,折亩产35.31公担,总产值为8421.35元,折亩产值4784.86元。冬瓜总产量4249.O公斤,折商产24.14公担,总产值1976.74元,折亩产值1123.15元。两种作物的产量共计折商产为59.45公担,亩产值为5908.01元,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2.
我乡现有菜田面积14243亩,是全市最大的蔬菜乡。1988年,全乡蔬菜总产78万公担,比1987年增加5.4万公担;总产值1340万元,比上年增加387万元,平均亩产54.8公担,平均亩产值941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我乡原是粮菜夹种乡,1982年后发展为纯疏菜乡。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大量劳力向工、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作为全市蔬菜面积最多的江桥乡,在建设“菜篮子工程”中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1982~1988年,共上市蔬菜507.1万公担,平均年上市蔬菜72.44万公担。1988年,全乡种蔬菜1.4万亩,产菜78万公担,平均亩产55.7公担。全部通过国营主渠道上市,日平均上市量达2138公担,约占全县蔬菜上市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南郊农场瀛海分场位于北京南郊,距市区15公里,交通方便。全分场有耕地16000亩,8310人。过去以种植小麦、水稻为主。1984年全分场商品菜面积426亩,蔬菜总产量197万公斤,蔬菜总产值26.4万元。蔬菜产值仅占全分场工农业总产值的1.7%,占农业总产值的7.4%。近几年来,由于正确处理好蔬菜生产与粮食生产及工副业的关系,发挥当地的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已初步建成一个具有较高标准的高产稳产的商品菜基地。1989年,商品菜面积发展到1560亩,商品菜总产量923万公斤,总产值643.7万元,平均亩产量59 17.5公斤、平均亩产值4126元。为服务首都做出了较大  相似文献   

5.
上海县地处上海近郊,全县有菜田近六万亩,是上海市蔬菜生产主要基地之一。近几年来,蔬菜生产持续发展。1988年全县蔬菜总上市量358万公担,比上年增长3%;亩产56.4公担,比上年增长2.9%。全年蔬菜总产值6822万元,比上年增长38%,为历史最  相似文献   

6.
大连市甘井子区辛寨子乡前革苹果园,有29年生的苹果结果树4839株(占地240亩),1983年总产量达106万斤,平均亩产4416斤,亩产值861.3元。这片果园连续八年丰产,1976~1983年平均亩产4135斤,亩产值682.9元。其中,5.1亩95株29年生国光,1983年平均亩产10260.7斤,亩产值2148.7元。1979~1983年平均亩产10646斤,亩产值1890.6元。  相似文献   

7.
<正>莴笋-番茄-秋白菜一年三种三收高效栽培模式,经过榆林市米脂县植保站两年的试验示范,莴笋平均亩产3300kg,每公斤按市价1.5元计算,亩产值4950元,纯收入4550元;番茄平均亩产3625kg,每公斤0.8元,亩产值2900元,纯收入2600元;秋白菜平均亩产3500kg,每公斤0.3元,产值1050元,纯收入850元,亩创总产值8900元,平均亩产值达到8000元以上。此模  相似文献   

8.
高山蔬菜多熟制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山地较多,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可利用高山夏季凉爽的气候生产“淡季”蔬莱。1988年我所在菜办和蔬菜公司的指导下,在瓯海县海拔700~800米的五凤垟乡,进行了一年二熟及三熟大面积(173.75亩)试验,获得成功。一年二季安排4个蔬菜品种。总产量36.6万公斤,总产值16.9万元,亩均972.64元,比单种水稻或一季蔬菜的产值翻了一番。其中第一季豇豆116亩,亩产958公斤,亩产值574.83元;四季豆32.38亩;亩产703.4公斤,产值  相似文献   

9.
1988年,上海县蔬菜总上市量为358万公担,占全市常年菜田上市量的36%,比1987年增长3%。亩产56.4公担,比1987年增长2.9%。全年完成合同订购任务的102%。全年蔬菜总产值为6822万元,比上年增长38%,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另外,“夏淡”和“冬淡”的上市量明显好于往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生产更多的时鲜瓜果为城市服务,我们从1985年开始进行塑料大中棚春西瓜栽培技术的研究,先后在七宝、虹桥,龙华、新泾、华漕等7个乡12个点进行试种,面积为98亩,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试种均获成功。如七宝红明二队,1985年种了5亩春西瓜,总产239.7担,平均亩产47.9担,总产值9797.6元,平均亩产值1969.5元。号上三队1986  相似文献   

11.
嘉定县江桥乡栅桥村,1982年以前是粮菜夹种区,原有基础薄弱,蔬菜生产条件和设施较差,水平较低。但是,经过这些年的艰苦努力,蔬菜生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成为重点菜区的高产村,而且走在科技兴农的前列。1989年,全村年蔬菜上市量达6.2万余公担,较83年提高1.68倍,蔬菜年产值达116万元,较83年增加2.59倍。每亩蔬菜产量从83年的39.5公担提高到89年的近75公担。每  相似文献   

12.
吴县郊巷乡利用荡田资源,发展水生蔬菜,增加了农民的收益。1989年全乡种植水生蔬菜2150亩,占荡田总面积的86%,年产水生蔬菜总量6910吨,总产值407.12万元,平均亩产3000多公斤,亩产值2千多元。该乡菜农在生产中,根据水位、技术和市场等不同条件,实施了多种换茬方式,现将三种比较实用的茬口安排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花菜早晚品种间作套种,二熟都能高产丰收.如1986年我乡金星三队套种的20多亩慢慢种花菜,亩产20公担以上,早熟23单产也达到9公担多。同心8队9.6亩搞套种的地块,前茬为杂交60天,亩产值500余元,慢慢种亩产值超过1200元。花菜套种,畦宽一般5尺连沟,沟要平直,做到雨后不积水。早熟品种于6月20日左右播种育苗,明底8月上旬定植,每畦两行,行距1.6尺,株距1.3  相似文献   

14.
番茄秋季栽培在我县已有20多年的历史。60与70年代露地栽培秋番茄,由于受到高温、干旱、暴雨、台风和病毒病的危害,常年亩产量不到10公担。从1971年开始利用钢筋塑料薄膜大、中棚进行秋季栽培取得了较好成效。1982年有22个单位栽培秋番茄计57.45亩,平均亩产2700公斤,亩产值1056.75元。1986年全县种植秋番茄663亩,85%以上采用露地银灰色地膜覆盖。其中长征乡新星村第—生产队5亩地膜覆盖番茄,亩产量3500公斤,亩产值1280元。秋季地膜覆盖栽培番  相似文献   

15.
我县在1979~1981年,春番茄三年平均亩产只有2148公斤,平均亩值297.58元。1982年开始,我县参加市春番茄高产协作组,进行技术攻关,7年来我县设协作点16个,试验田184.5,平均亩产4365.5公斤,亩产值819.96元。比同期全县亩产2595公斤增68.2%;亩产值增79%。据统计,1982~1988年全县春番茄平均亩产2595公斤,亩产值458.07元,比成立高产协作组前  相似文献   

16.
红梗水芋艿生长期长,收获晚,产量高,栽培在水田里。上海县三林乡引种成功后,1990年扩大种植400亩,亩产15公担,亩产值1200元以上。主要栽培措施如下。 (一)育苗催芽红梗水芋艿全生育期180~200天,要在低温时催芽,为栽后早发打基础。催芽基地3月初翻耕晒白,亩施大粪30担,作成宽1.5公尺的畦,调整土壤湿度,于3月中旬催芽,种芋按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冬季蔬菜供应,丰富元旦、春节蔬菜市场,提高番茄的经济效益,增加菜农的经济收入,我们于1989~1991年在偃师县缑氏乡大面积进行了单面坡日光温室秋延后番茄栽培技术的研究,3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共向市场提供鲜番茄30多万公斤,平均亩产5000~6000公斤,最高亩产7500公斤,亩产值4500~6600元,最高亩产值达9300元,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18.
《长江蔬菜》1987,(3):16-16
我区丘陵地区,历来以种稻为主,经济单一,农民收入极低。近几年通过稻改瓜试验成功后,农民收入成倍增长,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积极性,九峰乡新跃村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他们三年迈了三大步,1984年只有4户试种西瓜7.5亩,亩产瓜2826.5公斤,亩产值961元。1985年有51户稻改瓜135亩,平均亩产2750公斤,总产值12.9万元,除去投资,亩纯收入835元,是一季稻谷收入的6.9倍。1986年继续调整,有90多户改稻种瓜共400亩,平均亩产2012.5公斤,总产值25.76万元,除去投资,亩纯收入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奉节县永乐镇地处城郊,历以种植蒜薹远销湖北宜昌、武汉、河南、江苏、上海等省市。1984年引种“峨眉丰早”1500公斤,试种27.8亩,获亩产值2900元以上。至今连续9年每年推广2500亩左右,平均亩产值稳定在2200元以上。今年推广种植2875亩,总产值666.3万元,亩产值2317.5元。从种到收薹只需145天,即头年腊月开始采薹,市场每公斤售价10~16元,比常规蒜薹200天出薹提前60天左右上市。亩产薹高达  相似文献   

20.
“蒋墅茭”于1988年由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定名。丹阳地区常年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万吨左石。它茭肉大,品质优,甜嫩可口,营养丰富,是改善人民食物结构,丰富夏末秋初蔬菜市场的好品种,深受消费者欢迎,远销华东六行一市,市场前景极好。1994年,丹阳市蔬菜管理局会同蒋墅茭主产区的蒋墅镇农技站开展了蒋墅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1994年试种91.5亩,平均亩产1525kg,亩产值3100元,1995年示范推广175亩,平均亩产1625.8kg,亩产值3575.3元,比常规栽培增产176.4kg,增收1015.3元,熟期早25天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