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4.
5.
6.
豫谷6号是应用有性杂交技术,经连续南繁、温室加代选择育成的夏谷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抗倒伏、高度抗旱、综合抗病力强等优良特性,适宜中等以上肥力水、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7.
冀谷12号选育及产量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82年用C22与青到老杂交再与豫谷一号回交,经五世代选择,育成冀谷12号。经集三个亲本的优点于一体,表现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伏,抗时,高抗谷锈病,穗大金黄色,叶片功能期长,成熟时叶片由绿色转为深绿色,粮草兼优,丰产,稳产。1990-1991年参河北省夏谷区试,名列第一,比对照豫谷一号平均亩增产36.9kg,增产率15.4%。 相似文献
8.
<正> 夏谷新品种冀谷11号,近二、三年来,在我省中、南部夏谷区,每年种植50万亩左右,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群众反映良好。冀谷11号从播种到收获仅3个月的时间,一切田间管理措施都必须认真而及时。为了使它在夏谷生产中充分发挥增产作用,现提出以下规范化栽培技术: 一、适时播种。冀谷11号的适宜播期为6月20日前后。可在麦收前浇水,小麦收割后马上整地,耕匀耙细,抢时间播种。二、施足底肥。亩施圈肥4—5方。为了争取时间,麦收前可将圈肥运到地头,收麦后速将肥料运到地里,散开耕翻。只有肥足地壮,才能保证苗壮、秆粗、穗大粒多,实现高产稳产。三、严格掌握播种质量,保证全苗。 1.种子处理:①变温浸种。将种子放入55—57℃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后,在凉水中冲洗3分钟,捞出晾干备用。这样可防治谷子线虫病,并能漂出秕粒。②药剂拌种。用1605原液1公斤,兑水10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济谷19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冀LSH为母本、94C36-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该品种小米鲜黄,黏香绵软,具有适口性好,商品品质、食用品质兼优等特点;2014~2015年华北夏谷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 974.5 kg/hm2;抗旱性1级;耐涝性1级;抗倒性2级;对锈病、谷瘟病、纹枯病的抗性均为2级。2015年在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委员会第十一届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一级优质米。2018年2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2019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夏谷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冀谷17是集高产、优质、适口性好于一身的优良品种。到2003年该品种累计推广40万hm2,并按绿色食品标准进行了优质小米产业化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规范化栽培、生产技术体系;在推广及产业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谷子产业化发展和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采用目标性状基因库育种法育成了国内外第1个糯质白米谷子新品种冀谷30。该品种2008年通过了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其突出特点是:(1)将糯质与白米性状聚合到一起,填补了以前生产上没有糯质白米谷子品种的空白,其支链淀粉含量达97.67%,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前育成的糯质黄米谷子品种粘谷1号(支链淀粉含量95.33%)高2.45%;(2)米面均粘,改变了以前糯质谷子品种面粘而米不粘的状况;(3)产量达到了生产应用水平,国家区试产量与高产对照豫谷5号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谷子新品种冀谷34的丰产性和稳产性。[方法]对2011-2012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冀谷34和冀谷19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利用稳产性参数评估其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冀谷34产量高于对照冀谷19,体现了其丰产性;穗长、千粒重、公顷穗数大于冀谷19,是其产量高于对照的主要原因。回归系数结果表明,冀谷34的产量稳定性优于对照冀谷19,说明冀谷34稳产性也较好。[结论]冀谷34是一个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的谷子新品种,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华北夏谷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17.
晋黍3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育成,为国内采用亚种间杂交技术育成的第一个糯性黍品种。8年平均产量为377475kg/hm2。中熟种,在大同生育期为100d左右,株高132cm左右,千粒重683±031g。在二年三作区可复播。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于1982年用晋谷9号和71-221杂交的F2作母本,张纯一和张农8号杂交的F2作父本经混合集团选择法选育的谷子新品晋谷31生长整齐,综合性状良好,抗病性较强。1997-1998年参加山西省春播早熟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752.00kg/hm^2,比对照品种晋谷23增产12.80%,1998-2000年参加全国区试,折合产量4374.00kg/hm^2。平均比对照增产0.6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