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不同水质盐度对乌鳢胚胎及仔鱼发育影响的试验,得出乌鳢的胚胎发育对水质盐度的适应范围为0~13.68‰,适宜范围为1.50~7.12‰;其仔鱼较胚胎发育期耐盐能力相对较弱,适应范围为0~5.62‰,适宜范围为0~2.9‰。  相似文献   

2.
温度和盐度对花鲈胚胎及前期仔鱼发育影响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0~22℃,10℃组中的畸形率偏高,因此最适宜温度为13~22℃。短时期的7℃低温对胚胎发育没有影响;前期仔鱼的适温范围与胚胎的适温范围基本一致。胚胎发育的适宜 盐度为19‰~28‰,以22‰~25‰为最佳;仔鱼对盐度的要求与胚胎期近似。以低盐度和高盐 度相比较,4日龄以后,低盐度似有利于仔鱼存活。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不同盐度的海水对(鱼免)状黄姑鱼受精卵的沉浮性、胚胎发育的孵化时间、孵化率、仔鱼的分布状态和成活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鱼免)状黄姑鱼受精卵在盐度26.9‰以下的海水呈沉性,在盐度40.7‰以上的海水呈浮性,盐度26.9‰~40.7‰则由沉性向浮性过渡。(鱼免)状黄姑鱼受精卵在盐度13.7‰~53.0‰均可孵化,但孵化适合盐度为26.9‰~40.7‰。从仔鱼的分布状态、活动情况、成活率等几方面综合分析、(鱼免)状黄姑鱼仔鱼的合适盐度为26.9—33.4‰。  相似文献   

4.
盐度对鲻鱼前期仔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鲻鱼前期仔鱼在不同海水盐度条件下的生长和存活情况。结果表明:鲻鱼前期仔鱼生长与存活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0-32‰,盐度低于20‰,随盐度下降,前期仔鱼存活率降低,生长速度趋慢;反之,盐度高于32‰,随盐度升高,前期仔鱼存活率降低,生长速度趋缓。  相似文献   

5.
温,盐度对鲈鱼早期仔鱼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本文就温度,盐度以及不同降低盐度方法对鲈于仔鱼的生长及存活进行实验,经一星期的培养,结果表明,1;钙鱼仔鱼在盐度30-3‰的海水中都能生长,以20‰的存活率最高达99%。2.每经6小时逐渐降低盐度5‰的仔鱼存活率高于大幅度骤降盐度。3.温度14.7-14.9℃和18.3-19.7℃,以盐度30‰生长快,5‰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6.
温度和盐度对鞍带石斑鱼受精卵发育及仔鱼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8个盐度梯度(18.3‰、19.7‰、21.2‰、23.5‰、25.6‰、27.1‰、29.5‰和31.7‰)下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受精卵和仔鱼在水中的分布状态、出膜率和仔鱼存活率;在9个温度梯度(18℃、20℃、22℃、24℃、26℃、28℃、30℃、33℃和35℃)下,其受精卵孵化率、畸形率和仔鱼成活率。结果表明:(1)在水温为25~26℃,当盐度≤25.6‰时,受精卵表现为沉性;当盐度≥27.1‰时,受精卵表现为浮性。仔鱼的分布与受精卵有相似的特点,当盐度≤21.2‰时仔鱼分布在底层水体;当盐度≥27.1‰时,仔鱼集中分布在上层水体。(2)以孵化率和成活率为指标,鞍带石斑鱼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1.2‰~31.7‰,最适盐度范围为25.6‰~31.7‰。在盐度为31.7‰时仔鱼成活率最高达到75.9%。(3)鞍带石斑鱼胚胎发育的适温范围是26~30℃。28℃时受精卵孵化率、仔鱼成活率均最高,畸形率最低。  相似文献   

7.
银鲳仔鱼对不同盐度的耐受力及其耗氧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银鲳仔鱼对环境盐度的耐受性以及盐度与个体耗氧量的关系,以2日龄和4日龄的银鲳仔鱼作为实验对象,实验时将银鲳仔鱼急性转入5、10、20、30、40、50和55等7个盐度梯度环境中进行盐度耐受力测试,以死亡率、48 h半致死盐度MLS-48、半数死亡时间DT50、平均死亡时间MDT、不投饵存活系数SAI作为耐盐指标评价银鲳仔鱼对不同盐度环境的耐受情况,并用微呼吸仪对不同盐度下仔鱼的个体耗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低盐(盐度5)和高盐(盐度50以上)均不利于银鲳仔鱼的存活;2日龄和4日龄银鲳仔鱼MLS-48分别为盐度8.15~24.90和盐度15.54~34.97;2日龄银鲳仔鱼DT50和MDT在盐度10~30环境中显著高于其他各盐度组,4日龄银鲳仔鱼则在10~40盐度环境中显著高于其他各盐度组;2日龄银鲳仔鱼在盐度10和盐度20环境中SAI显著高于其他各盐度组,4日龄银鲳仔鱼在盐度20和盐度30环境中SAI显著高于其他各盐度组,在盐度20环境均最高。从个体耗氧量的变化结果来看,2日龄银鲳仔鱼在盐度10~30范围内没有极显著差异,而4日龄仔鱼在盐度40以下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盐度50以上环境中2日龄和4日龄银鲳仔鱼的个体耗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盐度组。结果表明,银鲳仔鱼的最适盐度耐受范围为15.54~24.90,盐度升高可引起银鲳仔鱼耗氧量的升高,而在耐受范围内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不同水质盐度对乌鳢胚胎及仔鱼发育影响的试验,得出乌鳢的胚胎发育对水质盐度的适应范围为0-13.68‰,适宜范围为1.50-7.12‰;其仔鱼较胚胎发育期耐盐能力相对较弱,适应范围为0-5.62‰,适宜范围为0.-2.9‰。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不同盐度的海水对Mian状黄姑鱼受精卵的沉浮性,胚胎发育的孵化时间,孵化率,仔鱼的分布状态和成活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ian状黄姑鱼受精卵在盐度26.9‰以下的海水呈沉性,在盐度40.7‰以上的海水呈乳性,盐度26.9‰-40.7‰则由沉性向浮性过渡。Mian状黄姑鱼受精卵在盐度13.7‰-53.0‰均可孵化,但孵化适合盐度为26.9‰-40.7‰。  相似文献   

10.
牙鲆胚胎及其初孵仔鱼的盐度耐受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验盐度设置为5,10,15,20,25,30,35,40,45,50。当盐度为5~35时,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胚胎的孵化率都高于95%;仔鱼体态正常,72h后的存活率高于95%。刚孵化的仔鱼在低盐度下的体长较长,但72h后,没有明显差异(P〉0.05)。自然条件(盐度为32)孵化的仔鱼转移到不同盐度的溶液中,在盐度5~45内,仔鱼的存活率高于50%。实验初步表明  相似文献   

11.
盐度对卵形鲳鲹胚胎发育和早期仔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观察比较了10种不同盐度(5.0~50.0)条件下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受精卵的沉浮性、孵化率和畸形率,以及8种不同盐度(10.0—45.0)下仔鱼存活情况及不投饵存活系数(survival activityindex,SAI)。结果表踢,受精卵在不同盐度下表现出不同的沉浮性,在盐度为25.0以下的海水中呈沉性;在盐度30.0时为半沉浮性;在盐度为35.0的海水中呈浮性。盐度低于10.0或高于50.0,胚胎均不发育;在盐度15.0—45.0范围内,卵形鲳鲹胚胎能完成发育过程孵出仔鱼,但盐度对早期仔鱼的成活和畸形率的影响比较大。统计分析了总孵化率与盐度、畸形率与盐度的相关关系,求得胚胎孵化的预测适盐范围为14.9—39.4,最适盐度为26.0~28.2。在盐度25.0—30.0和无投饵状态下,仔鱼的SAI值为44.19~47.44。  相似文献   

12.
纹稿虾虎鱼胚胎、早期仔鱼发育与盐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纹缟虾虎鱼受精卵和早期仔鱼发育与盐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受精卵在盐度0~40时均表现出沉性;受精卵孵化的适盐范围为5~40,最适盐度为20~35;仔鱼在盐度低于30时,主要分布于底层,活力较差,盐度高于30时,主要分布中上层,活力较好;仔鱼在盐度5~45和无投饵状态下,SAI值为2.93~15.66,其中在盐度30~35时,SAI值最大(14.43~15.66)。从不同盐度下仔鱼的分布状态及仔鱼的生存指数综台分析,纹缟虾虎鱼仔鱼培育的最适盐度范围为30~35。  相似文献   

13.
温度和盐度对大泷六线鱼仔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变化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 Jordan et Starks仔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初孵仔鱼及10日龄仔鱼在温度4~16℃范围内都能存活与生长,存活率均在84%以上,温度为20℃试验组的存活率均低于50%.盐度渐变条件下,盐度10~30范围内存活率都大于90%,在盐度为5及以下时仔鱼的存活率降为0,仔鱼对高盐度的适应能力较差.盐度突变条件下,盐度25和30的试验组仔鱼的存活率都在95%以上,盐度10~20的试验组仔鱼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存治率可达56%~75%.大泷六线鱼仔鱼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2~16℃,最适生长盐度为25~30.  相似文献   

14.
盐度对日本鬼鲉受精卵发育及仔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盐度对日本鬼鲉(Inimicus japonicus)受精卵发育及仔鱼生长的影响,并测定了仔鱼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表明:(1)鬼蚰受精卵盐度在19—35均可孵化,最适盐度为27—31。盐度高于31,孵化率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盐度低于27,孵化率随盐度的下降而降低。(2)试验盐度范围内鬼铀仔鱼SM值为3.49~22.12,仔鱼生长和存活的最适盐度范围为23~27,适宜盐度范围为19—31。  相似文献   

15.
观察研究了10个盐度梯度(7、12、17、22、27、32、37、42、47和52)对条纹锯鮨(Centropristis striata)仔鱼的活力、开口和摄食情况的影响,记录分析其在不同盐度条件下不投饵存活系数、开口率、摄食率及摄食强度等指标.结果显示,盐度对条纹锯鮨仔鱼的活力、摄食及存活有明显影响,其存活和摄食的适宜盐度范围为12-37,最适盐度范围为27-32.盐度低于12时,仔鱼存活率、开口率和摄食强度随盐度的降低而降低,盐度高于37时,仔鱼存活率、开口率及摄食强度则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不同盐度条件下,条纹锯鮨仔鱼SAI值的波动范围为0.034-6.401,盐度为12-37的实验组与7、42、47、52实验组的SAI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盐度为32时,仔鱼的SAI 值最大,为6.041,SAI值与盐度之间符合三次曲线函数关系,其表达式为y=-5.894+1.155x-0.034x2+0.000x3,R2 =0.895,其中,y代表SAI,x代表盐度.盐度为7、42、47和52时,仔鱼的存活率均低于50%,盐度为52、47时,仔鱼在第3、4天存活率分别降为0.盐度为22、27、32时,培育至第5天,仔鱼的存活率均在80%以上.盐度在17-37范围内,仔鱼开口率为60%-85%,且仔鱼均能较好摄食,盐度为32时,仔鱼开口率达到最大值,为85%,仔鱼摄食亦达到最佳状态,摄食率为85%,8日龄仔鱼摄食强度为5.45个轮虫/尾.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盐度对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清水石斑鱼(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杂交后代(简称杂交石斑鱼)受精卵孵化、卵黄囊仔鱼形态及活力的影响,将杂交石斑鱼受精卵置于不同盐度水体中,观察盐度胁迫下卵径、油球径、孵化率及畸形率,以及孵化后卵黄囊仔鱼形态变化和活力状况。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受精卵卵径随盐度降低而增大,油球径不随盐度变化而变化。在盐度18~36范围内均能孵化仔鱼,但因盐度不同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畸形率有显著差异(P0.05);随盐度升高,孵化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初孵仔鱼畸形率则相反。盐度24~36组孵化后3 d仔鱼卵黄囊几乎完全消耗,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盐度24~36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增加,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AI值)呈先升后降的变化曲线;盐度30~33范围内,初孵仔鱼SAI值大于5;5日龄仔鱼全部死亡,半数死亡时间出现在孵化后3.5 d。综上分析表明,该杂交石斑鱼受精卵孵化及仔鱼培育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4~36,最适盐度范围为30~33。  相似文献   

17.
盐度对棘头梅童鱼胚胎发育和仔鱼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比较了11个盐度梯度[0、5、10、15、20、25、30(自然海水)、35、40、45、50]下,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eidus)胚胎的沉浮情况、孵化时间、孵化率和畸形率,并测定了初孵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表明:(1)棘头梅童鱼胚胎在海水盐度为30及以上时100%漂浮;盐度为25时,95%漂浮,5%悬浮;盐度为20时95%悬浮,5%沉底;盐度为15时95%沉底,5%悬浮;盐度为10及以下时100%沉底。在水温18~20℃的条件下,棘头梅童鱼胚胎在盐度5~40范围内经28~32 h能孵化出仔鱼,盐度对孵化时间影响不显著(P>0.05)。但孵化率和畸形率因盐度不同而有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表明棘头梅童鱼胚胎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为15~35,孵化最适盐度范围在20~30之间。(2)在可孵出鱼苗盐度范围(5~40)内,棘头梅童鱼仔鱼SAI值为(1.80±0.03)~(11.85±0.02),与卵的孵化率呈正相关关系。仔鱼生存的适宜生长盐度为10~30,最适盐度范围为20~25。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温度、盐度对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子一代(杂交F1)胚胎和初孵仔鱼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F1受精卵孵化适宜温度范围和最适温度分别为15~21℃和18℃,在适宜温度范围内胚胎发育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二者符合乘幂函数关系式N=115.99T-0.7668(R2=0.9769)。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分别是7.54℃和540.1℃.h,积算温度(A)与试验水温间呈乘幂函数相关,表达式:A=1328.1T-0.3149(R2=0.9624)。胚胎发育的最低盐度界限为10,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和最适盐度范围分别为10~45、25~35;初孵仔鱼生存发育的适宜盐度范围、最适盐度范围分别为10~40和10~20。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断斑石鲈胚胎发育过程及初孵仔鱼的形态特征.在水温25.1-26.8℃、盐度30‰的海水中培养,受精卵经16h45min破膜孵出仔鱼.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温度、盐度对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子一代(杂交F1)胚胎和初孵仔鱼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F1受精卵孵化适宜温度范围和最适温度分别为15~21℃和18℃,在适宜温度范围内胚胎发育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二者符合乘幂函数关系式N=115.99T^-0.768.8(R^2=0.9769)。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分别是7.54℃和540.1℃·h,积算温度(A)与试验水温间呈乘幂函数相关,表达式:A=1328.1T^-0.3149。(R^2=0.9624)。胚胎发育的最低盐度界限为10,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和最适盐度范围分别为10~45、25~35;初孵仔鱼生存发育的适宜盐度范围、最适盐唐范围分别为10~40和1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