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不同营养水平下,比较分析肉用草原红牛的群体性能,结果表明:高营养水平显著提高了肉用草原红牛群体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屠宰率、净肉率以及血液中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  相似文献   

2.
不同营养水平对草原红牛及其肉用群体肉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草原红牛的种质特性提供基础数据,为提高草原红牛的生产性能和进一步开展草原红牛肉用新群体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原红牛、肉用群体(含1/4利木赞血草原红牛)为试验牛种,按营养水平分为高、低营养水平组,进行育肥、屠宰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在高营养水平下,肉用群体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草原红牛(P〈0.05)。肉用群体高营养组在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上显著高于低营养组(P〈0.01)。肉用群体高营养组的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显著高于低营养组(P〈0.05)。高营养水平显著增加了肉用群体的总氨基酸含量(P〈0.01),提高了牛肉的营养价值。[结论]高营养水平下,杂交改良提高了草原红牛的生长性能和牛肉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围产期奶牛脂类代谢病监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呼和浩特市地区某牛场105头围产期奶牛,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了血中葡萄糖、谷草转氨酶、游离脂肪酸、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胆固醇、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和尿素氮含量的测定,采用梯度稀释法对乳中酮体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脂肪肝的发病率为41.9%,酮病的发病率为18.1%,患隐性脂肪肝奶牛占整个患脂肪肝奶牛的24.4%,围产期患酮病奶牛都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脂肪浸润。脂肪肝病牛葡萄糖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值(p<0.01),谷草转氨酶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值(p<0.01),血清中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值(p<0.01),胆固醇、碱性磷酸酶、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值(p<0.01),而尿素氮差异不显著。酮病奶牛血中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值(p<0.01),谷草转氨酶、游离脂肪酸、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值(p<0.01),而尿素氮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不同营养水平全混合日粮对育肥羔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对南非肉用‘美利奴’ב甘肃高山细毛羊’F1代羔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MR饲喂技术下,以0.8×NRC水平育肥南非肉用‘美利奴’ב甘肃高山细毛羊’F1代羔羊效果最好;试验羊体温、呼吸频率、脉搏等生理指标以及血液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胆碱酯酶等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但发现杂交羔羊母羊的平均体温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说明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肉羊TMR饲喂技术,用南非肉用‘美利奴’杂交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安格斯改良草原红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草原红牛和红草F1杂交牛作为试验牛种,在相同营养水平下饲养,然后进行育肥、屠宰试验。结果表明,红草F1杂交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较纯种草原红牛均有极显著提高(P<0.01);红草F1杂交牛的剪切力值比草原红牛的要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用安格斯改良草原红牛,可使草原红牛的产肉性能明显提高,改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选择胎次、断奶日龄及年龄基本相近,体重为(20±1)kg的健康新美系大约克夏原种猪72头,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研究不同能量、粗蛋白、钙和磷水平对生长期新美系大约克夏原种猪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能量对日增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②能量、粗蛋白、钙和磷对能量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粗蛋白、钙和磷对粗蛋白、粗纤维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能量对磷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能量、粗蛋白、钙对粗脂肪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③能量对血清总胆固醇(T-Cho)和血清甘油三酯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蛋白质对血清蛋白(Alb)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新美系大约克夏原种猪的适宜营养水平为:能量14.23kJ/kg,蛋白质21.5%,钙0.8%,磷0.8%。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不同蛋白质水平精料对天山马鹿(Cervus elaphus)日粮营养物质消化、血液生化指标及鹿茸产量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4~5岁天山马鹿公鹿24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和对照组,每组6头,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粗蛋白含量为20%、22%、24%的精料,对照组饲喂鹿场原有精料(粗蛋白含量15%),粗饲料由苜蓿干草和麦秸组成,自由采食。预试期15 d,正试期66 d。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水平精料对生茸期天山马鹿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粗脂肪(EE)、Ca、P的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照组粗纤维(CF)采食量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Ⅲ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各试验组CP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P的消化率试验Ⅲ组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不同蛋白质水平精料对血液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尿素(URE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葡萄糖(GLU)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蛋白水平精料对各组血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和生长激素(GH)含量均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对血液25-羟基维生素D3(25-OH-VD3)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鹿茸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各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以试验Ⅱ组茸产量最高。考虑饲养成本和营养物质利用率,推荐饲喂蛋白质水平为22%的精料。  相似文献   

8.
选用健康断奶藏獒(45日龄)32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饲喂4种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日粮,研究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断奶到4月龄藏獒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日采食量随能量水平降低而增加,料重比随蛋白水平升高而降低;能量和蛋白水平对体重、管围、耳长和尾长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能量水平对钙消化率有显著影响,能量水平低时钙消化率高;能量水平相同时,可消化蛋白质和尿能随蛋白水平升高而升高;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藏獒血清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蛋白质、血糖及碱性磷酸酶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断奶到4月龄藏獒适宜的代谢能水平为16.50 MJ/kg,蛋白质水平为25.62%。  相似文献   

9.
为黑羽番鸭的饲养模式创新和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对笼养和地面平养黑羽番鸭的睾酮(TES)、孕酮(PRG)、雌二醇(E2)等生殖激素和17种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笼养黑羽番鸭公鸭TES含量达3.6ng/mL,显著(P0.05)高于平养;笼养母番鸭高产期E2含量(287.2pg/mL)极显著(P0.01)高于平养,但休产期笼养与平养间差异不显著;高产期PRG含量(0.9~1.2ng/mL)显著高于休产期(0.1~0.2ng/mL),但不同饲养方式相同生理阶段间无显著差异。笼养与平养公鸭的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尿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血液生化指标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间差异不显著;母番鸭的谷草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间差异极显著(P0.01),谷丙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胺转移酶、总蛋白、尿素、肌酐、尿酸和钙等含量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为黑羽番鸭的饲养模式创新和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对笼养和地面平养黑羽番鸭的睾酮(TES)、孕酮(PRG)、雌二醇(E2)等生殖激素和17种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笼养黑羽番鸭公鸭TES含量达3.6 ng/mL,显著(P<0.05)高于平养;笼养母番鸭高产期E2含量(287.2 pg/mL)极显著(P<0.01)高于平养,但休产期笼养与平养间差异不显著;高产期PRG含量(0.9~1.2 ng/mL)显著高于休产期(0.1~0.2 ng/mL),但不同饲养方式相同生理阶段间无显著差异.笼养与平养公鸭的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尿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血液生化指标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间差异不显著;母番鸭的谷草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间差异极显著(P<0.01),谷丙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胺转移酶、总蛋白、尿素、肌酐、尿酸和钙等含量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武斌  胡成华  张国梁  赵玉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889-5892,5904
[目的]研究遗传基础、营养水平及其互作对杂交肉牛增重效果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4×2双因子试验设计,选取4种不同遗传基础肉牛(夏洛来牛、德国黄牛、红安格斯牛和利木赞牛)分别与西杂母牛杂交的后代44头,饲喂2种不同营养水平日粮,试验期为140 d。[结果]在低营养水平下,安西杂牛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夏西杂牛(P〈0.05)。在高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夏西杂牛和德西杂牛(P〈0.01);在低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德西杂牛(P〈0.05)。在高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夏西杂牛(P〈0.05);安西杂牛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德西杂牛(P〈0.05);夏西杂牛的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德西杂牛(P〈0.05)。在低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夏西杂牛和安西杂牛(P〈0.05);安西杂牛的尿素氮含量,高营养组极显著高于低营养组(P〈0.01)。在低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安西杂牛(P〈0.01),显著高于夏西杂牛和德西杂牛(P〈0.05);低营养组利西杂牛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高营养组(P〈0.05)。[结论]杂交牛的日增重、碱性磷酸酶活性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受遗传因素影响显著,白蛋白和尿素氮含量受遗传和营养双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夏广军  严昌国  刘成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69-19873
[目的]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混合植物油,研究植物油对肉牛生产性能、胴体和牛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延边黄牛(公牛)16头,将豆油、红花油和葵花油,按55%、25%和20%的比例混合,分别以4%、5%、6%(以精料为基础)水平添加于肉牛日粮中,研究不同水平植物油对肉牛生产性能、胴体和牛肉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植物油组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饲料利用率植物油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植物油组粗纤维和钙的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随着植物油水平的增加,干物质消化率呈下降趋势,6%植物油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植物油对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和磷的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随着植物油水平的提高呈上升趋势,6%植物油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含量呈上升趋势,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血清其他指标含量不产生明显变化。植物油组眼肌面积和肉质等级均高于对照组,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随着植物油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混合植物油降低了肉牛的采食量、粗纤维和钙的消化率,但对肉牛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增加了眼肌面积,提高了肉质等级,使胴体和牛肉品质得到提高。日粮添加混合植物油的比例不宜过高,可控制在日粮精料的5%以内。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莫能菌素饲喂肉牛后对日粮养分消化代谢及瘤胃甲烷排放的影响,选用12月龄左右、健康、发育正常的西门塔尔牛48头,按随机设计分成4组,对照组试验牛饲喂由混合精料与玉米秸秆所组成的基础饲粮,其精粗比45∶55,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100、200和300 mg·d-1的莫能菌素,进行为期70 d的试验。结果表明,处理2和处理3的粗蛋白消化率和采食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甲烷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2和处理3的粪氮和尿氮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处理1(P0.05),而可消化氮和沉积氮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1(P0.05);处理组的氮排泄/采食氮、磷排泄/采食磷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以上各项指标,当莫能菌素的添加量为300 mg·d-1时,日粮中粗蛋白的消化率、氮利用率提高,氮、磷和甲烷排放降低。  相似文献   

14.
李燕鹏  杨膺白  李启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453-1453,1487
[目的]分析利南牛和利鲁牛的肉品理化性状和营养品质,为生产实践和进一步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利木赞牛与利南牛、利鲁牛的肉品质特性,测定利南牛和利鲁牛牛肉的肉色、大理石纹、失水率、熟肉率、嫩度、pH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等理化性状以及肉品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利鲁牛较利南牛有更好的商品特性,其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风味较好,其他各方面指标均很理想,且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总含量均较高,营养价值比利南牛更加丰富。[结论]利鲁牛的肉品质较利南牛更佳。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子设计,按照组间体质量和年龄相近原则,将48头周岁以内和体质量相近(383.9kg±38.0kg)的杂交肉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探讨不同蛋白浓缩料对肉牛育肥效果、血液生化指标和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肉牛饲喂4组饲料,分别来自添加量相同的自配蛋白浓缩料和3种商品蛋白浓缩料。结果显示,经过120d育肥试验,饲喂高能量的饲料可提高肉牛体质量的增量、改善料重比和降低单位增量的饲料成本(P0.05,P0.01),且肉牛宰前活体质量、胴体质量、屠宰率和净肉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饲料氨基酸高质量分数似乎有提高净肉率趋势;饲喂高能量和高氨基酸的肉牛背膘厚、眼肌面积大、骨质量小、肉块质量高,并表现出良好的肉色亮度和红色值(P0.05);饲喂低能量和低氨基酸的肉牛除获得最差的育肥性能和胴体性状外,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甘油三酯浓度最高,血液尿素氮浓度最低(P0.05,P0.01)。说明,能量是肉牛体质量增量的重要因子;与蛋白质比较,饲料中氨基酸的质量分数对净肉和肉块产量更为敏感;高能量和高氨基酸有助于改善肉牛胴体肉色。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剩余采食量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体质量、年龄相近的30头安格斯牛进行81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利用个体采食量(FI)对平均日增质量(ADG)和平均中期代谢体质量(MMBW)的回归分析估计出个体预期采食量(EFI),利用FI与EFI之差计算出30头试验牛的剩余采食量,并分为低剩余采食量组(LRFI组)和高剩余采食量组(HRFI组).采用SAS 9.4中TTEST过程对LRFI组和HRFI组肉牛生长数据进行均值的差异性检验;采用SAS 9.4中CORR过程对LRFI组和HRFI组肉牛各生长数据进行相关性系数计算并作相应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所涉及的指标中, HRFI组与LRFI组间仅F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LRFI组的RFI与腰角宽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61,p0.05)、与管围和FI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78.得出LRFI组肉牛饲料转化效率高于HRFI组,较HRFI组节约8.8%的FI;且本研究涉及的各个生长指标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饲喂方法对肉牛育肥的影响,为肉牛育肥方法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40头体重相近的育肥公牛,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试验组使用TMR饲喂方式,对照组使用先粗料后精料的饲喂方法,进行两种饲喂方法对育肥牛产肉性能、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的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试验全期增重和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试验组每增重1 kg消耗干物质10.76 kg,对照组仅为8.35 kg,对照组头均多收益为383.24元。[结论〗采用先粗料后精料的饲喂方式对肉牛育肥更合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密蒙花颗粒对SD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及其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雌雄各半),即空白对照组及密蒙花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亚慢性毒理实验,其中3个给药组分别将密蒙花颗粒23.75 g、45 g、95 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灌胃体积为20 mL/kg,空白对照组予以同等灌胃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实验组及对照组血常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血钾、血钠、血氯、肌酸激酶等指标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评价密蒙花颗粒对SD大鼠血液系统、肝脏、肾脏、心脏等的毒性作用。结果 密蒙花颗粒对SD大鼠血液生化相关指标无不良影响。结论 密蒙花颗粒对SD大鼠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慢性毒性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