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秋葵叶粉中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温度、光、氧气、矿质元素和抗氧化剂对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对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影响极显著,两者在阳光下降解速度很快;温度对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影响极显著,β-胡萝卜素在室温降解速度很快;氧气对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K、Ca、Mg和Co不利于叶黄素的稳定,矿质元素均不利于β-胡萝卜素的稳定,其中Ca的影响最大;0.24%的VcNa和Vc有利于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菜籽油β-胡萝卜素变化对油脂储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四川省62份菜籽油中β—胡萝卜素含量及其储藏期的变化以及对油脂储藏品质的影响。二级菜籽油β—胡萝卜素含量为30~60ppm。室温储存一年β—胡萝卜素分解率为14%,储存二年其分解率为20%左右,随β—胡萝卜素分解;油脂品质降低。此外,对于榨油机型、储油装具、储存温度等因素对储油品质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马利华  周莹 《保鲜与加工》2020,20(1):175-179
以南瓜为原料,考察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等干燥处理前后南瓜粉中多糖含量、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后南瓜粉中多糖、β-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与新鲜样品相当;南瓜粉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与南瓜粉中的多糖含量、β-胡萝卜素的含量呈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60个不同玉米籽粒颜色自交系中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质、β-隐黄质和β-胡萝卜素)含量,结果显示,叶黄素、玉米黄质、β-隐黄质和β-胡萝卜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6.32、0.85、1.31和5.75mg/kg。按籽粒颜色由浅到深,将60个玉米自交系分为4个等级,颜色越深的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越高。对R、G、B、Gray值与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表明,R、G、B和Gray值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G与Gray)和0.939(R与Gray),4种类胡萝卜素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β-隐黄质与β-胡萝卜素)和0.815(β-隐黄质与玉米黄质)。根据类胡萝卜素含量对60个玉米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60个自交系分为5类,其中第1类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第2类属于中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自交系,第5类属于高维生素A含量的自交系。综上可知,类胡萝卜素的种类及其含量是影响籽粒颜色的重要因素,可为培育高胡萝卜素含量的玉米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4个品种的胡萝卜(新黑田五寸人参,HERTAGE,XPH3910和TEBE)进行栽培和取样,研究其干物质积累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胡萝卜生长过程中,随着地上部分同化器官的建成,其于物质积累不断增加,干/鲜比例呈上升趋势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不是均匀递增的,β-胡萝卜素大量形成期主要在莲座期以后的肉质根生长期,此间β-胡萝卜素的合成量占全生长期的75%以上;不同熟性的品种β-胡萝卜素快速形成期和达到最大含量所需的时间不一样,但各类型品种都在生理成熟期时达到β-胡萝卜素含量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张平  吴增茹 《华北农学报》1999,14(3):119-122
对4个品种的胡萝卜(新黑田五寸人参,HERTAGE,XPH3910和TEBE)进行贮藏期间干物质和β-胡萝卜素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期间干物质含量(干/鲜)呈下降工趋势,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受贮藏的温度的影响,呈现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温度降低,肉质根进入休眠状态,β-胡萝卜素含量略有下降;第二阶段温度稳定,肉质根处于休眠状态,β-胡萝卜素含量稳定,第三阶段温度回升,生理休眠打破,β-胡萝卜素含量剧  相似文献   

7.
柿果类胡萝卜素化学成份及其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冰  徐华龙  冷平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277-277
对柿果中类胡萝卜素化学成份及其含量的季节性变化以及栽培条件的影响等进行了调查,旨在为柿色素代谢及其功能性成分合成与调控等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结果如下:柿果实中的色素成份为玉米黄质、β-隐黄质、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番茄红素;果皮中的类胡萝卜素总含量约是果肉中的6-11倍;按类胡萝卜素组成成分的含量由高至低,果皮依次为玉米黄质、β-隐黄质、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番茄红素;而果肉依次为β-隐黄质、玉米黄质和β-胡萝卜素。结果表明,柿果肉主要色素成份为功能性β-隐黄质。温室栽培磨盘柿果中功能性成分β-隐黄质含量是露地的3倍。供试7品种间色素成分与含量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8.
谷子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SiLCYB基因与米色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子是中国北方重要杂粮作物,米色是评价谷子品质的重要指标,目前关于谷子米色的形成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选用米色分别为深黄、浅黄、白色和绿色的谷子品种各2个,对这8个谷子品种进行了总类胡萝卜素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与米色差异间关系的分析,以及分子水平4个β-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在籽粒不同灌浆阶段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CCI指数作为米色测定的综合指标,可对不同品种米色差异进行鉴定,且分别与总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与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对8个品种SiLCYB基因组DNA克隆发现,只有深黄品种JG21中出现序列变异,有两个SNP位点,且第二处单核苷酸变异使相应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为精氨酸。SiLCYB表达不具有组织特异性,在叶中表达最高,茎中最低。通过对籽粒不同灌浆阶段β-胡萝卜素合成基因SiLCYB与另外3个β-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SiLCYBLCYE,SiHYD,SiCCD1)的表达分析发现:SiLCYB在大多数品种中表达基本恒定,且与β-胡萝卜素积累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性;而SiLCYE在不同品种中普遍呈现出与SiLCYB同增同减的表达模式,但表达水平低于SiLCYB;同时发现2个降解相关基因(SiHYD,SiCCD1)的表达与β-胡萝卜素积累在灌浆特定阶段表现出了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因此,推测SiLCYB与降解基因SiHYD和SiCCD1共同作用,通过影响β-胡萝卜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在籽粒中的积累,进而影响米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南瓜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蜜本南瓜为材料,对其花后10~50 d南瓜多糖、β-胡萝卜素、氨基酸、抗坏血酸、蛋白质、总糖、还原糖、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瓜多糖、β-胡萝卜素、氨基酸、蛋白质、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但各成分不同阶段增加幅度不同;抗坏血酸含量下降,但在果实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又稍上升;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较为复杂;部分营养成分含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β-胡萝卜素与油脂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二级菜籽油、菜籽色拉油、二级大豆油、大豆色拉油添加适量的β—胡萝卜素来提高油脂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添加β-胡萝卜素的油脂稳定性优于未添加的油脂。同时还对不同种类的油脂添加量进行对照试验,找出了β-胡萝卜素的最佳添加量。  相似文献   

11.
孙红亮 《分子植物育种》2023,(10):3383-3393
为挖掘高β-胡萝卜素含量枸杞种质,对11种山西临汾产枸杞鲜果中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研究。选取11个品种枸杞鲜果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β-胡萝卜素含量。采用C6-100B色谱柱(250 mm×4.6 mm×5μm)进行分离,正己烷:甲醇(40∶60, V∶V)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为450 nm,柱温35℃,进样体积20μL。结果显示,β-胡萝卜素标准曲线在0.501 2~10.042 6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加标回收率在92.4%~98.2%之间。检测限为0.5μg/100 g。11种山西临汾产枸杞子中β-胡萝卜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00.98±10.51)、(200.71±3.04)、(271.40±5.76)、(103.04±4.96)、(162.89±3.88)、(212.20±5.78)、(68.92±1.18)、(124.20±10.40)、(120.82±1.95)、(103.56±2.40)和(98.55±1.84)μg/100 g。研究表明,11个品种枸杞鲜果的β-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的β-胡萝卜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检测波长、流动相、柱温等方面优化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果蔬中的β-胡萝卜素的色谱条件,并对方法的应用性进行了评价。用单因子实验方法优化得到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果蔬中β-胡萝卜素的条件,指出了β-胡萝卜素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线性范围、最小检出限、加标样品回收率、变异系数。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能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果蔬样品中的β-胡萝卜素,为果蔬质量的检测与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β-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β-胡萝卜素的理化性状、生理功能、制备方法及国内外对天然β-胡萝卜素及其产品的开发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4.
玉米籽粒含有几种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它们在哺乳动物中可形成脂溶性维生素A。将黄色和橘色传递给玉米胚乳的两类类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维生素A原的活性主要由β-胡萝卜素活性决定的,它与α-胡萝卜素、β-玉米黄素和γ-胡萝卜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05年采用高胡萝卜素、低干双亲的特殊组合‘浙薯81’ב浙薯255’创制出甘薯优异高干红肉品种‘浙薯13’。为了探索甘薯胡萝卜素含量、干率聚合育种新方法,2016年对这一双亲的正反交组合F1胡萝素含量、干率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分离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正反交组合的胡萝卜素含量遗传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组合传递力分别为45.32%和49.73%。干率不仅存在加性效应,而且呈明显的超亲遗传,正反交组合的超亲优势分别达到15.12%和12.75%,超高亲率约70%,呈现相当于高干×低干的遗传分离,中、高干类型比例高达60%左右,其中高干类型比例约28%。杂交后代含有干率≥25%、胡萝卜素含量≥3 mg/100 g FW的株系占26.10%,含有干率≥25%、胡萝卜素含量≥10 mg/100 g FW的株系占9.78%。干率是甘薯食味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浙薯81’与‘浙薯255’杂交可以高效地聚合胡萝卜素含量和干率,大幅度提高优质食用高胡萝卜素育种的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TRIZ理论分析胡萝卜素提取率低的问题,利用TRIZ矛盾分析和物场分析理论获得不同的解决方案,对解决胡萝卜素提取率低下的问题有较好的帮助,为胡萝卜素提取设备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甘薯又称红薯、地瓜,适应性强,产量高、稳产性好,是我国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块根营养丰富,富含淀粉、糖类、膳食纤维、β-胡萝卜素、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茎尖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铁等,可作蔬菜食用;具有促进肠胃蠕动、通便排毒、减肥、降胆固醇、防癌抗癌、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医疗保健功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菜、药兼用作物及食品加工(粉条)、化工原  相似文献   

18.
<正>青豆,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是种皮为青绿色的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号称"营养豆"。青豆色泽翠绿、风味独特,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大豆磷脂、皂角苷、蛋白酶抑制剂、异黄酮、赖氨酸、维生素、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钙、硒、钼等营养成分,具有抗癌、健脑、补肝养胃、保持血管弹性、防止血管硬化及脂肪肝形成、降胆  相似文献   

19.
优选β-胡萝卜素提取方案与其工艺改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β-胡萝卜素属脂溶性维生素A原的一种,是一种抗氧化剂,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自由基生成。具有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增强免疫细胞功能的作用。因此,β-胡萝卜素可有效防治肿瘤、癌症、心脏病及冠心病。并且,β-胡萝卜素本身无毒,当大量摄入时,在体内可积累但不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20.
大白菜的类胡萝卜素种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建立大白菜类胡萝卜素鉴定方法,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根据标样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对不同类型大白菜材料的类胡萝卜素种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利用C30柱从大白菜中共分离出48类胡萝卜素,根据保留时间和吸收谱特征鉴定出其中的30种成分,链孢红素、玉米黄质、六氢番茄红素、ζ-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和紫黄质均为首次在大白菜中报道。橙色大白菜中的类胡萝卜素种类最多,与其他大白菜存在很大差异。说明该鉴定方法适用于大白菜的类胡萝卜素种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