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成铃是棉花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一环。影响棉花杂交成铃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探讨了杂交时间和杂交部位对棉花杂交成铃的影响,以便为提高棉花杂交效果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春播棉田进行。母本为中棉所12号,父本为鲁棉6号,分别于7月20日,7月30日,8月10日,8月20日下午去雄;7月21日,7月31日,8月11日,8月21日上午9点到10点授粉,用不同颜色的线做标记。杂交分内围铃和外围铃两类。做杂交的果枝上只留一个花,其余全部去掉。杂交时间对棉花杂交成铃的影响所用的杂交铃均为内围铃,杂交部位对杂交成铃的影响试…  相似文献   

2.
影响棉花杂交成铃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影响棉花杂交成铃的主要因素:母本结铃性、杂交铃位、授粉时间、气象因子、栽培条件等,提出了更有利于杂交成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刚  刘辉  吕新  余渝  樊庆鲁 《中国棉花》2012,39(8):12-16
 从影响棉花杂交种新陆早43号亲本杂交成铃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尽量在开花早期进行,杂交时间越早成铃率越高;授粉当日气温在25~30 ℃之间时,杂交成铃率最高;授粉应从棉花柱头下部近子房处向上环形逆向授粉;与容器授粉法相比采用单花授粉法制种成铃率高,畸形铃少,制种产量高,制种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棉花核雄性不育系杂交成铃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在不同气象条件下、不同时间人工辅助授粉配制杂交组合的杂交成铃率以及不同品种 (系 )作父本的杂交成铃率。结果表明 :以核雄性不育系为母本的杂交组合成铃率与气温、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 ,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 ;7月 2 0日以前与 8月 2 0日以后的杂交成铃率较高 ,每天 9- 1 1时的杂交成铃率高于 1 4- 1 6时 ;常规品种 (系 )与国产抗虫棉作父本的杂交成铃率较高 ,美国抗虫棉作父本的杂交成铃率较低 ,海岛棉作父本的杂交成铃率高但单铃种子数少。用核雄性不育系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最佳授粉的气象条件为平均气温在 30℃左右、最高气温不超过37℃、日照长、无降水 ;最佳授粉时间在 8月 2 5日以前的每天 9- 1 1时 ;宜选择常规品种 (系 )或国产抗虫棉作父本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气温对杂交成铃的影响,从中找出杂交成铃的关键时期,进而提出相应的生产对策,以利在今后的棉花制种中充分利用温度(热)资源,趋利避害,以取得杂交制种更高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棉株成铃是构成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对棉花制种而言,成铃率显得更为重要。调查、了解杂交制种棉空果节形成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空果节、增加成铃数,提高制种效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湘杂棉15号的父母本,通过不同时间去雄相同时间授粉和相同时间去雄不同时间授粉两种处理,对其杂交成铃率等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授粉不同时间去雄的条件下,成铃率和衣分最高的去雄时间是18:30~19:30;在相同时间去雄不同时间授粉的条件下,成铃率最高的授粉时间是8:00~9:00,且随着授粉时间的推迟,成铃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棉花雌雄异熟两系法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雌雄异熟系进行棉花两系法育种是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本试验系统探讨了雌雄异熟系陆异1号的自交结铃性能,杂交授粉时期及授粉方法等制种技术。结果表明:雌雄异熟系陆异1号能自交结铃;杂交授粉时期宜在开花当天不去雄进行;采用简易采粉授粉器杂交比人工去雄杂交工效提高3倍以上,且成铃率提高40%~45%。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棉花高产抗病新品种泗棉3号高产成铃规律的研究,发现高产棉花不仅成铃期较长,而且成铃强度较高。同时,上、中、下三部分成铃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小,内外围果节的成铃数、成铃率均有所提高。另外,在棉花生育后期施用生化制剂、增施桃肥等有利于增加成铃数、提高铃重。因此,泗棉3号高产栽培应在培育大壮苗、培育高效群体质量、促进棉花早发、提早棉花结铃期的基础上增加后期用肥量,以提高成铃强度,延长棉花有效结铃期,增铃增重。  相似文献   

10.
新疆条件下棉花三系杂交制种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所近年来通过对棉花三系法生产杂交种的研究,采用冷藏花药与摘花授粉,整株杂交与集中成铃相结合的制种技术,终于攻克了高产杂交制种的难关。使应用棉花三系法配制杂交种进入实用阶段。1杂交亲本的选择应用棉花三系法配制杂交种的两个亲本(不育系和恢复系),必须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