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毒性试验测得氟罗沙星经口染毒昆明小白鼠LD50大于5000mg/kg。药敏试验测得,氟罗沙星及环丙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分别为(32.0±1.21)mm和(33.1±1.59)mm;按25,50,100mg/L的氟罗沙星及50mg/L的环丙沙星饮水给药,连续用药3天,对鸡大肠杆菌病的保护率分别为46.7%,66.7%,96.7%,46.7%;而攻毒不给药组雏鸡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2.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在鸡蛋中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鸡蛋中环丙沙星的残留。鸡蛋经乙腈溶液提取,提取液真空干燥后用流动相溶解。以0.015mol/L四丁基溴化铵/乙腈(94/6,V/V)作流动相,用SymmetryC18柱(5μm,3.9mm×150mm),在激发波长280nm、发射波长455nm处,用荧光检测器检测。将环丙沙星以0.05、0.50、1.00mg/kg分别添加到空白鸡蛋样品中,测得鸡蛋样品中环丙沙星的回收率分别为(82.2±6.8)%、(84.5±5.9)%、(87.9±4.7)%,相对标准差均低于8.3%。用该方法测定鸡蛋中环丙沙星的最低检测限为0.01mg/kg。各试验组产蛋鸡给药剂量分别按10.0、20.0mg/kg(体质量)内服环丙沙星水溶液,每天给药1次,连续5d。停药后鸡蛋中环丙沙星残留消除缓慢;休药8~9d时,鸡蛋中环丙沙星残留量低于0.03mg/kg;休药9~10d时,鸡蛋中环丙沙星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限(0.01mg/kg);且随着环丙沙星给药剂量的增大,环丙沙星在鸡蛋中的残留量也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3.
以人工诱发鸡败血霉形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模型,评价氟罗沙星的疗效。按每升水加入25mg、50mg及100mg氟罗沙星及50mg环丙沙星的用量给病鸡饮水给药,连续5天,对混合感染鸡的治愈率分别是86.7%、90.0%、90.0%及83.3%,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63.3%;用药组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101.3%、105.7%、107.2%及102.4%,均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585.5%,P〈0.01)  相似文献   

4.
16只健康 AA肉仔鸡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8只 ,按 10 mg/ kg剂量分别进行静注和内服单剂量环丙沙星药动学试验。血浆中药物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血药浓度 -时间数据用 MCPKP药动学计算机程序处理。结果表明 ,静注给药后的药时数据符合无吸收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 :t1 /2α为 (0 .2 34± 0 .0 49) h,t1 /2β为 (10 .118±0 .2 71) h,VB为 (1.374± 0 .12 4) L/ kg,CLB为 (0 .0 94± 0 .0 0 9) L· kg- 1 · h- 1 ,AUC为 (10 7.0 6 8± 10 .6 40 ) mg· L- 1· h。内服给药后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 ,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 :t1 /2 kα为 (0 .114± 0 .0 0 8) h,t1 /2 k为(7.784± 0 .5 14) h,Tp 为 (0 .70 2± 0 .0 31) h,Cmax为 (5 .736± 0 .5 15 ) m g/ L,AUC为 (6 8.6 2 2± 8.147) mg· L- 1· h,F为 (6 4.0 92± 7.6 10 ) %。肉仔鸡静注环丙沙星在其体内消除较慢 ,分布广泛 ;内服给药吸收迅速 ,消除较静注给药快。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通过利用洛美沙星与卡那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以研究其药效。洛美沙星和卡那霉素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25 mg/L和8 mg/L,浓度为50 mg/L的洛美沙星和浓度为200 mg/L的卡那霉素饮水给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100%和36.7%,感染对照组死亡率为90%。  相似文献   

6.
根据试管 2倍稀释法测定的单诺沙星及氯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对实验性大肠杆菌病鸡进行内服给药 (每隔 12h给药 1次 ,连续 3d)治疗试验。结果表明 ,单诺沙星及氯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 0 0 5及 1 6mg/L。单诺沙星以 5mg/kg、氯霉素以40mg/kg的剂量给鸡内服后 ,对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 87 5%及 55 0 %。  相似文献   

7.
6头成年健康黄牛按10 mg/kg剂量单次快速静注吡喹酮,另6头成年健康黄牛根据交叉试验设计法按10 mg/kg剂量单次肌注、30 mg/kg剂量内服吡喹酮进行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吡喹酮原药的质量浓度,其检测限为25μg/L.房室模型分析表明,静注给药后的药时数据符合无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分布半衰期(t1/2a)、消除半衰期(t1/2β)、表观分布容积(Vd)、总体清除率(ClB)、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25±0.03)h、(1.28±0.20)h、(2.11±0.38)L/kg、(1.14±0.10)L/(kg·h)和(8.79±0.74)mg/(L·h).肌注的药时数据符合有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吸收半衰期(t 1/2ka)、消除半衰期(t1/2ke)、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max)、峰浓度(Gmax)和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0.40±0.17)h、(4.65±0.91) h、(6.85±1.02)mg/(L·h)、(1.33±0.52)h、(0.83±0.08)mg/L和77.93%.内服给药后符合有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吸收不规则,其药动学参数t 1/2ka、t1/2ke、AUC、tmax、Cmax和F分别为(1.08±0.13)h、(6.81±1.26)h、(8.51±1.78)mg/(L·  相似文献   

8.
以试管肉汤两倍稀释法测得氟甲喹、恩诺沙星、强力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5、0.025及32mg/l,按2.5、5和10mg/kg的氟甲喹及5mg/kg的恩诺沙星分别给实验性鸡大肠杆菌病患鸡给药,每12小时给药1次,共3天。氟甲喹低、中、高剂量组及恩诺沙星组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76.7%、83.3%、86.7%及93.3%,而感染对照鸡的死亡率为43.3%。氟甲喹中、高剂量组及恩诺沙星组的增重效果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鸡(P<0.01)。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利多卡因(lidocaine)和布吡卡因(bupivacaine)行硬膜外阻滞时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将16只健康犬随机分成2组(n=8),硬膜外阻滞时按体质量分别注入2%利多卡因6mg/kg和0.5%布吡卡因2mg/kg,在注药后的3、5、8、10、15、20、30、40、50、60、75、90、120、150、180min分别采取股动脉血,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比较2组药代动力学指标。结果表明,利多卡因和布吡卡因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一室开放模型,t1/2ka分别为(3.55±0.73)min和(7.76±0.38)min,tpeak分别为(18.8±2.2)min和(35.6±1.5)min,Cmax分别为(4.67±0.37)mg/L和(1.38±0.08)mg/L,AUC分别为(739±73)μg.mL-1.min和(366±45)μg.mL-1.min,CL分别为(12.2±4.6)mL/min和(5.5±0.67)mL/min。  相似文献   

10.
广东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单位,从鸡场病死鸡分离细菌,选取经生化和动物试验证明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共115株,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72.2 %的试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抗药性;氟喹诺酮类药物之间交叉耐药严重,恩诺沙星与氟罗沙星交叉耐药率高达99%.  相似文献   

11.
麻保沙星(marbofloxacin)在鸡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及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 36只 5 1~ 6 0日龄健康岭南黄鸡 ,随机均分为 3组 ,对静注、肌注及内服麻保沙星 (2 .5 mg/ kg)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用三氯甲烷提取血浆中的药物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麻保沙星的浓度 ,MCPKP计算机程序处理所得到的血药浓度 -时间数据。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适合三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t1 /2π(0 .19± 0 .0 3) h;t1 /2α(2 .0 7± 0 .2 7) h;t1 /2β(6 .5 2± 0 .6 9) h;V1 (0 .48± 0 .0 3) L / kg;Vd(area) (2 .0 6± 0 .39)L/ kg;Vd(ss) (1.0 5± 0 .0 6 ) L/ kg;Cl B(0 .19± 0 .0 2 ) L/ (kg· h) ;AUC(13.95± 1.0 7) mg· kg- 1 · h。肌注给药的药时数据适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t1 /2 Ka(0 .5 4± 0 .0 5 ) h;t1 /2α(2 .33± 0 .2 0 ) h;t1 /2β(6 .2 7± 0 .46 )h;tmax(1.5 7± 0 .0 9) h;Cmax(1.88± 0 .0 5 ) m g/ L ;AUC(13.18± 0 .6 7) mg· kg- 1 · h;F(94.45± 4.80 ) %。内服给药的药时数据适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t1 /2 Ka(0 .42± 0 .0 6 ) h;t1 /2α(2 .31± 0 .2 5 ) h;t1 /2β(6 .48±0 .6 6 ) h;tmax(1.35± 0 .12 ) h;Cmax(1.83± 0 .18) mg/ L;AUC(13.5 5± 0 .6 7) mg· k  相似文献   

12.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得单诺沙星及其对照药物恩诺沙星、泰乐菌素对鸡败血支原体(MG)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625、0.125、0.5mg/L。试验鸡每只左右气囊分别接种MG S6株菌液0.75ml、滴鼻约0.3ml,同时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液0.3ml,人工诱发鸡败血支原体与大肠杆菌合并感染的疾病模型。25、50、100mg/L的单诺沙星、500mg/L的恩诺沙星和500mg/L的泰乐菌素连续饮水5d给药,对人工合并感染鸡败血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93.3%、96.6%、96.6%、93.3%、86.6%,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23.3%。单诺沙星及其对照药物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并能极显著的降低感染鸡的死亡率、抗体反应阳性率、气囊损伤率及病原再分离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预先颈部皮下注射头孢噻呋钠,评价其对1日龄雏鸡试验性诱导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效果。以微量法测得头孢噻呋钠和恩诺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1mg/L和1.6mg/L。试验结果表明,0.2、0.1、0.05mg/只的头孢噻呋钠各用药组对人工诱导鸡大肠杆菌病的保护率分别为100%、90%和80%,与0.125mg/只的恩诺沙星对照组(63.33%)及感染对照组(46.67%)相比,头孢噻呋钠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1日龄雏鸡人工诱发大肠杆菌病的死亡率(P<0.01),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试验结束后细菌学检测结果表明,头孢噻呋钠各剂量组和药物对照组鸡的大肠杆菌检出率分别为13.33%、23.33%、30.0%、46.67%,与感染对照组(90%)相比均显著减少(P<0.01)。  相似文献   

14.
甲砜霉素在鸡体内的药动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只健康杂交肉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进行静脉注射和口服甲砜霉素给药的药动学研究。静注和口服的给药剂量分别为15、30 mg/kg。以反相HPLC测定血浆中甲砜霉素的浓度,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药动学程序软件处理。鸡单剂量静注给药后,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无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V(c)(0.92&#177;0.01)L/kg,t1/2α(0.27&#177;0.02)h,t1/2β(3.46&#177;0.74)h,AUC(11.67&#177;0.57)mg/(L.h),CL(s)1.29 L/(kg.h)。鸡单剂量口服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Lagtime(0.04&#177;0.01)h,t1/2ka(0.76&#177;0.11)h,t1/2ke(2.16&#177;0.58)h,T(peak)(1.73&#177;0.11)h,C(max)(6.03&#177;0.92)mg/L,AUC(32.43&#177;0.75)mg/(L.h),F(138.58&#177;0.07)%。甲砜霉素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特征表现为分布广泛,消除迅速;口服给药吸收迅速且完全,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15.
氟甲砜霉素对鸭大肠杆菌病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氟甲砜霉素对鸭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进行了本研究。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氟甲砜霉素及对照药氯霉素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然后用氟甲砜霉素,氯霉素进行混饲给药5d的疗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氟甲砜霉素,氯霉素对大肠杆菌O78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mg/L,8mg/L,100,200,400mg/kg氟甲砜霉素混饲给药对鸭大肠杆菌病的有效率分别为30.3%,93.9%,100%,400mg/kg氯霉素的有效率为93.9%,试验各组之间鸭的增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喹乙醇在鸡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组织浓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24只健康石岐杂中鸡单剂量内服(30mg/kg)和静注(20mg/kg)喹乙醇作了药动学分析,对32只健康石岐杂中鸡单剂量内服喹乙醇(30mg/kg)作了组织浓度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和组织的药物浓度。喹乙醇静注给药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房室分析法、内服给药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统计矩理论非房室分析法处理。经计算所得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内服:t1/2 ka 0.64±0.10h,t1/2 ke 1.25±0.06h,AUC_(po) 68.84±3.12mg/L·h;静注:t1/2α 0.27±0.02h,t1/2β 1.72±0.03h,Vd 0.56±0.05L/kg,CL_B 0.23±0.01L/kg/h,AUC_(iv) 87.20±1.58mg/L·h。生物利用度F为52.99±2.32%。组织浓度测定结果表明,喹乙醇在肌肉、肝、肾、脾、肺的浓度较低,给药后24小时,这五种组织中喹乙醇的残留已低于检测限(0.2μg/g)。喹乙醇在鸡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均迅速。  相似文献   

17.
FQS-11O对雏鸡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的保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FQS- 110对雏鸡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进行了保护试验。于感染后 1、6、12、2 4 h给药 ,0 .335mg/ kg为 10 0 %保护率最小剂量 ,0 .16 0 mg/ kg的保护率为 90 %、0 .12 2 mg/ kg的保护率为50 %、0 .0 75mg/ kg的保护率为 10 %。经统计 ,ED50 95%可信限为 (0 .111± 0 .0 19) mg/ kg。试验结果提示 FQS- 110对雏鸡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单诺沙星脂质体是用于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肺靶向长效制剂。本试验通过滴鼻、点眼及气囊注射方式对10日龄健康海兰蛋雏鸡进行人工感染鸡毒支原体,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6组,即脂质体高、中、低剂量组;原粉对照组;感染对照组(感染不给药)和健康对照组(不感染不给药),每组40只。采用混饮给药方式对发病鸡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当饮水中药物浓度为100、50、25 mg/L时,连用5 d,对感染鸡有明显疗效。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单诺沙星脂质体可显著降低感染鸡群的血清抗体反应阳性率,减轻气囊损伤程度,并提高治愈率、有效率及增重率(P0.01);其中100、50 mg/L剂量组治愈率(分别为85.7%,82.1%)与原粉对照组(65.0%)比较,差异显著(P0.05),临床推荐按50 mg/L剂量混饮给药,连用5 d。  相似文献   

19.
SDM′对不同体重的猪采用单剂量给药,并按不同给药途径(静注、肌注、口服)与不 同的药物剂型、剂量分成6个组。给药后在不同时间时采血,然后分析血液中游离磺胺浓度。 通过测定的药时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静注给药各组选用二字模型,肌注、口服给药各组选 用有吸收单室模型描述。 静注给药各组的t~1/_2β和tcp(ther)值,第二组(剂量50mg/kg,体重43.0±4.1kg)分别为 15.15±2.82h,17.98±3.34h;第二组(100mg/kg,11.3±2.5kg)分别为13.44±5.75h, 23.79±12.17h;第三组(100mg/kg,75.5±3.3kg)分别为17.59±2.10h,34.11±4.84h。 肌注给药(50mg/kg,56.0±6.2kg)吸收快而维持有效浓度时间短,Ka值为 2.3269± 1.0742,tcp(ther)值为9.79±2.12h。口服给药吸收慢,有效浓度维持时间较肌注长。胶囊剂 的吸收优于混悬剂,Ka值分别为0.3545±0.1426,0.2747±0.0666,有效浓度维持时间也较 混悬剂长,tcp(ther)值分别为17.93±1.38h,11.02±5.65h。 结果表明,SDM′在临床上有较好的使用价值。以静注给药最好,具有初始浓度高和维持 有效浓度时间长的优点,适用于治疗急性感染。口服和肌注给药仅能维持较低的血药浓度。 在不同体重猪的比较试验中,SDM′在幼猪比大猪分布快、排泄快。 本文还根据单剂量给药的研究,推算多剂量  相似文献   

20.
环丙沙星在肉仔鸡组织中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肉仔鸡肌肉、脂肪、皮肤、肾脏和肝脏组织中环丙沙星的残留。肉仔鸡肌肉、脂肪、皮肤、肾脏和肝脏组织经二氯甲烷溶液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用含内标物的水溶液溶解。以0 015mol/L四丁基溴化铵/乙腈(92/8,v/v)作流动相,用SymmetryC18柱(5μm,3 9mm×150mm),在激发波长280nm、发射波长455nm处,用荧光检测器检测。将环丙沙星以0 01、0 05和0 50mg/kg分别添加到空白组织中,测得肌肉、脂肪、皮肤、肾脏和肝脏组织的回收率分别为72 2%~77 9%、73 2%~79 6%、72 4%~77 1%、69 6%~76 5%和70 0%~77 8%,变异系数均低于11 1%。用该方法测定肌肉、脂肪、皮肤、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环丙沙星的最低检测限均为0 003mg/kg。肉仔鸡分别用50mg/L和100mg/L盐酸环丙沙星水溶液连续混饮各7d(35~41日龄)后,各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消除缓慢。休药7d时,肌肉、脂肪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量均低于0 03mg/kg;休药9d时,皮肤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量均低于0 03mg/kg;休药12d时,肾脏、肝脏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量均低于0 03mg/kg,而肌肉、脂肪和皮肤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限(0 003mg/kg);且随着环丙沙星混饮浓度的增大,环丙沙星在各组织中的残留量也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