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嵇含为西晋嵇康之侄孙,河南巩县人,曾任广州刺史。著有《广州刺史嵇含集》十卷,早佚,仅《南方草木状》一书传世,被誉为世界最早的区系植物志,甚受今人的重视。但近代学者曾疑其为伪书,1983年曾在广州举行过“《南方草木状》国际学术讨论会”(见本刊1984年1期317页报导)探讨其书的真伪。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的水面种植技术扎记河南省新安县园艺局张宗子水面种植是一条不需增加土地面积即可增加种植的有效途径,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被应用于农业生产,如晋代嵇含在他的《南方草木状》一书中,曾详细地记述了这种方法。他说:“蕹叶如落...  相似文献   

3.
黄猄蚁又名黄柑蚁 Oecophylla smaragdina Fabr,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物防治的昆虫,同时也是最早作为商品出售于市,用于害虫防治。历史记载最早出自公元304年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其中记有:“交趾人以席囊贮蚁鬻于市者,其窝如萡絮,囊,皆连枝叶,蚁在其中,并巢而卖,蚁赤黄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桔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者矣。”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其后在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877年)、宋代庄季裕《鸡  相似文献   

4.
<正>"交趾人以席囊蚁贮鬻于市者,其窝如箔絮、囊,皆连枝叶,蚁在其中,并巢而卖。蚁赤黄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桔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者矣。"在公元304年晋朝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中,一幅南方农民采集、买卖黄猄蚁("赤黄色蚁"),在柑桔园"以虫治虫"控制群虫泛滥的景象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发现和应用天敌生物防治害虫的案例。近代以来,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和合成工艺的进步,化学农药以其速效、简便的优点成为农  相似文献   

5.
经国家科委和农牧渔业部批准,十二月二十至二十三日在华南农学院举行《南方草木状》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是我国农史界第一次举行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参加会议有国内外学者三十余人,大家就《南方草木状》的作者和版本的真伪及其在学术上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又认真的讨论,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真正意义上的客家方言研究始于嘉庆初年镇平人(今蕉岭)黄钊的《石窟一征》,该书从考证词语的历史渊源角度出发,辑录了四百多个词语。光绪24年温仲和以此书作底本编成《嘉应州志》卷七《方言》。  相似文献   

7.
毛文锡《茶谱》辑考复旦大学陈尚君上编《茶谱》辑存1、[荆州]当阳县青溪山,仙人掌茶。李白有诗。(《事类赋注》卷一七)按:《太平寰宇记》卷八三引《茶谱》云:“绵州尤安县生松岭关者,与荆州同。”2、峡州:碧涧、明月。(《全芳备祖后集》卷二八)有小江园、明...  相似文献   

8.
一、施岳《步月》词较完整记载了南宋末期茉莉花茶制作工艺过程考 茉莉花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宋末元初人周密(弁山老人)辑《绝妙好词》卷四所收施岳《步月·茉莉》有弁山老人原注:"此花四月开,直至桂花时尚有玩芳味,古人用此花焙茶,故云."(1)周密选编《绝妙好词》,时在元初,所以,此注一直被当作茉莉花茶最早的记载.  相似文献   

9.
通过考察中国古文献,研究关于昆虫及其天敌相互作用的记载,现在我们可以追溯到西晋利用柑蚁防治柑桔害虫的记叙,见于《南方草木状》(南方植物树木的记载)第三章的中国柑桔条目,最近已由李惠林(著名美籍华裔植物学家——译者注)译成极佳的英文版本,我们引用如下:“柑,乃桔之属,滋味甘美特异者也。有黄者,有頳者谓之壶柑。交趾人以席囊贮蚁鬻于市者,其窠如箔絮,囊皆连枝叶,蚁在其中,并窠而卖。蚁赤黃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树,  相似文献   

10.
正男耕女织、农桑并重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有结构和特点,蚕桑书丰富是中国古农书的一个特色,在数以百计的传统蚕桑书中同名者有,但像书名取《蚕桑辑要略编》者有数种,却十分罕见。查张芳、王思明主编《中国农业古籍目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载有三种,即清代周锡纶编撰的二卷本《蚕桑辑要略编》、清代车屏氏编辑的《蚕桑辑要略编》和清代豫山编的一卷本《蚕桑辑要略编》。然而,近日读书,笔者又发现一种,不见前书著录,特补记之。  相似文献   

11.
龙眼史话     
南方珍果 龙眼(Dimocarpus longana Lour.)系无患子科龙眼属唯一广为栽培的常绿果树。自古以来,龙眼与荔枝蜚声齐名。《后汉书》记:“龙眼之见珍,自汉已然”。《南方草木状》载:“魏文帝(公元200—226年)诏群臣曰: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吟曰:“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枝,异出同父祖,端如柑与桔,未易相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人们一般谓湟水两岸羌人所居之地为湟中,即湟水流贯其中之意。《资治通鉴》卷六十七胡三省注:“湟水源出西海盐池之西北,东至金城允吾县入河。夹湟两岸之地,通渭之湟中。”《西宁府新志》卷三曰:“古西羌所居,谓之湟中。”卷四又曰:“湟水其源出西塞外,流入(西宁)县治,古湟中之名繇是水也。”湟水又名西宁河,是黄河上游一条重要支流,在今青海省东部,源出海晏县包呼图山,东流经湟源、湟中、西宁、互助、平安、乐都、民和等县、市,至甘肃省兰州市西达家川入黄河。全长349公里,流域面积(包括支流大通河)为38,000平方公里。在地理学上,湟水  相似文献   

13.
欣闻农民出身的农史学家张宗子荣获高级农艺师职称,衷心致意。张宗子原是河南省新安县的农民,幼年只读过6年书。辍学之后,长期从事农耕,农暇丽日,刻苦自学,博览群学,沿着“跬步不休,可致千里;积累不辍,可成丘阜”的弯曲小道,跋山涉水,攀险登高,务农之微薄收入,购书几尽倾囊。如此数十年如一日,终于学有所成。1984年张宗子在本刊发表“葡萄何时引进我国”论文之后,潜心于农业史研究和园艺技术推广工作,十多年来先后在《农业考古》、《古今农业》、《中国科技史料》等刊物发表颇有水平的学术论文十几篇,编撰出版学术专…  相似文献   

14.
~~其祠:毛,用一雄鸡,一牛匕豚乞刂(郭注:亦割刺之名),糈用禾余。今按,此经起自“洞庭山之首”,中有“澧沅”、“潇湘”诸水,其倒数第二为“柴桑之山”,郭注:“今在浔阳柴桑县南,共庐山相连也。”则此《中次十二经》稻产区当分布于今湖南北部和江西北部。这与上述湘北、赣北史前稻遗存发现地点也是吻合的。史称“三苗之后,左有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战国策·魏策》)然而,三苗族所创造的文化类型,应属于稻作文化。南方多水稻。今本《海内经》说:“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豆)、膏稻、膏黍(黄米)、膏稷(即粟、谷子)…  相似文献   

15.
北宋浙西地区(相当于今江苏省南部的大部和浙江省的西北部,宋神宗时始设两浙西路)农业已经高度发展。到南宋时,由于北方劳动人民的大量南迁和耕作经验的传播,促使这一地区的农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自南宋中期开始,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一谚语集中地反映了浙西地区特别是苏州(宋徽宗政和三年即公元1113年升为平江府,治今江苏苏州市)和湖州(治今浙江湖州市)粮食生产在国内的重要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记载这一谚语的是范成大。他在《吴郡志》卷五○《杂志》记载:“谚曰:  相似文献   

16.
桄榔 (南方草木状 )ArengawesterhoutiiGriff.inCalc.Journ .Nat.Hist. 5 :474.1845Arengapinnatasensunon (Wurmb .)Merr.;中国植物志 13(1) :110 ,Pl.2 5 (1~ 6) ,1991;海南植物志 4:167,Pl.10 68,1977;广东植物志 2 :45 2 ,1991.分布 :海南、广西及云南南部至东南部 ,生于海拔 60 0m以下的山地密林或疏林中 中南半岛及东南亚亦有分布 Hainan(海南 ) :Yaxian(崖县 ) ,F .C .How(侯宽昭 ) 70 690 ;Ledong(乐东 ) ,Lau (刘心祈 …  相似文献   

17.
江陵(今荆州)天星观1号楚墓卜筮祷祠简于1978年出土,发掘报告作了简要介绍。王明钦先生首次以硕士学位论文附录的形式作了竹简释文与考释。黄锡全先生著录了3枚简的照片及其释文。滕壬生先生的《楚系简帛文字编》、何琳仪先生的《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李守奎先生的《楚文字编》收录了天星观楚简的字例。《楚系简帛文字编》于书末还附有四幅天星观卜筮简的原大照片。李零先生撰《读〈楚系简帛文字编〉》,对该书进行了厘正。晏昌贵先生发表《天星观"卜筮祭祷"简释文辑校》,辑录《楚系简帛文字编》中的"天卜"类条文225条。  相似文献   

18.
杨梅是我国特产佳果,原产我国南部,汉代东方朔所著<林邑记>,陆贾的<南越纪行>,恶嵇含所撰<南方草木状>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因其形如水杨子而味似梅,故名"杨梅".据测定:优质杨梅果肉的含糖量为12%~13%,含酸量为0.5%~1.1 %,富含纤维素、矿质元素、维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果胶及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其果实中钙、磷、铁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拜读《农业考古》85年1期《宜宾地区茶叶生产历史初探》和《四川荔枝栽培史略谈》二文,受益匪浅,但觉得二文中有许多问题值得商榷,特在此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供参考。(一)方义开同志在《初探》一文中引《华阳国志·巴志》认为由于巴地“园产香(艹名),而巴地包括今宜宾地区在内,则宜宾地区也就“园产香(艹名)”,同时,在其它地方还未种茶或不及巴地(包括宜宾地区)。我觉得这里有三点令人犯疑:其一,《华阳国志》载巴地“西至僰道”,很明显,宜宾一带是不属于巴地的;《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将江阳郡(泸州)列入卷三《蜀志》,并言蜀地“东接于巴”,这样,不论是在宜泸  相似文献   

20.
从马王堆出土古文字看汉代农业科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文字有帛书与简牍两种,这里主要介绍简(竹片)牍(木片)文字。简牍有两种,一是《遣册》,即随葬物清单,内容包括许多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等:另一种是方技书“养生方”,内容包括《十向》、《天下至道谈》、《合阴阳方》和《杂禁方》。因为与农业关系不大,故从略。《遣册》共两卷,一卷出自一号汉墓。三百一十二支,全部是竹简,简长二七·七五厘米,约合汉尺一尺二寸,宽零点七厘米,合汉尺三分。简文二千零六十三字,每简小则二字,多则二十五字不等;另一卷系三号汉墓出土,共四百一十支,二千六百二十二字,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