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波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粮食生产波动性测定方法对黑龙江省80年代后期与90年代前期的粮食波动性进行了测定,并向全国水平进行了对比,指出了黑龙江粮食生产波动性趋缓,但仍高于全国水平。在分析了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品种产 量波动性的基础上,探讨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波动的形成机理,提出了弱化该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黑龙江省粮食总体生产状况的基础上,以玉米、稻谷、小麦和大豆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从产量结构、种植面积结构和单产水平变化三个视角,揭示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征。这一特征表现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经历了从以四种主要粮食作物为主,向以玉米和稻谷两种粮食作物为主的过渡,比较效益是玉米和稻谷在粮食生产中优势地位日益突出的主要原因,但这种生产结构不利于粮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未来应考虑通过建立新的耕作技术体系来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战略储备基地,粮食商品率达到70%,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享有“北大仓”美誉的黑龙江省同时也是农业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建国以来严重的干旱、洪涝、低温和病虫害等灾害时有发生,近年来黑龙江省特大农业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农业自然灾害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粮食稳产增产面临的重要问题。建立完备的农业自然灾害预警体系是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前提,农业自然灾害预警机制的不断完善是有效降低农业损失、保证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支持和保障,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农业自然灾害预警机制是黑龙江省现阶段农业生产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4.
选取了11个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动态分析和关联度排序。结果表明,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提高粮食单产对促进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农业现代化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0年12月20日,农业部向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发来贺信,祝贺黑龙江粮食产量超千亿斤。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就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取得的成绩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黑龙江省今年粮食总产达千亿斤,这是国家粮食安全建设上的一大喜事,是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工作的一大亮点,为全国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关于黑龙江省粮食增产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达到5 571万t,其中,商品粮达到78%,成为全国粮食总产量和商品量双第一的省份,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对黑龙江省粮食增产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制约黑龙江省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加强水利建设、增加对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加大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力度等促进黑龙江省粮食增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10年粮食产量已超过500亿kg,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不断加大且趋于逐渐加重发展态势,给粮食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尤其是病虫草鼠等生物灾害发生面积日趋增大,对黑龙江省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及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因此,黑龙江省农业生物灾害预警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垦》2009,(4):69-70
2008年12月28日,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对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黑龙江省七星农场等9个单位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县”称号,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尹刚等12人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称号,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王淑琴等44人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称号。充分显示了农垦系统在科技兴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28日,在全国捉业工作会议上,对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黑龙江省七星农场等9个单位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尹刚等12人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称号,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王淑琴等44人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称号。充分显示了农垦系统在科技兴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气温与太平洋海温资料,创建了三类四大作物单产与总产预报模式,不仅可用于粮食产量的年景分析预测,还可用于粮食单产与总产的中、短期预报。并在此方法基础上建立了黑龙江省粮食产量预报年景分析预测系统。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省是粮食生产大省之一,近年来玉米螟在该省为中等偏重发生。着重介绍了玉米螟在黑龙江省的发生状况、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技术。以期对粮食生产的保产、增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水稻是黑龙江省最具优势的作物之一,全面了解黑龙江省水稻育种概况厦未来的发展趋势十分必要.从超高产育种、品质育种、抗稻瘟病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四方面对黑龙江省水稻育种概况做简要回顾和总结,指出黑龙江省水稻育种存在育种工作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品种遗传基础单一以及品种配套技术研究相对落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粮食的主产区和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长期耕作和保护措施不到位,肥沃的黑土耕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介绍了黑龙江省耕作制度的现状以及在现行耕作制度下粮食作物生产概况和效益,并对黑龙江省耕作制度的发展提出了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波动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对于保障全国粮食安全负有重要责任.本文测算了1987-2007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的波动指数、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波动具有短周期的显著特征,产量波动主要是受自然灾害、农业政策变化、生产性投入等因素的影响.从加快农田水利建设、落实国家粮食保护政策、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稳定粮食产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是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障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稳定,保障全国粮食安全的关键。目前,黑龙江省农民收入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进一步增收受到农民素质、结构调整、科技水平和组织化程度等方面的障碍。从各方面破除障碍,拓宽增收途径是黑龙江省农民今后增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推进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入手,结合玉米生产现状阐述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以及玉米生产在黑龙江省的重要作用,提出发展以群体增产为核心的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种植是调优作物结构、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重点分析了黑龙江垦区"以群体增产为核心、以各农艺措施综合配套为内容、以全程机械化为手段的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剖析了黑龙江省发展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的潜能,提出了加快黑龙江省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进程的行之有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发展建议。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形势下,粮食安全特别是主产区的粮食安全供给关系到了整个国内粮食的稳定.采用黑龙江省265份种粮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黑龙江省农户种粮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种粮收益、生产灌溉水资源充足与否、粮食补贴政策、粮食销售交通便利性、生产资料价格合理性与农户种粮意愿呈正相关关系,非农收入比例与种粮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主产区农户粮食生产各项政策补贴,增加其种粮收益;改善主产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条件,保障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设施的政府投入力度;积极培育专业化种粮大户或家庭农场,集中有限的资源扩大其规模经营效益;深入探讨主产区承包经营体制,稳定推进种粮农户粮食生产投入.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黑龙江省春小麦的种植面积,回顾了黑龙江省小麦生产的历史状况和各个阶段面临的问题,结合当前黑龙江省所属"镰刀弯"非玉米种植适宜区、林业系统所属退耕还林区在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恢复春小麦生产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国家"十三五"期间农业政策,建议黑龙江省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恢复和发展春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19.
CIMMYT小麦在中国春麦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CIMMYT小麦在中国的适应性有助于提高春麦区的育种水平。【方法】10份CIMMYT代表性品种和15份中国春麦主栽品种于2001和2002年种植在中国春麦区的9个试点和CIMMYT的4种不同处理环境,分析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和农艺性状的变化趋势。【结果】CIMMYT品种穗数和穗粒数多,千粒重中等,具有广泛适应性,比中国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优势;黑龙江光敏感品种植株高、抽穗和成熟晚、穗数中等、穗粒数少、千粒重和产量低;中国其它品种株高中等、抽穗和成熟早、穗数少、穗粒数中等、千粒重高、产量中等。CIMMYT品种引种到中国后,株高降低,抽穗和成熟提早,并略减产;黑龙江光敏感品种在CIMMYT种植时株高增加,抽穗和成熟推迟,千粒重降低,并显著减产;中国其它品种在CIMMYT种植时株高增加、抽穗和成熟略推迟、千粒重变化较小,并略减产。【结论】CIMMYT品种可在云南、青海和新疆直接推广种植;内蒙古、甘肃和宁夏为其次适宜地区,可以直接推广应用,但主要用作杂交亲本;在黑龙江以作杂交亲本为宜。为提高引种效率,并考虑到性状的重复力大小,在CIMMYT为中国选种时应重点选择籽粒较大的材料。为云南所选材料可略矮、适当晚熟,内蒙古、甘肃、宁夏和新疆所选材料可略高、较早熟,青海所选材料可较高、熟期相当,黑龙江应主要选择高纬度材料、植株偏高且晚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