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河漫滩沉积记录的历史时期洪水信息,揭示极端洪水事件和洪水发生规律,为防洪减灾提供指导.[方法]根据湘江河漫滩沉积剖面91个样品的粒度分析,结合AMS 14C精确测年,分析湘江衡阳段河漫滩剖面粒度特征与洪水事件.[结果]①河漫滩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粗粉砂、粗砂、极细砂为主.粒度参数显示,剖面洪水沉积动力较强,分选...  相似文献   

2.
1953-2010年黄土洼天然淤地坝内洪水沉积物粒度旋回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137Cs断代技术进行沉积物的测年,结合1953年以来的降雨资料,对黄土洼天然聚湫坝淤地的水成沉积物粒度旋回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坝淤地4 m沉积物是在近百年内形成的,物源比较单一,主要为洪水沉积物;降雨是影响沉积物粒度的主要因素;淤地坝内洪水沉积物粒度以粗粉砂为主,中砂含量很少,没有粗砂;沉积物剖面具有良好的沉积层理,剖面粒度旋回至少记录了42次较大的洪水事件,不同期次洪水沉积物之间粒度变化明显,反映了该区近百年内年流域侵蚀和降水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渭河咸阳段近代洪水沉积物粒度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渭河咸阳段高漫滩沉积物的粒度分形进行了研究。首先确定沉积物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特征的无标度区,然后计算出分维数。在无标度区范围内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5,沉积物粒度平均分维值为2.12,说明沉积物粒度分布具有很好的分形特征。将分维值作为一种新的沉积物粒度分析参数,与其传统粒度参数如平均粒径、标准偏差(σ)、偏度(SK)、峰度(KG)进行比较,利用SPSS软件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得出粒度分维值与其平均粒径的相关系数为0.807,与其标准偏差的相关系数为0.707,与其峰度的相关系数为0.675,与其偏度的相关系数为0.112。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粒度分维值与其平均粒径、标准偏差、峰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其偏度呈现出并不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土壤通报》2019,(5):1026-1032
在仰韶村遗址内分别选取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文化剖面)和未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自然剖面),通过两剖面的黏土矿物类型以及测年数据,还原该遗址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并对古人类活动内容进行了推测。根据自然剖面的黏土矿物类型判断,该遗址10~6.9 ka B. P.增温增湿至稳定,6.9~5.6 ka B. P.气候出现波动,总体向干旱转折,5.6~4 ka B. P.气候变为干冷,4 ka B. P.之后气候进一步变干冷。通过比较,受古人类活动干扰,黏土矿物类型变得简单,并在某一文化时期出现高岭石,推测古人类用黏粒含量高的土壤进行地面铺设,便于塑性和硬化以作为居住地面。  相似文献   

5.
根据野外研究和室内分析,堰台遗址外围剖面地层的沉积类型属于湖沼相的静水沉积。粒度分析表明堰台遗址外围剖面地层中的沉积物几乎全部由粒径大于4qb的悬移物质组成,其分选系数一般都大于2,偏度在0~0.1之间,尖度在0.90~1.11之间。堰台遗址在其演化过程中与周围的湖沼有着密切的联系,湖沼的演化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或者阻碍了堰台遗址的发展。当湖沼水位上升时,堰台遗址则向后退缩;当湖沼水位下降时,堰台遗址则向湖沼方向扩展。  相似文献   

6.
库姆塔格沙漠沙丘的粒度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两次野外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库姆塔格沙漠中沙丘形态丰富多样,金字塔(星形)沙丘、线形沙垄、格状沙丘、羽毛状沙丘在这里都有分布。组成金字塔沙丘、线形沙垄、格状沙丘、羽毛状沙丘羽轴的沙粒中0.25~0.063 mm颗粒占绝大多数,其次是0.5~0.25 mm和1~0.5 mm的颗粒,形成羽毛状沙丘羽枝的颗粒在暗带以2~0.5 mm的颗粒为主,在明带以0.5~0.063 mm的颗粒为主,各沙丘沙粒的分选性较好。由于各自形成地形、气候等条件的差异,各沙丘类型沙粒粒径在沙丘不同部位都有各自的特点。金字塔沙丘东北坡沙粒粒径从顶部到基部保持一致,南坡和西北坡从顶部到基部沙粒逐渐变粗;线形沙垄除西南坡基部较粗外,其它部位沙粒粒径分布一致;格状沙丘格子外部坡面沙粒相对格子内部坡面的同一部位沙粒要粗;新月形沙丘基部和顶部沙粒较粗,而中部颗粒较细;羽毛状沙丘“羽轴”沙粒分布与新月形沙丘相似,“羽枝”由较粗和较细沙粒含量高低间隔分布形成。  相似文献   

7.
金沙江上游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环境演化相对复杂.为研究堰塞湖溃坝后堆积物的来源与坝体物质、沉积环境的关系,以金沙江上游雪隆囊古滑坡堰塞湖溃坝堆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粒度筛分试验,对雪隆囊滑坡堰塞湖溃坝堆积物的粒度进行测试,并分别对滑坡堰塞湖溃坝堆积物的上、中、下游3段的粒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溃坝堆积体的上游到下游,粒度分布曲线分别为单峰、多峰、双峰;上游粒度组成主要以砾石为主,中游和下游主要以细砂和极细砂为主,粒度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有明显的细化趋势,平均粒度由粗变细,分选性整体上较差和差.以上这些特点综合反映出溃坝堆积体的上游段到下游段的水动力条件在逐渐减弱,其中堆积体上游段砾石部分来自坝体物质,而中、下游段细粒部分既可能来自坝体,又可能来自堰塞湖溃坝前的上游湖相沉积层.  相似文献   

8.
绰墩遗址古今水稻土黏土矿物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程月琴  杨林章  曹志洪 《土壤》2011,43(4):617-622
在江苏绰墩山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在剖面不同深度埋藏的距今约6000年的史前水稻土层、距今约3 000年的商周史前的古水稻土层和现代水稻土层.本研究为了比较古今水稻土黏土矿物特征的差异,以土壤剖面P01(包含史前古水稻土、商周史古水稻土和现代水稻土)与P03(仅含商周时期古水稻土和现代水稻土)为对象,测定其各种形态铁锰...  相似文献   

9.
渭河咸阳段近代洪水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粒度是沉积物中各种粗细颗粒的机械组成,可以用于洪水沉积环境和物质运动方式的判定.通过对渭河咸阳段河漫滩沉积状况野外调查和53个样品的粒度资料分析,研究了渭河咸阳段的洪水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了粒度组成、粒度参数和粒度频率曲线等粒度特征资料.探讨了渭河咸阳段洪水变化和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渭河咸阳段河漫滩北堡子剖面近30 a来洪水沉积厚度为2.6m,主要粒度组成中砂粒级的含量最高,颗粒较粗,分选较差.根据粒度特征资料分析,渭河咸阳段河漫滩沉积物发育较好,变化明显,能够较清楚地指示渭河近30 a来发生的约13次洪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西安草滩渭河古河漫滩沉积与洪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调查、历史文献记录和106个样品的粒度分析,对草滩渭河沉积剖面的洪水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渭河300年来洪水沉积分层明显,对洪水的发生和短期降水量变化反映清楚,分辨率高,能够作为很好地指示洪水和降水量变化的指标。CT剖面厚度约4.5 m,为古洪水沉积层,剖面随深度变化具有明显的粗细变化节律。共分为21个沉积层,指示了21次较大规模的洪水。CT剖面反映的21个阶段的洪水深度和规模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为:第13阶段>第5阶段>第17阶段>第14阶段>第12阶段>第6阶段>第2阶段>第1阶段>第18阶段>第4阶段>第3阶段>第10阶段>第11阶段>第8阶段>第21阶段>第9阶段>第15阶段>第20阶段>第19阶段>第16阶段>第7阶段,其中第13,5,17,14,12,6,2,1阶段为特大洪水阶段,第18,4,3,10,11,8,21,9,15,20,19,16,7阶段为大洪水阶段。CT剖面粒度成分显著大于120年来的洪水沉积,反映了草滩剖面洪水发生时,水动力强,流量大,指示当时降水量应当较多。西安草滩CT剖面第1,2,5,6,12,13,14,17层沉积时,高出河床之上的洪水深度大于6.5 m,其余15个阶段的洪水深度等于或小于6.5 m。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集贵州北盘江峡谷石漠化研究区内唐家大洞地下洞穴沉积物土壤和基岩样品,利用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土壤样品进行测定,按照乌顿-温德氏粒级标准,利用Folk-Ward公式计算出平均粒径、标准偏差、偏度和峰度等土壤粒径参数,对5个基岩样品进行浸泡溶蚀试验,计算出溶蚀率(R)及溶蚀速率(R_v)。结果表明,北盘江喀斯特地表侵蚀及溶蚀较严重,洞穴向地层裂隙方向以纵向发育为主;洞穴地下河道沉积物分选性较差,土壤样品粒径以黏粒、粉砂、细砂3个粒级为主;洞穴沉积物粒径变化范围不大且分选性较差,沉积物粒径相对较细且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根据沉积物表层HJ-01与下层HJ-02至HJ-05粒径分布特征,沉积过程中可能存在降雨量大小两种情况且二者相互交替具有循环性,主要受水文环境与碳酸盐岩溶蚀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博斯腾湖湖岸沉积物磁化率和粒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博斯腾湖西岸剖面进行环境磁学测试,并结合粒度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磁化率随深度变化的变化呈上升再下降趋势,并出现波动—平缓—波动的变化过程。随深度变化,影响磁性参数的主导因素不同。表层土壤主要受生物作用影响;中间层主要受沉积源磁性矿物影响;底层湖相沉积物的磁性特点及粒度分布主要受湖泊沉积环境及水动力条件影响。在剖面湖相沉积所处时代,博斯腾湖水动力条件减弱,气候环境相对干旱,湖泊处于收缩过程中,并且在收缩过程中湖水的动力条件存在明显波动。  相似文献   

13.
察尔汗盐湖沙漠沙丘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对柴达木盆地沙漠地区两次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察尔汗盐湖沙漠盛行风向沿线的线形沙丘和新月形沙丘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沙区沙粒度组成以细沙和中沙占优,粉沙和黏土含量明显,粒度变化遵循沿盛行风向粒径变细的规律;粒度参数特征表现出沉积物平均粒径较国内其他沙漠偏粗,分选较差,呈正偏-近对称形分布,线形沙丘成熟度比新月形沙丘偏高;沉积物累计概率曲线特征指示研究区沙区沙的沉积环境以跃移搬运为主,存在明显的悬移搬运和微弱的滚动搬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帕米尔高原东部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来源,为提高中国西部高原地区沉积环境认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激光粒度仪对帕米尔高原东部表层沉积物粒度进行分析,并通过后向轨迹模型探讨远源风成沉降对其表层沉积物组成的影响。[结果]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以砂粒为主,表层沉积物粒径随海拔的逐渐升高而减小。初步推测表层沉积物主要为湖相沉积,远源风成沉降主要受中亚西风气流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西侧沙尘颗粒物影响。[结论]帕米尔高原东部处于生态环境脆弱区,应因地制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同时需防范中亚沙尘颗粒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云南玉溪柑橘园土壤养分状况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南盘江低热河谷区、华宁山地丘陵区、元江干热河谷区和新平山地丘陵区4个柑橘生态区,选取一个月内未施肥的101个代表性柑橘园采集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溪柑橘园土壤pH变幅在3.98~8.07,52.48%的土壤p H基本适宜柑橘生长,14.85%的土壤pH适宜柑橘生长;土壤有机质匮乏,59.40%的土壤低于15 g/kg。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钾、钙、镁、铁、锰、锌、铜、硼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8.64、53.95、273.15、3240.37、233.39、23.21、43.82、5.67、2.89、0.50mg/kg。总体上,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硼含量不足(低量和缺乏),比例分别为78.22%和66.34%;有效钾、钙、锰和铜含量以超标(高量和过量)居多,比例分别为64.36%、51.48%、56.44%和83.17%;有效磷、铁、锌含量以丰富(适宜、高量和过量)为主,比例分别为67.31%、75.24%和88.12%;有效镁不足、适宜和超标的果园各占约1/3。在土壤养分状况的区域特征方面,华宁优于新平,新平优于元江。土壤pH与有效钙、镁含量的正相关性极显著,与有效锰、铜含...  相似文献   

16.
在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南盘江低热河谷区、华宁山地丘陵区、元江干热河谷区和新平山地丘陵区4个柑桔主产区,选取一个月内未施肥的101个代表性柑桔园采集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溪柑桔园土壤pH值变幅在3.98~8.07之间,52.48%土壤pH基本适宜柑桔生长,14.85%土壤pH适宜柑桔生长;土壤有机质匮乏,59.40%土壤低于15g/kg;土壤碱解N,有效P、K、Ca、Mg、Fe、Mn、Zn、Cu、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8.64 mg/kg、53.95mg/kg、273.15 mg/kg、3240.37mg/kg、233.39 mg/kg、23.21 mg/kg、43.82 mg/kg、5.67mg/kg、2.89mg/kg、0.50mg/kg。总体上,土壤碱解N和有效B含量不足(低量或缺乏),不足比例分别为78.22%和66.34%;有效K、Ca、Mn和Cu含量超标(高量或过量)居多,超标比例分别为64.36%、51.48%、56.44%和83.17%;有效P、Fe、Zn含量丰富(适宜、高量或过量)为主,丰富比例分别为67.31%、75.24%和88.12%;有效Mg不足、适宜和超标果园则各占约1/3。桔园土壤养分状况的区域特征方面,华宁优于新平,新平优于元江。土壤pH与土壤有效Ca、Mg的正相关性极显著,与有效Mn、Cu的负相关性极显著,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大部分养分正相关且达到显著水平。玉溪柑桔生产上应注意调节土壤pH值,增施有机肥和N、B肥,适度少施K、P肥,注意Ca、Mn和Cu肥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侵蚀性降雨特征及其与产沙之间的关系,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尖山河小流域降雨资料和径流小区监测资料,选取2014—2016年的降雨历时、降雨量、平均雨强、最大30min雨强和最大60min雨强5个指标,分析不同降雨量级别和不同降雨强度等级下的降雨场次、侵蚀性降雨量、侵蚀性降雨频率、各侵蚀性降雨特征指标与产沙的相关性。[结果](1)从3a的降雨情况来看,大体变化类似正态分布。研究区的降雨主要集中于5—10月,汛期在9月;从10月开始,降雨量逐渐减少,而从季节分布来看,降雨集中在夏秋两季,干湿季节明显。这一规律与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有关。(2)玉米地和烤烟地径流小区的平均产沙模数均显著高于次生林、人工林地和灌草地径流小区。(3)在一定降雨强度范围内(0~5mm/h),次生林径流小区的产沙量与降雨量和最大60min雨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烤烟地径流小区的产沙量与降雨量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1)降雨特征与大陆性季风气候相吻合,集中在夏秋两季,呈正态分布;(2)覆盖度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在拦截泥沙和径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耕作方式和农作物对土壤流失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玉溪地区生物多样性及生境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云南玉溪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植被状况、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分析玉溪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现状,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特征,评价其生境敏感性,并应用遥感影像和GIS技术进行生境敏感性制图,以更直观的认识玉溪地区植被生境特征,为更好保护玉溪生物多样性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Fluvial bed sediments are widely used for characterizing anthropogenic contaminant signals in urban watersheds.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first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sequentially extracted Pb from grain size fractionated bed sediments using the optimized (standardized) BCR procedure. Baseline sediment samples and samples from the vicinity of three storm-sewer outlets in Nuuanu Stream, Honolulu, Hawaii, were examined. The weighted average Pb liberated from four sequentially extracted phases was 144?±?26 mg/kg (±SD). These Pb concentrations are high compared to 3 mg/kg leached by a 0.5 M HCl solution, and 13 mg/kg from a 4-acid total digestion of baseline sediments. Over a 1.8 km section of stream channel, land use variations and traffic density differences had little impact on the magnitude of Pb in specific phases for each of the six grain size fractions examined. Regardless of grain size or spatial location, Pb in the reducible phase exceeded that in oxidizable, residual and acid extractable phases. Weighted reducible Pb concentrations for three sewer outlet sites ranged from 69 to 92 mg/kg, and this phase typically accounted for 70–80% of all labile Pb. The <63 μm grain size class did not exhibit the highest Pb concentration, instead this was found in either the 125–250 μm or 500–1,000 μm fractions. Examining bed sediment phase associations of Pb over a smaller length dimension (i.e., 40 m) centered around one sewer outlet, indicated higher concentrations at the outlet (180 mg/kg) compared to upstream (132 mg/kg) or downstream (150 mg/kg). The differences were primarily associated with higher Pb concentrations in the reducible and oxidizable phases of the coarse sand fractions (500–2,000 μm) at the outlet. Overall, all data point to a significant anthropogenic signal for Pb in bed sediments in the urbanized section of Nuuanu Stre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