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天然彩色棉纤雏品质偏低现状.选育了一批高强力天然彩色棉新材料。通过对比试验,筛选出3个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表现好.皮棉产量与对照相仿。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06mm、断裂比强度≥28.8cN/tex、马克隆值为B2级、综合性状优于对照的新品系。基本迭到选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彩色杂交棉的选育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陆海三系杂交选育出的彩色棉杂交组合 ,同时具有彩色棉的絮色基因和海岛棉的纤维品质性状。可有效地提高彩色棉的纤维品质和单位面积产量 ,使棉纱的档次和品质得以提高。对所配制杂交彩色棉组合及其亲本进行了连续多年的试验和观察 ,对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期望对今后彩色杂交棉的生产应用能够有所指导。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 2 0 0 1 - 2 0 0 3年进行 ,用本所回交转育的1 3个彩色棉雄性不育系为母本 ,3个海岛棉恢复系为父本 ,进行杂交 ,收获 35个杂种 F1 ,2 0 0 3年对杂种材料进行比较试验和数据分析。以其中的 1 …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彩色棉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就彩色棉的特点,利用常规育种技术改良彩色棉纤维品质遇到的一些难题,如绿色棉纤维中含蜡质量大因而影响强度及遇光产生变色的问题;棕色棉纤维的色彩度与品质性状呈负相关连锁遗传等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应依赖于基因克隆技术。同时,对如何发展我国的彩色棉生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疆天然彩色棉花研究所和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通过合作,将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GAFP)导入了彩色棉主栽品种“新彩棉1号”,在提高彩色棉对枯、黄萎病的抗性上取得了显著效果,并已成功地获得了抗枯、黄萎病转基因彩棉新品系。由于外源基因的导入也可能打破棉花受体品种自身固有的基因连锁群和遗传结构,除了能达到对某些性状改良目的,同时也可能对受体品种的其它性状产生了一些预料之外的影响。近两年来作者对转GAFP基因彩色棉抗病品系与受体品种在主要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纤维品质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对试验研究的结果进行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彩色棉亲本及不育系亲和力的测定和彩海型彩色杂交组合的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测试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的彩色棉亲本及不育系的亲和力各不相同 ,杂交组合的产量和品质性状优势显著 ,特别是衣分、单株结铃数、纤维长度、比强度等性状的改良提高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天然彩色棉育种初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从 1 992年起陆续从美国和国内其他地区引进彩色棉种质资源 ,通过杂交育种和系统选育 ,现已初步选育出适合浙江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纤维品质符合色纺要求的不同颜色的彩色棉新品系 50多个 ,其中 ,彩选 1号、2号表现突出 ,并在浙南江山市建立起南方地区第一个彩色棉生产基地 ,彩色棉服装已试制成功 ,准备批量生产 ,投放市场。一个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开发在浙江省农科院等单位已经形成 ,现将彩色棉育种主要结果报道如下 :1 彩选 1、2号的主要农艺性状彩色棉父本为 1 992年直接从美国引进的棕色棉 ,植株较矮 ,结铃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对天然彩色棉品种棕234的选育过程进行了介绍,并概括了该品种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性状及相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杨国正  展茗 《江西棉花》2001,23(6):32-35
采用田间试验,在三种密度和三种肥力的不同组合备件下,初步研究了彩色棉棕-75的生产力。结果表明:彩色棉棕-75的所有性状对肥力水平的适应范围较宽;而大部分生殖性状对密度比较敏感,其中以中密度水平为最好。棕-75的生产力水平只相当于普通白棉花的60%~70%。此外纤维品质较差,尤其是强度和长度。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彩色杂交棉组合F1代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其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彩色棉F1代杂优组合产量与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是:小区株数>株铃数>衣分>铃重>果枝始节>果枝数>株高>生育期,为选育彩色棉优势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彩色棉与海岛棉远缘杂交后代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祥 《中国棉花》2004,31(1):10-11
通过彩色棉与海岛棉杂交 ,对其 8个组合 F1的生长表现、F2 分离情况及高代单株材料的选择 ,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彩色棉与海鸟棉的杂交亲和性不强 ,8个组合的平均成铃率仅为1 5 % ;F1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且以海岛棉为母本 ,彩色棉为父本得到的组合 ,F1优势更强 ;彩色棉与海岛棉远缘杂交 F2 有色絮和白色絮的分离比例为 3∶ 1 ,通过回交 ,出现了大部分株型和絮色类似彩色棉 ,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较原有彩色棉品系有很大提高的彩色棉变异材料。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彩色棉研究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我国种植彩色棉的历史,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提出了在彩色棉研究利用中所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彩色棉研究利用的对策,最后对我国彩色棉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彩色棉育种策略及其产业化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色棉及其产品的崛起,为低速的植棉业、纺织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本文通过分析彩色棉品种、生产、产品开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彩色棉育种目标和育种思路,指出实现彩色棉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一是明确彩色棉的开发方向;二是把彩色棉开发与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三是依靠科技,加强技术创新力度;四是多方联合共同协作,建立股份制公司(企业);五是规范管理,适当定价,扩大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4个彩色棉品种(系)与对照品种中棉所50生育期及农艺特性比较分析,研究彩色棉成熟特性及各性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不同彩色棉品种(系)株高及第一果枝高度均高于中棉所50,但最终吐絮率、衣分及产量均低于中棉所50。中棉所51和中棉所81产量均超过3000kg·hm-2,达到实际生产应用标准。  相似文献   

14.
抗虫杂交彩色棉中BZ1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BZ12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利用丰产优质转Bt基因抗虫棉971201为母本,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棕色彩色棉RILB263102为父本配制的抗虫杂交组合.该杂交种兼备父母本的优点,实现了抗虫、优质、丰产及彩色棉纤维性状的聚合,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植棉的经济效益,增强我国彩色棉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收集的2004年以前的462个陆地棉品种数据为基础,分别按抗病、优质、抗虫、夏播、低酚、彩色棉品种(杂交种)性状对育种成果和进展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我国棉花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彩色棉育种概况及其应用前景浅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国内外自然彩色棉育种概况和进展作了简要论述,并对自然彩色棉市场情况、经济和社会效益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彩色棉育种与开发的设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雪林 《作物研究》1998,12(4):32-33
综述了国内外彩色棉育种与开发的现状,提出我国彩色棉育种的目标是主攻纤维品质的提高和色素的稳定,彩色棉的开发必须走产、供、销一体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有色棉棕絮1号及其选育关键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棕絮1号纤维品质优良、产量高、抗病虫、早熟、综合农艺性状好,适应性广,该品系促成了中国第一批有色棉纺织品问世,并使九采罗彩色棉系列纺织品进入了规模化开发阶段,这在世界彩色棉改良中是一大突破.本文还分析了有色棉棕絮1号培育成功的关键技术,同时,指出了地理远缘、亲缘远缘亲本的杂交,南繁北育,单株系谱选择等育种技术的综合运用是品种改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论彩色棉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面对国家在棉花政策上的宏观调整,长江流域棉区棉花面积大幅度调减,植株业处于低速状态。怎么办?特种棉花的开发利用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本文通过对彩色棉国内外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的分析,指出彩色棉开发利用的存在问题有利条件,最终提出了彩色棉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渠道。  相似文献   

20.
文中阐述了彩色棉的特点,近年来国人外彩色棉研究进展概况,浙江省发展彩色的的意义以及目前彩色棉研究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远些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