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疆棉花纤维品质现状与优化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新疆原棉品质角度出发,在分析新疆棉花纤维品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6项优化原棉品质的政策建议和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疆地处西北内陆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年温差较大,病虫害发生轻,具有得天独厚的植棉优势。但新疆棉花产量水平、投入产出水平、纤维品质在国际市场均处于竞争劣势,由此对棉花生产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为提高新疆棉花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使新疆棉花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和改进。  相似文献   

3.
依据研究结果、相关研究、市场、政策等因素,进一步明确了新疆棉花品种结构调整的方向内容、目标及关键性状指标,为新疆棉花品种品质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提出了新疆棉花生产品质定位目标,澄清新疆棉花不宜生产高支纱原棉的品质定位问题,更好的指导新疆棉花生产布局,发挥新疆植棉优势。  相似文献   

4.
新疆棉花纤维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具有棉花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新疆棉花素以原棉品级高、色泽好、纤维长而著称,是我国高品质棉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和出口产品。据多年统计,新疆平均细绒棉为1.85级,纤维长29.51mm,衣分36.4%;棉花一、二级品率连续保持在80%以上,棉花商品率高达97.5%。经过“九五”攻关,新疆已选育出一批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纤维品质优良的早熟陆地棉新品系和一……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2002年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北疆主要植棉区棉花品种品质现状,认为温度不是影响南、北疆棉花品质的主要因素。总体上看北疆棉花纤维品质优于南疆,南疆目前种植的主要品种的品质上尚没有重大突破,这是南疆品种品质不如北疆品种的主要原因。近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农科所育成的新陆早系列品种品质有显著提高。根据新疆棉区气候特点,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品种选用和育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长绒陆地棉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长绒棉发展现状、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疆发展中长绒棉前景等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新疆应适应棉花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积极发展中长绒棉、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要尽快解决中长绒棉品种存在的产量低、适应性差、抗性低、品质性状匹配不合理、吐絮不畅等问题。同时提出新疆棉花品质结构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倒三角形结构,发展多类型棉花,满足棉纺织工业多种需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棉花生产的现状和原因。棉花供不应求是我国棉花生产的基本矛盾;原棉纤维品质差,与国际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保持合理的粮棉比价,稳定棉花生产;重视培育高品质的棉花品种,提高棉花品质是今后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新疆棉花产业的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疆棉花产业的转变新疆已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而棉花生产又是新疆"一白一黑"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疆有充足的光照和丰富的热量资源,可开垦土地众多,干旱、降雨少,病虫危害相对较轻,灌溉农业易于人工调控棉花生长,因而棉纤维品质较好、产量高。但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就新疆棉花的品质和生产成本来说,在国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概述了新疆阿拉尔市十六团的棉花纤维品质的现状,接着探讨了影响棉花品质的因素,给出了提高棉花品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2008年以来的新疆棉花纤维品质变化,分析新疆棉花纤维品质的整体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新疆陆地棉纤维品质改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8~2018年我国棉花公证检验检测数据,分年度、分区域整理,分析新疆棉花纤维品质演进趋势。【结果】 11年来,新疆棉花公检占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由2008年的65.1%增长到2018年的98.3%。纤维长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到平稳的趋势,2018年已达29.2 mm,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2016~2018年提升较快,“30~32 mm”棉包所占比较2011~2015年提高8.3个百分点;新疆棉花平均纤维比强度呈波动变化趋势,2017~2018年提升明显,2018年平均为28.4 cN/tex,比强度“≥29 cN/tex”的棉包占比达34.2%;新疆棉花纤维整齐度变化较小,高于全国平均值,且新疆地方棉花优于兵团,较后者高0.3个百分点,“高级及以上级” 整齐度占比新疆棉花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其中地方棉花下降态势较明显;新疆棉花马克隆值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A+B级”平均占比高于全国。兵团棉花马克隆值好于地方,“A+B” 级年均占比较后者高出5.5个百分点;新疆棉花品级呈现出向好的方向发展,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棉花质量优于兵团。【结论】 新疆棉花对全国棉花贡献日益增大。近3年来,新疆棉花在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整齐度、品级均明显提升,但也存在比强度较差、平均整齐度下降,以及高比强度、高整齐度棉花占比偏低等问题。在新疆棉花品种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及加工体系建设等方面,制定科学可行的产业政策,为实现新疆棉花适度规模、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提高新疆棉花内在品质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使新疆棉花生产由植棉大区变为植棉强区,各级领导和棉农必须改由数量型的增加转变为质量型的提高。加速以高强、马克隆值适中的高品质、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种植内在品质高的优良品种,参与或占领国内外优质棉市场。  相似文献   

12.
南疆陆地棉品种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棉花生产发展趋势和南疆棉区棉花品种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优质陆地棉分级指标,指出积极推广优质棉品种,合理分配优质棉利益,发展订单农业,培育优质棉市场是南疆棉花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期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金才  马海莲  李存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21-13323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转基因杂交抗虫棉中棉所29和常规转基因抗虫棉新棉33B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播期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棉花纤维品质对于播期的反应存在差异,中、下部的纤维品质对播期的反应比上部更加敏感;适当的早播有利于改善杂交抗虫棉中棉所29中、下部的纤维品质,尤其是中部纤维品质;而适当晚播可能更有利于新棉33B中部纤维品质的改善。[结论]该研究为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我国棉种从加工到市场流通中质量追溯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棉种加工工艺,从RFID电子射频识别技术入手,考虑各个环节棉种质量安全信息的内容,通过分析读写设备硬件结构和部分软件程序进一步说明如何实现棉种RFDI标签的数据传输,设计了基于RFID的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构架,同时分析了基于RFID的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框架的可行性、可靠性和效益性。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实时查阅,监督棉种加工的生产信息及销售信息,掌握棉种的质量安全等级,从而提高在各个流通环节上棉种质量安全信息,有效杜绝伪劣棉种流入市场,最终实现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牛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6,(29):218-221
近年来,滨州市棉花面积下滑,棉花纤维质量总体偏差,造成滨州市棉花产业链不可持续发展。根据滨州市纤维检验所数据,分析了当地棉花质量现状,进一步探究了品种短板、种植及存储方式不科学、气候变化等导致滨州市棉花纤维品质差的原因,提出了优化生产布局、提升棉花质量、实施良好棉花项目的对策建议,促进滨州市棉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时相棉花长势遥感的棉田质量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多时相遥感信息对棉田质量进行诊断的技术和方法,为棉花生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促进棉田均衡增产、增效。【方法】研究分析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地物信息的动态分析与评判能力,以及棉花长势指标动态变化与棉田质量的关系,对棉花生长盛期多时相的LANDSAT-5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融合,将棉田质量状况划分为健康棉田、有障碍棉田和疑似有障碍棉田三类。【结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棉花生长盛期(花铃期)单时相的LANDSAT-5反射率数据可以作为棉田生长状况的判断指标,划分健康生长与生长障碍的阈值为0.820;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的棉田质量划分方法,可以将棉田质量分为健康、有障碍和疑似有障碍三类。依据此方法对新疆建设兵团148团约1 1705.3 ha的417块棉田进行分类,得出健康、有障碍和疑似有障碍三类棉田所占比例分别为36.4%、34.1%和29.5%;经过8块条田(426.5 ha)的地面同步调查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造成该区棉田质量障碍的主要因素为耕地盐渍化、不平整、土壤质地不匀。【结论】研究表明棉田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棉田质量诊断是可行的。利用这种方法,结合不同质量棉田形成机理,能够得到棉田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精细分布的信息,为进一步进行的棉田土壤改良与生产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我国棉花纤维品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秀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60-2361,2367
根据棉纺织工业发展对原棉品质的多层次要求,指出我国棉花品种品质不足主要是纤维长度类型单一、强度偏小、麦克隆值稍大,还有栽培、加工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以加强纤维品质为核心的新品种选育,改进栽培措施等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强力优质棉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质棉的干物质积累和普通棉一样按logjstic曲线变化,呈现出慢-快-慢的增长规律,在快增期较短的时间内积累了约60%的干物质,但最大积累量和最大积累强度优质棉低于普通棉.干物质在向叶片和主茎的分配上,前期叶片超过主茎,后期主茎超过叶片,但优质棉主茎超过叶片的时间早于普通棉.花后期,向营养器官分配的干物质普通棉超过优质棉,向生殖器官的分配则是优质棉超过普通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0个陆地棉品种(系)种子活力、棉苗素质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花种子活力因品种而异。种子活力愈高的种子,棉苗素质愈好,两者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活力较发芽率与棉苗素质有更密切的关系,无论棉花育种或大田栽培,重视对棉子活力的选择与培育,有助于培育壮苗,对促进棉花产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顶部棉铃发育过程中温度变化对棉铃铃重和品质形成的机理,分析膜下滴灌棉田播种后棉铃铃期发育及品质问题,以及分期播种后棉花顶部棉铃发育与温度的关系,确定播期及喷施脱叶剂日期,为膜下滴灌棉花确定播期和提高棉花纤维品质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2017年在新疆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以正常温度播种时间为对照、设置3~4个播期,根据不同播期播种,调查棉花铃期,测定棉铃单铃重、棉花纤维品质等指标。【结果】4月8日(早播)播种条件下棉花顶部棉铃单铃重较其余播种日期高0.79%~11.02%;花铃期提前3~10 d;棉花纤维长度高1.05%~3.86%、比强度高2.00%~9.49%、整齐度高0.59%~2.03%、马克隆值高0.41%~13.76%。【结论】4月8日(早播)播种条件下棉花顶部棉铃发育在23.70~23.86℃的日均温条件下,花铃期提前,棉花顶部铃铃期发育时间缩短,且单铃重较大,棉花纤维品质较高。其中,日均气温对棉花单铃重和纤维品质影响最大,可最为衡量棉花顶部棉铃发育的重要指标。4月29日(晚播)播种条件下棉花顶部棉铃发育由于最低温度的影响导致铃期缩短,棉花纤维发育受到影响,不利于高强纤维和高质量棉铃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