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过二三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退耕还林工程在阿勒泰地区全面铺开,全年全地区退耕还林任务已达0.9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67万公顷,极大的扩大了造林任务量,仅退耕还林一项就比原来每年的全部任务量增加了4倍多。而且此项工作深得基层农牧民的响应和支持,任务的完成比例远高于预期。可见国家的这一政策是符合广大群众的心理导向的,但是,实施这么大规模的造林工程,其还林的方式应该是每个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所必须思考的问题。营造生态林,国家给八年的补贴,可是八年以后怎么经营?收益从哪里来?现在不少人搞“退耕还林”就是抱着…  相似文献   

2.
绿神     
绿神红林绿色的小草生在哪里,哪里就有了春的气息。绿色的军装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有和平的花絮。为了大地绿色的希冀,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宁,森警兵用青春和生命,保卫着美丽、和谐的绿。绿神@红林...  相似文献   

3.
绿云之歌     
我来,你来,他来,大家都来!栽下一棵棵绿色的树苗,牵来一朵朵绿色的云彩。啊,绿色的云彩,是最美丽的云彩。它飘落在哪里,哪里就燕舞莺歌,鲜花盛开,春色常在。啊,绿色的云彩,是最吉祥的云彩。它飘落在哪里,哪里就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常在。  相似文献   

4.
杨丽慧 《中国林业》2012,(16):33-33
塞罕坝务林人是绿色的种子。深情地眷恋着这片土地。撒向哪里,哪里就充满绿色生机;撖向哪里,哪里就荡漾起绿色涟漪。播撒绿色是你不懈的追求。奉献深山是你永恒的主题。把爱交给青山,今生今世无怨;把爱交给绿水,生生死死不变。  相似文献   

5.
《国土绿化》2007,(6):31-32
认识刘伟杰是在两年前河北省迁安市退耕还林现场大会上。那次我是与中国绿色时报社记者和经济日报社记者在他的帮助安排下,成功地采访到了河北省退耕还林先进单位的领导——迁安市副市长郝可军。  相似文献   

6.
根的延伸(散文)甘川根,是一切生命进化的摇蓝;根,是造就绿色世界的源泉。人有了根才会安稳,树有了根才会葱绿。哪里有了根的延伸,哪里就会出现一片新的天地。1990年4月的一天,我第一次来到了南盘江林业局的一个基层林场。当吉普车穿越被中幼林掩盖的支角山顶...  相似文献   

7.
务林人赞     
你是绿色的种子, 深情地眷恋着土地。 撒向哪里, 哪里就充满绿色生机;  相似文献   

8.
肥东县认真贯彻中央9号文件精神,围绕建设生态林业这个中心,狠抓退耕还林、绿色长廊、农田林网和环村林带建设。据统计,近四年来全县新建绿色长廊517公里:新增农田林网庇护面积18万亩;建环村林带216个:成片造林19.3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7.74万亩,长防林1.14万亩:四旁植树和义务植树853万株。初步实现了“有山皆绿,无水不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的良好生态格局,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万里绿色长廊建设先进集体”、“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  相似文献   

9.
这里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这里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多伦县借助国家林业政策的机遇,使浑善达克沙地绿色尽染。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十年来,多伦县林业生态建设已取得累累硕果,全县各类林木面积由2000年的54万亩增加到181.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提高到28.73%,形成了郁郁葱葱的京北绿色生态屏障。多伦县先后被国家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先进集体、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单位、2008绿色奥运特别奖,特别是2010年被国家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殊荣。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底,静宁的林草覆盖率只有6.9%,而2004年底的最新数字是23%。静宁的林草覆盖率平均每年以2.7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古成纪大地上的人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谱写了一曲壮美的绿色交响曲。  相似文献   

11.
生命之绿     
在人们的心目中,黄土高坡是中国西部的象征,而浩瀚的沙漠又是千里戈壁的代名词。其实,我认为是一种错觉。戈壁滩实在太大太宽、它实际上覆盖了甘肃、新疆两省,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西部大自然的“市旋律”。当你行驶在数千里的戈壁滩上,会看见大片大片的一望无际的沙滩荒漠扑面而来又如滚而去,但同时你也会发现一座又一座耀眼的绿洲接踵而至,令人心旷神抬。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在跃动,‘’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此种理念在这大戈壁滩上尤其强烈。生活在戈壁滩上的人们由于人力所限多只能在家园附近播种绿色,但他们在广袤的荒漠…  相似文献   

12.
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02年以来,肥东县已连续8年实施退耕还林,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造林18.76万亩,享受国家政策性补助1.514亿元,到2019年结束,还将享受1.46亿元。还将继续实施8年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预计新增造林而积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我县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使森林资源总量迅猛增加,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然而,自取消农业税以来,因退耕还林而引发了一些问题,已经引起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 19~29日,省林业厅在昆明召开了云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2000年度森林管护和公益林建设作业设计及2001年度退耕还林还草作业设计审查会。会议期间。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及退耕还林还草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林业厅厅长陈继海,就实施好我省今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下简称两项工程)提出了8项要求: 1.两项工程都是国家重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建设好这两项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对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对此,各地要有深刻认识。 2.各地要…  相似文献   

14.
《广西林业》2001,(1):8-8
2000年12月30日自治区林业局黎梅松局长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内容如下:   问:你认为广西退耕还林有何特点、困难?   答:广西退耕还林,一是面积比较大;二是多数分布在贫困落后的石山地区。那里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资金积累少,单靠自己的力量退耕还林不行。目前,虽然广西还没有列入国家退耕还林示范省区,但我们已利用有限资金在一些地方进行了退耕还林的试验。全区退耕还林面积已达到3.8万公顷。由于后续资金没跟上,整个工作比较困难。我们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动员群众,加快退耕还林的步伐。   问:广西生态扶贫的措施有哪些…  相似文献   

15.
按照省委的布置,新年前夕,我们专门就湘西自治州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了调研,得此调查报告。退耕还林政策宣传和兑现到位,有力地推动了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湘西自治州继2000年永顺县实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项目后,2001年在全州8个县市全面启动,总任务4.8万公顷,占全省退耕还林任务的1/3。湘西自治州退耕还林任务完成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湖南的声誉,而且直接影响到下一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国家其他工程项目在湖南的投入力度。因此,各级一致表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第一期退耕还林任务完成较好该州永顺县第一期退耕还林工程从2000年…  相似文献   

16.
我州2000年正式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并在永顺县首次启动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工程。3年来,国家共下达我州退耕还林任务13.6万公顷,项目安排在全州8县市、207个乡镇、1235个行政村、11万农户中实施。其中2000年和2001年的退耕还林任务共计5.47万公顷已通过国家核查验收,各项技术指标全部达标。2002年的退耕还林任务也可如期完成植苗任务。一、明确目标,统一思想认识,营造良好的退耕还林氛围我州作为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地区后,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多次召开州委常委会和州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州第八次党代会…  相似文献   

17.
洪家来做事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他的影响下,班子成员遇到困难不推不拖,形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效的办事效率。绿色长廊、生态林建设、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森林覆盖率5年增加了4.8个百分点,林业局先后三次被国家及省、  相似文献   

18.
略谈吕梁地区退耕还林布局及树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是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工程之一,结合吕梁市实际情况,就退耕还林整体布局与树种选择进行了详细分析,明确提出了退耕还林布局的5大重点区域以及树种选择的3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临沧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重大机遇,坚持把退耕还林还草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多年的努力,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要我退耕”转变为“我要退耕”。  相似文献   

20.
5月10日,国务院西部办和国家林业局召开退耕还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通报了退耕还林开展情况,针对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电视电话会后,自治区副主席孙瑜就如何认真贯彻落实这次全国会议精神,扎扎实实地抓好我区的退耕还林工作,作了具体部署。1.认真贯彻国务院有关退耕还林的文件和电视电话会议精神。2.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我区退耕还林政策措施。一是要进一步明确退耕还林的范围,搞好规划。二是要及时分解下达年度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三是要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速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