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心亭——这座上海最古老的茶楼座落在老城隍庙九曲桥中央。远远望去,茶楼飞檐挑角,玄瓦朱窗,宛如琼瑶仙境,极富有民族特色。公元一九八六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光临茶楼品茶,至今仍成为广大游人和茶客的热门话题。金秋十月,为了迎接女王陛下的光临,茶楼职工几天前就把湖心亭的门窗梁柱、红木桌椅擦洗得干干净净。当女王陛下抵达之时,全世界有三分之二国家的电视台通过卫星作了实况转播。身穿黄色套裙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陛下由当时的上海市市长江泽民和我国外交部长吴学谦的陪同下来到茶楼时,受到了茶楼职工和茶客热烈的鼓掌欢迎。登上二楼,循着悠扬的江南丝竹乐曲声,女王环视窗外,饱览了窗外风光旖旎的豫园内景和古老的城隍庙,禁不住赞叹:  相似文献   

2.
刘钟瑞 《农业考古》2006,(2):102-103
1990年春,上海湖心亭茶楼在上海率先推出了茶艺表演,至今已是第十七个年头了。而今,上海的茶艺活动已经是相当普及了。一些中小学还专门开设了茶艺课程,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茶艺班举办了一期又一期。举办茶艺活动,进行茶艺表演早已不是茶馆和茶叶经销商的专利了。由于我平时在喝茶  相似文献   

3.
公元七七三年(唐大历八年),茶圣陆羽与颜真卿等在湖州三癸亭品茗论茶。这样的茶事盛会在茶史上屡见不鲜,它是欣赏茶艺表演,品评茶叶茶具,检讨沏泡成败,交流感情心得,最终提高茶艺水准的重要方式。一千二百二十年后的今天,以陆羽的名字命名的台湾陆羽茶艺中心与上海湖心亭茶楼在老城隍庙湖心亭切磋茶艺,成为现代中华茶人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4.
刘钟瑞 《农业考古》2001,(2):171-172
如果到上海老城厢逛一逛 ,也许会发现老城厢最具特色的店家是茶馆。旧上海 ,老城厢曾是上海茶馆的集中地 ,尤其是在城隍庙一带 ,以湖心亭茶楼为中心。周围有茶馆十几家。随着社会的变迁 ,特别是十年动乱开始后 ,老城厢的茶馆除了湖心亭茶楼外 ,所有的茶馆已全部消失。现在 ,在老城厢范围内 ,仅豫园商城和上海老街就有大大小小的茶馆十几家 ,使老城厢地区又重现了历史旧幕。然而 ,和旧上海的茶馆不同 ,现在的茶馆、无论在装饰布置 ,还是在经营格局上均体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成为一个集品茗 ,休闲、交友、赏艺的高雅场所。各家茶馆在突出主题…  相似文献   

5.
品茗论     
品茗论上海湖心亭茶楼金晓岭品茗论道,现代人休闲方式之一,一杯清茗,三五知己,清风送爽,谈笑间品茗,论道。吾以为,品茶有四个条件,一曰茶;二曰水;三曰皿、四曰景,缺一不可。一曰茶茶本是品茗的主要条件,没有茶,也没有品茶之说。茶者,汤清、形美、香浓、味淳...  相似文献   

6.
2000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升旗仪式暨新闻发布会,3月26日在不夜城白玉兰广场的上海广场长城假日酒店举行,标志着本届茶文化节全面启动。经文化部批准,由闸北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茶叶学会等八家单位联合主办的2000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于2000年4月26日──5月2日在上海举行。 从3月31日──5月2日,在虹口多伦路名人街上的恒丰茶庄、在南京路步行街上的第一食品商店、友谊欧洲商城友谊茶庄,在老城厢中的湖心亭茶楼和华宝楼中心广场,在卢湾区的黄山茶叶店,在浦…  相似文献   

7.
近代上海的茶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上海的茶馆安徽省祁门县政协倪群上海人的饮茶风习由来已久,到了清朝末年,由于时代与社会的需要,茶馆应运而生。约在咸丰末、同治初年,在繁华的南京路上出现了上海第一家大茶馆──一洞天茶楼。比之稍晚一点的是丽水台茶楼,高阁三层,轩窗四面,气派非凡,有《洋...  相似文献   

8.
旧上海茶楼甲天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末民初,上海茶楼生意兴隆异常。据不完全统计,宣统元年(1909)上海有茶楼64家,到民国八年(1919)达164家。再往后,大大小小的茶馆达数百家之多,仅城隍庙(今豫园)一处,即有大小茶楼几十家。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十里洋场”畸形繁荣的产物之一。真可谓“上海茶楼甲天下”。然而,“上海茶楼甲天下”,主要倒不仅仅是因为其茶楼多(成都有茶馆700余家),而在于它是“十里洋场”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窥见二十世纪上半期在洋风熏染下的旧上海的社会百态。正是因为这一缘故,上海的茶馆就不象北京茶馆那样泾渭分明:棋  相似文献   

9.
佐茶之食品皆可谓之茶食。酒楼饭店里的茶食已与正餐食品无异,茶仅仅是陪衬而已。上海最负胜名的湖心亭以茶馆经营茶食,自有其特点。沏上一壶茶,再点一碟茶食:几粒城隍庙特产五香豆,几个湖心亭精制茶叶蛋,几片豆腐干,几块鸭肫干,几种蜜饯,一撮瓜子,等等。这些茶食增加了品茶的情趣,不以充饥为目的,真正是佐茶之食品。湖心亭在上海滩独辟蹊径,不同凡响。这种标新立异不是故作惊人之举,而是对传统饮茶文化习俗的发掘,利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欧阳勋 《农业考古》2003,(4):191-193
8月7日至14日,我与亦龙赴杭州、苏州、无锡、上海和南昌,造访了各地茶楼、茶馆和茶叶集团,就其所见所闻,赋得小诗16首。  相似文献   

11.
地处莫干山麓、古运河畔的浙江省德清县,县城武康镇,1996年下半年以来开办的绿森林、竹乡苑、休闲茶坊、茗心国、得闲茶坊、西施茶坊、陆羽茶楼、桂花茶楼、小别墅茶楼和水(船)上茶座等,连同城关镇和新市镇上的侨友茶楼、步云茶楼、星期八、第六生产队、同林乌、梦巴黎、同福茶楼、田野、银都、百乐、大运河等林林总总的茶艺馆全县已达50余家;加上七十年代后期前后恢复的200余家田野风情的乡(镇)、村茶馆,如今德清全县已有近三百家茶馆,每天有3万多人(次)在不同层次的茶馆或茶艺馆喝茶品茶。德清的茶馆,源远流长。有…  相似文献   

12.
广东茶楼为何不揭盅冲茶有机会到广东旅游、做客,如果登茶楼饮茶,您留心观察,便会发现一个奇特现象,那就是茶楼的服务员不为茶客揭茶壶盖冲水,如茶客要添开水,必须自己动手打开壶盖,架在壶上,服务员一看见,就心领神会过来取走茶壶并添上开水。这一现象与其它地方...  相似文献   

13.
佘志芬 《农业考古》2000,(4):135-136
随着国运昌盛,在我国饮茶史上曾经几度兴衰的茶馆业,现在又出现了勃勃生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市里的各类新潮茶馆、茶楼如雨后春笋般随处可见。在我们常州城里,中高档茶馆、茶楼竞多达几十家。这些茶楼装潢别致、环境舒适,茶类品种繁多,服务也比较周到,这些茶楼的开设,不仅促进了茶叶产业的发展,也为工作繁忙、精神紧张的都市人营造了休闲、交友、商务活动的好去处,可以使人们在幽雅的环境、轻松的气氛中获得放松自我、交流感情的愉悦享受。但是,随着茶馆业的堀起,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本人所开设的常州溢壶茶宴楼虽然规模…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地处边疆首府的乌鲁木齐悄然兴起了十几家风格各异的茶楼,在盛行已久的众多舞厅、卡拉OK厅、宾馆、饭店中一枝独秀,成为边城人民文化娱乐消费又一新景观。众多的茶楼中,诸如红茶坊、东方茶园、一阳茶房、茶酒文化园等都各具特色。各家茶楼的主人匠心独具,纷纷推出形式各异、风格不同的饮茶及品茶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处僻静、幽雅的休闲场所,填补了乌鲁木齐市乃至我区无茶楼、无高雅文化消费场所又一新空白。提及茶,人们或许并不陌生,因为家家户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人们生活中位置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的饮茶史至今足有几千年了。 喝茶、品茗,在我国可以说是雅俗共赏的事了。尤其是进入八、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的逢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内容,文化的增长和需求及生活节奏都跟着发生了变化。以往的歌舞厅、游乐场、咖啡馆等等,都开始冷清起来。虽之而来的一种既传统又古老的茶楼、茶艺馆在全国各地兴办起来。应该说茶楼的兴办在盛京沈阳还是从 1997年开始。那时的和静园茶楼、广和园茶楼已成为沈阳人享受品茗和休闲的好去处。到笔者落稿时,时至今日盛京城茶楼兴办尤如雨后…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06,(13):12-12
江苏省铜山县吉喜民读者来信说,2005年9月,他去南京大桥附近的一家茶楼找工作。一个自称“胡经理”的人把他带到一个黑咕隆咚的房间进行“面试”,鼓吹完茶楼工资高、如何有发展前景后.“胡经理”让他填写了“应聘表”,交了300元钱的“服装保证金”,当他正式去上班时,茶楼却让他去跑业务。  相似文献   

17.
由鸿兴泰茶产品有限公司巨资兴建的、位于抚顺市北台新村的鸿兴泰茶楼,是一个社交品茗的好去处。茶楼的室内外设计匠心独运,在东北地区的仿古装饰建筑中实属罕见,基本体现了后现代手段设计与清代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与统一,更显典雅雄浑。茶楼的正门,不拘沿用宫廷式的建筑风格,大胆选取古代牌楼的意念,给人堂皇富丽之感,以达到拓宽室门的视觉效果。在材质应用上颇为讲究:两根通天的汉白玉石柱,中间夹两层琉璃金瓦飞檐,通过两道跨柱眉梁,使之浑然一体。在两道眉梁之上分别彩绘“江山锦绣图”和“康熙敬神农图”。大门采用朱漆六门…  相似文献   

18.
避风茶吧里     
孙超 《农业考古》2001,(4):112-113
周末,和朋友上街,不知不觉就转到辽展广场。口干舌燥之际忽见一“避风塘”,顿觉清爽。本人无甚嗜好,天生就喜凑个热闹,看到茶楼十分红火,于是便往一探究竟。 我原想,既是茶楼,定少不了诗词歌赋,吹拉弹唱,顾客也都是些年岁不轻的长者。谁知一经走入,才知这……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泰国曼谷市有一位名叫卢尔沙西的年轻人租了两间店面经营茶楼生意,茶楼不大,放了30张茶桌. 茶楼装修得十分高雅,茶师更是一些拥有非凡实力的专业人员.但是,茶楼生意并不好,几个月下来简直到了入不敷出、举步维艰的地步.员工善意地建议他把茶楼转让出去,另谋出路.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泰国曼谷市有一位名叫卢尔沙西的年轻人租了两间店面经营茶楼生意,茶楼不大,放了30张茶桌. 茶楼装修得十分高雅,茶师更是一些拥有非凡实力的专业人员.但是,茶楼生意并不好,几个月下来简直到了入不敷出、举步维艰的地步.员工善意地建议他把茶楼转让出去,另谋出路. “不!我一定会有办法让茶楼起死回生!”卢尔沙西坚定地说.从那以后,他开始留意进店来的每一位顾客,希望能从顾客身上找到改变茶楼命运的启示. 一次,一位顾客在一边等人一边喝茶,很是无聊.卢尔沙西走过去问:“我能帮助您做些什么吗?” “我想我需要一份报纸.”顾客想了一下说,“否则,我可能要离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