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芹菜"双腐"病即心腐病和黑腐病。一、症状与为害1.心腐病:主要为害芹菜新叶的生长点,为生理性病害。发病芹菜外叶深绿色,心叶干黄、腐烂。因土壤中钙和硼缺乏,或连续阴天后受阳光直射造成芹菜根对钙、硼吸收困难所致。2.黑腐病:主要为害芹菜根茎部和叶柄基部,多在地面处染病,有时也侵染根。受害部位先变灰褐色,扩展后变成暗绿色或黑褐色。初期表皮完好,后破裂露出皮下染病组织变黑色后腐烂,地表处更易腐烂,叶下垂,呈枯萎状。腐烂处很少向上下扩展,病部生出  相似文献   

2.
1.看品种剪叶分枝能力强,枝叶繁茂的品种,如丰研1号、六叶茄、九叶茄等品种可多剪。分枝能力差,枝叶不繁茂的品种,如北京小圆茄、鲁茄1号、天津牛心茄等应少剪叶或不剪叶。 2.看苗剪叶 种植过密,植株生长繁茂、枝叶荫蔽严重的可多剪,保持叶片稀疏均匀,利于通风透光。反之,栽培较稀,植株生长正常或偏差,通风透光好的,可少剪或不剪。 3.看叶片剪叶剪去下部蔸边叶,保留中上部叶;剪去病虫危害叶,保留生长正常叶;剪去黄叶、腐烂叶,保留健壮绿叶。 4.看天气剪叶天气干旱,少剪或不剪叶;多雨地区与多雨季节,应多剪叶。 5.看…  相似文献   

3.
番茄灰霉病番茄灰霉病是冬季温室栽培极易发生的病害之一,灰霉病对番茄叶、茎、花、果实均形成侵染,但以危害青果较为严重。叶片染病,多从伤叶或长时间结露的叶尖或叶缘处开始侵染,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渍状,后发展为黄褐色并具有同心轮纹病斑。茎部染病多从整枝处侵染,环境潮湿时产生灰色霉层,若不及时清除,后扩展至茎部一圈染病,导致植株坏死。花期或坐果后发病,多从残留的柱头或开败的花瓣处侵入,沿花瓣向果实或果柄侵染,致使果柄形成灰褐色坏死斑,空气潮湿时病果腐烂,并产生厚厚灰色霉层,造成大量减产。  相似文献   

4.
一、萝卜细菌性黑斑病 1.病害诊断。该病主要危害萝卜叶片,病斑最初大量出现在叶背面,为不规则形、水浸状或油浸状斑点,绿色至褐色,直径很小,斑点多发生在气孔处,因受叶脉限制表现为角斑。后逐渐变为具有光泽的褐色或黑褐色不规则形或多边形病斑,  相似文献   

5.
一、萝卜细菌性黑斑病 病害诊断。该病主要危害萝卜叶片,病斑最初大量出现在叶背面,为不规则形、水浸状或油浸状斑点,绿色至褐色,直径很小,斑点多发生在气孔处,因受叶脉限制表现为角斑。后逐渐变为具有光泽的褐色或黑褐色不规则形或多边形病斑,绿褐色至黑褐色坏死。在叶面,初起为与叶背对应的绿色透明斑,后逐渐变为褐色坏死斑,外围有黄色晕圈,当坏死斑融合后形成大的不整齐的坏死斑,可达1.5~2厘米以上。叶缘的病斑连片时,叶片坏死病菌还可危害叶脉,致使叶面皱缩,植株生长变缓,开始外叶发生多,后波及内叶;发病严重时,全株叶片表现为白色灼烧状斑块,后变为成片的褐焦枯状,植株枯黄而死亡。  相似文献   

6.
王颖  于洋 《吉林农业》2003,(10):16-16
一、早疫病 识别: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主要为害叶、茎、花、果。叶片初呈针尖大的小黑点,后发展为不断扩展的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现同心轮纹,且轮纹表面生毛刺状不平坦物,别于园纹病,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凹或不凹,表  相似文献   

7.
一、危害症状早疫病在番茄的整个生长期都可能发病。侵害叶、茎、果实各个部位,以叶片和茎叶分枝处最易发病。病害一般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扩展。叶片上最初可见深褐色小斑点,扩大后呈圆形或近圆形,外围有黄色或黄绿色晕环,病斑灰褐色,有深褐色同心轮纹,有时多个病斑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烤烟品种翠碧一号上部叶的适宜采收方式,提高其上部叶的工业可用性,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上部6片叶的5种采收方式,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对翠碧一号上部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翠碧一号上部叶6片叶分两次采收,且第二次采收3片(含3片)以下或5片(含5片)以上时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评吸质量较第二次采4片叶时差;当翠碧一号上部6片叶分2次采收,即倒5~6叶成熟时先采收,倒数第2叶成熟时剩下的4片叶一次性采收时,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且外观质量、评吸质量、经济性状最好,为翠碧一号上部叶的最佳采收方式。  相似文献   

9.
嘉优5号杂交晚粳作单季直播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嘉优5号作单季直播栽培主茎叶龄为16~17叶,叶龄增长呈出苗后快速长叶、分蘖盛期中速长叶、拔节孕穗期缓慢长叶3个阶段。播种后8~10 d除草,10~12 d复水后第1次追肥,自然落干后(播后15~16 d)露田轻搁。嘉优5号相对于常规晚粳,穗大粒多产量高;相对于甬优12等籼粳杂交稻,又具生育期短、成熟早、病虫害较轻等优势,要冬种的粳稻地区农户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主要侵害叶、茎、花、果实。叶片上病斑初期,呈水渍状褐色斑点,扩大后呈圆形,有同心轮纹,潮湿时变黑;茎上多在节处形成褐色椭圆形凹陷斑;叶柄受害,产生椭圆形轮纹斑,深褐色或黑色,一般不将茎包住;果实多发生于果蒂处,形成褐色或黑色凹陷斑块,有轮纹,易造成落果。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症状大白菜多在包心后开始出现症状。初期植株外围叶片萎蔫,早晚尚能恢复,随着病情加重,萎蔫不再恢复。露出叶球,重病植株结球小,叶柄基部和根茎处心髓组织完全腐烂,充满灰黄色粘稠物,臭气四溢。病株易倒。有的从外叶边缘或心叶顶端向下扩展,或从叶片虫伤处向四周蔓延,最后造成整个菜头腐烂。  相似文献   

12.
围绕减轻湘烟6号上部叶挂灰这一技术问题,2019-2021年,湖南宜章烟区连续开展试验示范,从施肥、打顶着手开展株型调控试验,研究与品种相适宜的施肥、打顶及株型控制技术。 结果表明:(一)亩施肥水平为:N10.5-11.5KG,N、P、K比例1:1:2.8的烟田,烤烟大田期生长稳健,成熟期分层落黄,耐熟性好,烤烟产量、均价、亩产值和上等烟比例较高,上部叶挂灰程度较轻; (二)湘烟6号以“盛蕾—初花”时段打顶最优,此时段打顶,上部叶开片好,烟株呈腰鼓型、筒型,亩产量、均价、亩产值、上等烟比例最高,烟叶易烤性好,上部叶挂灰杂色少; (三)湘烟6号打顶方式、施肥水平、烤烟长势与打顶后的株型调控密切相关。打顶方法选择与施肥水平、烤烟长势相吻合,则烤烟打顶后上部叶开片圆顶好,株型呈腰鼓型、筒型,烟叶分层落黄成熟,耐熟性好,易烘烤,单产高、质量好,上部叶挂灰少。反之,打顶方法与施肥水平、烤烟长势不吻合,则烤烟打顶后,株型呈塔型或伞型,烟叶或早衰或贪青晚熟,难烘烤,严重影响烟叶产质量,上部叶挂灰、青筋、杂色多。  相似文献   

13.
一、症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主要侵害叶、茎、花、果实。叶片上病斑,初期呈水渍状褐色斑点,扩大后呈圆形,有同心轮纹,潮湿时变黑;茎上多在节处形成褐色椭圆形凹陷斑。叶柄受害,产生椭圆形轮纹斑,深褐色或黑色,一般不将茎包住:果实多发生于果蒂处,形成褐色或黑色凹陷斑块,有轮纹,易造成落果。  相似文献   

14.
1品种与播期 菠菜主要是秋播,8~9月播种,也可提前于7月或延迟至10月上旬播种,播后30~40天可分批采收,品种选择不严格,但早秋菠菜宜选用较耐热,生长快的早熟品种,如犁头菠、华菠1号、华菠3号、广东圆叶、春秋大叶、联合1号等.  相似文献   

15.
正1枣瘿蚊1.1发生规律枣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又名枣叶蛆、卷叶蛆、枣蛆。以幼虫为害尚未展开的枣嫩叶,吸食幼叶汁液,受害叶片肿胀变色呈浅红或紫红色,成卷筒状,不能伸展,质硬而脆,渐渐干枯,造成落叶,枣头生长发育不良。枣瘿蚊在我区一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浅土层内做茧或化蛹越冬,茧、蛹多集中在浅土层中和草根处、腐烂有机质处,少数在杂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不同时期剪去旗叶对不同品种小麦植株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强筋春小麦品种津强7号和中筋春小麦品种农麦4号为供试材料,于小麦旗叶展开后,进行不同时期剪去旗叶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剪去旗叶处理,对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有显著影响,不剪旗叶对照籽粒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不同时期剪去旗叶的处理;不同剪去旗叶的处理对小麦籽粒总蛋白及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处理间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两个品种表现不一致。从供试的2个品种分析,农麦4号籽粒产量极显著高于津强7号,津强7号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农麦4号。  相似文献   

17.
大豆根绒粉蚧在本县1年发生3代,一般只在1棵植株的不同部位或邻近的植株内活动。以卵在卵囊内于土壤中或附于大豆的残枝、残叶、残茬上越冬。第一代5月中旬开始孵化,大豆未出土前先寄生在黄花蒿、荠菜、葶苈、酸模叶蓼、大蓟、卷茎蓼、鸭跖草等杂草上,待大豆出土后立即在大豆子叶、茎秆和真叶上寄生危害,多集中于子叶基部及其上部茎秆处,随着植株的长大,  相似文献   

18.
1症状识别 白菜在苗期就可发病,但多数是在包心期间。茎基部多先发病,出现菜株外叶萎蔫,晴天中午更为明显,严重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叶球外露,叶柄部及根茎髓部完全腐烂,流出灰褐色粘稠状物,溃烂处产生硫化氢恶臭味。也有从外叶边缘或心叶顶端开始腐烂,整株瘫软。用脚一踢,菜头落下。当天气转晴干燥时,腐烂的病叶干枯失水后呈薄纸膜状。有病的种株定植后继续发病,可造成全株死亡。  相似文献   

19.
叶枯病是桂花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病害多从叶缘或叶尖处发生,病叶初始出现园形或不规则大型斑块,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后期病斑上着生黑色小点并相互融合,使叶片大面积干枯,此病是由木犀叶点霉真菌侵染所致,一般在越冬后的老叶上发病较多,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为害特点以幼虫危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籽粒霉烂而导致减产。初孵幼虫群居于玉米心叶喇叭口处或嫩叶上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被害叶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称为花叶;雄穗抽出后,又蛀入茎秆,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大量幼虫到雌穗上为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食害髓部破坏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千粒重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