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肟菌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科学与管理》2010,31(4):57-58
理化性质:肟菌酯属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纯品外观为无味白色至灰色结晶粉末;熔点:72.9℃;沸点:约312℃;蒸气压(25℃):3.4×10^-6Pa;在水中溶解度(25℃):0.61mg/L,  相似文献   

2.
氰烯菌酯     
理化性质:氰烯菌酯属2-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原药为白色固体粉末;熔点为123~124℃;蒸气压(25℃):4.5×10-5Pa;溶解度(20℃):难溶于水、石油醚、甲苯,易溶于氯仿、丙酮、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稳定性:在酸性、碱性介质中稳定,对光稳定.  相似文献   

3.
理化性质:氯酰草膦为我国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除草剂,属取代苯氧基乙酰基羟基膦酸酯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5.
6.
丙硫菌唑     
中文通用名称:丙硫菌唑英文通用名称:prothioconazole理化性质:丙硫菌唑属三唑类杀菌剂.纯品为白色或浅米色粉末状晶体;熔点:139.1~144.5℃;沸点:487±50℃(计算值);蒸气压:<<4×10^-4mPa(20℃);分配系数:正辛醇/水Log Pow=4.05(20℃,不含缓冲剂);化学名称:32-[(2RS)-2-(1-氯环丙基)-3-(2-氯苯基)-2-羟基丙基]-2H-1,2,4-三唑-3(4H)-硫酮;结构式:经验式:C14H15Cl2N3OS相对分子质量:344.26丙硫菌唑原药质量分数95%。  相似文献   

7.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醚菌酯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体积比为50∶20∶30),使用ODS C18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具可变波长的紫外检测器。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95%,变异系数为0.242 7%,标准偏差为0.235 8。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苯醚甲环唑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对槟榔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毒力增效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及其不同复配比对胶孢炭疽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对孢炭疽菌的EC50分别为1.25 mg/L和0.83 mg/L.吡唑醚菌酯:...  相似文献   

9.
醚菌酯对番茄灰霉病菌的生物活性及其防病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体试验表明,醚菌酯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孢子产量和菌核产量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935.670、0.667、0.479和6.975mg/L。其中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低。但是,用10mg/L和20mg/L的醚菌酯叶片喷雾处理前24h,接种灰霉病菌菌碟,醚菌酯对灰霉病的保护效果分别达到92.3%和100%;处理后24h接种,治疗效果分别达83.3%和100%,说明醚菌酯对番茄灰霉病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醚菌酯具有优异的内吸活性,能在植物体内向顶传导。  相似文献   

10.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7,28(10):58-58
理化性质:氟吡磺隆原药有效成分质量分数≥95%;处观为无嗅白色固体粉末;熔点:172~176℃;蒸气压:7.0×10-4Pa(25℃);溶解度(g/L,25℃):水中114.0,丙酮中22.9,二氯甲烷中113.0,乙醚中1.1,乙酸乙酯中11.7,甲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醚菌酯在黄瓜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在广州和天津进行了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在黄瓜上残留的田间试验,研究了醚菌酯在黄瓜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采用风险商值法对黄瓜中醚菌酯可能产生的膳食风险进行了评估。黄瓜样本用乙腈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在添加水平为0.01、0.05和0.5 mg/kg时,平均添加回收率在91%~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74%~9.99%,检出限(LOD)为0.001 mg/kg,定量限(LOQ)为0.01 mg/k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醚菌酯在广州和天津黄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5 d和2.1 d,消解迅速,施药3 d后最终残留量为0.08~0.23 mg/kg,施药5 d后最终残留量均低于LOQ值。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施药后3 d时黄瓜中醚菌酯的残留风险商值均远远低于1。表明喷施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白粉病,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对人体健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闽南地区4个薏米产区72株薏米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测试了吡唑醚菌酯对薏米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供试菌株的EC50值范围为1.11~5.06 μg/mL,平均值为 (3.44 ± 0.98) μg/mL,且其EC50值频率分布为连续单峰曲线,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该EC50平均值作为闽南地区薏米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盆栽防效结果表明,喷施有效剂量为250 μg/mL的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薏米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78.2%~79.7%) 较好,与喷施有效剂量为500 μg/mL的50%异菌脲悬浮剂的防治效果相当,显著高于喷施有效剂量为800 μg/mL的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本研究结果为薏米叶斑病化学防治有效药剂的选择与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离体叶盘法测定氟醚菌酰胺与吡唑醚菌酯两个单剂及两药剂8个复配组合对葡萄霜霉的毒力。氟醚菌酰胺与吡唑醚菌酯对葡萄霜霉的EC50分别为0.655 4、1.582 1μg/m L,氟醚菌酰胺与吡唑醚菌酯1:1、1:2、1:3、1:4、1:5、1:6、1:7、1:8混配均表现为相加或增效作用,其中,1:5配比的SR值最大,为1.92。田间药效试验中,保护和治疗试验连续2次施药,分别使用30%氟醚·吡唑微囊悬浮-悬浮剂1 500倍液和1 000倍液的用量对葡萄霜霉的防效为87.15%和85.41%,均高于对照药剂。  相似文献   

14.
对40%苯醚·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西瓜蔓枯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苯醚·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m L、20m L、25m L/667m2三个处理二次施药后7d和三次施药后10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8.73%、70.01%和70.21%,79.07%、80.84%和81.60%,相当于单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24m L/667m2和常用药剂22.5%啶氧菌酯悬浮剂40m L/667m2,略高于单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g/667m2,两次防效在三个处理剂量之间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建议使用制剂量15m L~25m L/667m2。  相似文献   

15.
叶佳  张传清 《农药学学报》2012,14(1):111-114
采用菌丝生长法检测了78株采自浙江省杭州、嵊州和嘉兴 3地的葡萄炭疽病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醚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病菌已对甲基硫菌灵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抗性频率为51.3%,且均为高水平抗药性菌株;78个供试菌株对戊唑醇的EC50值在0.04~21.56 μg/mL之间,平均为1.63 μg/mL,其中L-58菌株的敏感性最低,EC50值为21.6 μg/mL。旁路氧化酶抑制剂水杨肟酸(SHAM)处理对醚菌酯抑制葡萄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活性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无SHAM存在时,醚菌酯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EC50Q)值在0.03~436.55 μg/mL之间,平均为27.77 μg/mL;当SHAM的处理质量浓度为50 μg/mL时,EC50(EC50Q+S)值在0.01~15.20 μg/mL 之间,平均为4.40 μg/mL。旁路氧化的相对贡献值 F 最低为0,最高为155.47,平均为20.09。  相似文献   

16.
采用小苗法测定了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对烟草白粉病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的毒力,以及对苗期烟草白粉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及持效期。结果表明: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对烟草白粉病菌抑制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7.62和9.90 μg/mL,对该病害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8.76、12.34 μg/mL和17.32、23.40 μg/mL;2种药剂对烟草白粉病菌均具有较长的持效期,在有效成分56.25 g/hm2 剂量下、2次喷雾处理烟苗,30 d后的防效仍分别达到94.45%和88.53%;2种药剂对新生烟叶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且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对烟苗安全。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测定混剂中吡唑醚菌酯和噁唑菌酮含量的方法。采用ODS C18、5μm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离,以甲醇+水(体积比为80∶20)为流动相,在254nm波长下,经保留时间定性确证,峰面积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噁唑菌酮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5和0.999 6;变异系数分别为0.68%和0.45%;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28%和100.32%。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苯醚甲环唑与吡唑醚菌酯混合物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毒力增效作用,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及其不同比例混合物对炭疽病菌的毒力,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其对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与吡唑醚菌酯质量比为2∶1的混合物对抑制菌丝生长增效最为明显,增效系数为2.41。在田间药效试验中,2种药剂2∶1混用对祁山药炭疽病的防效明显,增产率为45.02%。  相似文献   

19.
为摸清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茶树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不同剂量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在春茶结束后4月底~5月初,兑水喷雾处理。结果表明,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可以有效控制茶树炭疽病的发生,其茶园防治适宜剂量为1 000倍~1 500倍(有效成分166.70~250mg/kg)。  相似文献   

20.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8)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纳米粒径可调,具有酸敏感性.为研究其在农药递送中作为缓控释载体的性能和应用,以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以下简称Pyr)为模式农药,以二价锌为配位中心,二甲基咪唑为有机配体,采用"一锅法"制备了pH响应性吡唑醚菌酯控释剂Pyr@ZIF-8;通过扫描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