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民工群体是我国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现行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实践模式--广东模式和上海模式为例,从非缴费性社会保障项目、保险缴费率、社会保障供给模式、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与接续方面,探讨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存在的缺陷;提出针对不同类型农民工的性质,分层、分类建立农民工保障制度,制定合理的个人保险基金转移办法,建立合理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基金筹集途径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开放的人潮中,许多农民工离乡背井到北京、上海、广州或沿海发达地区打工,在城市里不但学到了技术,而且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然后回乡创业.位于武汉市繁华地段、寸土寸金的高级写字楼世贸广场,有家开业不久的新公司--北京宜美家园装饰公司武汉分公司.该公司的总经理姚建明,就是一个农民工回乡创业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江油市--李白故里,这个人口只有90万的小城近年成为劳务输出的大市,每年达到十几万人次,仅在北京务工的劳务人员就达万人以上."鸟巢"、"央视新大楼"……都活跃着江油农民工的身影.  相似文献   

4.
河南农民张全收在深圳多年的打工实践中,探索出用保全模式来保障农民工的利益,用劳务租赁方式来解决农民工就业难题,在劳务输出上创造了一种在输入地进行公司化管理的全新模式,被经济学家称为"全收经验",从而引起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邓荣霖、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贾立政等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对此进行了调研考察.7月1日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召开的,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协办的"有序转移,保障权益.促进和谐--新时期我国农民工转移就业与权益保护专题研讨会"介绍、研讨了"全收经验",与会专家予以高度肯定.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以<"民工司令"张全收>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  相似文献   

5.
2008年农历腊月二十八,郑州市火车站异常繁忙,各个候车室挤满了人.人群中处处可见农民的身影,最容易辨认的是三四十岁的农民工:破旧、土气的衣着,大而笨拙的包袱,半躺在铺盖上的习惯,都显示了他们的身份和来城市的目的及打工生活的艰苦.他们来到城市的目的很简单--养家糊口.  相似文献   

6.
在法律框架下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必须依据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在农民工与用工单位的博弈中,用工单位存在不签合同的偏好、农民工供给过剩、部分行政部门怠于履行职责以及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等,是导致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的原因.逐步培养和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并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将有效改善农民工在博弈中的状况,进而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为依法维护农民工权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市民化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是城市化的本质要求.首先对广东农民工市民化就业政策进行梳理.然后,基于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和消除城乡二元的就业制度两个政策目标对现有政策进行评价.进而,基于广东农民工就业现状检验其政策效果.发现虽然广东农民工市民化就业政策不断完善,但是从农民工教育培训、工资收入、社会保险等方面来看,还处于较低水平,农民工市民化就业政策的效果并不显著,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依然不强.最后,本文提出了广东农民工市民化就业政策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8.
不管出自无知还是无奈,"爱现金不爱社保"现象的出现,将使劳动者多年积累的参保年限瞬间变成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也无法得到保障-- "我也知道退保很不划算,可是如果我不退的话,这点保险费就白白扔了!"电话那头,传来一声沉重的叹息.说这话的,是一位接受记者电话采访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9.
"这个月的工资我又多领了252元!"拿着工资条,身为农民工的王海华掩藏不住内心的骄傲与喜悦.作为制鞋车间的一名普通机修工人的他,还有一个身份--公司的编外工程师. 王海华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的一个偏远小县,1988年高中毕业后就随着同乡来到福建石狮的服装厂做学徒.上世纪80年代,高中生还是很稀少的高学历人才,王海华自然也不满足于做个小裁缝.  相似文献   

10.
根据农民工城乡双向流动性的差异,将农民工划分为市民化农民工、候鸟武农民工和季节性农民工3个群体,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对这3类农民工回流的分层促进,以及这3类农民工回流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的分层推进作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将吸引外出农民工回流,农民工回流就业、创业又会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政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我国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进程中受到各种制度障碍的限制,以至于他们还无法真正融人到城市中来.作者在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障碍基础上,探讨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政策,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长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保德 《农业考古》2008,(6):361-363
我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规模越来越大,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针对目前我国农民工培训出现的困惑,结合农民工培训运行情况,探讨农民工培训的对策,并进一步阐述从四个方面建立农民工培训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农民工返乡,返乡农民工具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优势,引导返乡农民工进行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对返乡农民工的人力资源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并针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存在的困难,提出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农民工安全培训不足造成农民工生产安全事故高发.相关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用工单位短视,农民工自身轻视,培训单位安全培训质量不高,这些都是农民工安全培训不足的因素.为此,有必要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提高用工单位的重视程度,加强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培训单位培训质量,以便有效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知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民工问题的突出表现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现象长期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民工问题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要想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研究农民工现象,就必须懂得农民工的需要,就必须多途径、成熟稳重地解决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城市归属感反映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可、满意和依恋程度,是影响农民工在城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变量,这一变量与农民工所在组织层面的因素相关.然而,目前关于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研究很少考虑组织层面的因素.采用655名农民工调查数据,研究组织人际公平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影响以及组织承诺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民工的人际公平感与城...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中贵州农民工回流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金融危机使贵州农民工大量回流.在了解贵州农民工回流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贵州省农民工回流的不同情况及产生农民工回流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返乡农民工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指出解决好返乡农民工的问题对贵州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夏必明 《现代农业》2009,(6):148-150
探索和设计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政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出现的农民工"退保潮"是由于现行的制度设计不合理所造成的.目前制度不能适应农民工的高流动性和就业、收入不稳定的特点,且缴费期限过长.要解决"退保潮"问题就必须从农民工的特点入手,重新设计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本文提出通过建立社会保险银行、个人养老储蓄账户和"弹性"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制度设计来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9.
"体面劳动"就是高质量的就业.当前中国农民工就业面临着就业规模大,就业质量低下的难题.农民工就业的现实状况,农民工就业质量等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都亟待研究,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早日实现中国农民工"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20.
张燕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394-396
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历了大规模辞退农民工到农民工用工短缺的变化,现阶段,农民工的就业现状以及政府政策导向成为研究重点.通过在江苏省对农民工就业现状展开多个层面的调查,对农民工收入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