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植物提取物辐照杀菌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了几种植物提取物中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研究了当归提取物中污染微生物的D10 值 ,得出植物提取物辐照杀菌工艺的最低有效剂量为 4 0kGy,最高耐受剂量为 8 0kGy。  相似文献   

2.
等离子体处理选育之江菌素产生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之江菌素产生菌玫瑰黄链霉菌杭州亚种 93 -1 5-3 2菌株为出发菌 ,研究离子注入微生物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 ,各剂量N+离子注入之江菌素产生菌的总变异率达 42 4%~ 73 0 % ,其中正变异率为 5 8%~ 3 8 2 %。通过 9批诱变实验 ,筛选到 1株高产菌株 97 49,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 4倍多。通过 5代传代 ,产素性能能稳定遗传 ,并通过了 40 0L发酵罐中试 ,表明离子注入处理是一种有潜力的微生物诱变育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60)Coγ射线对高免卵黄液中沙门氏杆菌的辐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6 0 Coγ射线对高免卵黄液中的沙门氏杆菌进行辐照研究 ,结果表明 :6 0 Coγ射线可显著杀灭高免卵黄液中的沙门氏杆菌 ,3kGy辐照可完全杀灭该菌 ,其D10 值为0 3 6~ 0 46kGy。  相似文献   

4.
食用槟榔的辐照灭菌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文革  邓钢桥  王芊  彭玲  万巍 《核农学报》2000,14(2):126-128
食用槟榔经 6 0kGy辐射剂量照射后 ,细菌总数低于 1 0 2 CFU/g ,8 0kGy可使细菌总数低于检测水平。经 6~ 8kGy处理的食用槟榔 ,室温下 ( 2 0~ 3 5℃ )保质期可达3个月 ;辐照处理对食用槟榔的口味、咀嚼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唐然  袁梦龙  吴菁  陈明  张维  林敏 《核农学报》2010,24(2):276-280
从10kGy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的新疆戈壁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耐辐射微生物I-7R,该菌菌落为橙红色革兰氏阳性球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G+C)mol%含量为67.5%,不具有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潮霉素、利福平及壮观霉素等抗性。UV辐射生存曲线显示,I-7R菌株与大肠杆菌K-12相比,具有较强的紫外辐射抗性。16S rDNA序列比较分析表明I-7R菌株与Kocuria rosea、K.erythromyxa以及K.polaris同源性达到99%。结合I-7R菌株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该株菌归属于考克氏菌属(Kocuria),并与Kocuria rosea最为相近,暂命名为K.rosea I-7R。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芹菜花生冷食菜的辐照杀菌效果和接种于其中的致病菌(Listeria innocua L83和Salmonellaenteritidis500041)的辐照效应,以及辐照处理对芹菜花生冷食菜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kGy辐照处理能有效降低冷食菜中微生物的含量,辐照接种于其中的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的D10值分别为0.284和0.296 kGy,2.0kGy以下的辐照剂量对其感官品质和蛋白质的营养品质没有明显的影响。2.0kGy剂量能使冷食菜中的微生物降低10-2~10-3,使接种于其中的致病菌降低10-6以上,能有效地提高芹菜花生冷食菜的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7.
一株极端耐辐射奇异球菌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陈明  刘秀敏  张维  林敏 《核农学报》2007,21(1):44-47
从放射性污染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出1株具有极端耐辐射的微生物BR501,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不具有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和利福平等抗性。UV、γ辐射生长曲线的结果显示BR501菌株具有极强的辐射抗性。BR501菌株的16S rDNA序列与多株Deinococcus属菌株有很高的同源性,其中,与D.radiodurans菌株的16S rDNA相似性高达99%。结合BR501菌株的表型和Deinococcus属具有代表性的D.RadioduransR1菌株的特征,将该菌株归属为Deinococcus属,初步命名为Deinococcus sp.BR501。  相似文献   

8.
星形孢菌素产生菌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紫外线和微波复合诱变星形孢菌素产生菌(Stretomyces sp.4138),以硫酸链霉素抗性偶联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紫外线处理50s后,在含硫酸链霉素0.8μg/ml的分离培养基上筛选到突变株HZ-09,比原始菌株H-0效价提高了30.46%;再以HZ-09为出发菌株进行微波处理30s后,硫酸链霉素抗性筛选获得突变株HW-25,比原始菌株H-0效价提高了284.20%。菌株HW-25经多次传代,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9.
几株苯酚类化合物降解菌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维  徐玉泉  陈明  林敏 《核农学报》2002,16(6):366-369
从工业废水中分离到几株苯酚类化合物降解菌 (A1、A2、A3、A4、A5、A6) ,电镜观察各菌的鞭毛特征 ,A2、A3、A4菌无鞭毛 ,A1、A5、A6菌有鞭毛。几株降解菌的外部形态均为短的杆状菌。经JEOL 1 0 0CX透射电镜观察 ,A2、A5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A2菌细胞核中含有的聚 β 羟基丁酸 (PHB) ,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电离辐射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60 Coγ射线辐照技术 ,研究了壳聚糖辐射降解后产物分子量、粘度、微量元素与辐照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 0~ 45 0kGy的辐照剂量可以使壳聚糖的相对分子量由 8 2× 1 0 5降至 1 0× 1 0 3 左右 ,降解效果明显 ,最适辐照降解剂量为 47 75kGy ;经 1 0~ 45 0kGy剂量辐照 ,壳聚糖粘度减小 ,分子量和粘度均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赞皇大枣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云  王宇  田砚亭 《核农学报》2002,16(6):360-365
为解决赞皇大枣组织培养快速繁殖问题 ,通过对启动培养、增殖培养、壮苗培养和生根培养 4个阶段培养条件的研究 ,筛选出该品种的最佳启动、增殖、壮苗和生根培养基 ,分别为 :MS+6-BA0 5mg L +IBA0 1mg L ;MS +6-BA1 5mg L +IBA0 1~0 2mg L ;MS +KT0 5mg L +NAA0 2mg L ;1 2MS+IBA0 6mg L +NAA0 2~ 0 3mg L。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静态堆码方式对中药六味地黄丸粉进行辐照杀菌研究。结果表明,在垂直于辐照源轴线方向不同距离处的药品堆积厚度与辐照剂量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p< 001) ,相关系数 r = - 09947 。辐照工艺技术的改变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杀菌效果,提高产品总体吸收剂量均匀度,是保证杀菌效果的主要因素。六味地黄丸粉中杂菌的 D10 值为217k Gy 。经100 k Gy 剂量辐照后的六味地黄丸粉,没有发生质量改变,其主要药效成分含量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3.
建立谷物制品辐照杀虫工艺规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和补充试验数据的分析 ,确定了谷物制品辐照杀虫加工工艺规范的工艺参数和技术要求 :辐照前要求产品含水量小于 1 2 % ,无蛹和成虫期害虫 ,产品包装后立即辐照 ,辐照杀虫最低有效剂量为 0 3kGy ,各种谷物制品的最高耐受剂量在 0 5~ 0 8kGy之间。  相似文献   

14.
小麦氮锌配施效应及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小麦氮锌配施效应及增产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缺锌的砂姜黑土上 ,氮锌配合施用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盆栽小麦增产1 0 2 %~ 1 8 8% ;大田小麦平均增产 9 76 %~ 1 6 6 %。氮锌配合施用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锌和速效氮含量水平 ,促进了小麦对氮锌的吸收 ,有效提高了植株氮锌含量 ,土壤水解氮含量增加了 9 1 3%~ 2 1 2 % ;有效锌含量提高了 32 3%~ 6 4 5 % ,小麦氮锌含量分别升高 5 2 0 %~ 1 3 0 %和 1 8 9%~ 36 7% ,氮和锌积累量分别增加2 2 2 %~ 49 7%和 40 2 %~ 6 8 2 %。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当的氮锌配施对小麦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旱稻基因型旱 65(OryzasativaL .)为母本 ,稗草长芒稗 (Echinochloacaudata)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 ,获得实粒种子。连续 5年试验结果表明 :( 1 )F0 高度不孕 ,并伴有杂交种发育夭折现象。去雄 82 4朵小花 ,结实率为 1 2 1‰。 ( 2 )F1杂种优势明显 ,育性正常 ,结实率 92 2 6% ,单株产量超母本 80 3 9%。 ( 3 )F2 农艺性状分离严重 ,但育性无分离。群体 40 5株无不育株出现。选育出的优良变异单株“远F2 1” ,超亲优势为 55 64%。 ( 4)对“远F2 1”衍生F3株系 1 60株考种株穗数、株高、穗长、主茎穗一级枝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诸性状 ,平均超亲优势分别为 2 3 2 %、1 5 1 8%、47 2 6%、3 3 84%、2 4 2 6%及 2 1 62 % ,差异显著。 ( 5)F5光合速率测定 ,超母本2 9 72 %。远缘杂交对不同属间引入目的基因 ,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6.
杜鹃抗盐突变体的筛选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王长泉  宋恒 《核农学报》2003,17(3):179-183
利用杜鹃的离体叶片诱导不定芽 ,发现MS +BA2 0ppm +ZT0 1ppm培养基不定芽分化率最高。用γ射线作诱变剂 ,对离体叶片产生的不定芽进行了耐盐筛选 ,得到了耐 0 5%、0 7%和 1 %NaCl的变异株系 ,并对变异株系进行了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养殖欧洲鳗鲡不同体位及其养殖水体中可培养菌群的组成结构,本研究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从精养池鳗鲡的鳃部、肠道和表皮及其养殖水体中分离得到的可培养细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显示,鳃部、肠道、表皮和水体的菌密度分别为1.6×10^6 cfu/g、2.2×10^7 cfu/g、1.4×10^4cfu/cm2和4.5×10^3 cfu/mL;分离菌株分别属于γ-变形菌纲的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栖水菌属,β-变形菌纲的食酸菌属,芽孢杆菌纲的葡萄球菌属、气球菌属,黄杆菌纲的金黄杆菌属和放线菌纲的微球菌属等5大类8个菌属。其中,微球菌属、肠杆菌属和栖水菌属分布最广,各样品中均有检出;而气球菌属和食酸菌属仅在鳃部分布。各生态位中,鳃部菌群最为多样,含有葡萄球菌属之外的7个属;而水体菌群种类最少,只有4个属。此外,菌群组成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鳗鲡鳃部以金黄杆菌属(28.3%)和肠杆菌属(26.1%)居多;而肠道、表皮和养殖水体都以微球菌属占绝对优势,分别为43.6%、53.5%和74.8%。  相似文献   

18.
居华  王锋  哈益明  刘书亮 《核农学报》2009,23(1):102-105
研究了菲律宾蛤仔经60Coγ射线辐照后,其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肝菌和副溶血性的D10值及辐照后在贮藏期的变化。结果表明,经60Coγ射线辐照后菲律宾蛤仔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肝菌、副溶血性的D10值分别为:0.70、0.56和0.20kGy;真空包装的菲律宾蛤仔在0°C~4°C贮藏条件下,3kGy剂量辐照贮藏28d后菌落总数为4.46log(CFU/g),符合水产品卫生要求;而0.4kGy剂量辐照贮藏7d后大厂肝菌、副溶血性弧菌后检测未检出。由此可见,3kGy以上剂量辐照处理菲律宾蛤仔,能有效杀灭其中的微生物,且其贮藏期可达28d,用辐照方法保鲜菲律宾蛤仔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肥力土壤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化肥氮去向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是华北平原主要的耕作方式之一。本研究通过田间15N微区试验 ,研究了高肥力土壤条件下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化肥氮的去向。结果表明 ,在每季施氮量 1 2 0~ 3 60kg hm2 条件下 ,冬小麦对化肥氮的吸收率为 2 3 8%~44 5 % ,夏玉米为 2 6 5 %~ 5 1 1 % ,整个轮作周期为 2 8 0 %~ 5 1 6%。而后茬作物对化肥氮的吸收量较少 ,低于施氮量的 1 0 %。当季化肥氮的土壤残留率约占施氮的2 0 %~ 5 0 % ,轮作周期化肥氮的土壤残留率约占施氮的 3 0 %。当季和轮作周期化肥氮的损失量和损失率 ,均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显著升高。当施氮量分别为 2 40kg hm2和 72 0kg hm2 时 ,整个轮作周期化肥氮的损失率分别为 1 9 0 %和 4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