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试看     
各个施肥时期的最佳深度1种肥作为种肥一般是预先将所施的化肥埋施在种子下部或侧下部,肥料与种子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为3~5cm,以避免烧伤种子。所以用作种肥的化肥,施肥深度以5~6cm为宜。2追肥施追肥时植株根系已初步发育形成,如采用机械追肥,应尽量减少伤根,施肥深度不宜太大,距植株的水平距离(侧距)也应适当。一般情况下,行间追肥,窄行作物如小麦等的追肥深度为6~8cm为宜,宽行作物如玉米等追肥深度以8~12cm为宜,侧距以10~15cm为宜。  相似文献   

2.
施氮方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完善强筋小麦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参考。以强筋小麦‘洲元9369’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了施氮量、基追比例、追氮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本试验中300 kg/hm2为最适宜施氮量;产量随追肥比例的减少先增后减,籽粒粗蛋白含量随追肥比例的减少而减少,试验中以3:7为最适宜基追比例;不同追氮时期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影响不一,本试验中拔节期进行氮肥的追施为最适宜追氮时期。试验形成了施氮量300 kg/hm2、氮肥基施30%:拔节期追施70%的氮肥运筹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小麦生产中,氮素化肥的应用一般分为两次,即底施氮肥和追施氮肥。传统的方法是:底施氮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氮肥量的60%~70%,追肥占30~40%,有些农户底施氮肥的量甚至更高。追肥时间一般安排在返青至起身期。  相似文献   

4.
2009年度河南省小麦种子产销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小麦种子生产情况 据统计,2009年度全省各地安排小麦种子生产基地423万亩,较2008年度增加50万亩,因南部麦区收获期遇雨,部分种子田出现霉变和穗发芽现象,报废种子田面积33万亩,可以收获的种子田面积390万亩,预计产种15.6亿公斤。  相似文献   

5.
《新疆农垦科技》2012,(9):60-60
追肥 大白菜产量高,需肥量大,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不宜过早追肥。追肥要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和苗情决定。幼苗期一般不追肥。  相似文献   

6.
氮肥运筹对强筋小麦旗叶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材料,进行了等氮量不同追氮时期对其旗叶生理性状与产量调控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等氮量不同追氮时期对旗叶叶绿素和全氮含量及产量均存在明显影响。小麦旗叶叶绿素和全氮含量以及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以孕穗期追施氮肥(60%)最好,而穗数以拔节期追施氮肥最多,并且,孕穗期追肥与较拔节期追肥、返青期追肥和氮肥全部底施相比,小麦产量分别提高了1.8%、6.2%和9.9%,由此表明,小麦生长发育初期少施氮肥,中后期重追施氮肥,不仅能够为小麦生长快速期提供充足的氮肥供应,提高旗叶叶绿素和全氮含量以及氮素转运率,防止叶片早衰,而且对于增加小麦穗粒数,促进大穗形成、提高千粒重和产量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施氮方式对不同专用小麦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43  
以两类不同专用小麦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基追比和追氮时期对其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筋小麦济南17在生育中后期吸氮强度、氮素的转运效率和转运氮的贡献率,以及相同处理的蛋白质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氮素吸收效率均高于中筋小麦陕农229。在本试验中,济南17以施氮量为262.5~328.1 kg/hm2、追肥分拔  相似文献   

8.
小麦种子田返青期至拔节期,是决定单位面积穗数的关键时期,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加大。小麦种子田春季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冬前生育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水肥管理进行合理促控,从而协调群体与个体、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9.
覆盖补水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覆盖补水条件下 ,设置了不同覆盖方式、不同补水时期、不同追肥时期和不同施肥量等试验。结果表明 ,地膜穴播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者均衡协调 ,产量较高 ,较对照增产 4 1 3% ,比膜侧条播增产 2 1 1%。在覆盖基础上 ,底墒较差时 ,越冬前补水较对照增产 30 5% ;底墒较好时 ,拔节期补水较对照增产 15%以上。覆盖补水后 ,改为拔节、越冬和孕穗 3个时期追肥 ,以拔节期追肥的产量最高 ,比对照增产 14 3% ;越冬追肥增产 9 0 %。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不同施氮和钾水平中 ,产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旱地麦田应采用底施 拔节期追肥技术 ,且应增加肥料投入 ,特别是磷肥用量  相似文献   

10.
追肥时期与肥料种类对夏玉米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探明晋南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下夏玉米合理追肥时期和追肥种类。采用裂裂区设计,研究了追肥时期(拔节期和喇叭口期)和追肥种类(尿素 磷酸二铵,仅追尿素)对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区、裂区和再裂区的产量方差分析均达极显著水平,穗粒数和百粒重是影响夏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4 个夏玉米品种平均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均为‘先玉335’>‘强盛51’>‘临玉3 号’>‘浚单20’,籽粒水分利用效率为‘强盛51’>‘先玉335’>‘临玉3 号’>‘浚单20’。对于高产夏玉米品种‘先玉335’和‘强盛51’,拔节期追施尿素和磷酸二铵产量及水肥利用率均高于单追尿素;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产量及水肥利用率则高于尿素和磷酸二铵配施。因此,晋南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下,拔节期一次性追肥应选用尿素和磷酸二铵配施,大喇叭口期一次性追肥应选用尿素单施,可获得夏玉米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1.
硼肥在农作物上的使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缺硼,可以通过施用硼肥得到补充,使作物生长正常。施用硼肥的方法一般有施基肥、追肥和种肥3种。①施基肥,即在种植作物以前将肥料施入土壤中,供给作物整个生长发育期的需要。②追肥,即在作物生长到某一时期,给作物施用硼肥。追肥有两种方法:一是喷施,即将硼肥溶化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用喷雾器喷在叶面上;二是土壤追肥,即在作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将硼肥施到作物根系附近的土壤里。③种肥,在播种前先开沟或挖穴施硼肥并与土混合,然后再播种,施用种肥特别注意,不要使种子与硼肥接触,否则会引起烧种影响出苗。主要农作物施用硼肥的技术如下:1…  相似文献   

12.
淮北农区优质小麦氮素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分析了氮素施量和不同运筹方式对优质小麦与普通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优质小麦的需氮量大于普通小麦,氮素的增产效应普通小麦大于优质小麦,增施氮素和加大拔节期追肥比例,能显著提高优质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优质品种的适宜施氮量在15-20kg/666.7m^2之间,追肥量不应低于总量的40%,追期以拔节或拔节、抽穗期为宜。  相似文献   

13.
<正>9月份是宿根和秋植香蕉转入抽蕾的时期,为提高香蕉的产量和品质,应注意抓好香蕉抽蕾期的各个环节管理。一、及时施肥香蕉花芽分化阶段是决定果梳数和小果数的关键时期,应及时增施一次重肥。即在香蕉叶片抽出对叶时,每株施土杂肥30~40公斤、粪肥3~5公斤、花生麸  相似文献   

14.
《新疆农垦科技》2009,32(2):89-89
1选择肥料 低产麦田可追施尿素或碳铵等单一氮肥;中高产建议使用测土配方肥企业专供的氮钾追肥。专供氮钾追肥是根据小麦需肥规律,注重考虑各种营养比例和营养形态的比例。同等价值的投入使用专供氮钾追肥比尿素可增产50~100kg/667m^2.  相似文献   

15.
春季草莓的管理春季,草莓结束休眠开始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这时候应抓好以下几点管理:1分次追施氮钾肥开春后的新出叶为结果期的主要功能叶,与产量关系甚大,追施氮钾肥后,可促进叶片和根系生长,提高坐果率。追肥可分20天1次,每次追施5公斤尿素加5公斤氮化钾...  相似文献   

16.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肥时期应根据小麦的需肥动态和肥效时期来确定。一般冬小麦生长期较长,播种前一次性施肥的麦田易出现前期生产旺而后期脱肥早衰的现象。后期追施氮肥,对提高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效果较好。高产麦区,有机肥、磷肥、钾肥的全部及氮肥的30%~40%可施作底肥,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可追施60%~70%的氮肥;中产麦区,有机肥、磷肥、钾肥的全部及氮肥的40%~50%可施作底肥,小麦返青期可追施50%~60%的氮肥。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稻套麦的最佳氮肥运筹方案,以烟农19为品种材料,设置6个氮肥运筹处理,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比例对稻套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苗肥比例,小麦群体质量及成穗数有所提高,增加拔节期及以前施氮比例,每穗粒数随之增加,增加孕穗期施氮比例,增重效应明显,而成穗数和每穗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增加追肥比例特别是氮肥后移,可显著协调穗粒结构,增加产量。增加追肥比例特别是后期追肥比例能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的营养品质。追肥比例愈高,面团形成时间愈长;追肥比例多且后期追肥均衡,面团稳定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8.
提高小麦品质的氮肥运筹技术(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广才 《作物杂志》2003,19(6):27-28
1.8 施氮时期对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同时期追施相同氮肥,对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随追氮时期的后移,子粒蛋白质含量有逐渐提高的趋势。据试验在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扬花、灌浆6个时期分别进行相同数量的施氮处理,其子粒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蛋白质产量受子粒蛋白质含量和子粒产量两个因素制约,也就是说,蛋白质产量等于子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乘积。在上述的试验中,在拔节期~孕穗期追肥时达到高峰,以后追肥虽使蛋白质含量继续增加,但是子粒产量下降,导致蛋白质产量逐渐降低。一般在拔节期追施氮肥增产效果最好,故子粒蛋白质产量也最高。我们在不同浇水条件下,……  相似文献   

19.
<正>从拔节期至孕穗期为小麦的生长中期,这一时期是小麦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该阶段的生长特点是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与小穗、小花等生殖器官分化建成同时并进。因此,做好小麦生长中期管理是决定小麦增产的关键时期。合理运用水肥,协调好个体和群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促其穗足、穗大、秆壮不倒,是小麦中期管理的主要目标。一、拔节期追肥浇水拔节期追肥浇水可以提高成穗整齐度,增加亩穗数;可有效减少不孕小花,提高穗粒数;能够延缓后期叶片  相似文献   

20.
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是近几年科研人员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提出的小麦高产新技术,技术要点是在氮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改过去底肥“一炮轰”或前重后轻、冬春追肥为重施拔节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