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农产品供给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根源,探讨了信息不对称对农户生产行为选择的影响,并证明了通过斯宾塞-莫里斯条件去提高信息不对称市场的交易效率是可行的,最后根据这个条件的实现提出了改善农户生产行为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博弈模型对农户、政府及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农村贫困户贷款难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个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贷款风险的增加、金融机构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贷款主体转移目标至非贫困户。为了改变"贷款难"的局面,从金融机构、政府和农户3个主体出发,分别对贷款对象的确定、风险的防范以及农户的还款保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地加大"一村一品"推进力度,积极引导农户进行专业化生产,然而资金匮乏问题正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分析农户专业化生产融资难的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金融机构根据农户投资成功概率均值判断是否放贷,当金融机构盈亏平衡概率大于农户成功概率均值时,金融机构贷款给农户的预期利润小于零,因而惜贷;反之,金融机构贷款给农户的预期利润大于零,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动态博弈的情形下,较高的抵押率和利率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因此金融机构盈亏平衡概率等于农户成功概率均值时的均衡点为非稳态均衡。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黑龙江)》2013,(12):I0003-I0003
据《北方新报》报道,内蒙古瓜果蔬菜协会于日前成立。曾几何时,分散的农户、菜贩,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因恶性竞争而丧失定价权,结果令不少农民的农产品越卖越亏。因信息不对称,供需信息无法及时对接,个体农户、菜贩,无法对市场波动进行准确预测,结果导致菜贱伤农、瓜贱伤农,增产不增收。  相似文献   

5.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经济中,能否及时准确、充分有效地掌握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等信息,决定着农产品市场交易量的大小,本文从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定价信息,以及信息质量水平不对称对农产品交易产生增加了消费者的交易成本和造成不公平交易和竞争的影响,提出要建立信息预警机制、约束机制,完善农产品溯源制度的方式改善信息不对称对农产品交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郝鹏飞  刘冬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48-19551
基于河北省保定市的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对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具有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意愿,但由于文化水平和家庭自营的限制、市场监测机制的不健全、技术指导的缺乏等原因,农民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能力不足。针对农户自身特点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户行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完善政府的服务与管制职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农户作为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具备了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农户为了改善其生产经营条件、提高收益,对技术产生强烈需求。文章从农户生产经营决策与条件系统的关系分析入手,探讨了农户选择技术时存在的条件障碍,提出了技术选择的模式和具体操作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农业国情为土地产权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和农业生产规模小,我国的农产品在供需、产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谷贱伤农等问题的频频发生,给农户带来极大伤害,小农户不愿继续从事农业活动等情况愈演愈烈。本文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从农户角度对农业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交易的不确定性对于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社意愿具有重要影响,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87团制种玉米种植农户为调查对象,采用计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实证方法,探讨交易不确定性对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社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个体差异、种植规模、是否了解农产品往年价格、对了解农产品信息渠道的信任程度等交易不确定因素对制种玉米种植户参与合作社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社可以从加工环节和销售渠道有效避免农户市场信息的不对称,降低交易不确定性对农户交易成本带来的冲击;合作社利用技术、资源、市场优势,可以有效降低种植规模扩大而带来的交易成本,提升农户对合作社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信息化是指通过对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处理,准确地传递到农民的手中,提高农民的决策准确率,减少因信息滞后、错误和不确定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由于气候条件变化,加之有农户使用药剂不准确,在生产上药害发生频繁,给作物带来的不利影响,甚至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因此,要及时防治以免发生药害,减少损失。药害症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研究设施农作物风险条件下最优生产组合,在target-MOTAD(The minimization of total absolute deviation model)模型基础上,打破风险状态概率等值恒定限制,对target-MOTAD模型进行改进。利用南京市六合区设施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target-MOTAD改进模型实证研究设施农业中"高设施,高风险,高收益"与"低设施,低风险,低收益"2类情境的设施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不同风险条件下最优组合种植策略。结果表明:利用伪随机数模拟风险状态发生概率的target-MOTAD改进模型研究不确定情境的设施农作物组合种植计划是正确和有效的;南京市六合区"典型设施农户"的种植结构需要调整。综合考虑风险状态的规律和生产资料投入等因素,target-MOTAD改进模型更接近现实种植情况,可为不确定情境下设施农作物种植计划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农业企业投资条件下,具有脆弱性的云南西南山区农户出现了显著差异的接受或不接受的生产行为决策。为了优化不同条件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决策,利用Probit模型对云南西南山区5个村寨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农业企业投资条件下农户生产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土地利用率低、土地资源和生计条件差的农户对农业企业投资的选择率较低,是限制因素;小农机推广率高、科技扶持力强的农户对农业企业投资的选择率较高,是决定因素;成本投入和文化教育的影响因子相对较低,是基础因素。而调查农户对农业企业投资的整体接受程度较高,说明农户与农业企业合作在云南西南山区农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直接或间接推动了农业生存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型。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数字经济背景下,农户信息素养对其绿色生产水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对于农户信息素养和绿色生产效率关系的考察研究还相对匮乏。为了帮助农户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适应绿色农业发展的趋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利用陕西、山西和河南三省共计643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门槛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等方法,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了农户信息素养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首先,农户信息素养对绿色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随着信息素养的不断积累,其影响进一步增强;2)机制分析揭示了绿色生产行为是农户信息素养提高绿色生产效率的重要中介路径;3)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户信息素养的影响产生了正向的调节作用,强化了信息素养对绿色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据此,为促进农业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建议提高农户的信息素养水平,引导农户参与绿色生产行为培训,同时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措施有望在释放农户绿色发展潜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动物食品安全是我国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安全隐患源于饲养过程中滥用或不规范使用兽药。运用期望效用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风险偏好、外部信息有效性和农户使用违禁兽药之间的关系,并基于辽宁省生猪养殖户的调研数据,对上述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的风险规避类型和获取外部信息失效是使用违禁兽药的显著影响因素。相应的政策启示是:推行有效农业政策弥补风险规避行为,实现分散转移风险;同时通过对兽药、饲料零售商进行培训、管理和监督,以及加强基层兽医部门和农业院校的兽药信息服务功能,确保农户获得准确完整的兽药信息,降低农户获取信息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农户小生产的局限性,单个农户无法与市场有效对接。“公司+农户”模式、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企业集团三种模式解决了农户作为基本生产单位进入市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代农业所要求的社会化大生产与农户分散经营的矛盾。由于三种经济组织形式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在不同地区发挥的制度效率也不相同,因此在选择时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充分发挥组织的特点和优势,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经济活动中交易的成交量和收益。从河南省休闲农业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入手,分析了其主要表现,并提出了构建休闲农业核心数据库、利用网站全面展示休闲农业、推进休闲农业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和建立有效的休闲农业反馈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是以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本单位,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产供销中间环节多。在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由于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的信息服务不及时、不准确,独立、分散的农户信息闭塞,无法了解和把握市场变化,只能根据看到的、听到的市场价格来进行生产决策,极易一哄而上,造成市场进入的盲目性和结构调整的重复性,使产品积压,价格下跌,农民蒙受巨大的损失。而流通领域服务又跟不上,农产品丰收了,农民却不知卖到哪儿去。加上农产品供给主要是以初级形态出现在市场上,加工增值的比例很少,没有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等等,…  相似文献   

19.
新媒介在我国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科技传播是解决我国“三农”关键问题之一。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要走向市场,需要及时准确的科技信息指导生产,提高农业效益。现对我国当前农业科技传播的现状、新媒介对科技信息传播的作用及影响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快速发展新媒介、提高农业生产力,提出一些具体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五大薄弱环节待解 农业生产效率较低。随着目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家庭分散经营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挑战,个体小农经济在资源、信息各方面与农产品市场供求及价格波动严重不对称,导致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出现下降趋势。在这种形势下,部分农产品生产下滑、农业生产滑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