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刘娇 《云南林业》2003,24(3):23-23
轩辕黄帝栽柏树在陕西黄陵县的轩辕祠内有一株高大的柏树,此树径围10米,高为19米,傲霜斗雪,苍翠欲滴,堪为群柏之首。据传,此株古柏为4000多年前轩辕黄帝所栽。孔子植古桧2400多年前孔子植的一株桧树,现已高达20多米,根深叶茂,挺拔苍劲。这株古桧位于山东曲阜孔庙的大成门内,现用石栏围护着,供游人观赏。秦始皇提倡种路树秦始皇在位时曾提倡种植路树(行道树),西汉政论家贾山的《至言》中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树以青松”便是证明。李衡种橘三国时,东吴太守李衡十分崇拜古代贤哲屈原,对其所作赋《橘颂》尤为喜爱。爱屋及乌,李衡便…  相似文献   

2.
植树佳话     
植树佳话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几种书他下令不烧,其中就有种树之书。后来秦始皇东登泰山,还专门下令不许砍伐草木。秦时全国修筑“驰道”作为交通干线,从陕西咸阳直通今日河北、山东、浙江等地,这种“驰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树以青松”.可以说是最早贯通...  相似文献   

3.
陕西黄陵县黄帝陵下的轩辕庙旁,有一株大古柏,相传是黄帝手植,称为“轩辕柏”。此树下围3丈1尺,高5丈8尺。北京安定门内府学胡同有一株大槐树,顶天立地,据传是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亲植。北宋苏东坡一生爱梅成癖,曾在浙江超山植梅。现在,那里生长着一棵六百多岁的宋梅,相传为苏东坡所植。  相似文献   

4.
植树造林,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德。我国历史上一些皇帝曾大力提倡植树,被作为政绩载入史册。 秦始皇“焚书坑儒”,但规定有几种书不烧,其中就有种树之书,可见其已认识到树木的作用。 后来秦始皇东临泰山,还专门下令“无伐草木”,不准砍伐森林,并要求人们在街边路旁都种上各种树木,一为护路,二为蔽荫遮凉。贾山《至言》一书载:“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树以青松。”唐代诗人岑参曾有诗云:“青松夹驰道,宫观何玲珑?”便是指秦始皇驰道上夹种了青松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的四川省剑阁县,这里的翠云长廊堪称世界奇观。它由近万株古柏组成绿色,分布在西、北、南三个方向约200华里的古驿道上,历经沧桑,仍根深叶茂,生机盎然。 相传这里的古柏是秦始皇倡导在驿道两旁种植的,称之“皇柏”。又传张飞遂令士卒于道旁“植柏表道”,当  相似文献   

6.
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有一些帝王十分重视植树造林,治林轶事甚多: 黄帝植柏 轩辕黄帝是重视植树的先贤。据考证,陕西黄陵县轩辕庙,现存的一株高近20米,胸径7人合抱有余的古柏,即为轩辕所栽,距今已4000多年,被誉称“世界柏树之父”。 大禹封山有林 据《逸周书》记载,大禹不准人们在树木萌生季节乱伐林木,以利育林。他发布禁令:“春三月不登斧,以成草之长。”  相似文献   

7.
在甘肃省灵台县博物馆古灵台的文庙前,有一株参天古柏,树高20米,胸围3米,基围3.6米,冠幅东西7米,南北9米。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历经千百年风雨侵蚀,如今这株古柏仍然枝繁叶茂,苍翠如黛,生命力十分旺盛。然而奇特的是在这棵古柏的主干分杈处,却自然生长着一株高10.6米,基围1.13米的桑树,与古柏盘根错枝,合抱而生,本固枝荣,植株紧凑,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别具风采,融奇、秀、怪、异于一体,形成了“古木生子”的奇异景观,俗称“柏抱桑”,为本县古树奇木中之一景。这棵古柏苍翠耸直…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生长着一些千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它们同历史文物一样是具有历史和科学价值的遗物,是一种特殊的珍贵的“绿色文物”。   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帝陵墓旁有一棵巨大的古柏,树高 20米,树干下围 10米, 7人环抱尚不能合围,有“世界柏树之父”的誉称。此柏树枝干苍劲,柏叶青翠,相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俗称“轩辕柏”,距今已有 5000年历史。   台湾省阿里山有一株桧树,树高 58米,胸径 6.5米,近地面干围达 20米,它的树干材积有 504立方米。据专家考证,树龄距今已有 41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一株红桧,故被誉为…  相似文献   

9.
通海古柏     
通海古柏通海县河西镇文庙内有一株古柏。此树枝叶婆姿,叶色黛青,常青滴翠,枝干游龙戏凤,木质坚实并散发芳香。古柏原高21米,曾因遭砍伐,今存约15米高,围约5米左右。据清乾隆《河西县志》及民国《续修河西县志》载:此古柏植于唐代初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  相似文献   

10.
轩辕柏 陕西黄帝陵轩内有两棵古柏,一棵“黄帝手植柏”,树高近20米,下围10米,挺拔苍劲,约有4000年历史,被专家誉为“世界柏树之父”,是中国现存古树之最。另一棵叫“挂甲柏”,相传是汉武帝挂甲之处;至今树皮还有挂甲痕迹,柏液渗出,似有断钉在内。这两棵古柏虽然年代久远,至今却枝叶繁茂,郁郁葱葱,具有历史研究价值,是一种特殊的“绿色文物”。  相似文献   

11.
爱树佳话     
秦始来“焚书坑儒”,有几种书他下令不烧,其中就有种树之书。后来秦始皇东登泰山,还专门下令不许砍伐草木,秦时全国修筑“驰道”作为交通干线,从陕西咸阳直通今日河北、山东、浙江等地,这种“驰道”“广五十步,三文而树”,“树以青松”,可以说是最早贯通国内的林荫大道了。一般人多认为司马迁是位史学家、文学家,殊不知这位“太史公”对林业也颇有研究。他的著述中有两段精彩的论述,一是“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伞。居之一岁,种之以谷;十岁,树之以木”。他主张种粮种树,自力更生;二是“山居于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  相似文献   

12.
遂川奇树———龙鸟柏文/图/梁传楠在江西省遂川县木汾镇院内,有一座万寿宫,宫的后院隐藏着一株珍奇古柏木,因其树形正反两面像龙头和鸟,故人们称之为龙鸟柏。该树是建宫时所植,已有二百余年历史。这株古柏高11米,胸径73厘米,正面树干凹陷,背面隆起,有5条...  相似文献   

13.
名人与树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植树文化,植树造林,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德,历代不少名人更是爱树如宝,带头植树。轩辕植柏 轩辕黄帝是重视植树的先贤。据考证,陕西省黄陵县的轩辕庙里,至今仍然生长着一株高达19米,树根围10多米的古柏。这棵树至今已有4000多年,它是轩辕黄帝亲手所栽...  相似文献   

14.
名人与树     
植树造林,自占以来就是一种美德。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植树文化,历代不少名人更是爱树如宝,以至使民间植树之风日甚。轩辕植柏轩辕黄帝是重视植树的先贤。据考证,陕西省黄陵县的轩辕庙里,至今仍然生长着一株高达19m,树根围10多m的古柏。这棵树至今已有4000多年,相传它是轩辕黄帝亲手所栽。大禹封山据《逸周书》记载:大禹不准人们在树木萌生季节乱砍滥伐,他还发布了禁令,封山育林。禁令是这样的:“春三月册林不坚斧,以成草木之长。”先师植桧在山东曲阜孔庙的大成门内,有一株古桧树,挺拔苍劲,高达20多m相传为孔子所栽。树旁…  相似文献   

15.
植树绿化,能使人文景区的历史典故更加鲜活起来。我们不敢想象,黄帝陵如果没有一棵棵千年古柏,留给炎黄子孙的将不仅仅是一种遗憾!而正是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的古柏,才“记载”和演绎了炎黄文化的博大精深。峨眉山佛教文化底蕴不可谓不深,而导游每忘不了自豪地向游客介绍植於寺内的两株树蕨、  相似文献   

16.
三圣古柏     
鹤壁市郊区石材乡中石材村有一株千年栓柏,位于村电爷庙前,当地人称为“三圣古柏”,树高17米,胸围4.61米,树干高13.2米,冠幅15.2米,树干笔直,古朴苍劲,粗大无比,生长茂盛,树姿优美。 据当地群众讲:这株三圣  相似文献   

17.
树木史话     
数千年来,在广阔的神州大地上,流传着许多植树造林的动人故事。读了这些故事,怎能不从中受到教益? “黄陵柏”的传说陕西省黄陵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因轩辕黄帝“衣冠冢”建于此县而得名。黄陵县的桥山有数万株古柏,棵棵粗壮高大、神态各异,其中最大的一棵围粗32尺,高60尺,相传是五千多年前黄帝亲手所植,故取名为“黄陵柏”。这些参天的古柏能很好地保存下来,是人民群众切实加  相似文献   

18.
《河北林业》2023,(5):23-25
<正>神头村鹊王庙古侧柏群——九龙柏在内丘县鹊王庙前有9株柏树,传说树龄均在2000年以上,平均树高13米,平均胸围2.7米,苍翠奇特。9株柏树隆起的树根粗大且裸露于岩石之外,又似龙爪深深嵌入岩石,树石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就像飞腾的巨龙,气势如虹。柏树下有一块石刻,名为“药石”,为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年)龙峰所题。“药”指中药,“石”指由砭石磨成的针,合起来代表扁鹊当年行医的两大法宝——中药与针灸。9株古柏虽历经千年风霜,但无虫害损伤,连年结籽,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在首株古柏边横卧一巨石,石上镌刻“九龙桥石柏”5个大字,笔锋雄浑刚健。古柏、字石为鹊王庙平添了浓重的古韵风采,令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9.
陈国创 《中国林业》2008,(17):24-25
陕西省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祖先较早活动的一片沃土,那里有秦代国都.唐代国都等古代都城,还有星罗棋布的古寺明观、庙宇皇陵。更有中国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陵。这里古柏参天,林深幽静,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古柏在中国随处可见,论树龄最长、树干最粗、枝干最美,当属陕西黄陵县的“皇帝手植柏”。据史料记载,这棵柏树树龄已有5000多年,树高20余米,干粗11米。  相似文献   

20.
中牟奇树     
岗王庙鸟柏河南省中牟县岗王庙大门口东西对称有两株树龄1600余年的古柏,东边一株高17米,胸径1.02米,冠幅14米,主干高5米,立木蓄积6.7立方米;西边一株高14米,胸径0.65米,冠幅6米,主干高5米,立木蓄积2.3立方米。目前,两株古柏枝繁叶茂,苍劲挺拔,生长旺盛,极为壮观。据当地一位老人说,西边一株曾被风刮折一枝,锯开木材后纹理呈鸟形,是非常珍贵的鸟柏(右图)。高皇寺神槐三官庙乡后段村高皇寺(原名永福寺)大门东西两侧建寺时对称栽植有两株国槐,树龄1200余年。西边一株高而粗,东边一株次之。东边一株在新中国建立前被风刮倒,后被烧。西边一株高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