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杨树食叶害虫的种类(一)春尺蠖属于鳞翅目,尺蛾科,在河南一年发生一代。春尺蠖2月中旬开始羽化出土,3月底4月初树木萌动后,开始孵化为害幼芽及嫩叶。蛹集中在树木根颈周围的表层土壤中越冬;成虫雌雄异型,无翅雌蛾爬行上树,和有翅雄蛾交配,产卵于粗翘树皮下;老龄幼虫食量大,抗药性极强。(二)杨小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幼虫啃食杨树叶片为害,幼虫常群集为害,将叶  相似文献   

2.
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是1856年印度学者stanton第一次发现记录。它是柑桔的主要害虫,属鳞翅目、桔潜叶蛾科,全国柑桔产区均有分布。柑桔潜叶蛾又称为“鬼画符”、“绘图虫”,因该虫的幼虫潜入嫩叶、嫩枝及嫩果的表皮下取食,隧道上只留下叶膜形成白色弯曲虫道而得名。其引致叶片畸形卷曲,容易落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影响幼树生长和结果。被害的卷叶又常是柑桔红蜘蛛、卷叶蛾等害虫的“避难所”和越冬场所,更严重的是潜叶蛾为害叶片和枝条所造成的伤口,最易被柑桔溃疡病、炭疽病病原细菌所入侵,贻害更大。国内外不少…  相似文献   

3.
梅木蛾(Odites issikii Takahashi),属鳞翅目,木蛾科,主要为害果树。以幼虫蛀食叶片为主,严重时叶肉全部被取食光,只剩叶脉呈网状。对辽宁省突发的梅木蛾进行形态特征鉴定,描述、拍摄梅木蛾卵、幼虫、蛹及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绘制成虫触角、外生殖器及幼虫胸腹部毛序图。调查结果表明:梅木蛾在辽宁设施葡萄园的叶片被害率达80%以上,每片叶的悬垂的叶卷筒数平均为4个;幼虫为害高峰期为7月下旬至8月,9月上旬是末代成虫羽化高峰期。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柑桔潜叶蛾在夏秋梢上的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对柑桔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而食物条件(嫩梢)是影响潜叶蛾夏秋季发生的关键。尤其是柑桔大量抽发夏秋梢期间,正是潜叶蛾发生盛期,危害更为严重,可见,斩断食物链是防治柑桔潜叶蛾的根本措施。1危害症状柑桔潜叶蛾属鳞翅目、桔潜蛾科害虫。以幼虫在柑桔嫩茎、嫩叶表皮下危害,呈现银白色蜿蜒隧道,受害叶片卷缩或变硬,易于脱落。一年中春梢受害较轻,在夏秋梢  相似文献   

5.
甜橙夏秋季主要虫害--潜叶蛾的防治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潜叶蛾又名绘图虫,属鳞翅目,桔潜蛾科.在我市夏、秋季(7~9月)是柑桔类主要虫害.潜叶蛾以幼虫潜入嫩梢、嫩叶和果实表皮下蛀食形成弯曲隧道,使叶片卷曲硬化,新梢生长差,影响幼苗、幼树树冠的形成和成年树树势与开花结果.一般夏、秋梢和苗木及幼树受害重,需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6.
正1潜叶蛾概述潜叶蛾属赤鳞目,潜叶潜蛾科,在全世界范围内各个柚子产区均有分布,在中国多发于云南、福建、浙江、湖南、湖北等柚子园区。潜叶蛾的幼虫主要为害柚子幼芽嫩叶,个别情况还会为害柚子果实。幼虫常常钻到叶片的表皮之下,以叶肉组织作为食物,导致叶片出现蜿蜒的虫道,同时在叶片中间留下粪线。由于受害叶片表面的虫道以及粪线,所以潜叶蛾有着"绘图虫"、"鬼画符"的俗称。  相似文献   

7.
烟草潜叶蛾[学名Gnorimoschema Opeculella(Zeller)]即馬鈴薯块茎蛾,属鳞翅目麦蛾科,是为害烟草与馬鈴薯的一种重要害虫。烟草被害后,叶片仅剩上下表皮,失去利用价值;馬铃薯被害后,块茎发生腐烂。因此,世界各国把該虫列入危险性病虫之內。1964年9月中旬,我們到宿松县进行烟草病虫害调查时,发現这个县大部分地区已有潜叶蛾发生,而且为害程度比較严重。如在九姑区五处調查,潜叶蛾的平均为害株率已达66.6%。由于调查时间较晚,发現的被害状在杈烟及残留叶耳叶片上较多,重的一片叶上有三条幼虫,被害面积达叶片的三分  相似文献   

8.
玉米青虫属夜蛾属夜蛾科,学名Laphygma exigna Hubner。在六安地区一年发生三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第二年4月間化蛹,5月上旬羽化,第一代幼虫在5月中、下旬为害春玉米,第二代幼虫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夏玉米,第三代幼虫在8月上旬为害秋玉米(麻茬玉米)。卵期一般为四至五天,幼虫期十五天左右,蛹期七至八天,从卵到化蛾完成一代約需一个月时間。成虫多产卵于玉米叶的背面,幼虫畏光,多早晚为害,初龄幼虫喜群集在心叶或叶背为害,取食叶之下表皮及叶肉組織,被害叶残留上表皮,初呈白色,后变焦黄;老龄幼虫則食叶面,仅留叶脉,一般被害叶被吃成許多长形裂缝,严重时全叶吃成碎片。1963年六安地区玉  相似文献   

9.
柑桔潜叶蛾是为害柑桔叶片的重要害虫。上海地区一年发生8~9代,以蛹和幼虫在桔叶片上越冬。幼虫于6月15日开始为害,8月15日至9月20日是幼虫为害盛期。在7月26日前做好夏季剪梢工作。可以压低虫口密度。8月1日起每隔7~10天喷撒1次农药,连续3~4次,可以控制为害。  相似文献   

10.
桃潜叶蛾在秦安县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潜叶蛾(Lyonttia Clerkellal)属鳞翅目潜叶蛾科,主要为害桃,也危害杏和李,以幼虫潜食桃叶片。严重发生时,单叶虫斑多达10余个,致使叶片破碎,叶功能丧失,提早脱落,影响果实生长和次年花芽分化。秦安县是“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桃产业是秦安县的主要产业之一,据我们调查,桃潜叶蛾在秦安县5100hm^2桃园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重者叶片被害率达85%以上,对产量和质量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对桃潜叶蛾的生活史、生活习性观察和防治试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番茄潜叶蛾雌雄成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的组成结构及多样性,为番茄潜叶蛾肠道细菌多样性和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法对番茄潜叶蛾雌雄成虫肠道可培养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并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和16S rDNA序列进行种属鉴定。【结果】从番茄潜叶蛾雌成虫肠道中分离得到16株细菌,分属于2门7科12属,优势门、科、属、种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84.30%)、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83.79%)、肠杆菌属(Enterobacter)(83.38%)和成都肠杆菌(E. chengduensis)(81.86%),Brachybacterium ginsengisoli(6.32%)、耐盐节杆菌(Arthrobacter pascens)(2.04%)和B. vulturis(1.33%)为主要细菌种类;从番茄潜叶蛾雄成虫肠道中分离得到12株细菌,分属于2门3科6属,优势门、科、属、种分别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74.02%)、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73.36%)、芽孢杆菌属(Bacillu...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杉梢小卷蛾的为害习性,鉴别杉梢小卷蛾雌雄蛹和成虫的主要形态特征.[方法]从杉木林采集带杉梢小卷蛾幼虫的梢头,带回养虫室饲养观察,并结合室外林间观察等方法,对杉梢小卷蛾的幼虫、蛹和成虫等的行为习性以及雌雄蛹和成虫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杉梢小卷蛾幼虫具有转梢为害杉木梢头的行为习性,幼虫接近老熟后,在适宜的...  相似文献   

13.
柑桔潜叶蛾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 la(stainton)以幼虫潜入。夏季以后在嫩叶嫩梢的表皮下蛀食为害,造成明显银白色弯曲虫道。受害叶片皱缩畸形,枝梢细弱,养分不足。对果苗、幼树的危害更为严重,影响生长和结果,且加重冻害。被害叶片常是  相似文献   

14.
柑桔潜叶蛾又名画图虫、鬼画符、潜叶虫,是危害上海地区柑桔最严重的蛾类害虫。如不加以防治,就可能造成较大危害,严重影响桔园树势及柑桔产量和品质。现将我区10多年对柑桔潜叶蛾发生规律的观察与防治技术报道如下。1形态特征与危害特点柑桔替叶蛾成虫体长约2mm,为小型蛾子,头  相似文献   

15.
于2022年4月至11月,在深圳市多个住宅小区绿地调查发现1种危害榕属植物的舞蛾科害虫,采集其幼虫,在室内饲养至羽化,观察各虫态形态特征并进行初步鉴定,对其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扩增,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数据,鉴定该虫为交织桑舞蛾(Choreutis emplecta (Turner))。调查其寄主植物、发生及为害情况,发现该虫主要危害黄金榕,在小叶榕、垂叶榕和金钱榕上有零星发生;4—11月均可见该虫幼虫,9月幼虫虫口密度稍高,4—5月、8—9月和11月可见该虫成虫。  相似文献   

16.
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是为害柑桔新梢的主要害虫。主要从农业、化学和生物防治3个方面综述柑桔潜叶蛾的防治方法。概述农业、化学防治的主要研究内容;生物防治方面,论述国内外柑桔潜叶蛾的主要寄生性天敌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敌种类、性引诱剂的使用、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的利用、病原微生物的利用等方面在防治柑桔潜叶蛾中的研究概况,并讨论今后持续综合防治柑桔潜叶蛾的发展趋势,以为今后柑桔潜叶蛾持续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 4个柑桔品种对柑桔潜叶蛾 (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ton)实验种群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各柑桔品种上柑桔潜叶蛾从卵到蛹的发育历期、存活率 ,雌成虫产卵量、产卵动态、寿命和种群生命表参数都存在明显差异 ;供试品种对潜叶蛾抗性的强弱顺序为 :福桔 >蕉柑 >雪柑 >芦柑 .福桔上潜叶蛾存活率为 2 2 .97%、产卵量 2 0 .91粒·雌 -1,均比其它 3个品种上的低 ;发育历期为 19.5 8d,比其它品种上的长 ;种群生命表参数中 ,内禀增长率为 0 .0 72 1、周限增长率为 1.0 75 d-1,均比其它品种上的低 ,世代平均历期为 2 1.5 d,比其它品种上的长 ,表明福桔对柑桔潜叶蛾抗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8.
柑桔潜叶蛾又称为“鬼画符”、“绘图虫”,属鳞翅目、桔潜叶蛾科。幼虫潜入嫩叶、嫩枝及嫩果的表皮下取食.隧道上只留下叶膜形成白色弯曲虫道而得名。该虫引致叶片畸形卷曲,容易落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影响幼树生长和结果.  相似文献   

19.
荞麦钩翅蛾属鳞翅目,钩翅科,主要为害荞麦。初孵幼虫为害嫩叶叶肉,残留表皮,叶片受害处呈薄膜状,后幼虫吐丝卷叶,藏在其中,把叶片食穿。其生活习性为: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羽化盛期为7月中旬,羽化后马上交尾。成虫有趋光性,7月下旬到8月上旬将卵产在叶片背面并排列成块  相似文献   

20.
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属鳞翅目、叶潜蛾科(Phyllocnistidae),以幼虫潜叶为害,是柑桔新梢的主要害虫。 关于该虫的龄期,一直未有报道。仅Ba-Angood(1977),根据隧道和粪便大小判断为四龄,不是经蜕皮壳来鉴别。作者根据蜕皮壳将幼虫分为四龄,蜕皮壳在隧道中可找到。1~3龄取食为害,4龄幼虫停止取食,专司吐丝结茧,建造蛹室。 一龄幼虫头宽0.12毫米,体长0.34~1.03毫米,头胸部显得特别膨大,腹部仅及体长之半,第10腹节不分叉。 二龄幼虫头宽0.20毫米,体长0.77~1.771毫米,体扁平,每节背面的四个凹孔可见,第10腹节己分叉。 三龄幼虫头宽0.34毫米,体长1.5~5.5毫米,体背中线两侧扁平,背中线弧形隆起,尾端尖细,第10腹节分叉的两裂叶延长,后期幼虫具一对较长的尾状物。 四龄幼虫头宽0.32毫米,体长3.23~4.2毫米,体长筒形,口器特化为吐丝器,第8~10腹节逐渐收窄,呈喇叭状。 各龄幼虫的潜道长短及粪便大小,亦可粗略地作为龄期的区分,但以头宽区分较为准确。幼虫头宽的增长(除不取食的四龄幼虫头壳外),成几何级数增加,基本符合戴雅氏定律(Dyar's law)。 幼虫龄期的研究有助于生命表及预测预报和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