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李萌 《北京农业》2012,(15):249
对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重要体现进行分析,并从4个方面的途径来实现对失地农民权益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城市化大步推进,一大批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因此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因受制度缺陷等因素影响,失地农民许多权益受到侵犯、损害和流失。如何解决和处理好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作者通过对众多相关研究文献的归纳汇总,对围绕当前失地农民的热点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用土地被征用,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农民因失去土地而生活无法保障,失地农民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中国失地农民及其保障的现状,并从制度的建设,失地的补偿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几方面提出了建立一个完善的失地农民保障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飞速发展,使得许多的农村土地被国家大量的征收,这使一个特殊群 体快速地在社会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就是失地农民。他们既不是农民却又与城市中的居民不同。 这种群体的产生是每一个国家在发展中都会遇到的问题,而对于该群体在社会中的生存也成为一项 重要的问题。因此,文章以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问题以及原因入手,提出了解决城市化进程下失 地农民问题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制度、经济、文化与心理、社会关系网络4个方面分析了失地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遭受到的社会排斥,理清了社会排斥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从创新制度、改造就业环境、转变观念等方面入手,缓解和消除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排斥,促进失地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逐年攀升,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的情况下面临着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了我国在对失地农民征地安置过程中存在着分配不规范、安置补偿费标准低、就业难和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等问题;对此提出:分配规范化与补偿合理化、拓宽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市民化现实模式的一种。目前“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现状离市民化的目标体系甚远。影响“城中村”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因素主要包括: 人口素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社会权利、生活质量。据此, 提出推进“城中村”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对策——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和全国范围内的失地农民一样,西部地区失地农民在生活、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其弱势地位无庸质疑,加上西部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经济社会差距,使得西部地区失地农民的处境更加困难.本文撰写的目的就是希望在认识失地农民问题普遍性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地找到西部失地农民问题的特殊性,紧紧抓住城市化、西部地区、失地农民、合理安置补偿等几个关键词,以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为指导,以问题--问题产生的根源--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和具体措施为基本脉络,对如何解决西部地区失地农民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加快推进城市化是历史的必然。在现阶段推进城市化必然导致农民大量的失地,致使农民失去很多利益,尤其是在土地征补方面损失更大。本文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对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害问题的同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与观念转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失地农民由农民变为城市市民虽然获得了制度上的准入,但在身份转变过程中却存在着社会保障不力、角色转变困难以及居住条件、生活方式与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及困惑。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失地农民尽快重新就业,加强社区管理,提高失地农民素质,转变就业观念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而振兴乡村,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障农民的利益为导向,带动农民致富,带动农村振兴。但是,长期以来,农民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农民的权益更是得不到保障,实际权益的缺失成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绊脚石。这一难题需要引起重视并亟待解决。因此,保障农民权益将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和重要环节。本文从农民权益缺失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了解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策略,从而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为稳步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我国各省(区、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实践和经验,分析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对策建议。【结果】主要存在保障水平低、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现有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一定难度、失地农民再就业难度大、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具体操作细则、征地补偿标准偏低等问题。【建议】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完善征地程序、合理设定征地补偿内容和补偿水平、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资金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建立留地安置制度,以保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4.
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工资水平低和居住条件不好,难以享受城市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是制约农民工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民工应提高自身素质,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弊端,健全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工工会组织,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公民权视角下宅基地退出中农民权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凯翔  胡银根  常帅  田甜 《湖北农业科学》2016,(5):1324-1328,1332
从公民权这一视角出发,运用综合分析法、文献资料法与实证研究法,探讨了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农民权益受损现状,在分析其受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农民权益的对策。结果表明,现行宅基地退出的主要途径是政府主导,退出过程中农民的私人权益、社会权益、政治权益受到侵犯,其原因主要是现行土地制度为政府侵犯农民权益留下空间、地方政府权力受约束不力以及农民自身权利意识淡薄。由此提出了保障农民权益需要重构宅基地制度、优化宅基地利用对策、规范地方政府权力运行以及培育农民权利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愈来愈多,在当前的制度安排下,失地农民面临着严重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提出了维护失地农民权益的思路与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主要原因,指出了对待失地农民利益应遵循平等与公平、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以及共同富裕的原则,提出从严格界定“公共利益”;明晰集体土地产权,合理确定各土地产权的补偿标准;实施多元化的征地补偿方式,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等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思路。研究结论: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让失地农民分享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才是真正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农民们只有接受法制观念启蒙,并通过合法途径争得自己的权益,才能逐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本文根据在线农民权益保护信息资源的内容、形式、权威性、规范性、合法性、稳定性及功用,将中国在线农民维权信息资源收集、分析、整合、分类,将其分为五大类,选择有代表性的在线资源做一浅析。在重要网站的介绍上略有侧重,为公众传递农民维权最新在线信息,并提供一些本人在实践中积累的关于网络信忠资源检索利用的策略与技巧。以期能为广大农民朋友以及关注、关心农民朋友的各界人士提供有益资讯与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研究社会规范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从社会规范一致和冲突的双重视角出发,利用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安徽和江苏6省1 241份农户调查数据,通过ordered probit模型、ordered logit模型和层次回归方法对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在农户亲环境行为中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1)当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一致时,二者均会直接促进农户对亲环境行为的实施,同时二者还可互为调节变量促进彼此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正向影响。2)当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冲突时,描述性社会规范会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产生直接促进作用,而命令性社会规范则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不产生直接影响或影响不大。3)无论是在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一致亦或冲突的情境下,感知行为控制和亲环境行为认知均可促进农户对亲环境行为的实施。据此提出制定合理的亲环境行为实施标准、设立“亲环境行为实施模范户”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利益诉求机制完善的农民权益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长健  孙婧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714-47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农民权益的保护问题,但现阶段当农民合法权益面临侵犯时,却难以选择合法渠道进行权益表达。该文对利益诉求机制体系化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农民权益保护的和谐发展路径,对农村利益诉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贵阳市花溪区云上、洛平、大寨、吉麟、花溪等5村为例,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在征地过程中存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失地农民生活缺乏基本保障、对失地农民基本利益代表缺乏信任等问题,提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政府引导补偿款的合理使用、合理安置失地农民就业、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等对策,以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