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提高对淀粉样变性的临床诊断能力,加深对组织学病变的认识。分析鸭全身性淀粉样变的临床特点,对病理组织进行刚果红、H.E.染色。病鸭肝、肠道、脾、肾、关节及胰腺经刚果红和H.E.染色在血管周围及细胞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均质红染。其中以肝脏、脾脏、肠道红染的组织最多,胰腺、关节次之,肾脏最少。表明淀粉样物质在肝脏、肠道等内脏器官的沉积是鸭死亡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徐镔蕊  林健  孙艳争 《中国家禽》2004,26(21):21-22
鸭瘟(Duck Plague),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病毒病,其病理学特征是侵害血管、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糜烂,淋巴器官出现病变、实质器官退行性病变。潜伏期3~7天,一旦出现明显症状,通常3~5天死亡。从7日龄雏鸭到成年鸭均可发生自然感  相似文献   

3.
对送检的42例疑似猪瘟或伪狂犬病病例样品进行了病理学诊断。样品主要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脾脏、肺脏、肾脏、肠、脑等,通过甲醛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后进行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主要的病理变化包括扁桃体炎、脾炎、淋巴结炎、肠炎、肺炎、肾小球分叶增多、脑膜脑炎,未见伪狂犬病嗜酸性包涵体。结合相关病理学知识,初步判定疑似猪瘟。  相似文献   

4.
5.
2019年9月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院收到荣昌某养殖户雏鸭病料一份(2只),送本实验室进行病理学诊断。对病鸭进行临床诊断后将其处死,按常规方法进行尸体剖检,采集各组织脏器后放置于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进行石蜡切片制作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分离菌株进行细菌16S rRNA基因鉴定。结果表明:病鸭临床表现为站立不稳,走路摇晃,颤抖,叫声低沉不响亮;尸体剖检病变表现为心脏、肝脏表面有黄白色纤维素性伪膜;气囊浑浊,有炒鸡蛋样黄白色物质;其他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损伤;经PCR鉴定,分离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与鸭疫里默氏菌同源性最高。经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及PCR鉴定,初步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  相似文献   

6.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武汉市郊某鸭场肉鸭暴发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诊断结果.并提出防治该病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7.
鸭的三包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及两者混合感染引起的一种小鸭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以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和神经症状为主;其剖检变化以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出血性肠炎为主。可采取药物治疗、药物预防、疫苗预防;改善栏舍条件,加强饲养管理及卫生消毒工作等综合性防制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8.
9.
对鸭结核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诊断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养殖者和兽医工作人员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多杀性巴氏杆菌,寄生在健康动物的扁桃体和上呼吸道内,属于条件性致病菌。正常情况下,鸭巴氏杆菌侵染机体后,刺激机体防御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但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治疗不彻底时,致病菌在短时间内不能被清除,在机体内持续存在或反复作用,不断损伤组织,导致机体免疫细胞过度增生,进而促使免疫器官产生功能性障碍,影响其功能。同时,致病菌可不断繁殖,并直接沿组织间隙向周围组织、器官蔓延或向全身散播。致病菌侵入机体后,产生的外毒素或内毒素随血液循环到达各组织器官,由于肝、肾的解毒功能逐渐退化,毒力因子直接损伤细胞,导致  相似文献   

11.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VE),是鸭、鹅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血管,造成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糜烂、淋巴器官出现病变,实质器官有退行性的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腿软、走动困难、不愿下水、肿头,是严重危害养鸭业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新型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学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新型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对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接毒后24-48h为感染鸭死亡高峰,试验发病的死亡率为80%;感染雏鸭肝、脾、胰、肾的组织病理变化分别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肝炎,坏死性脾炎,胰局灶性坏死及肾小叶的异嗜性粒细胞浸润。肝、肾组织的脂肪染色结果表明,肝脏有脂肪蓄积,而肾脏未见有脂肪蓄积。  相似文献   

13.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以肝炎为主要特征的雏鸭传染病。早在1945年春Levine和Hofstand观察到以肝肿大和出血为特征的雏鸭急性疾病,但未分离到病原因子。Levine和Fabrint(1905年)在长岛首次从鸡胚中分离到病毒。然后在美国大部分地区都发生此病②。  相似文献   

14.
人工感染鸭疫里氏杆菌雏鸭的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人工感染7日龄雏鸭,对其进行了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感染鸭疫里氏杆菌24h后,感染鸭开始出现死亡,且在48h内全部死亡。剖检可见典型的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在感染鸭的心、肝、脾、肺组织出现纤维素性炎症,脑和肾组织分别出现脑膜炎和坏死性肾炎等变化。  相似文献   

15.
发病情况。邹平某种鸭场引进7000套樱桃谷肉种鸭,饲养到13周龄时有数只出现跛行,户主曾用痢特灵治疗,但无治疗效果,3周内共死淘种鸭127只。病鸭精神不振,跛行,不能站立,伏卧在水槽或食槽附近,仍能吃食和饮水,但因采食困难,最后饥渴衰竭而死。病鸭趾关节发热肿胀,触之有痛感,个别鸭趾底脓肿瘤状。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苏联伊万诺沃州一个养禽场饲养的鸭都患有一种共同的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是黄疸。本文的目的便是确定黄疸的种类,病理过程发生的原因及其对肉质量的影响。肉眼检查胴体可发现皮肤、皮下组织、结膜、骨骼肌、浆膜和粘膜均有黄疸症状。有些鸭的肝脏明显肿大,特别是右叶,其横隔膜面显得平滑,或呈轻微结节状,有时略显粗糙,呈灰黄色(土灰色、黄色和淡蓝色塌陷性病灶往往交错在  相似文献   

17.
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自然病例的病理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随州、新州和襄樊养鸭场的发病雏鸭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观察,血清GLU、ALT、AST、TP检测,鸭胚、雏鸭接种试验和饲料黄曲霉毒素B1检测等一系列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死亡雏鸭肝脏肿大,表面有白色网格状花纹。组织病理学观察,肝细胞严重水泡变性和脂肪变性,肝细胞索之间有胆小管显著增生。发病雏鸭血清生化指标GLU为5.89±1.71mmol/L,TP含量为8.74±1.88g/L,ALT和AST活性分别为168.19±86.85U/L和101.08±57.58U/L;鸭胚及雏鸭接种试验均未出现死亡;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分别为6.7μg/kg至8.3μg/kg。检查结果表明:3地鸭场雏鸭均为黄曲霉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18.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关节炎及脑膜炎等.由于该病的高死亡率、高淘汰率,已成为养鸭业经济损失的重要疫病之一.我们在实践中遇到一例该病,现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1诊断 鸭霍乱和鸭瘟是鸭的两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发病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它们常并发流行,某些症状又很相似,因此诊断时要注意区分。鸭霍乱和鸭瘟(新城疫)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