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EG引发对燕麦老化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45℃老化48d的超干燕麦(Avena sativa)种子(含水量4%)为材料,通过不同渗透势PEG-6000(0、-0.3、-0.6、-0.9和-1.2 MPa)引发0(CK)、3、6和12h,然后分析其发芽率、幼苗根长、芽长、根鲜重及芽鲜重的变化,以探讨PEG引发对燕麦老化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渗透势PEG(0和-0.3 MPa)可显著降低燕麦老化种子的发芽率(P0.05),而低渗透势PEG(-0.9和-1.2 MPa)则显著提高了其发芽率(P0.05),PEG引发显著促进了燕麦老化种子幼苗根的生长(P0.05)。然而,PEG引发后燕麦老化种子幼苗根和芽的鲜重,以及芽长均显著下降(P0.05)。PEG的渗透势、引发时间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均影响燕麦老化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老化后的超干燕麦种子如何应用PEG引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赤霉素对干旱胁迫下高羊茅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PEG胁迫下赤霉素浸种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选用5个赤霉素浸种处理:0,100,200,300,400 mg/L,浸种后分别在0%,5%,10%,15%,20% 5个浓度PEG胁迫下进行萌发试验,对浸种后种子的丙二醛,电导率和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0和100 mg/L赤霉素浸种后种子的电导率显著高于(P≤0.05)其他3个浓度,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P≤0.05)其他3个浓度。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PEG浓度高于15%时,种子发芽率和根,芽长有明显下降。在5%和10%PEG胁迫时,100 mg/L赤霉素与0 mg/L浸种相比发芽势提高了47.06%、37.33%,发芽率提高了19.46%、16.95%。在5%,10%PEG胁迫时,200 mg/L赤霉素与0 mg/L浸种相比根长分别提高了53.26%、30.12%,芽长提高了79.87%、50.75%,随着PEG胁迫增大,赤霉素缓解PEG胁迫抑制根芽生长的作用逐渐减弱。另外,PEG胁迫对芽长的抑制作用比根长更强,而且经赤霉素浸种后幼苗的根冠比明显变小。综上所述,促进高羊茅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缓解干旱胁迫最适宜的赤霉素浓度为100~200 mg/L。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外源水杨酸浸种处理对聚乙二醇(PEG)胁迫下谷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冀杂金苗1号谷子品种为试材,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5种水杨酸浓度(0、50、100、150、200 mg/L)对20%PEG处理下的谷子种子萌发过程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水杨酸浓度的增加,谷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水杨酸浓度为150 mg/L时,各指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95.33%、90.67%、1.12和39.22,是蒸馏水对照组(水杨酸浓度为0 mg/L处理)的1.22、1.30、1.36、2.12倍(P<0.05);PEG胁迫下谷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高于PEG对照组(水杨酸浓度为0 mg/L且添加20%PEG溶液),随水杨酸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水杨酸浓度为150 mg/L时各指标达到最大。随水杨酸浓度的增加,谷子幼苗的根长、株高、苗鲜重、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则表现为先降再升的趋势。研究表明,水杨酸对干旱胁迫下谷子种子萌发和幼苗...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根际促生菌在种子引发中的作用,以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ACCD)为筛选指标,从扁穗雀麦(Bromus cartharticus,Vahl)幼苗根系中分离出可修复种子老化的植物根际促生菌BCR5,同时采用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人工老化时间(A,24 h、48 h、72 h、96 h)、菌浓度(B,1×10~6cfu/mL、1×10~7cfu/mL、1×10~8cfu/mL、1×10~9cfu/mL)、种子引发方法(C,H_2O引发、MgSO_4引发、H2O2引发、不引发)和引发时间(D,6 h、12 h、18 h、24 h)对扁穗雀麦老化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BCR5结合其他种子引发方法混合处理可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一定程度上恢复种子活力,提高老化种子的发芽率,并促进胚根和胚芽的伸长;菌浓度(B)是影响老化种子萌发和胚根伸长的主要因素,引发时间(D)主要影响胚芽生长;用菌株BCR5处理扁穗雀麦老化种子的最优方法为人工老化时间72 h、菌浓度1×107cfu/mL,结合H_2O_2引发处理18 h。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适宜的人工老化处理可打破扁穗雀麦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5.
紫花苜蓿种子水引发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苗与建植难是限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黄土高原干旱雨养区栽培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种子引发技术可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高种子活力、增强幼苗抗性,从而提高幼苗建植率。基于此,本研究以陇东苜蓿为材料,探讨了种子引发温度(10、15、20℃)、引发时间(12、24、36、48h)以及加水量(原始种子质量的90%、120%、150%)对种子引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多数条件下引发能显著提高苜蓿种子的萌发速率,促进幼苗生长,但对种子最终萌发率没有影响。当引发加水量为种子初始重的90%、引发温度为10℃、引发时间为36h时种子的活力指数最高,可作为紫花苜蓿种子引发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6.
赤霉素浓度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和呼伦贝尔黄花苜蓿2种苜蓿品种为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农1号紫花苜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速度以及根长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赤霉素浓度为50 mg/L时效果最好;呼伦贝尔黄花苜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速度以及根长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外源激素对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种子破除休眠和幼苗生长生理的作用,本研究分别设置3个浓度的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野牛草进行浸种处理,浸种后进行发芽试验,对浸种后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内源激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赤霉素浸种可以有效增强野牛草种子发芽力,提高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其中,2 000mg·L-1的赤霉素处理效果最显著(P0.05);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浸种可以有效增强野牛草种子的生活力。2)赤霉素处理有助于野牛草幼苗地上部的生长;生长素处理对野牛草幼苗地下部和根冠比有显著(P0.05)的增强作用,其中较低浓度(250mg·L-1)处理效果最明显。3)1 500mg·L-1赤霉素与450mg·L-1生长素浸种均可显著(P0.05)提高野牛草幼苗可溶性糖与淀粉的积累。4)较高浓度的外源赤霉素和生长素浸种处理会使野牛草幼苗内源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ABA)含量上升,其中,2 000 mg·L-1的赤霉素和450mg·L-1的生长素浸种效果最佳。综上所述,打破野牛草种子休眠、促进地上部生长及其幼苗内源赤霉素含量的最佳试剂和浓度为2 000 mg·L-1的赤霉素,增加可溶性糖和淀粉在野牛草幼苗期积累的最佳试剂和浓度是1 500mg·L-1的赤霉素;促进野牛草幼苗地下部生长的最佳试剂和浓度是250mg·L-1的生长素,增加野牛草幼苗内源生长素和脱落酸含量的最佳试剂和浓度是450mg·L-1的生长素。  相似文献   

8.
苦豆子种子形态特性及发芽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  张勇  陈叶  罗光宏  颜霞 《草地学报》2007,15(5):486-490
野生苦豆子种子硬实率高,因种皮不透水和不透气,而具有深休眠性。本研究观测了野生苦豆子种子的形态特征、种子大小、千粒重和硬实率,并对H2SO4破除种子硬实的处理浓度和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聚乙二醇(PEG)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种子田间萌发的适宜土壤含水量和播种深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豆子种子长为3.865mm,宽为3.358mm,厚为2.321mm,千粒重为20.775g,硬实率达99%;破除硬实处理适宜的H2SO4浓度为65%,时间是20min;0.02%GA3对提高种子发芽速度和幼苗生长量具有显著的作用,此外PEG处理种子能显著提高幼苗的生物量;苦豆子种子田间萌发的适宜土壤含水量为8%~12%,播种的最适深度是1~3cm。  相似文献   

9.
外来物种小飞蓬的化感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在室内用离体生测方法测定了小飞蓬水浸提液对马唐、稗草、反枝苋、黄瓜和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飞蓬水浸提液对5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种受体植物中,以油菜最为敏感,最低浓度0.012 5 g/mL处理下,油菜种子完全受到抑制不能萌发,在0.025 0 g/mL处理下反枝苋、马唐、黄瓜和稗草种子的萌发率分别为6.67%,9.09%,40.00%和50.00%;各种受体植物种子的发芽速率与种子萌发率一致,但较种子萌发率敏感。相同浓度处理时,小飞蓬水提物对5种植物根长的生长抑制作用均明显高于对苗高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和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采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胁迫,NaCl、Na_2SO_4、MgCl_2、复合盐(2NaCl+Na_2SO_4)溶液模拟盐胁迫。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5%、10%浓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不大,15%、20%浓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25%浓度处理下的种子没有萌发。2)盐胁迫下Na_2SO_4、复合盐处理组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在浓度为0~0.3%时降低,0.3%~0.6%升高,高于0.6%呈降低趋势;NaCl、MgCl_2盐胁迫下,发芽率、发芽指数与盐浓度呈负相关关系;NaCl盐胁迫下,幼苗无法生长;幼苗叶面积与Na_2SO_4、MgCl_2、复合盐浓度呈负相关关系;胚芽长在0.3%浓度Na_2SO_4、MgCl_2和复合盐受到促进作用,在浓度高于0.6%时受到抑制作用;胚根长在Na_2SO_4、MgCl_2盐胁迫下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复合盐胁迫下随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干旱和盐胁迫对半枝莲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促进甜高粱种子萌发的最佳外源生长物质及浓度配比,本研究分别以不同浓度(0~1.0 mmol·L-1)的褪黑素(melatonin,MT)、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5-氨基乙酰丙酸盐酸盐(5-aminolevulinic acid hydrochloride,5-ALA)、α-萘乙酸(1-naphthalene acetic acid,NAA)、赤霉素(gibberellin,GA3)、2,4-表油菜素内酯(epibrassinolide,EBR)和胺鲜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A-6)引发处理甜高粱种子2 h,探究它们对干旱胁迫(10% PEG-6000模拟)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物质、浓度均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下甜高粱种子吸水量、萌发指标及幼苗生长;聚类分析可将生长物质及浓度配比分为5种类型,其中分布于第4类的NAA,5-ALA,DA-6,EBR和GA3对甜高粱种子萌发的抗旱效应影响不明显,但经MT(0.25和0.5 mmol·L-1)和SA(0.125 mmol·L-1)引发可有效促进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MT浓度为0.5 mmol·L-1时效果最佳。在芽苗期,通过模拟干旱胁迫筛选促进种子萌发的外源生长物质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同牲畜粪便浸提液对牧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以4种牧草种子为试验材料,在3种浸提液(鹿粪、牛粪、羊粪)及其不同浓度(0、25%、50%、75%、100%)处理下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并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相关指标。【结果】受试的4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因牲畜粪便浸提液浓度不同而异。3种浸提液均促进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生长,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促进效果下降;3种浸提液均抑制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种子的萌发,低浓度浸提液处理促进其幼苗生长;多年生黑麦草(Poaceae lolium)的发芽势、根长受3种浸提液影响升高,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在鹿粪粪便浸提液影响下,发芽率显著降低,3种粪便浸提液均抑制供试牧草幼苗生长。【结论】牛粪浸提液促进4种牧草种子萌发的效果最佳,羊粪次之,鹿粪最差。  相似文献   

13.
以蛋黄果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赤霉素(GA3)对蛋黄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测定蛋黄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胚芽长等,探究赤霉素对蛋黄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GA3有利于蛋黄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高浓度GA3对蛋黄果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最终筛选到的最佳浓度为100 mg·L-1。  相似文献   

14.
提高老化种子活力是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试验以无芒雀麦老化16 d种子为研究材料,利用适宜浓度的抗坏血酸(AsA,2 mmol·L-1)、谷胱甘肽(GSH,0.25 mmol·L-1)和褪黑素(MT,100 μmol·L-1)溶液和水(WT)进行引发,比较抗氧化剂引发对老化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特性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和作用差异,探索确定延缓种子老化的适宜引发处理和引发条件。结果表明,引发后老化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叶长、根长和苗重均有显著(P<0.05)提高,平均发芽时间显著(P<0.05)降低,而且引发处理之间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抗氧化剂引发与水引发相比均显著(P<0.05)增加了老化种子的活力指数和苗重,其中GSH引发还显著(P<0.05)增加了幼苗的根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表现为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与未引发对照(CK)相比,水引发后老化种子的抗氧化酶均没有显著(P>0.05)变化;与水引发相比,抗氧化剂引发后老化种子的POD活性均显著(P<0.05)增强,而且AsA和GSH还显著(P<0.05)增加了CAT活性。基于8个发芽和幼苗生长指标对引发处理进行聚类分析,发现GSH引发对老化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作用效果最大。主成分分析显示,发芽率和发芽势可以更好地反映抗氧化剂引发对老化种子在发芽和幼苗生长方面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抗氧化剂引发对无芒雀麦老化种子活力的提升效果显著(P<0.05),其中GSH引发效果最佳,但其对老化损伤的修复需要一定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5.
水杨酸浸种对高羊茅在干旱胁迫下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春旭  刘芳芳  赵韦  刘欣  柴琦  刘照辉 《草业科学》2011,28(11):1945-1949
用不同浓度水杨酸溶液浸泡处理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的种子,在PEG 2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采用纸上发芽法(TP)研究了水杨酸浸种对盆景2000、猎狗5号、红宝石3个高羊茅品种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适宜低浓度水杨酸溶液0.12~1.00 mmol/L浸种可以提高高羊茅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促进种子胚芽和胚根的生长,提高高羊茅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而高浓度水杨酸浸种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和生长,3.00 mmol/L达到显著抑制水平(P<0.05)。其中,能显著增强高羊茅种子萌发阶段抗旱性的水杨酸最适浓度为0.50 mmol/L。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促进盐碱胁迫下紫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外源物质及其处理浓度,本试验以紫苏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氯化钙(CaCl2)、褪黑素(Melatonin, MT)、赤霉素(Gibberellin, GA)浸种24 h对盐碱胁迫下紫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外源物质浸种处理均能够有效缓解紫苏受到的盐碱胁迫,促进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提高抗氧化酶活性。CaCl2,MT,GA缓解盐碱胁迫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 mmol·L-1,100μmol·L-1,50 mg·L-1,其中,50 mg·L-1GA对促进种子萌发效果最佳,100μmol·L-1MT对促进幼苗胚根伸长和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升高效果最佳,而促进幼苗胚芽伸长和鲜重增加的最佳处理为300 mg·L-1GA。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50 mg·L-1GA浸种24 h是盐碱胁迫下促进紫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  相似文献   

17.
宋佳琦  王玉祥  张博 《草地学报》2018,26(3):691-696
为了探索紫花苜蓿萌发过程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及生长素对其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mu No.4’)为试验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未萌发种子(M1)、露白种子(M2)、肧根长度1.0~1.2 cm种子(M3)、苗期种子(M4)这四个萌发时期种子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并研究不同浓度IAA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及子叶中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含量逐渐增多,脱落酸含量逐渐减少,但在M4时期含量略有回升;生长素含量先减少随后逐渐增多。不同浓度IAA浸种处理后,10 mg·L-1 IAA可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势、萌发率,促进幼苗的生长,与对照相比,子叶中脱落酸含量显著减少(P<0.05),生长素、赤霉素含量显著增多(P<0.05)。综上所述,10 mg·L-1 IAA浸种处理能促进苜蓿种子萌发,并促进子叶中生长素、赤霉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多裂骆驼蓬生物碱提取液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溶性生物碱和总生物碱提取液浸种浓度的提高,玉米种子的萌发率及萌发种子的活力指数、呼吸速率及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降低,其中大于0.10g/mL浓度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脂溶性生物碱不影响种子的萌发。脂溶性、水溶性和总生物碱提取液浸种处理的幼苗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吸收面积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加,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幼苗根体积、株高及根系和地上部干重增加。其中根系干重分别增加1 5.0%,2 7.9%和3 5.4%;地上部干重增加9.3%,8.5%和30.9%,达显著水平。说明多裂骆驼蓬水溶性和脂溶性生物碱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但水溶性生物碱抑制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9.
闵丹丹  潘佳  范燕  王彦荣  胡小文 《草业科学》2016,33(9):1728-1738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为材料,以水、PEG-6000溶液(-0.6 MPa)、KNO3溶液(2%)、GA3溶液(100μmol·L-1)和CaCl2溶液(2%)为引发剂,研究各引发处理后的种子在不同温度、盐分和水分胁迫下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除引发显著提高低水势下以及KNO3引发显著促进高盐下的萌发率外(P0.05),引发对紫花苜蓿在所有温度、盐分和水势下的萌发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2)除CaCl2引发在10和15℃及PEG引发在高盐胁迫下的平均萌发时间没有影响外(P0.05),引发均显著缩短了紫花苜蓿的平均萌发时间(P0.05)。3)引发对紫花苜蓿在不同温度、盐分和水势胁迫下的根和苗生长的影响不同:水引发显著促进紫花苜蓿在10℃下根的生长,但在其它条件下对根的生长无显著作用。水引发显著促进了紫花苜蓿在10℃和高盐胁迫下苗的生长。但除水引发外,所有引发处理均显著促进了紫花苜蓿在低水势下苗的生长,其中以KNO3引发效果最好(P0.05)。  相似文献   

20.
以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3种无机盐溶液KNO3、CaCl2、K2HPO4为引发剂,浓度为2%、4%,进行引发处理,研究不同无机盐溶液引发对紫花苜蓿种子活力及幼苗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无机盐溶液引发处理能明显提高紫花苜蓿种子活力及幼苗抗逆性,显著提高幼苗SOD、POD、CAT的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幼苗丙二醛含量。其中,2%KNO312 h;2%CaCl224 h;2%K2HPO412 h 3种引发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