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并于2000年首次启动了“食用菌生产技术开发工程”。“两菇一菜”种植模式作为开发工程内容之一,经过试验、开发、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进行“两菇一菜”高效种植,通过菌、菜轮作,可实现资源的多元、增值、高效利用,提高棚室生产效益。现将几种种植模式介绍如下。 一、双孢菇-蒜黄(越冬芹菜)-鸡腿菇 双孢菇选择麦秸作为主料,于7月底~8月上旬备料,8月下旬~9月上旬播种,10月上中旬开始出菇,11月下旬结束。一般每667m2可产菇60…  相似文献   

2.
<正>蔬菜间套种模式由来已久,是农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时间差的智慧结晶。冉祥春等(2004)报道了夏津县棉瓜菜套种轮作的几种优化模式,《农村科学实验》也有瓜菜套种效益高的报道。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兴起,李辉平等(2013)研究了菇菜共作方式及其对菇房环境因子的影响,即在冬春季,前面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后面是菇房,利用温室增温效应和植物释放氧气,提高菇房内气温和氧气浓度,而将食用菌释放的二氧化碳传输到  相似文献   

3.
大球盖菇林地简便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南商丘利用大量的泡桐林地和杨树林地,发展大球盖菇生产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重要的林下经济种植模式。该模式操作简便,效益可观。平均每公顷林地种植大球盖菇纯收益6万元。林地栽培大球盖菇,既充分发挥了当地的林地、麦秸等资源优势,又发展了林下经济,同时生产大球盖菇后的下脚料又培肥了地力,促进了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4.
采用塑料袋,用卫生筷长条形菌种接种,室内或室外发菌,半地下式拱棚覆土出菇,棚间空地种植泡桐遮阳,这种栽培模式具有栽培工艺简单,发菌速度快,杂菌污染率低,出菇管理简便,生物学效率高,节约土地等特点,适于在我国北方多风干燥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鲁西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在我地区推广了一种新的蔬菜与食用菌立体种植模式,即在蔬菜大棚内采用果菜、瓜、菇立体种植模式。春季棚内种植番茄,秋季棚顶结苦瓜,棚内栽培蘑菇,实现了一年三种三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一个占地667平方米的棚年产值达3万元左右,比单种两季蔬菜每667平方米增值1万余元,  相似文献   

6.
富邦双孢蘑菇周年化栽培模式的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顺根 《食药用菌》2013,(6):332-336
富邦双孢蘑菇周年化栽培模式是以莘县富邦菌业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周年化高效出菇棚"为基础,由公司帮助农民建设周年化菇棚,公司为农民提供优质菌种、栽培管理技术、回收蘑菇等一系列服务。将公司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与农户自主经营责任心强、管理方便灵活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开创一种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双孢蘑菇种植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榆黄菇的三种高产栽培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榆黄菇的蔬菜露地立体栽培模式、露地简易菇棚覆土栽培模式、林地仿野生栽培模式等3种栽培模式,并结合它们所产榆黄菇子实体形态、生物学效率、经济效益进行观察和测试比较,认为榆黄菇林地仿野生栽培模式所产子实体形态好,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露地简易菇棚覆土栽培模式,最差的为蔬菜露地立体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王莹 《中国果菜》2008,(1):40-40
榆黄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食药兼用,生长势强,抗逆性好,栽培工艺简单,易推广,生物效率高,在我省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为了寻求高产、稳产栽培模式,提高榆黄菇的生物转化率,增加种植效益,进行了熟料、半熟料栽培榆黄菇产量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结合绵阳市生态和生产条件,分析大球盖菇—玉米轮作模式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简述了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与对策,为大球盖菇—玉米轮作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博兴县店子镇是全国闻名的“优质西红柿之 乡”, 2000年又被省农业厅命名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已成为全镇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目前,全镇日光温室番茄总面积达1.2万亩,总产8300万公斤,总价值1.2亿元。但是, 由于日光温室一次性投入较大, 且不能移动,菜农只能连年种植,使全镇日光温室番茄的连作障碍日益严重,表现青枯病、枯萎病发病率加重,灰霉病、叶霉病、晚疫病抗药性增强。为了有效遏制连作障碍的危害,我们探索了一条菇菜轮作模式,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菇菜轮作模式 1.l草菇、番茄一年二作二收模式 1.2鸡…  相似文献   

11.
大棚、大田、林下三种栽培模式栽培大球盖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棚栽培的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受温度影响较小,冬季发菌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棚栽培的菇潮数、子实体产量及生物转化率略高于林下栽培模式,大田栽培的菇潮数、子实体产量及生物转化率最低;林下栽培大球盖菇一等菇产量占比最高,为46.34%,大棚栽培与林下栽培的二等菇产量占比相当,大田栽培三等菇产量占比最高,为43.29%。  相似文献   

12.
以中原气候条件下夏香菇覆沙栽培模式为基础,以武香1号、931、L808、L18、南山1号、S605、939等7个香菇品种为供试菌株,通过观察比较各品种的菌丝满袋时间、菌丝长速、长势、各潮次产量及子实体主要农艺性状等指标,精准筛选出适宜在河南省夏季覆沙栽培模式栽培的香菇品种。结果表明:南山1号、L18出菇期较短,菇形好,且产量主要集中于6-8月,最适宜夏季覆沙出菇;武香1号出菇期较长,菇形圆正,出菇期集中于7月以后,也比较适宜夏季覆沙栽培。S605、939采用菌棒覆沙栽培,有利于安全越夏,菇形好,菇体适中,后期产量高,但出菇晚,总产量较低,其栽培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L808采用覆沙模式产量低,菇质差,不适宜该模式栽培。  相似文献   

13.
对河南陕县香菇栽培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陕县香菇栽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黄毅  郑永德 《食药用菌》2020,28(2):88-92
指出香菇相比其他木腐生菌类具有栽培周期长,出菇需“转色”,出菇同步性差,出菇阶段对环境条件要求高的特点。指出人工费用节节攀升,招工难,在各种菌类周年工厂化栽培大发展背景下,设施栽培是未来香菇栽培发展大势所趋。提出发展香菇栽培前须思考的问题:综合地理环境符合香菇发育条件;在保护生态国策及适宜种植木屑短缺条件下,可用原料资源是否充足;适宜栽培模式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5.
包著勤 《食用菌》2003,25(4):39-40
滑菇又名珍珠菇 ,子实体丛生 ,朵形小 ,菌盖黄褐色 ,表面光滑 ,有粘质 ,营养价值高 ,发展前景广阔。滑菇属喜湿性真菌 ,出菇温度 5~ 2 0℃ ,适合南方高山区种植。近年来 ,我县高山区综合利用栽培香菇、杏鲍菇等菌类污染的废料 ,采用长袋模式种植滑菇 ,取得高产 ,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 滑菇菌筒充分成熟后 ,以出菇有利 ,因此宜采用春种秋收的栽培方式。南方高山区制袋期可安排在 2~ 4月 ,菌株选用中晚熟种。2 培养料配方 种植滑菇的原料广泛 ,棉子壳、杂木屑、野草、农作物秸秆以及污染的废料等均可。配…  相似文献   

16.
稻田香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田种菇是一项开发稻田资源、引导农民致富的好途径。2006年以来,象湖镇积极推广稻田香菇种植模式,累计推广面积达800hm2,平均667m2产量600kg,667m2产值4万多元,已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种植模式。1稻田香菇栽培技术特点具有调温保湿作用,减少了虫害,提高了菇的质量和产量,扩大了香菇种植区域,同时具有操作简单、省工的特点,易被菇农接受。2稻田香菇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金针菇-金福菇轮作模式,是利用金针菇和金福菇适宜一高一低温度栽培的特点,将两菇轮作,在时间上正好形成一个不间断周期,充分利用栽培金针菇所搭建的菇棚及金针菇废菌糠,栽培金福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菇棚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龙泉市新岭村从1994年至2010年十七年中,全村林农利用市内木材加工企业和从外地购入杂木剩余物大力发展菇耳生产,菇耳生产成了该村的主导产业。到2010年收入已占了全村经济总收入78.71%,人均9894.97元,比全市2010年农村人口人均收入6704元超出了3191元,提前步入了小康富裕村。该村在大力发展菇耳生产的同时,还切实保护好承包到户经营的森林资源,用发展菇耳赚来的钱反哺森林。在1994年至2010年17年中,森林资源不但没有造成破坏,反而比原来更好,使发展菇耳与发展保护森林资源和谐共荣,形成了独具特色靠发展菇耳致富模式的小康村。  相似文献   

19.
目前南方代料香菇栽培基本上采用福建古田和庆元、寿宁高层棚架式栽培优质菇的模式 ,即在大田上搭棚、搭架、连续种菇 ,严重影响粮食生产。从 1989年开始 ,浙江云和县科技人员开始进行了无棚架半地下式栽培香菇试验取得成功 ,1991年全县推广 2 6668m2 ,各点菇农反映新模式产量高 ,质量好 ,解决了菇粮的矛盾 ,每生产一万袋香菇可节省投资 150 0~ 2 0 0 0元 ,增收粮食 4 0 0多kg。 1992~ 1997年全县 90 %以上菇农推广这种模式 ,1998年科技人员在新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出低海拔地区栽培花厚菇技术 ,在原有的菇棒上套上保水膜 ,种花菇或普通菇…  相似文献   

20.
生态林下大球盖菇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生态林地和树枝、秸秆等资源,在房山区生态林下进行了大球盖菇栽培基质和模式试验.以玉米芯和木屑为主要原料,设计3个配方,在露天(M1)和遮阳网(M2)2种模式下进行出菇试验,对比分析了菌丝长势、生物学效率、商品菇率、投入与产出等指标.结果表明:配方F3(杂木屑64%,玉米芯30%,麦麸4%,石灰2%)菌丝健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