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目的]对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民间发酵型调味品——鱼酱酸进行研究,为开发这种极具地方性、民族性原生态食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调查法对鱼酱酸制作工艺进行研究,同时测定食品中营养成分及部分有害物质。[结果]鱼酱酸营养成分蛋白质、粗脂肪等各占4.8572%、1.7178%;所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中的9种,重金属锌、铜、铅、镉均未超出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亚硝酸盐仅为1.515mg/kg,未超出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结论]鱼酱酸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发酵型食品。 相似文献
5.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3)
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原料,经复合酶解得海参多肽酶解液,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及柱层析分离试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硅藻土、强碱性阴离子树脂(D280)、弱碱性阴离子树脂(D380)、弱酸性阳离子树脂(D301R、D315、D301T、D152)和大孔吸附树脂(D3520、ADS-5、ADS-7)对海参多肽酶解液的脱色脱腥效果,以优化海参多肽脱色脱腥工艺。结果表明:树脂D280的脱色脱腥效果最佳,最佳脱色脱腥工艺为酶解液与树脂体积比为3∶1,流速为2 mL/min,在此脱色脱腥工艺条件下,脱色率达69.78%,游离氨基酸态氮回收率为86.42%,海参多肽回收率为82.49%,脱腥率达67%,海参多肽酶解液通过D280脱色脱腥后,其游离氨基酸态氮含量为461.7 mg/L,海参多肽含量为9.77 mg/mL。 相似文献
6.
7.
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原料,经复合酶解得海参多肽酶解液,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及柱层析分离试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硅藻土、强碱性阴离子树脂(D280)、弱碱性阴离子树脂(D380)、弱酸性阳离子树脂(D301R、D315、D301T、D152)和大孔吸附树脂(D3520、ADS-5、ADS-7)对海参多肽酶解液的脱色脱腥效果,以优化海参多肽脱色脱腥工艺.结果表明:树脂D280的脱色脱腥效果最佳,最佳脱色脱腥工艺为酶解液与树脂体积比为3∶1,流速为2 mL/min,在此脱色脱腥工艺条件下,脱色率达69.78%,游离氨基酸态氮回收率为86.42%,海参多肽回收率为82.49%,脱腥率达67%,海参多肽酶解液通过D280脱色脱腥后,其游离氨基酸态氮含量为461.7 mg/L,海参多肽含量为9.77 mg/mL. 相似文献
8.
9.
羊栖菜是我国温州海域特有的人工养殖海藻类资源.为改变以往完全依赖外销的局面,我们对羊栖菜进行了脱色脱腥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羊栖菜由黑色恢复为海洋中的原色,但有效成分有一定损失.本项工作可为开发以内销为主的羊栖菜系列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即食海带的脱腥与杀菌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淡干海带加工成即食海带过程中海带脱腥、杀菌温度和杀菌时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醋酸对海带有良好的脱腥效果,海带经体积分数为1.0%醋酸溶液脱腥20 min后,在100℃下杀菌22 min,所得产品无腥臭味、色泽翠绿、口感脆嫩,达到商业无菌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发酵过程中靠多种微生物的酶系对原料中蛋白质、淀粉等分解、转化、合成形成酱油的色、香、味、体。为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质量风味,对控制酱油成曲质量、色素形成及香气成分的工艺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简要概述恶臭气体的成分和除臭方法,阐述生物除臭技术在处理生活垃圾、污水、畜禽粪便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生物除臭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有效治理恶臭污染。 相似文献
14.
15.
畜禽规模化养殖场臭气减排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禽养殖场恶臭来源多样,成分复杂,随着畜禽养殖呈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畜禽粪便污染日益严重。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畜禽养殖行业应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变。为了降低粪污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畜的危害,对畜禽粪污进行适当的无害化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对畜禽规模化养殖场臭气及减排调控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恶臭气体的来源和主要成分,以及恶臭气体的危害和消减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恶臭异位控制技术和原位控制技术,认为微生物除臭技术在畜禽生产中优势明显,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应用范围广,并且除臭效果持久,微生物可以大大降解粪便中产生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消除养殖场内的臭味。虽然生物除臭法有许多优点,但是对某些高浓度恶臭物质的处理有一定局限性。为了促进我国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恶臭问题不能单靠某一种除臭技术,只有综合利用多种除臭技术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调味品在食品质量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实验以普通养殖鲫鱼为主要原料,研究水产调味品鲫鱼汁的最佳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最终得到水产调味鲫鱼汁的最佳配方:黄原胶0.04%,鲫鱼汁30%,盐15%,糖5%,谷氨酸钠5%,5′-肌苷酸0.25%,叶黄素0.03%,鱼味香精0.03%,山梨酸钾0.05%,均质压力35MPa。水产调味品鲫鱼汁质地均匀,口感细腻,鱼鲜风味突出,色泽淡黄,气味芬芳,符合人们对于风味和营养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鱿鱼加工废弃物鱼酱油发酵过程中的生物胺含量变化。[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法研究了鱿鱼加工废弃物鱼酱油中酪胺、尸胺、组胺、精胺、亚精胺、胍丁胺和腐胺7种生物胺含量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结果]鱼酱油中的7种生物胺得到了很好的分离和测定,平均回收率较好,为88.6%~111.7%,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鱿鱼加工废弃物鱼酱油发酵过程中7种生物胺的变化规律:酪胺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增加较快,腐胺次之,组胺含量增加较少,尸胺、胍丁胺、精胺、亚精胺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变化很小。发酵30d得到的鱿鱼加工废弃物低盐鱼酱油中酪胺、腐胺、组胺、尸胺、胍丁胺、精胺、亚精胺含量分别为(20.75±0.84)、(8.95±0.55)、(3.37±0.27)、(0.32±0.07)、(0.14±0.02)、(0.67±0.02)、(0.69±0.03)mg/L,其与日本鱿鱼鱼酱油各种生物胺的含量比例相似。[结论]为鱿鱼加工废弃物低盐鱼酱油的生产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