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经济逐步深入,农产品市场进一步放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进一步探索铅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改善铅山县农产品管理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无公害消费意识的增强,推行绿色农产品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列为国家和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区的平湖市,通过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全市先后创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3个,2004年拥有基地面积0.33万hm^2、畜禽13万头,食用菌39.2万m^2。无公害农产品种类有水稻、油菜、西甜瓜、蔬菜、食用菌、葡萄、畜禽、蜂王浆、对虾、中华鳖等。平湖市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公害农产品过程中,把直接关联农产品质量的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作为一项关键性环节,狠抓农业投入品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果菜》2010,(10):11-11
<正>临沂市委、市政府于2009年9月18日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沂蒙优质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高效品牌农业的意见》(临发[2009]29号文)。意见提出了以"沂蒙优质农产品"为总体品牌形象,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环境、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种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产业特色化、产品品牌化。  相似文献   

4.
<正>临沂市地处广阔的沂蒙山腹地,山青水秀,资源丰富,具有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良好的生态优势和"沂蒙"的知名度优势,以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营销品牌化为抓手,着力打造"沂蒙优质农产品"这一特色概念,突出加强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加快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创了农业发  相似文献   

5.
《四川果树》2008,(1):18
从2007年12月22—23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获悉,农业部要求北京、河北、山东、河南等13个省(区、市)启动实施“保质量、保安全、助奥运一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行动”,确保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供应充足,进一步提升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目前,筹备工作已全面展开。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指出,实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行动”将强化四项工作:一是强化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二是加强基地标准化建设;三是摸清产销基本情况;四是建立供求信息平台。高鸿宾副部长强调,此次行动将以供应北京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从生产源头推进农业标准化,从每个生产基地和生产环节开展检查、落实,建立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等环节的全程追溯体系,通力合作,以探索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了解北京市农业标准化基地质量安全管控能力情况,从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品牌提升3方面调研了北京125家农业标准化基地,发现北京市农业标准化基地普遍存在产后机械化,投入品管理,标准体系建立,标准转化以及品牌建设、培育和推广方面仍较薄弱,承诺达标合格证的开具、标准梳理等方面执行水平尚需提高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及培训、推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规范质量标志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吴江市平望镇2002—2003年承担了“苏州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实施期间,项目组根据苏州市“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园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及苏州市“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全镇建成无公害翠冠梨生产基地34.67hm^2,其中,无公害翠冠梨示范园7hm^2。从2001年开始,累计生产无公害翠冠梨780t,增加经济效益234万元。现将无公害翠冠梨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余志平 《长江蔬菜》2016,(16):20-21
正2007年3月至今,铅山县被中国绿色食品委员会和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材料红芽芋标准化生产基地县,铅山红芽芋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007年铅山农业局与上海市江桥农产品批发市场签订了长期的红芽芋产销合作协议。2014年又与上海市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签订了0.67万hm2红芽芋紧密型基地对接协议。2015年12月16日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专家委员会八届四次会议通过,铅山红芽芋被定名为"赣芋1号",成为江西省  相似文献   

9.
<正>江西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全省优质农产品生产加 工基地建设形势喜人,农产品竞争力大大提高。 江西省立足于开放型农业,把握市场需求,将优质农产品 积极销往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江苏等地,其中赣南脐橙、鄱 阳湖特色水产、铅山烤鳗、婺源茶叶等已成批量地销往我国香 港及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抽样调查显示,全省优 质农产品基地的商品率、加工率分别达到90.94%、42.06%。 据统计,全省目前共有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9 个,优质农产品示范点551个,生产基地860个。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广东深圳市农林渔业局公布了该市第6批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名单,有54个企业的182个生产基地列入。至此,该市从2006年启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已确认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增加到576个,越来越多的无公害农产品从这些生产基地流向市民的餐桌。据了解,深圳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目标是该市消费的主要农产品60%以上来自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即66万t蔬菜、  相似文献   

11.
信丰县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信丰县国土面积2878km2,总人口73万,其中农业人口56万。蔬菜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突出地位,是我县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全县上下认真按照"生产基地化、组织合作化、品种优良化、技术标准化"的要求,精心组织、科学实施,蔬菜产业得到较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收入的增加。1现状及特点我县2008年蔬菜生产面积1.11万hm2,总产25.2万t,总产值3.5亿元。其中:早春辣椒0.19万hm2,总产量6万t;小辣椒0.13万hm2,总产量1万t;其它瓜、豆、叶菜类  相似文献   

12.
红富士苹果无公害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的定义,无公害苹果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过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苹果.近几年,我们组织实施了"青岛市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项目,共建立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1 963 hm2,其中无公害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876 hm2,每年生产无公害红富士苹果2 500万 kg,新增经济效益1 500多万元,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农业标准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们围绕松江农业和农村经济,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推广手段为支撑,以开发优质绿色农产品为重点,以菜篮子工程、基地标准化生产为载体,全面实施基标准化生产和科学管理,提高农业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确保优质安全迎世博,推动蔬菜产业化进程,促进松江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4.
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全县土地总面积180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4.2万公顷,总人口2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1万人。是典型的以苹果为主导产业的农业县,属国家确定的全国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示范县、国家优质无公害苹果出口示范基地县、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集成及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国家食品安全(苹果)项目示范县。目前,全县苹果总面积达到3133万公顷,  相似文献   

15.
刘成武 《中国果菜》2010,(10):27-28
<正>近年来,我们根据市、县关于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工作部署和要求,按照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要求,提出了稳定面积、突出优势、调优结构、提质增效的果品工作思路,全县优质果品基地和品牌建设工作有了较大提升,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1主要成效1.1基地建设目前,全县形成了0.307万公顷优质果茶基  相似文献   

16.
针对乐业辣椒标准化生产中存在的标准化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配套措施、检测体系建设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农资市场需进一步规范等问题,分析提出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农产品的质量认证、科研生产和产业化开发、标准化生产知识的宣传培训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和县是中国蔬菜之乡,也是安徽省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县.蔬菜规模化生产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30多年的发展,蔬菜已成为和县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和县先后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拥有"中国蔬菜之乡"、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菜园子"的美誉.202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45万亩(3万hm2),其中设施高效栽培面积23万亩(1.53万hm2),品种涵盖茄果类、瓜类、豆类等八大类近百种,年产各类优质蔬菜瓜果120万t,总产值达30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0%,种植业总产值的70%,全县蔬菜从业人员人均种菜年纯收入突破3万元.和县辣椒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是和县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年种植规模约12万亩(0.8万hm2).  相似文献   

18.
建德草莓的产业提升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建德草莓产业现状 草莓是建德市农业优势产业之一,自1982年引进试种,先后经历了露地栽培、大棚设施栽培、规模生产经营阶段.2000年以来先后被浙江省农业厅授予全省首个优质高效农产品示范基地、浙江省草莓标准化生产推广示范基地、农业部和浙江省认定的无公害草莓生产基地;浙江省农业名牌产品;“Xing An Jiang”牌草莓多次荣获省、市农产品金奖,建德草莓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9.
《西南园艺》2010,(6):41-41
一是借力建基地。引进市内外大型餐饮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签约农产品种植和加工项目64个,引资9.28亿元,发展农产品种植基地16万亩,建设万亩水稻示范基地2个、万亩油菜基地2个,发展养殖基地4万亩。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丹东果树产业发展及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刚 《北方果树》2010,(3):51-51,60
<正>中共丹东市委十届九次会议提出了"以发展草莓、蓝莓、树莓和‘寒富’苹果等优质水果为重点,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确立了做大做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发展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促进优势骨干品种扩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的目标。如何发展好丹东果树产业,充分发挥果品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成为全市"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就此提出几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