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农职院校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职业水平以及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对如何充分发挥各地农职院校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做法。农职院校应努力承担起培养现代农民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2.
郑红 《甘肃农业》2003,(8):51-52
农职教育是农业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仍是开发农村人口资源为人力资源的重要基地.2002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可见,中等职业教育将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心,而农职教育尤为如此.由于历史的原因,农职教育已不能适应转型时期大农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因此,农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此外,教育的惰性特点决定了教育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故此,农职教育改革应建立在充分分析自身现状的基础上.本论文是在此理论基础上对我省农职学校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农职专业政治的教学方向是教育学生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农民,提高未来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进程。而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还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中还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适应这一需要,在教学中笔者重点采取如下做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发展,农村发生着深刻变化,农民正由自耕农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并逐渐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支撑。然而,在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认识不到位,培育目标模糊;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文化素质低;培育模式不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和机制不健全,等等。加速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应创新培育机制,构筑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环境;改革农职教育,增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服务能力;创新培育体系,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联系生产实际,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方向;完善扶持政策,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跟踪服务。  相似文献   

5.
为使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教学达到规范化、科学性,该研究从教育观念、培养目的、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讨。通过引导新型农民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参与度,科学制定新型农民教育教学培养目的,拓展新型农民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优势作用,完善管理监督等,以达到培养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对农职教育实地调查发现,从全局上看农职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也涌现出一些农职教育的先进典型,他们主动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创造鲜活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务观、人才观、效益观和创新观.本文分别列举了实证.  相似文献   

7.
培养和造就一批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述了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新型农民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并且培养新型农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之程;培养新型农民,应着力抓好农民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应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新型农民,还要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应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应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必须有管理作保证诸方面,系统阐述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整体提高农民素质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农民,发达国家城镇化建设获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重视农民的教育培训。在借鉴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教育培训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民培养现状及问题,从推动农民教育培训立法、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保障机制、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方式方法 4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新型农民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坚持合理分工 培养新型农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以及培养新农民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坚持分类培训、削减农民教育成本、改革农村教育模式的培养新型农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谈培养新型农民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越 《现代农业科技》2009,(20):391-392
分析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提出培养新型农民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发展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最近教育部和农业部共同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通知,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在全国试行,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也是农民教育的一件大事。对中国的农民教育和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外农民培养的历史经验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突现农民现代化,如何培养和塑造新型农民,国外很多国家积累了许多经验.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比较研究国外农民教育,归纳国外农民教育特点,总结国外农民教育经验,对我国新型农民培养有借鉴意义.国外农民培养具有立法推动、政府重视、科学管理、规范认证、注重实用、方法多样等特点与经验.  相似文献   

13.
美国4H教育对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中国"三农"问题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然而,严重的非农化和老龄化问题,不仅给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造成了困难,还对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造成了威胁。事实表明,美国的4H教育是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有效方法。本文在总结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要建立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教育体系,从农村青少年开始加强农业实践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4.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又依赖于职业教育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农村职业教育。将农村职业教育定位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农村职业教育面临困境的要求,是回应国家政策的需求,是借鉴农业发达国家基本经验的诉求。在培养职业农民的新定位下,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孔冬青  刘福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981-4983,5062
阐述了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型农民转变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现代新型农民;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型农民转变;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型农民转变。分析了"新生代"新型农民的特征和作用,并提出加速"新生代"新型农民培养的路径,即:健全法规,为培养"新生代"新型农民提供坚实基础;创造条件,为培养"新生代"新型农民提供经费保障;科学规划,使"新生代"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抓好教育,提高"新生代"新型农民的整体素质;创新内容,满足"新生代"新型农民发展的需求;突出重点,强化返乡农民工竞争力培训。  相似文献   

16.
吴应蔚 《乡村科技》2023,(24):25-28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以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特征为切入点,探讨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深远意义,包括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社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农业知识与技术教育体系、强化实用技能及创新能力培养、提升农民信息化及市场化素养、实施多元化培训模式、加强职业培训与乡村实际需求衔接等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旨在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供参考,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7.
农民是新时代建设农村的主力军,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农民的培养又属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培养新型农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我国农民目前存在文化素养偏低、新农村建设阻碍因素较多等问题,需要从创新新型农民培养模式出发,从引入包括自学技能考试、技能培训和知识教育的多样化培养方式,以及优化提升新型农民培养方式等方面入手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8.
周奎生 《现代农业》2010,(8):105-107
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和产业的迅速升级,特别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家多种惠农政策的实施,给农民创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市场空间。国家大力提倡、鼓励、扶持农业创业,为农民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农民创业活动日趋活跃,许多农民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立足乡村产业特色,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农职院校作为农民创业培训的主导力量,应充分利用培训平台,对农民进行创业教育,大力宣传农民创业的优惠政策和重要意义,培养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欲望,提高创业能力,培育具有较高专业技能、较大生产规模和较强创业能力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势在必行.针对澄江县新型农民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大批的高素质农民,即新型农民。理解新型农民的概念,需要从其不同的角色定位:新农村建设者、管理者或受益者出发,综合考量其新意所在。为实现新型农民的培养,需构建新型农民教育、管理、监控为一体的多元立体化平台,其中教育平台的构建是核心。而保证其功能的实现,应将视野框定在职教范畴,以职教资源的合理配置来保证新型农民教育培养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