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日本草莓生产及消费概况日本草莓生产经历了一个从露地栽培、半促成、准促成到促成栽培的过程,现在的生产设施以连栋钢管大棚为主,少数透明玻璃钢或玻璃温室,大力发展超促成栽培及抑制栽培。由于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和老龄化严重,日本草莓栽培面积逐年减少,栽培面积从1993年的9000hm2减至1997年的7800hm2,总产量保持在20万t左右。1999年主产地枥木县和福冈县面积各为600hm2左右,产量分别达2.5万t左右、居第一、二位。由于受外来低价农产品的冲击,1999年东京中央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大宗水果(如…  相似文献   

2.
刘春博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24):159-163
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影响草莓果实发育及品质,针对目前草莓研究中未考虑不同栽培模式和氮肥互作的问题,以艳丽草莓为试验材料,在2种栽培模式和3个氮肥使用量下,对草莓生长发育、果实性状及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促成栽培草莓的生育期明显早于半促成栽培;促成栽培在施氮量为200 kg/hm2时,果实横径、纵径、单果质量及植株干鲜质量最大,半促成栽培在施氮量为300 kg/hm2时最大,在同样施氮量时,半促成栽培果实横径、纵径、单果质量及植株干鲜质量较大.促成栽培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半促成模式,但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半促成模式.促成栽培施氮量200 kg/hm2和半促成栽培施氮量300 kg/hm2时,产量较好,品质各有优势,是较为合理的栽培组合方式.该研究结果可以为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下草莓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参市价连续4年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如下。产量下降从2005年起,东北人参主产区的吉林、黑龙江、辽宁3省在地面积减少,产量随之大幅下降。据调查了解,2005年人参栽培面积由2004年的1400hm2,2005年下降至1333hm2,产量由5500t下降至4500t;2008年人参栽培面积下降至700hm2,产量减少至2900t,2010年栽培面积再减至550hm2,产量下降至2400t,2011年产量已  相似文献   

4.
人参市价连续4年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如下。产量下降从2005年起,东北人参主产区的吉林、黑龙江、辽宁3省在地面积减少,产量随之大幅下降。据调查了解,2005年人参栽培面积由2004年的1400hm2,2005年下降至1333hm2,产量由5500t下降至4500t;2008年人参栽培面积下降至700hm2,产量减少至2900t,2010年栽培面积再减至550hm2,产量下降至2400t,2011年产量已  相似文献   

5.
<正>人参市价连续4年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如下。产量下降从2005年起,东北人参主产区的吉林、黑龙江、辽宁3省在地面积减少,产量随之大幅下降。据调查了解,2005年人参栽培面积由2004年的1400hm2,2005年下降至1333hm2,产量由5500t下降至4500t;2008年人参栽培面积下降至700hm2,产量减少至2900t,2010年栽培面积再减至550hm2,产量下降至2400t,2011年产量已  相似文献   

6.
世界草莓生产与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草莓属于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多年生草本果树,在世界小浆果生产中居于首位。草莓适应性强,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有栽培。草莓以其柔软多汁、营养丰富而著称,尤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素有“水果皇后”的美称。一、世界草莓生产现状目前世界草莓年生产量已超过300万t,栽培面积超过20万hm2。美国一直是草莓产量最高的国家,2000—2001年平均产量约为79.9万t,占世界产量的25%,其次是西班牙(33.9万t)、波兰(20.5万t)、日本(波兰(20.5万t)、日本(20.3万t)、意大利(18.9万t)、韩国(17.8万t)、墨西哥(13.4万t)、俄罗斯(13.1万t)、土耳…  相似文献   

7.
草莓属于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食用部分为膨大的肉质花托,因其适应性强而分布于世界各地.天水市区草莓保护地栽培主要以半早熟和早熟设施栽培为主.全市栽培面积0.11万hm2,其中日光温室栽培面积0.01万 hm2,年产草莓约2.4万t左右.但设施栽培结果期正值低温、弱光的冬季,草莓果实往往着色不好、酸味大、畸形多、果个小、商品率低,已成为优质草莓生产的一大限制因子.笔者对天水市各县区草莓集中生产区的设施栽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草莓的生长、结果习性及对环境条件要求,总结出天水市草莓节能日光温室无公害栽培的关键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草莓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2年,世界草莓的产量为726.9万t,栽培面积30万hm2,其中中国的产量占1/3。虽然中国的草莓产量最高,但在生产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缺乏安全生产技术、品种退化严重、生产劳动强度大、新技术应用不够等。我国草莓发展的主要趋势为: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培育脱毒大苗是实施高效生产的前提,提高内在品质是占领市场的基础,转变栽培模式,提高生产效率是增加效益的保障,新品种、新模式将带领草莓产业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菠菜、韭葱是宁夏脱水蔬菜加工的主要品种之一,平罗县现有蔬菜脱水加工企业近50家,年加工(干菜)能力8 000 t左右,但因生产周期短,实际年加工量仅4 000 t左右,其中菠菜、韭葱占40%左右,产品主要销往国外,由于产品质量好、销路广,近几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年均菠菜复种韭葱面积266.67 hm2左右,加之采取订单生产方式,产品全部由脱水企业按合同收购,使该种植模式发展势头良好.菠菜的产量达6万t/hm2以上,韭葱产量9万t/hm2,菠菜和韭葱单价均按0.2元/kg计,产值分别为1.2万元/hm2、1.8万元/hm2,菠菜和韭葱合计总产值为3.0万元/hm2,纯收入23 25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4.44.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草莓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从1998年开始进行了塑料大棚草莓早熟栽培示范.经过2 a在宁县九龙川龙二村的15座塑料大棚示范栽培,比露地栽培提早上市15~20 d,折合产量达到18 000kg/hm2,比露地常规栽培产量14 250kg/hm2增产20.8%,平均经济收入达到50 400元/hm2,比露地常规栽培增收51.2%,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葡萄新的抗病品种和栽培新技术的不断研发、推广普及,我国南方葡萄发展很快(见表1).2008年全广西区葡萄果园面积1.164万hm2,产量17.08万t;河池市葡萄果园面积0.24万hm2(含毛葡萄,下同),果园产量1.44万t;2009年河池市葡萄果园面积0.30万hm2,果园产量1.67万t.随着设施避雨栽培综合技术、一年两熟技术的推广应用,仅仅一年时间,河池市葡萄果园面积增加近0.06万hm2.但是,由于诸多方面原因,金城江区近年来葡萄(仅有鲜食品种)果园面积一直徘徊在25.33 hm2,产量290 t左右,这与其所处社会地理位置极不相称.为了加快金城江区葡萄产业发展、扩大种植面积、促进果农增收,笔者于2009~2010年度引进葡萄一年两熟技术进行示范.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既可鲜食、又可加工为多种营养食品.长期以来,临夏县多采用夏播秋收,经济效益低,种植面积逐步缩小.2006年临夏县种子管理站借鉴临洮县胡萝卜春播栽培经验,从国内外引进了一批新品种在临夏县北塬灌区进行春播覆膜栽培示范种植,胡萝卜平均产量52 500 kg/hm2,最高产量达75 000 kg/hm2以上,产值达36 000元/hm2左右,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临夏县北塬灌区高效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塬灌区位于临夏县北部,为临夏州最大的自流灌区.海拔1 755~2216m,年均气温6.4~7.7℃,年均日照时数2 568 h,年均无霜期151 d,年降水量385~514 mm,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宜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北塬灌区日光温室辣椒生产发展迅速,栽培面积达100 hm2,年产辣椒5 000 t,产值达3 000万元.为了进一步促进辣椒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临夏县种子管理站从2006年起进行了高效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适宜该区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辣椒栽培技术,最高产量达77 000kg/hm2,收入达462 000元/hm2.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世界芒果种植面积已超过342.2万hm2,总产量约2510.4万t.2002年,我国芒果栽培面积为13.1万hm2,总产量52.23万t.广西芒果栽培面积4.18万hm2,总产量15万t左右.  相似文献   

15.
宣州区早稻常年播种面积达2.0×105hm2,占水稻播种面积的25%,直播面积达到1.0×105 hm2左右.全区平均单产5637kg/hm2,总产1.8×106t,在水稻生产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选择适应本地双季稻稻作区栽培的高产品种,2004年宣州区推广中心从中国水稻所引进了早籼新品种中组三号进行直播试种,2005年示范面积扩大到33.3hm2,两年的表现其熟相、抗性和产量均优于1987年以来种植品种ZK167.  相似文献   

16.
赴日考察草莓生产技术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静 《北京农业》2013,(7):46-47
<正>日本是草莓生产和消费大国,近30年来其年产量一直位居世界前二三位。在日本市场各类鲜果销售中,草莓人均消费额仅次于柑橘和苹果,居第三位。无论是早熟品种的选育、促成栽培技术手段还是栽培作型、成花、休眠理论的研究都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生产普及程度高,鲜食消费量大。日本草莓栽培主要分三个地区:九州、四国地区;静冈县、爱知县为主的东海地区;枥木县为主的关东地区。日本草莓生产经历了一个从露地栽培、半促成、准促成到促成栽培的过程,以冬春季(11月-翌年5月收获)的果实生产为主,平均产量35~40吨/公顷。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敦化市额木镇地处敦化市50km,平均海拔756m,属于冷凉山区,无霜期130天左右,年有效积温为2 400度左右。全镇常年种植水稻面积1 200hm2左右,产量在1 000吨左右。每年因稻瘟病造成损失产量占总产量的3~5%左右。据调查2011年病稻瘟发生面积3.33hm2亩左右其中穗颈瘟发生面积在0.267hm2。绝产0.067hm2。直接损失人民币15万元左右。如何防治好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关键是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以选择抗病良种为中心、保健栽培为基础。要掌握好床土配制及育苗技术和化学防治的最好时期,同时要选择安全、高效的杀菌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正> 繁昌县草莓促成栽培,近2年发展迅速,亩产量一般2000千克左右,亩纯收入6000-8 000元。草莓促成栽培,已成为我县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草莓促成栽培是经过一定低温条件,当年新生苗花芽已分化,移栽到人为控制的环境条件下,防止进入休眠期,从而使草莓提早结果的一种栽培方式,俗称冬草莓栽培。这种栽培,果品收获期从头年12月至次年5月,比露地常规栽培收获时间长近3个月。现将促成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草莓四膜覆盖生产在栽培方式上属于冷棚促成栽培。即在深冬低温期不使用加温设备,而是在大拱棚内加盖二膜、三膜及地膜来提高保温效果,并采用休眠期短品种、高垄栽植、膜下微喷、科学管理温、湿度等技术措施,进行深冬栽培,使草莓提早上市,可使草莓鲜果最早于12月下旬上市,而且采收期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5月份,产量达1 000~1 500kg 。采用四膜覆盖促成栽培技术的草莓售价一般在20~60元/kg, 经济效益比大拱棚二膜覆盖(只有外膜和地膜)生产提高5 000~15 000元,每亩收入可达2.0~3.5万元。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06,(6)
草莓是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的经济作物,目前日光温室种植草莓的亩效益在1万元以上,冷棚亩效益在6000元左右。辽宁是草莓栽培大省,2005年栽培面积达到20.8万亩,约占全国草莓面积的15%。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日光温室半促成栽培、冷棚早熟栽培和露地栽培等4种草莓主要的栽培方式在辽宁都得到了充分体现。辽宁的草莓栽培历史较悠久,技术水平较高,但是近年来暴露出一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