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自1977年开始,以接红铃虫卵于棉花蕾,摘除棉花蕾和观察比较大田自然状态蕾害率下结铃数的方法,研究红铃虫为害棉花蕾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四年的结果表明,在红铃虫为害花蕾期间,蕾害率的高低对棉花最终结铃数没有影响,按不同比例摘除棉花蕾,试验结果表明,即使是将当时的花蕾全部摘除,在植株生长的一生中摘蕾一次,对最终产量没有影响。也不增加霜后花。观察自然状态下红铃虫引起蕾害,其结果也表明了,蕾害率的高低对最终结铃数没有影响。经大面积大田验证表明,化学防治的棉田,能明显地降低虫害花率,但最终产量与不防治的相比,无显著的差异。四年的结果表明,红铃虫为害棉花蕾对棉花产量没有明显的形响。  相似文献   

2.
棉花红铃虫是世界性的大害虫。它不仅危害棉花的蕾和花,更危害棉花的青铃。蕾被害后脱落6.1%,花被害后脱落65.3%,棉铃被害后则造成殭瓣黄花。罩籠接虫试验结果,每亩放虫80对造成殭瓣5.8%,损失3.9%;放虫400对造成殭瓣34.8%,损失35.5%;放虫1,600对造成殭瓣57.6%,损失78%。ЭММθ(1955)估计,全世界71个遭受红铃虫危害的产棉国家平均每年损失  相似文献   

3.
用棉花生育指标为主要因子预测棉红铃虫发生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在棉红铃虫虫情、气象及生育指标数据库中重点挑选前时段生育状况因子,结合气象要素和虫情,建立了二、三代棉红铃虫发生量的中期预测模型,经复相关和偏相关检验,均达极显水平,且回测率均达91.7%,二年预报验证,与实际发生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4.
采用两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果枝数情况下,人工模拟去除早期蕾后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明确了以上三因素对产量的单独反响及互作效应。讨论了个体生产力和群体生产力以及不同品种间对环境需求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6.
根据永年县1980年~1993年棉铃虫田间调查资料,分析出越冬后活蛹量与二代棉铃虫卵量的相关关系,从而推导出以越冬后活蛹数预测二代棉铃虫卵发生量的回归方程,经显著性检验,估测相对误差在5%以下,比常规预测值,其准确度明显提高。并可提前二个多月及早报出,对棉花除虫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红铃虫为害棉株蕾花引起蕾、花、铃脱落,对结铃和产量有无影响进行系统的观察。经三年试验获得一致的结果,红铃虫危害棉株蕾花所引起的脱落,对棉株结铃率影响无显著差异;对棉株结铃数和产量影响也无显著差异。因此,第一代红铃虫田间可省去施药、摘虫花和花心捉虫等防治措施,减少繁琐的劳动,有利于保护棉虫天敌,维持生态平衡,控制棉蚜和棉铃虫等害虫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喀什棉区有着悠久的植棉历史,但随着棉花产业的发展,棉花品质下降的问题突显出来,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三师棉花纤维品质的主要因素,提出一系列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二、四代二化螟发生为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成熟时,对我市水稻当家品种(组合)二化螟为害程度不同的稻田采取健株样和螟害株株进行考种测产,发现二、四代二化螟造成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使空秕粒数增加和千粒重下降。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建立了二、四代二化螟的螟害率和残留虫量与产量损失的关系式。当二、四代螟害率和残留虫量达到一定量时,便开始对产量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春棉的“三病四虫”指棉立枯病、棉枯萎病、棉黄萎病和地老虎、棉蚜虫、棉红蜘蛛、棉盲椿。“三病四虫”的为害性较大,是黄淮棉区病虫防治的主要对象。掌握“三病四虫”的为害特点,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和避免为害,是春棉生产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1棉立枯病  相似文献   

12.
一、雨水对一代卵的冲刷作用 1980、1982年6~7月在一代红铃虫发生期,将分批盆栽的棉株放在罩有20目铁纱笼内接蛾产卵和在田间直接接蛾产卵于棉株上,挂牌标记,每天定时观察记载每日雨量对卵的冲刷作用,结果如表1。  相似文献   

13.
二代棉铃虫HcLiothis armigera(Hübner)是我区棉花的主要害虫。为了准确地发布超长期(一年)预报,控制二代棉铃虫的危害,我们对二代棉铃虫发生量的预报模型进行了探索。经实际验证,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盲椿象已逐渐成为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介绍了盲椿象在棉花整个生长发育期的为害症状,并就棉花不同的生长阶段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为棉花生产上全面、系统地防治盲椿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浙江绍兴中南地区会稽山脉的古香榧群作为我国的主要香榧产区之一,品种繁多、数目巨大,特别是古香榧资源。本研究通过诱捕和直接观察的方法,以会稽山脉的古香榧群为研究对象,对白蚁危害和其他影响因子展开调研,并通过卡方检测与t检测对白蚁为害率的几个影响因子进行了关联性检测,结果表明,古香榧树的树龄、生长情况、所处的生境及人为活动均会影响白蚁的为害率,其中树龄与白蚁为害率关联性显著;在会稽山古香榧群内发现的白蚁天敌种类有隐翅虫、步甲、鸡、蟾蜍、蛙类(树蛙)、蜥蜴、鹰类、啄木鸟、蚁类(黑蚁、大头蚁、小黄家蚁)等,其中蚁类和步甲与白蚁为害率存在显著联系。根据调查分析结果,笔者提出防白蚁建议,依靠“一树一策”,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品种的古香榧树采取与之对应的措施,对白蚁进行实时监测,充分利用天敌进行白蚁防控,把为害控制在经济阈值内。  相似文献   

16.
17.
对于红铃虫产卵习性,前人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许多研究,但棉花不同器官浸提液对红铃虫产卵习性的影响则未见报导,我们结合棉花品种对红铃虫的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杂交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为害特点,逐一剖析、探讨,分别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在水稻生产上为更好地防治好病虫,增加水稻产量,提高稻米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2~2003年对六安地区双条杉天牛发生的影响因子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我县自1989年大面积推广种植玉米以来,玉米螟的发生为害对玉米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一般受害损失10%—20%,重的达50%以上。根据各地的防治经验和我站的观察、调查,在本地区采取“清除、早播、药剂保心保穗”三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