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蛇鳄龟生态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在自然温度条件下的蛇鳄龟生态繁殖。放养性成熟蛇鳄龟亲龟716只,平均体重7.8kg,雌雄比3:1,龟池内种植凤眼莲调节水质,投喂杂鱼和配合饲料等进行强化培育,塘边设置产卵沙池,蛇鳄龟交配、产卵顺利。2004年初次产卵,2006年共产卵35880枚,受精29708枚,受精率82.8%。室内恒温孵化,保持温度28~32℃、空气相对湿度75%~85%,用粒径0.6~1.0mm、含水量为7%~8%的细沙作孵化介质,2006年人工孵化出稚龟28668只,孵化率达到96.5%。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鳄龟在水泥池和土池两种养殖模式下的繁殖性能,将鳄龟亲本以0.5只/m2的密度、3∶[KG-*1/2]1的雌雄比分别放养在水泥池和土池内,进行为期6个月的繁育试验。试验结果:水泥池养殖模式下,鳄龟的平均产卵率为95.34 %,平均受精率为91.12 %,平均孵化率为93.16 %,亲本平均死亡率为8.33 %;土池养殖模式下,鳄龟的平均产卵率为84.90 %,平均受精率为84.68 %,平均孵化率为85.74 %,亲本平均死亡率为1.67 %。结果表明,水泥池养殖模式下,鳄龟的繁殖性能较好;土池养殖模式下,鳄龟的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有利于银白鱼人工繁殖中的附着介质,提高孵化效率,选取4种受精卵附着介质(纱窗网、棕片、砾石、瓦片),开展了银白鱼人工繁殖试验,对不同产卵介质条件下银白鱼受精卵的孵化率、孵化时长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银白鱼人工繁殖受精率约为90%,采用4种介质的孵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棕片(80%)、纱窗网(70%)、砾石(45...  相似文献   

4.
三种介质对黄喉拟水龟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黄喉拟水龟产卵的观察及利用细沙、泥沙、黄土三种介质进行龟卵孵化试验 ,表明黄喉拟水龟产卵时间集中于 5、 6月份 ,平均年产卵窝数为 2 0 5 ,受精率为 6 6 9% ,三种介质孵化天数 6 6~82d ,其平均孵化率分别为 2 5 34%、 6 5 34%、 78 6 6 % ,黄土在三种介质中为最优孵化介质。  相似文献   

5.
通过开展室内外刺参产卵孵化效果比较,并采用投喂海洋红酵母与覆盖遮阳网两种方法进行浅海网箱刺参幼虫培育比较试验,进一步优化刺参苗种培育方式。研究表明,水温为19.8~22.0℃,浅海网箱中受精卵孵化率为52.4%~57.9%,低于室内孵化率。投喂海洋红酵母组幼虫日均增长86.4μm/d,存活率为(55.1±8.0)%,不投喂海洋红酵母组幼虫日均增长85.1μm/d,存活率为(53.0±7.5)%。投喂海洋红酵母组与不投喂海洋红酵母组有差异但不显著。覆盖遮阳网组幼虫7 d时存活率为(52.8±7.4)%,显著高于不覆盖遮阳网组(46.9±7.0)%。因此,通过实施室内产卵孵化提高孵化率,并对浅海网箱覆盖遮阳网,有效地将室内小水体与天然水域大网箱相结合,提高浅海网箱幼虫苗种繁育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温度对黄缘闭壳龟受精卵孵化和稚龟表型特征的影响,采用恒温孵化法,设置3个孵育温度(26±0.5)、(28±0.5)、(30±0.5)℃,每个温度放置卵30个,检测孵化期、孵化率和孵化稚龟表型特征并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28℃试验组的孵化成功率最高,达到93.3%,孵化期75 d,相对较短,所孵幼体的体质量和13个表型性状显著高于26℃试验组(P0.05),有利于幼体的生长;依据孵化率高低、稚龟体质量和表型特征大小,28℃是黄缘闭壳龟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孵化的适宜温度条件。因此,孵化温度显著影响龟卵孵化效果和稚龟表型特征,该试验结果对黄缘闭壳龟在京津冀地区的繁育孵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温度、介质、湿度对巴西彩龟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25±2〉℃)诱导巴西彩龟胚胎性腺发育为雄性,高温(〈30±1〉℃)诱导性腺发育为雌性;适温范围(25—33℃)内,温度越高则胚胎发育所需时间越短,稚龟出壳越早。孵化前期(前30d)温度控制在(32±1)℃,后期(出壳前25d)温度控制在(26±1)℃,既可缩短孵化时间,又能提高孵化率。孵化介质以粒径1.6~2.4mm的河砂为最佳,孵化率78%;介质湿度以含水质量分数7%-10%为宜,孵化率74%。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殖技术,以野外采捕的宽体金线蛭成体作试验材料进行室外繁殖和室内孵化试验,统计其产茧量、空茧数、孵化率。试验结果:约5 000 kg种蛭共产卵茧351.5 kg;当种蛭投入产茧床时的土壤湿度为60 %时,产茧量达到最大值;当孵化箱的土壤湿度为40 %时,空茧数显著低于湿度为20 %、50 %、70 %的组(P<0.05),孵化率显著高于湿度20 %、50 %、70 %组(P<0.05),空茧数、孵化率与湿度30 %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宽体金线蛭人工繁殖采用室外繁殖、室内孵化的方案可行。当投入产茧床时,60 %的土壤湿度有利于种蛭钻进土壤中产茧,显著提高种蛭的产茧量。孵化箱的土壤湿度控制在30 %~40 %时,孵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以进口凡纳滨对虾所产的受精卵为材料,在相同孵化水温(29.5℃)、不同盐度(20、25、30、35、40)、不同pH值(7.0、7.5、8.0、8.5、9.0)及不同碱度(2.23 mmol/L、2.79 mmol/L、3.35 mmol/L、3.90mmol/L、4.46 mmol/L)条件下,进行凡纳滨对虾受精卵的孵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受精率的孵化率与盐度呈密切相关,以海水盐度为30的孵化效果最佳,平均孵化率达到87.7%,盐度低至20或高至40时均不能孵化出无节幼体;凡纳滨对虾受精卵的孵化效果与海水的pH值密切相关,微碱性的海水有利于受精卵的正常发育,孵化率表现较佳,其中以海水pH值8.0的孵化效果最佳,受精卵的平均孵化率为85.85%,海水pH值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胚胎的发育,受精卵的孵化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受精卵的孵化效果与海水碱度的变化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2.23~4.46 mmol/L的碱度范围内,受精卵的平均孵化率介于85.35%到85.95%之间,各碱度梯度组之间的孵化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正>为提高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率保证成活率,解决实际生产中由于海湾扇贝产卵孵化率低的实际生产问题问题,进行了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阶段不同药物处理试验。对比试验结果:1ppm EDTA和2ppm土霉素同时处理组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率高达82%,畸形率最低8.5%,实际生产中采用两种药物的混合处理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率低畸形率高的的问题,避免了种贝的大量浪费,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11.
12.
为提高凡纳滨对虾受精卵孵化效率,改进优化了1种受精卵流水孵化装置,可有效地进行凡纳滨对虾无节幼体集约化高密度生产。流水孵化受精卵的孵化密度在1 000万~6 000万粒/m3,平均孵化率在85.0%~92.7%。流水孵化的孵化率与常规的产卵池孵化无显著差异,但孵化出的无节幼体的携菌量和损伤率、黏脏率明显低于产卵池孵化(P<0.05);同时,为筛选优质的无节幼体,采用光诱、流水清洗等方法处理无节幼体,结果表明,流水清洗可显著降低无节幼体的损伤率、黏脏率和细菌携带量(P<0.05),有效提高无节幼体的生物安全及育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蛇鳄龟(Cheiydra serpentima)又名小鳄龟,肉龟.1996年广州首次从美国引进,1997年江苏也相继从美国引进蛇鳄龟和大鳄龟试养.蛇鳄龟最大的个体有20千克以上,肉多体壮,出肉率高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膨胀蛭石对宽体金线蛭卵孵化的影响,在(25±1)℃的恒温条件下,分别用膨胀蛭石和土壤(对照组)作为孵化基质孵化宽体金线蛭卵,并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设5个重复,测量并计算不同基质条件下宽体金线蛭卵的平均孵化期、平均孵化率和孵出幼体的平均体质量。结果显示:膨胀蛭石组中宽体金线蛭卵的平均孵化期、平均孵化率和孵出幼体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11.16、11.40、11.08、11.52和11.32 d,98.04%、100%、94.12%、96.08%和96.08%,0.025 6、0.025 9、0.025 4、0.025 2和0.025 7g;土壤组中宽体金线蛭卵的平均孵化期、平均孵化率和孵出幼体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12.12、12.26、12.16、12.28和11.94 d,88.24%、92.16%、90.20%、94.12%和90.20%,0.025 1、0.024 8、0.024 5、0.024 7和0.025 0 g。各组对应数据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以膨胀蛭石作孵化基质,对宽体金线蛭卵的孵化期、孵化率和孵出幼体的体质量有显著影响,膨胀蛭石适宜作为宽体金线蛭卵的加温孵化基质。  相似文献   

15.
自然温度下,分别以泥土、沙子和蛭石为孵化介质,研究了三种孵化介质对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 Cantor)卵的孵化期、孵化成功率和孵出幼体特征的影响。用泥土、沙子和蛭石作为孵化介质时,孵化期依次缩短,平均孵化期分别为61.2d、60.9d、59.4d,差异显著(P< 0.05);孵化期间,卵壳外层出现龟裂现象的卵所占比率分别为0、12.5%、40%;孵化成功率分别为40%、75%、90%。三种孵化介质条件下孵出的幼体的平均体重、体高、尾长和运动能力均无显著差异,而平均背甲长、背甲宽和平均腹甲长、腹甲宽差异显著,其中以蛭石作为孵化介质时孵出的幼体的腹甲宽和背甲宽最大,且运动能力较好。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孵化介质中蛭石的孵化效果最好,蛭石作为孵化介质时黄喉拟水龟卵的平均孵化期最短、孵化率最高,且孵出幼体的个体相对较大,并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铁氧永磁体静磁场、矿物基质处理,初步探讨磁场效应对中华鳖孵化率和雌性占比的影响。孵化于夏季室内自然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显示,磁感应强度为1.2 mT的静磁场(N极或S极)处理导致中华鳖的孵化率为49.8%~5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1%~81.5%;孵化后雌性占比为68.3%~6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8%~58.5%,呈现雌性化诱导现象。蛭石基质中孵化率为90.4%,高于土壤对照组的82.1%;但是其雌性占比为48.2%,低于土壤对照组的56.6%。通过性腺外部形态和组织切片特征进行雌雄鉴定,解剖后雌性个体有明显白色线状输卵管,而雄性输精管不可见;组织切片中,卵巢中可见发育成型的初级卵泡,精巢中曲细精管处于形成早期。结果表明,静磁场处理可出现中华鳖孵化后雌性化诱导现象,但孵化率降低;蛭石基质中孵化可以提高中华鳖孵化率,土壤介质中孵化有更高的雌性占比。  相似文献   

17.
黄鳝人工孵化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别采用不同的孵化方式对黄鳝受精卵进行孵化。结果表明:流水孵化方式比静水孵化方式的孵化率高;在流水孵化方式中,第5组孵化方式(水深0.2~0.4cm、履盖湿纱布、光线较暗),其孵化率显著高于其它方式(P<0.05)。  相似文献   

18.
将同一批繁殖的3尾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平分为3份,分别在流水的平列槽、立式孵化器和圆柱形孵化器中孵化,比较不同孵化容器的孵化效果。另一尾鱼的受精卵于平列槽中孵化,用水浴恒温振荡器振荡5 min,频率分别为0、50、100、150、200、250 r/min(换算为水流速率分别为0、0.157、0.314、0.471、0.628、0.785 m/s),统计死卵数,探索拉萨裂腹鱼胚胎对振动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平列槽孵化率最高,受精率为91.23%、64.26%、45.66%的受精卵孵化率分别为81.74%、40.30%、6.08%;其次为立式孵化器,3种受精率的受精卵孵化率分别为32.77%、2.59%、0;圆柱形孵化器孵化率最低,3种受精率的受精卵孵化率分别为5.42%、0、0。流速为0时,受精卵死亡率最低为(0.22±0.15)%,与流速为0.157~0.471 m/s组差异不显著。流速为0.157~0.628 m/s组受精卵死亡率组间差异不显著;流速0.785 m/s组死亡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0~0.471 m/s条件下,原肠晚期死亡率最高[(10.00±5.61)%],其次为多细胞期[(5.83±2.85)%]。0.157~0.628 m/s条件下64细胞期死亡率最高[(26.67±23.45)%],与原肠晚期、多细胞期差异不显著。0.785 m/s条件下心脏原基及心脏搏动期死亡率最低(0),其余各发育时期均较高。拉萨裂腹鱼不同发育时期受精卵对水流速率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建议采用流速较小的平列槽对其受精卵进行孵化。  相似文献   

19.
黄缘闭壳龟人工孵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黄斌 《淡水渔业》2004,34(1):34-36
研究了温度、湿度、孵化介质及黄缘闭壳龟卵子的大小、排列方式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缘闭壳龟的孵化积温为 50 688~ 56784℃ ,最适孵化温度为 2 8~ 3 1℃ ,孵化介质的含水量以 8%~ 10 %较适宜。用 1∶1的沙与土混合作为孵化介质孵化率最高。卵的大小及排列方式对卵的孵化率影响不明显 ,卵重在孵化过程中减轻 2 3 9%~ 3 71%。  相似文献   

20.
蛇鳄龟(Cheiydra serpentima)又名小鳄龟、肉龟,最大个体有20kg以上,肉多体壮,出肉率高达85%以上。养殖蛇鳄龟的环境条件简单,且蛇鳄龟对温度适应能力强,冬季不畏严寒,夏季不怕炎热,抗病力强,在温室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