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夷优186系南平市农科所用夷A与南恢186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早稻新品种,具有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性,于201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夷优186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主要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夷优180是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自主选育的不育系夷A与南恢180配组选育的三系杂交稻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夷优180及其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夷优180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夷优180系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夷A与恢复系南恢180配组选育而成的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表现群体整齐,分蘖力较强,米质优,抗稻瘟病性强,高产、稳产等特点。总结夷优180在闽北种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夷优266系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南平市农科所选育的三系不育系夷A与自选恢复系JR266配组而成的杂交早稻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夷优266父母本的特征特性及在建宁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夷优180系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主选育的三系不育系夷A与恢复系南恢180配组而成的杂交中稻新品种。经多年在福建省各地试验、试种表现群体整齐、适应性广、产量高、抗性好等特点,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简述了杂交水稻夷优180的选育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端华 《中国稻米》2022,28(6):132-134
优质杂交稻夷优566连续3年在福建省南平市作一季中稻种植,表现出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熟期转色好、米质优、产量高等突出特点。根据闽北地区气候特点及劳动力情况,总结了夷优566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科优186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籼型三系不育系科A和南恢186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品种,具有株叶形态好、整齐度好、产量高等特点。通过多年在福建省建阳、邵武、浦城等地的制种试验,总结了科优186亲本主要特征特性及在福建省南平地区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2013年建阳市引进杂交早稻新品种夷优186作低留桩机收再生稻种植,表现头季产量高、熟期适中,再生季再生力强、苗数多、产量高。通过开展低留桩机收再生稻栽培试验,探索其高产栽培技术,指导机收再生稻生产。  相似文献   

9.
中优186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中9A与自选恢复系R186配组而成的优质、丰产、抗病的优质杂交早稻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审定.该组合作烟后稻种植,全生育期118~125 d,抗逆性强,适应性较广,需肥水平中上,属基本营养偏感温型.  相似文献   

10.
两优 2 186是福建省稻麦所用SE2 1S与明恢 86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米质优 ,生育期适中 ,稻瘟病抗性较强 ,其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低 ,育性稳定 ,制种产量高、质量好 ,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为了使良法与良种配套推广 ,根据福建省水稻联合区域试验结果 ,近二年各地的试种表现 ,栽培试验及苗情观察资料等 ,我们整理编制了本规程。1 特征特性优质稻两优 2 186属于基本营养生长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 138d左右 ,比汕优 6 3短 5~ 7d ;作双晚种植全生育期 12 5~ 12 8d ,比汕优 6 3短 2~3d ;在闽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 14 …  相似文献   

11.
上杭县杂交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年选择4个杂交早稻新品种,以T78优2155作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早稻新品种夷优266和民优5338表现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综合性状较好,可在上杭县扩大示范。介绍了各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2017,(1):93-94
吉优186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吉丰A与自育恢复系R186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6年3月通过广东省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中优186是陕西省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中9A与自育恢复系R186配组育成的三系中熟杂交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病性较强等特点,2015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正>由中国茶叶学会、台湾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于11月2日至5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湖北、湖南、江苏、四川、陕西、北京、重庆和台湾等55家茶叶相关企事业单位的186位代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新品种特优180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特优180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龙特甫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180配组选育而成的抗病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在品比试验,福建省区试及生产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中抗稻瘟病等优良特性,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新组合金优02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优028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金23A和自选育恢复系南恢02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在福建省2a早稻区试和1a生产试验,分别比对照威优77增产5.63%、9.67%,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性,于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介绍了金优028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和制种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2017,(6):20-22
E两优186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联合用E农1S与R186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E农1S和R186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分别育成的抗稻瘟病籼型两系不育系和恢复系,E农1S聚合了稻瘟病抗性基因Pi1、Pi2,R186则含抗褐飞虱基因Bph14、Bph15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该组合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表现出产量高、米质较优、综合抗性较好、熟期适宜等特点,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76061。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优质稻新品种泰丰优209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丰优2098于2010—2011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2011年参加福建省水稻新品种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米质优、抗性较强等特点。总结了泰丰优209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钰优1165系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稻新品种,于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产量高、生育期适中、米质优良等特点。总结了钰优1165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金优07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金23A与自选恢复系明恢07配组育成的早熟杂交籼稻新组合,经福建省早稻中熟组区试鉴定,表现高产稳产,米质较优,综合性状优良,于2005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金优07的选育过程、主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