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018年,从北京、福建、安徽、山东、广东、河南等19个省市收集442份饲料及饲料原料,检测了其中行业内较为关注且对畜禽生产影响较大的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3种霉菌毒素含量。结果显示,饼粕类样品受黄曲霉毒素B1污染严重,其次为DDGS(谷物干酒精槽),各类样品受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程度较轻,小麦、麸皮、DDGS受呕吐毒素污染较为严重;华中地区样品受霉菌毒素污染程度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2.
试验对云南省63个养殖场送样和215个取的配合饲料和饲料原料,进行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和赭曲霉毒素A检测,样品包括养殖场配合饲料120、玉米23、大麦27、麦麸7、豆粕8、青贮6、牧草18及秸秆6份。结果表明:云南省养殖场所用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普遍且严重,2种霉菌毒素共存现象在动物配合饲粮中超过60.00%,应引起云南省养殖业的高度重视,加强检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3.
《养猪》2015,(5)
2014年,从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17个省市收集到584份饲料或饲料原料样品,检测了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含量。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最严重的是杂粕,玉米赤霉烯酮超标最严重的是玉米副产品,呕吐毒素超标最严重的是小麦及麦麸;华东、华南、华中地区霉菌毒素污染程度较华北地区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从市场采集猪配合饲料、鸡鸭配合饲料、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豆粕、棉籽粕和米糠共292个样品,同时测定其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结果表明,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中呕吐毒素含量较高,最高污染水平分别达5 296.3、3 566.2μg/kg,猪配合饲料呕吐毒素含量超标率7.9%;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棉籽粕黄曲霉毒素B1含量较高,最高污染水平分别达300、3 992.5μg/kg,猪配合饲料、鸡鸭配合饲料、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棉籽粕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率分别为5.4%、8.5%、4.4%和33.3%;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较高,最高污染水平分别达1 686.3、1 378.9μg/kg,猪配合饲料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超标率达5.1%;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中存在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共同污染问题,猪配合饲料和鸡鸭配合饲料中3种霉菌毒素的共同污染率分别达35.1%和42.9%。  相似文献   

5.
季海霞  苏永腾 《养猪》2013,(6):15-16
对2013年1—6月12省市饲料及原料中霉菌毒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饲料及原料总体上黄曲霉毒素B1污染较轻,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2)玉米和配合饲料的主要污染物是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小麦及其副产物的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黄曲霉毒素B1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6.
饲料及其原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霉菌毒素污染现象,给畜禽养殖业及饲料工业带来不良影响。笔者对2013年上半年霉菌毒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饲料及原料总体上黄曲霉毒素污染较轻,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玉米和配合饲料主要霉菌毒素污染为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小麦、麸皮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中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试验解决了田间毒素在仓储阶段是否增加的问题。通过对玉米类饲料原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两次检测发现: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增长率分别为157.6%和288.5%;玉米副产物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增长率分别为167.9%和274.4%;呕吐毒素的增长率明显高于玉米赤霉烯酮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8.
饲料及原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霉菌毒素污染,给畜禽养殖业及饲料工业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南京奥迈科技有限公司霉菌毒素分析中心对2013年上半年霉菌毒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饲料及原料总体上黄曲霉毒素污染较轻,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玉米和配合饲料主要污染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小麦、麸皮的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青岛诺和诺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中国饲料及饲料原料受霉菌毒素污染的调查表明: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6种霉菌毒素在被检饲料和饲料原料中均普遍存在。在被检饲料和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并非主要的霉菌毒素,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甚为严重。因此,养殖者应充分认识饲料霉菌毒素的危害,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预防霉菌毒素的污染,以保护动物正常的健康、生产及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随机抽取3家不同规模奶牛场饲料原料及自配料32份,采用进口ELISA试剂盒检测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等4种常见霉菌毒素含量。结果表明:所检测的4种霉菌毒素在所有样品中的检出率为100%,并同时含有2~3种霉菌毒素。其中,除豆粕、苜蓿干草、稻草、豆腐渣外,几乎在所有的饲料样本中玉米赤霉稀酮含量都超标,青贮玉米最高,超标4倍,TMR饲料中玉米赤霉酮含量超出了2倍以上;玉米副产品GGDS中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酮含量超标严重,呕吐霉素存在微量或少量超标;黄曲霉毒素在青贮玉米、稻草、豆腐渣中有超标,占总样品的15.63%。  相似文献   

11.
调查2012年我国玉米乙醇糟(DDGS)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LC)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2种方法对10个省份100批样品(24批进口和76批国产)的DDGS中8种霉菌毒素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玉米赤霉烯酮的检出率相对较高,主要受污染的省为福建、浙江、江苏和河北省,超标的产品全部为国产DDGS,进口DDGS的超标率为0,呕吐毒素的检出率略低于玉米赤霉烯酮;受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省为福建、浙江、江苏和河北省,国产和进口均有超标,且进口的DDGS超标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让更多的养殖户了解饲料及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减少霉菌毒素造成的损失,江苏奥迈生物科技实验分析中心收集各地的饲料、原料共612份,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样品中霉菌毒素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相对而言并不突出,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玉米和全价料的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小麦、麸皮的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的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3.
当前猪禽料中主要霉菌毒素为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奶牛饲料还需要增加对黄曲霉毒素的关注。从原料角度来说,玉米中主要防范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烟曲霉毒素。2012年秋季中原与华东玉米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污染同比2011年有所减轻,烟曲霉毒素污染加重,值得注意。东北玉米呕吐毒素污染同比高于去年,这与虫灾、倒伏和阴雨天气有关。2012年小麦中主要是呕吐毒素污染,当大比例应用华东小麦时更应引起注意。饼粕中霉菌毒素风险较低,但棉粕、花生粕中黄曲霉毒素污染较重,对于牛奶霉菌毒素超标有最直接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脱毒产品,可以更好地保护动物健康、发挥动物生产潜能,将饲料价值最大化体现。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霉菌毒素造成的损失,让广大养殖户及饲料企业了解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对奥迈科技实验分析中心所测的饲料霉菌毒素的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相对而言并不突出,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污染严重;玉米副产物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玉米和全价料的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严重;小麦、麸皮的主要污染物为呕吐毒素;饼粕类特别是花生粕的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调查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的饲料原料和产品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霉菌毒素污染,给整个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带来了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中危害较大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呕吐毒素  相似文献   

16.
王国强 《养猪》2020,(2):14-16
2019年1—12月,江西迈吉生化营养有限公司对来自12省份的693份饲料及饲料原料样品进行了AFB 1(黄曲霉毒素B 1)、ZEN(玉米赤霉烯酮)、DON(呕吐毒素)、FB 1(伏马毒素B 1)和T-2毒素的检测。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有高达100%的饲料及饲料原料受到霉菌毒素不同程度的污染,有91.77%的饲料及饲料原料受到2种及以上霉菌毒素污染。呕吐毒素仍是污染最为严重的毒素类型,尤其是在麸皮中的污染表现得更为突出,其他霉菌毒素共存现象依然普遍。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平顶山地区饲料样品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应用ELISA方法对2015年采集的168份猪饲料样品进行了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含量的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平顶山地区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污染率分别为15.48%、40.48%和30.95%;168份样品中1种霉菌毒素污染率为16.67%,2种以上霉菌毒素混合污染率为30.35%。结果表明平顶山地区猪饲料中存在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3种霉菌毒素的污染,且混合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9,(6)
2019年1—6月,江西迈吉生化营养有限公司对来自不同省份的321份饲料及饲料原料样品进行了AFB_1(黄曲霉毒素B1)、ZEN(玉米赤霉烯酮)、DON(呕吐毒素)、FB_1(伏马毒素B_1)和T-2毒素的检测。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高达91.36%的饲料及原料受到2种及以上霉菌毒素污染。麸皮、饲料样品霉菌毒素污染仍然严重,尤以DON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19.
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来自浦东地区规模养殖场中3类250份饲料及饲料原料样品进行了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4种常见霉菌毒素的测定。调查结果表明:霉菌毒素污染以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为主,黄曲霉毒素B1的检出率增幅较大,平均含量超出国家标准;霉菌毒素污染非常普遍,同时含2~3种霉菌毒素的样品比达到62.80%;霉菌毒素的污染水平在二、三季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常见的饲料霉菌毒素,是世界范围内污染农作物最严重的霉菌毒素之一.当畜禽采食了被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饲料后,会对机体造成生殖毒性、肝肾毒性、细胞毒性、免疫毒性,甚至还可在机体组织中残留,通过动物性食品危及人类的健康,所以,精准的检测出饲料及饲料原料和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含量,对于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