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靳涛  何红江 《绿色科技》2020,(5):126-127
阐述了麟游县退化防护林的现状,对防护林退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按照退化程度对退化防护林进行了分类,针对不同退化程度和导致防护林退化的原因,提出了适合当地退化防护林的修复改造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山西省为例,介绍了山西省防护林现状,分析了退化防护林退化的成因,提出了退化防护林修复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3.
科学有序地进行退化防护林改造更新是我国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赤峰市防护林退化形势严峻,是我国退化防护林改造更新的首批试点区域。经调查分析,森林立地质量差、干旱与风沙、有害生物灾害、防护林生理老化等自然因素,以及造林树种选择欠慎重、经营密度调控不力等经营技术因素是防护林退化的主要原因;依照尊重自然、抗旱节水,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退化防护林改造更新基本原则,研究提出了树种结构调整、林分密度调整、地下水位恢复与灌溉、测土配方与施肥、有害生物防治与地力维持、林地环境监测等退化防护林改造更新技术,为我国退化防护林改造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的形成原因,研究了“三北”防护林工程退化林分现状、修复改造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总结了山西省在“三北”防护林工程退化林分修复改造中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连转红 《绿色科技》2020,(3):157-158
指出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过采用退耕还林方式,构建了一套系统、完善的防护林体系,并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45.33%,但是,由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仍然有比较严重的防护林退化现象,因此,为了充分的利用防护林生态的优势和价值,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护林建设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退化防护林改善项目的必要性,其次,从水资源短缺;土壤质量差;林分生理过熟;栽培管理不当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防护林退化原因,从抚育改造;择伐改造;更替改造等方面提出了防护林退化的修复策略,希望为防护林的修复改造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防护林中,退化防护林占1/3,严重影响生态效益的发挥。通过对河南省退化防护林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到了河南省防护林退化的原因,提出了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7.
防护林体系建设是区域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退化防护林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对神木县退化防护林改造对象、类型进行分析探讨,找出适合当地退化防护林改造的最佳模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建平县退化防护林推荐改造模式及实施的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平县为做好退化防护林改造工作,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对本地区退化防护林程度进行了分级,推荐了补植补造、更新改造、抚育复壮、封禁保护、病虫害防治五种改造模式,提出了退化防护林修复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确保原有防护林能够最大化地发挥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张家口坝上地区是京津冀防护林建设的重点区域,防护林建设初见成效。近年来,现有防护林中的杨树防护林出现了林分树龄老化、防护功能退化等问题。本文从该地区杨树退化防护林的退化现状、退化原因、改造方式和政策建议等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该地区防护林后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西、北、东三面濒临黄海,防护林建设对该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环翠区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退化防护林现状及退化原因,进而提出了退化防护林改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防护林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十分重要,但由于多年来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及树种单一等原因造成防护林大面积退化,降低了防护林的防护作用。通过对防护林退化成因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对退化防护林修复的对策,对该地区今后防护林修复及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人工防护林退化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林分退化的重要原因是树种单一,树种选择不当,有害生物等,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就不同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模式,对实施我省三北工程退化人工防护林改造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湖北林业科技》2015,(4):59-61
本文通过对夷陵区人工防护林退化林分的现状分析,阐述了杨树、华山松防护林退化林分的现状及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更新、抚育等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4.
修复东北退化防护林要有各省协同开展研究、创新和应用的理念。文章围绕东北退化防护林修复研究和应用的意义,分析了退化防护林的修复现状和修复的技术优势,提出了退化防护林的修复重点和保障措施。建议:以筛选高抗防护林良种和生态经济型树种为重点,着力缓解防护林良种缺乏、使用率过低的问题;以构建科学、有序、高效和可持续的防护林修复模式为载体,为完善、深化我国退化防护林修复工作提供样板;以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三省联席会议、学术交流制度和争取有关政策为保障,修复东北退化防护林;以科学修复退化防护林及带动出台"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为目标,推进我国退化防护林修复工作走向科学化、标准化和程序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冀西北坝上地区杨树防护林退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影响冀西北坝上地区杨树(Populus)防护林退化的因素,为坝上地区退化防护林的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对张北坝上地区不同退化程度杨树防护林的林分生长状况、土壤、树种及其根系分布进行了调查。防护林的枯稍率和死亡率与林木胸径、树种、土壤硬度及钙积层具有相关关系。林分平均胸径越大,年龄越大,林木枯梢率及死亡率越高;小叶杨的枯梢率和死亡率最高,青杨居中,北京杨最低,由小叶杨构成的防护林退化更为严重;土壤硬度较高、具有钙积层的土壤上,杨树的退化较为严重;杨树的根系分布土层较浅,根系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50cm深土层中;近50年来,受气温上升的影响,张北坝上地区气候具有日益干旱化的趋势。坝上地区杨树防护林的退化是气候干旱、林分年龄、土壤及林木病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杨树枯稍及死亡的直接原因是杨树腐烂病,各种因素引起的干旱胁迫及林木年龄过大导致的生长势衰弱则促进了腐烂病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的防护林经营及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对义县退化防护林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义县防护林退化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皆伐改造、更新采伐、森林抚育和补植补造等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彰武地区退化防护林现状及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管理及抚育改造、择伐补造、更替改造和渐进改造四种改造措施及实施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介绍了河北省坝上地区杨树防护林退化情况和更新的必要性,针对不同情况的杨树退化林更新给出了具体更新措施和技术方案,其中采伐更新;择伐补造更新;抚育改造更新包括定株抚育、修枝养护、补植补造等措施;技术方案则具体到施工规划、树种和模式设计及后期管护,对于提高改进坝上防护林设计、营造和经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提高坝上防护林的营造经营水平,提高防护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以桃江县人工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导致林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包括管护措施不到位、造林技术缺陷、自然灾害侵害、生理老化、环境污染等。针对退化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20.
防护林体系建设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部分防护林出现退化现象,直接导致防护林功能下降,给国土生态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影响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巩固提升。以泸溪县防护林建设为例,从防护林建设作用、经营现状入手,深入分析防护林退化的原因,深刻阐述退化防护林修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合理提出退化防护林的修复途径,科学指出退化防护林修复是提升防护林防护效应的重要途径。搞好退化防护林修复对优化防护林结构,促进林业发展,推动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平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