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正2014年4月11日,中国工程院朱英国院士、863联办主题专家万建民研究员和国家"863计划"强优势水稻杂种的创制与应用课题首席专家邓华凤研究员等一行人在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黄庭旭副所长的陪同下,考察观摩了水稻所在三亚藤桥南繁育种基地的强优势新品种展示,详细了解"华南稻区强优势水稻杂种的创制与应用"项目的研究进展,对水稻所强优势品种选育及福建省南繁育种基地水稻新品种展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4月8日,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农业良种选育及集约化种养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二"水稻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启动会暨水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海南南繁基地召开。在重大专项首席专家谢华安院士、农科院张伟光副院长、院长助理郑家团研究员等陪同下,福建省科技厅张天明副厅长、农业处程绍汉处长一行莅临福建省南繁育种基地,与在海南南繁基地的全体科技人员一道,对福建省重大专项专题二"水稻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的参加单位,包括水稻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张建福 《福建稻麦科技》2010,28(2):F0003-F0003
<正>2010年4月11日,在福建省粮食作物育种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研究员的倡议下,经重大专项专题一责任专家郑家团研究员的积极组织和号召,福建省粮食作物育种重大专项专题一:水稻育种技术研究与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海南福建省南繁育种基地召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翁伯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进一步加强各承担单位协同攻关,促进水稻育种材料与技术方面的交流,2016年9月19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杂交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沙县夏茂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基地,福建省农科院谢华安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志强教授、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9月24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三明市沙县召开福建省粮食作物育种重大专项水稻新品种现场观摩暨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专题首席专家占志雄研究员主持,省农科院谢华安院士、省科技厅农业处孙刚副处长、院水稻所、生物所、作物所、甘蔗所、植保所以及地区农科所等40多人参会。会议邀请了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杨远柱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志强教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邓华  相似文献   

6.
正为加强福建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简称体系)的内部交流,宣传体系近年来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成果,2021年4月18日,体系首席专家黄庭旭研究员召集体系及福建省水稻联盟成员在海南福建省南繁育种新品种展示基地召开现场观摩会。参会人员对展示品种进行详细观察,对品种的优缺点进行评价。通过此次观摩,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福建省水稻育种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尤其是育成了米质优、抗病、  相似文献   

7.
张建福  林雄 《福建稻麦科技》2014,(2):F0003-F0003
正2014年4月13—14日,"新株型超级稻"新品种培育项目研究现场交流会和田间观摩会在海南省陵水县召开。农业部副部长、中农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在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韩斌,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钱前等的陪同下,观摩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新品种展示、"籼型理想株型基因ipa1水稻新种质和新品种创制"的水  相似文献   

8.
<正>为促进"IPA1产量基因的分子育种利用"项目各任务承担单位间的交流,总结项目2014年度项目研究进展情况,讨论部署2015-2016年的研究计划,2015年4月13—14日项目组在海南陵水召开了项目的交流会和田间现场观摩会,项目首席科学家、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朱英国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院谢华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韩斌研究员,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万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4月5日,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水稻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水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海南省三亚藤桥福建省南繁基地举行。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林岿然、院领导陈永共、张伟光、陈世奎莅临现场观摩指导。现场观摩会由谢华安院士主持,福建省科技厅农业科技处、院科研处、党办负责同志以及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生物所,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厦门大学等项目承担单位的有关科研人员参加观摩会。现场观摩会上,谢华安院士、杨惠杰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4月8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海南三亚滕桥镇,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强优势杂交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课题责任专家郑家团研究员,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广西区农科院水稻所、海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华南稻区水稻育种团队专家,到三亚市的福建南繁育种基地,现场观摩了项目组展示的  相似文献   

11.
由袁隆平院士、朱英国院士和谢华安院士等领衔,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涵盖全国6大稻区,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内数十支强优势杂交稻育种研究团队,于2015年4月8-10日在海南三亚市召开了国家863计划"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2014年课题年度总结会暨强优势杂交稻新品种示范现场观摩会。院水稻所作为子课题的牵头单位,其三亚藤桥的南繁基地承担了此次会议华南稻区强优势杂交稻新品种展示观摩现场。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5月15日,谢华安院士带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占志雄所长、福建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黄庭旭副所长等一行5人赴宁化县参加第二届河龙贡米后备品种品质鉴评会。鉴评会由宁化县农业农村局、河龙乡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三明河龙贡米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宁化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明朗、三明市农业科学院许旭明院长、宁化县农业农村局张少敏局长等30余人参加鉴评会。由谢华安院士、三明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稻米》2012,(5):14-14
8月28日-30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主办,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承办的国家水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会暨红莲型杂交稻现场考察会在武汉举行。湖北省人民政府赵斌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中国工程院朱英国院士、颜龙安院士、陈温福院士,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廖西元副局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部超级稻专家组组长程式华研究员等领导和专家到会指导。农业部超级稻专家组  相似文献   

14.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落实院两会精神,做好新品种示范和部署2019 年院士工作站工作,2019 年3 月1 日,在走访宁化县后,谢华安院士继续带领水稻所占志雄所长、张建福副所长、郑家团研究员、王乌齐研究员一行来到尤溪县、沙县,开展春季水稻种植和示范基地建设调研、指导。  相似文献   

15.
2011年6月25日,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武汉大学共同组建的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隆重举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开朗,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朱英国,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共同为实验室揭牌。湖南省科技厅厅长王柯敏、副厅长梁秋松,湖南省农  相似文献   

16.
王颖姮 《福建稻麦科技》2019,37(1):F0003-F0003
为推动和加快水稻所优质稻选育步伐,展示农业农村部华南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优质稻育种的最新成果,2019年2月1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举行农业农村部华南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优质自育稻米品鉴会。鉴评专家组包括谢华安院士、水稻所占志雄所长、王乌齐研究员、郑家团研究员及科技人员等20余人。  相似文献   

17.
<正>由袁隆平院士、朱英国院士和谢华安院士等领衔,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涵盖全国6大稻区,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内数十支强优势杂交稻育种研究团队,于4月8日-10日在海南三亚市召开了国家863计划"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2014年课题年度总结会暨强优势杂交稻新品种示范现场观摩会。院水稻所作为子课题的牵头单位,其三亚藤桥的南繁基地承担了此次会议华南稻区强优势杂交稻新品  相似文献   

18.
黄洪河 《福建稻麦科技》2010,28(1):F0003-F0003
<正>2009年10月18—20日,由我院主持的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水稻育种工作会在建阳召开。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省农科院张伟光副院长、南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与世长辞,举国同悲。袁隆平院士去世后,在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门前的阶梯上,摆满了师生们向袁隆平院士吊唁的鲜花。袁老逝世第七天,武汉大学举办袁隆平院士追思会,缅怀国士,寄托哀思,传承精神,砥砺前行。武汉大学与袁隆平院士的不解之缘,还要从朱英国院士说起。一、缘起杂交水稻,共同推动杂交水稻研究上世纪70年代初,国家科委把杂交水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织全国协作攻关。袁隆平将“野败”材料分发到全国10多个省、市的30多个科研单位,武汉大学正是其中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作为湖北三系杂交水稻协作组组长,与袁隆平很早就认识,两人亦师亦友,经常一起开会、交流、学习,共同研究技术难题。由此,武汉大学与袁隆平院士和杂交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0.
正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努力提高种植业发展质量,助力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5月12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福建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黄庭旭研究员带领南平综合试验站刘端华站长等一行6人到南平市建阳区崇雒乡开展"水稻+"模式生产调研。崇雒乡龚继平乡长、建阳区农业农村局机关党支部董练飞书记等陪同调研。在崇雒乡洛田里专业合作社"稻+鱼+螺"立体生态养殖基地,黄庭旭研究员仔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