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978~2004年我国31个省市区(除港澳台)农业环境脆弱性进行了测度,在面板数据分析模型的支持下,分别从不引入地区差异、引入地区差异情况下、不存在产业差异及存在产业差异条件下的4种情况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农业环境脆弱性的影响既存在产业差异,也存在地区差别;差异都体现在产业或地区发展水平上,产业或地区发展水平越高,在其对环境的影响为负向时影响会越小,为正向时影响会越大,为正负临界点时影响会由负转向正,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
环境治理和就业增加是当前我国政府关注的2个重要问题,政府实施环境规制政策治理环境的同时也将对就业产生影响,而在当前我国能否实现环境治理和就业增加的双重红利?通过采用2007—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的增强促进了就业,双重红利可以在我国实现.环境规制除了对就业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江苏农业科学》2017,(19)
理论上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解决包括农业增长在内的三农问题的前提条件,而农业生产要素供给是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农产品产量对农业总产值的拉动作用有很大差异,因此可通过调整农产品供给种类,增加原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开垦荒漠或戈壁,增加新的种植面积来提高农产品产量。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增加经济农作物的供给;农业机械对农业增长有显著拉动作用,应加大对农业的实物资本投资,进一步提高拉动作用,应注重我国农业劳动力素质和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加快我国农业向集约式和智慧型生产方式转变;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农业制度,注重农业制度的创新,促进农业增长以及农业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匹配。 相似文献
4.
我国31个省市区1997—2018年面板数据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表明:就全国而言,环境规制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直接影响效应呈现"U"型,环境规制与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协同性,农业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我国非粮食主产区环境规制政策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高于全国水平;粮食主产区的环境规制和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效应为正,但农业科技创新的间接影响效应为负,环境规制与农业科技创新协同溢出效应显著为正。基于此,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环境规制力度、实施差异化发展、加强人力资本积累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6.
7.
8.
9.
交通基础设施既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六要素"的一部分。通过文献梳理,在探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1998—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的互动关系假说。结果表明,1)总体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表现为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反方向的促进作用较弱。2)分森林公园类型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仅分别与中资源比较优势区和资源利用不足型地区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存在显著互动关系。3)分交通基础设施看,仅有公路交通建设与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存在显著正向的互动关系;1998—2007年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反向影响不显著。4)不同交通基础设施与不同森林公园类型的交叉组合看,铁路交通建设仅在森林公园的高资源比较优势区对旅游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公路交通建设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等级公路交通建设的影响更大。对此,需要因地制宜地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森林公园旅游业态。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2个农业大省1978-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技术,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机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劳动力投入、播种面积、政府农业支出、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变迁都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农机总动力、政府农业支出、化肥施用量、劳动力投入、播种面积的产出弹性分别是0.295、0.112、0.079、0.236和0.131;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对农业经济增长也具有显著影响,但农业贷款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金融支持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13市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苏省为例对金融支持和农业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考察江苏省13个城市在1996至2005年农业产量与相关金融支持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江苏省3大区域各自财政农业支出和金融机构农业信贷等投入;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农业生产的固定影响变截距panel data模型.结果显示苏南地区农业总产值总体变化不大,其中苏南每年金融支持量的增长速度缓慢则是重要原因之一,而苏中、苏北地区都出现r明显的上升趋势,主要因为金融支持量的增长速度相对比较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将中国各省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基于中国各省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业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业务确实对农民收入的提高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的信贷业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尽相同。同时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业务在不同地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也不相同。因此,农发行信贷业务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不能片面的只在全国范围内研究,还需要分区域调查。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有关农发行信贷业务的政策建议,以便更好地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14.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4)
通过河南省农业经济与投资、劳动力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建立了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给出了河南各地市投资、劳动力等对河南农业发展重要影响变量的弹性系数,从而分析了河南各地市投资、劳动力对各区域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河南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业科技弹性系数值大于投资弹性系数值,而投资弹性系数值大于劳动力投入弹性系数值,且各地区存在差异性。结果显示,农业科技在河南各地市农业经济的发展中举足轻重,投资对河南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劳动力投入过多,存在过剩问题。最后给出了对应的发展建议,以更好地实现河南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动态环境下存在随机波动变化的多普勒频移和载波相位偏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辅助的稳健信噪比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数据辅助,对接收信号进行延迟共轭相乘,将多普勒频移转变成固定的相位因子,从时域上克服了相偏和多普勒频移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新算法噪声项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谱分析算法相比,新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尤其在低信噪比的条件下能保持更高的估计精度,且计算量很小.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中国粮食生产虽然实现了"十一连增",背后却隐藏着许多危机,如何在实现粮食产量增长的同时又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当下中国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本文利用2002-2011年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环境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了城镇化、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对粮食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对粮食环境技术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粮食环境技术效率会下降0.38%;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对粮食环境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影响力度很小,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每提高1%,粮食环境技术效率仅提升0.002 7%。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提出要推进县域城乡融合。消除城乡对立需从内、外两方面发力,即一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乡村振兴;二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其中,就地就近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路径。农业生产率进步会对就地就近城镇化产生影响,本文建立指标体系测度了2008-2020年全国30个省份的农业生产率与就地就近城镇化水平,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其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表明: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有利于推动就地就近城镇化,这种作用呈现出区位差异,主要表现在中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率提高可以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来推动就地就近城镇化。对此,应统筹兼顾农业高效生产及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为二者的协调发展提供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模式与其他国家的异同,研判未来农业经济增长潜力,本研究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从生产要素视角出发测度本世纪以来不同生产要素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并就不同农业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国际比较。结果表明:1)2000—2019年,资本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3.6%,是农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能;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2%,近年来贡献水平有所上升;土地、化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8%和4.4%。2)国际比较发现,多数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农业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的发展阶段,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增长仍是以资本驱动为主。3)通过不同发展阶段比较发现,随着一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将逐步由投资驱动转换为全要素生产率驱动,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仍表现出较强的资本依赖性,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将成为决定中长期农业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