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完全随机试验,调查并分析了9种处理方法对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chenii)、木荷(Schima superb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3个树种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及地径生长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3个树种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差异较为显著,而对同一树种成活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对不同树种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之间差异极显著;选择高生长、地径生长、成活率及造林成本4个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普陀樟、木荷、湿地松3个树种在9种处理条件下的造林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对于3个树种施肥100 g、保水剂15 g处理条件下造林综合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
在福建三明市梅列区陈大镇棕南进行山乌桕等24个乡土阔叶树种山地造林对比试验,4年生结果显示,24个树种间的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山地造林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树种选择。24种乡土阔叶树种的高生长与胸径(地径)生长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P〈0.0001)。根据各树种的造林成活率与生长量的综合表现,山乌桕、枫香、山杜英、拟赤杨、石栎、木荷、杨梅在山地造林表现较优,可作为当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公益林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3.
在广东乐昌龙山林场进行山乌桕等43个乡土阔叶树种山地造林对比试验,4年生结果显示,43个树种间的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北江流域山地造林成功的技术关键之一是树种选择.43种乡土阔叶树种的高生长与胸径(地径)生长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P<0.000 1).根据各树种的造林成活率与生长量的综合表现,山乌桕、黎蒴、冬桃杜英、枫香、山杜英、拟赤杨、网脉山龙眼、石栎、荷木、杨梅、拐枣在北江流域山地造林表现较优,可作为当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公益林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4.
对闽南沿海沙地10种引种造林树种的速生性、丰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了闽南沿海沙地引种树种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10种引种树种中,厚荚相思速生丰产性和适应性得分最高,综合评价值最大,纹荚相思综合评价值居第2,柠檬桉综合得分值最低;厚荚相思、纹荚相思和巨尾桉为闽南沿海沙地1级最适宜造林树种,刚果12号桉、大叶相思和马占相思为2级次适宜造林树种,毛娟相思、肯氏相思、卵果松和柠檬桉为第3级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5.
西江中下游优良阔叶树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西江中下游,对32个阔叶树种进行造林生长比较试验,4年生林木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间的造林保存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除幌伞枫、秋枫、凤凰木、小叶杜英、木棉、鸭脚木保存率较低外,其余树种保存率都较高,达93%以上;树种间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西南桦、红胶木、黎蒴、红荷木、红椎、荷木、锥栗、仪花、樟树、火力楠、蒲桃在树高、胸径、冠幅生长上都表现较好,青梅、小叶杜英、腊肠树、猫尾木、秋枫、木菠萝都表现较差。在生长量差异极显著的基础上,结合这32种阔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进行速生阔叶树种的选择、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造林树种的选择以及低产林、残次林林分改造树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Bioblock技术在黔南喀斯特山区的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乡土树种柏木1年生苗,分别以Bioblock技术(以再循环瓦楞纸容器有盖品字排列、有盖单一排列、无盖单一排列)以及传统挖穴造林方式等4种不同造林方式在喀斯特山区进行造林试验;同时,选择乡土树种柏木、椤木石楠、苦楝、栾树、榆树、刺槐及大叶女贞等7个树种的1年生苗,以Bioblock技术(以再循环瓦楞纸容器有盖单一排列方式)在喀斯特山区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方式及不同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差异均显著。不同造林方式中造林成活率最高的是品字排列方式造林,成活率高达94.96%;最低的是传统挖穴方式造林,成活率只有20.20%。不同的树种,造林成活率最高的是柏木,达62.63%;其次是榆树,造林成活率为60.61%;最低的是苦楝和栾树,造林成活率均只有18.18%。  相似文献   

7.
在马尾松稀疏林分下套种米老排等7种阔叶树进行林分修复试验,调查林木生长因子,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间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树种间造林保存率表现差异显著;枫香对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影响最大;桤木对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的影响最大;米老排对冠幅生长的影响最大;桤木对单株材积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构树等10个树种在白云质砂石山上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显示10个树种间的造林成活率、年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白云质砂石山造林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树种选择,根据本试验各树种的造林成活率与年生长量的综合表现,初步认为构树、南酸枣、侧柏、乌桕、女贞可作为白云质砂石山的造林树种,优良适宜树种的确定有待于进行更多树种参加的多个立地造林试验及其至林分郁闭年份以上的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赤桉、细叶桉和巨桉幼林施磷量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东省阳西县 ,对赤桉、巨桉和细叶桉进行 10个 P处理水平的施肥试验 ,结果表明 :造林后 1~ 6 4个月期间 8次测定的树高和 9~ 6 4月期间 6次测定的胸径在 10个 P处理水平间和 3个树种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P肥对促进 3种桉树树高和胸径生长的肥效明显 ,3个参试树种对P肥的需求也有明显差异 ,表现为 6~ 2 4个月期间观测的生长指标存在树种与 P肥的交互效应。各树种肥效明显的高峰区域的开始和持续时间也不同 ,为筛选施 P量创造了条件 ,讨论了参试树种造林时必须的施 P量  相似文献   

10.
太行山石灰岩中山区树种选择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石灰岩中山区两个立地条件,包括干旱阳坡24个水保林树种,阴坡9个造林树种进行了综合评分。结果为干旱阳坡乔木树种以樟子松、侧柏、油松得分最高,分别为4.86、4.43、4.29;小乔木及灌木树种以沙棘、翅果油树、荆条得分最高,分别为3.71、3.43、3.29;阴坡以樟子松、油松、沙地柏得分最高,分别为5.0、4.0、3.29。在选择造林树种时,除参考综合评分外,还应考虑立地条件,造林目的和造林方法,以及树种特性和经济价值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为了积累基岩海岸生态恢复经验,改善沿海困难立地的生态环境,对平潭岛临海石质山体造林乔木和灌木树种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岩质海岸不同乔木和灌木造林均表现出较高的保存率,其地径和树高生长比初植时均有显著提高,生态恢复成效显著;通过树种的适应性评判,4种乔木树种的适应性排序为木麻黄台湾相思肯氏南洋杉龙柏,4种灌木树种的适应性排序为黄栀子滨柃夹竹桃海桐。  相似文献   

12.
福建晋江深沪湾风口地段是福建沿海几大风口之一,风沙危害严重,造林十分困难。为了筛选出适宜的抗风、耐盐型的滨海树种,2016年3月在晋江深沪湾风口地段进行了5个滨海树种造林试验,在造林后当年12月对不同滨海树种的生长量和成活率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夹竹桃的造林成活率(85.65%),其次是黄瑾(74.80%),而水黄皮(69.72%)的成活率最低,但不同树种造林成活率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造林后当年各树种的平均梢高的大小顺序均为:夹竹桃楝树黄瑾刺桐水黄皮,夹竹桃的平均梢高(1.64m)均显著大于其他树种,而水黄皮的平均梢高(1.28m)均最小,平均梢高显著小于其他树种。  相似文献   

13.
对4个耐水湿树种在太湖滩涂造林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造林区域内水位、种植点与水岸间距离等对造林树种的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试验造林树种应选择地下水位50~100 cm的立地为宜,水位太高将造成植株浸水时间过长,植株生长不良。不同树种间受水位、坡度的影响也不同,其中垂柳、水杉、池杉3个树种的平均地径随平均水位下降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2014-2015年,在浙江省缙云县对赤皮青冈(Cyclobalanopsis gilva)、闽楠(Phoebe bournei)、木荷(Schima superba)3种树种进行容器苗和裸根苗在上、中、下3种不同坡位造林试验,并研究其对造林成活率、地径及树高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容器苗造林后树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及造林成活率均显著高于裸根苗;坡位对不同树种造林成活率、地径生长量和树高生长量的影响均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不同树种之间,木荷在各坡位造林的成活率均高于赤皮青冈、闽楠,闽楠则在地径生长量和树高生长量上优势最明显。试验表明容器苗造林可以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下坡造林有利于幼苗更好生长。  相似文献   

15.
优良生态阔叶树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23种乡土阔叶树种进行造林生长比较试验,2年生林木生长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出现明显的生长差异,胸径与高生长均达到平均水平(1.39cm和1.76m)以上的树种有大叶相思、红胶木、红苞木、仪花和阿丁枫5个。结合形态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价,认为5个树种各具特色,均具有推广潜力的优良生态造林树种,其中红胶木表现最为突出,可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6.
运用实地调查与查阅造林档案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市9种主要绿化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树高、胸(地)径、新生枝长度和冠幅,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8种树种在不同立地类型下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樟子松、云杉、红瑞木最适立地类型为沙地;油松、金叶榆的适生立地类型为硬梁地和梁地;国槐在覆沙梁地利于粗生长,梁地利于高生长;水蜡和榆叶梅在4种立地类型上生长均较好,水蜡最适合沙地,榆叶梅最适合覆沙梁地;金叶莸在4种立地类型上生长表现无明显差异。相同树种各立地类型间生长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树种对土壤的要求不同。  相似文献   

17.
在乌江沿岸典型地段设立不同造林试验点,利用不同覆盖保水方法进行造林试验,通过对几个造林树种造林当年成活率、两年后保存率和3年生幼树生长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对不同树种当年造林成活率均产生显著影响,地膜覆盖当年保存率比其它两种方式好,草覆盖苗木保存率较其它两种方法高。黄花槐、刺桐在乌江瘠薄地造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边坡陡坡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开展了乡土树种枫香、木荷、马尾松以及马甲子等4个树种直播种子造林试验研究,对木屑、稻草覆盖以及不加覆盖物(对照)3种处理的成活率、保存率以及苗高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从覆盖处理方式上看,表现为覆盖处理各树种直播苗平均成活率、平均保存率、苗高生长量均略高于对照组,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从不同树种来看,枫香、马尾松、马甲子的成活率显著高于木荷的成活率,而枫香、马尾松、马甲子的保存率仅略高于木荷的保存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枫香、马尾松1、2年生苗高生长量均显著高于木荷、马甲子的苗高生长量,说明枫香、马尾松比木荷、马甲子更适合在边坡陡坡地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宜鄂北岗地的造林树种,提高造林成效,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2018年鄂北岗地“精准灭荒”工程造林项目进行了调查,比较各树种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造林第二年生长情况,结合主成分分析并聚类,综合评价各树种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11个造林树种间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盖度、新梢生长量及中心干枯死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油茶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最高(96.7%±2.0%、94.9%±2.7%),湿地松盖度最大(0.097±0.011),刺槐一年生梢最长(39.8 cm),油茶、湿地松、柏木中心干枯死率低;造林指标的综合评价值(D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油茶、湿地松、女贞、柏木、刺槐、栾树、桂花、重阳木、银杏、樟树、槲栎。通过聚类分析将11个造林树种分为4 个类群,最适宜的树种为油茶、湿地松和女贞,比较适宜的树种为柏木和刺槐,适宜性差的树种为栾树、桂花、重阳木、银杏、樟树,不适宜树种为槲栎。油茶、湿地松、女贞、柏木、刺槐综合表现较优,可作为鄂北岗地造林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20.
应用蓄水渗膜袋造林后,树种造林成活率均比对照区平均高810个百分点,对苗木成活率有显著差异;而且各树种年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地径、平均年新梢生长量均比对照区各树种高,但使用效果的差异不显著。对高2.010个百分点,对苗木成活率有显著差异;而且各树种年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地径、平均年新梢生长量均比对照区各树种高,但使用效果的差异不显著。对高2.02.5m金丝柳、香花槐截杆苗木进行了蓄水渗膜装水量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每个植树坑穴中放置2个蓄水渗膜袋造林,对苗木的成活率提高最大。蓄水渗膜袋可在干旱半干旱山区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