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在体内以多种形式存在。随着对胆汁酸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胆汁酸是体内的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通过介导胆汁酸受体而发挥相应的生物学效应。肠肝循环是指胆汁酸合成、分泌、排泄、再吸收的循环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胆汁酸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以调控胆汁酸的肠肝循环过程,进而调节糖脂代谢。本文针对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以及胆汁酸受体在糖脂代谢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探究胆汁酸及其受体在代谢相关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胆汁酸作为胆汁的重要成分,在促进营养吸收、保障畜禽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胆汁酸通过非受体介导途径与极性磷脂分子结合乳化脂类以促进脂类和脂溶性物质吸收,作为关键的信号分子激活特异受体和细胞信号通路,促进糖和脂肪代谢稳态,保护肠道屏障和抗应激损伤。近年来,外源性胆汁酸对缓解热应激导致的负面影响,诸如胰岛素抵抗、脂肪堆积、肠道屏障受损、氧化应激等作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系统地对胆汁酸代谢进行了综述,详细总结了胆汁酸对机体的调控机制,以期对外源性胆汁酸缓解生长阶段猪和肉鸡热应激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菊粉可改变菌群丰度,增大肠上皮通透性,加快营养物质吸收,并促使菌群分泌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脂多糖等)以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激酶和法尼脂X受体等调控脂肪代谢。因此,本文对菊粉通过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调控脂肪代谢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以及菊粉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菊粉对脂肪代谢的调控作用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Toll样受体(TLRs)为模式识别受体的一员,是介导天然免疫及病原体信号转导与细胞活化信号转导的重要跨膜信号传递受体。研究发现许多负向调节蛋白通过靶向TLRs信号通路的关键信号分子,干扰信号转导途径中连接复合体形成、泛素化降解信号通路中接头蛋白、转录调控等不同方式负向调控TLRs信号通路,及时抑制TLRs信号,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论文就TLRs信号转导途径及其负调控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胆汁酸代谢与肠道微生态密切相关,胆汁酸在肝脏中由胆固醇合成,并通过肠道微生物群进一步代谢,主要存在于肠肝循环中并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同时,胆汁酸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其与FXR、FGFR4和TGR5等多种胆汁酸相关受体结合,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肝肠循环稳态,而肠道菌群的变化直接影响FXR、FGF15等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胆汁酸代谢。本文综述了胆汁酸代谢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双向调控机制,进一步明确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解决动物肝肠胆相关疾病提供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胆汁酸(BAs)作为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R2)上游激活物之一,可直接调控S1PR2活性,也可通过BAs相关信号通路法尼醇X受体(FXR)和G蛋白胆汁酸偶联受体5(TGR5)介导S1PR2途径.S1PR2通过平衡核因子Kappa B(NF-κB)与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动物体炎症.本文...  相似文献   

7.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对肌肉调控的分子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肌肉生长的负调控因子,抑制成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MSTN作为胞外信号分子可与成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受体自身的磷酸化,启动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导过程,作用于生肌决定因子(MyoD)靶基因的调控区,调节肌肉组成蛋白和蛋白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胆汁酸(BA)作为胆汁的重要成分之一,在动物炎性肠病(IBD)中发挥重要作用。过多BA在肠道内聚积是引发IBD的原因之一。作为体内的一种重要信号分子,BA能激活法尼醇X受体(FXR)和G蛋白胆汁酸偶联受体5(TGR5),发挥相应生物学功能,既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肠道免受BA聚积产生的危害,又对IBD具有缓解作用。本文综述了BA-FXR/TGR5信号通路对IBD的调节作用,展望了BA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维护畜禽肠道健康、提高养殖效益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动物胃肠道中不同类型的内分泌细胞构成了"胃肠道内分泌系统"。饲粮中的蛋白质在动物胃肠道被分解为氨基酸后,能够被内分泌细胞膜上的氨基酸感应受体所识别,介导激素的分泌,调控胃肠道生理活动。位于肠上皮细胞的氨基酸转运载体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和一般性调控阻遏蛋白激酶2(GCN2)信号通路调控细胞氨基酸代谢。本文就动物胃肠道内分泌系统、氨基酸感应受体与转运载体以及氨基酸感知信号通路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滞育是昆虫等动物应对周期性不利环境表现出的一种发育停滞的生理过程。家蚕既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鳞翅目模式生物,研究家蚕滞育生理及分子调控机制,对于理解昆虫的发育生理与适应性进化以及制定农林害虫防治策略等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证实,家蚕滞育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环境信号被蚕体感知后转化形成滞育信号,再经复杂的信号转导途径,通过激素调节和营养物质储备与代谢的调控,使家蚕体内建立起适应滞育的生理代谢体系。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家蚕滞育激素受体蛋白、热休克蛋白以及磷酸化作用参与的基因表达调控是家蚕滞育重要的分子调控机制,与滞育的起始、维持、终止密切相关。本文系统概述了上述家蚕滞育生理机制与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PBAR1)与胆汁酸(BAs)及其衍生物结合后,激活下游通路传导,调控动物的多种代谢过程。GPBAR1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动物体炎症反应。因此,本文重点阐述GPBAR1对动物炎症通路的调控进展,为BAs及其衍生物成为治疗炎症性疾病的潜在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胆汁酸不仅有助于消化和营养吸收,近年来还被证实是一种信号分子,可通过激活相应受体参与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如脂质代谢、葡萄糖代谢和能量代谢等。肠脑轴是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共同构成的双向信号系统,不仅能整合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还能将两者有机联系起来。胆汁酸和肠道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其中肠道微生物是两者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也是肠脑轴的重要因素。不同浓度的胆汁酸对肠道的影响有差异,其对肠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上,同样,肠道对胆汁酸的作用大部分也体现在肠道微生物。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于胆汁酸和肠道微生物的相互影响。此外,在大脑中也发现了胆汁酸和胆汁酸受体,这说明胆汁酸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一定的生理作用。胆汁酸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信号,从而影响大脑各项功能。各种肠道激素、迷走神经和胆汁酸受体都参与了这个过程,其中胆汁酸受体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胆汁酸、大脑、肠道及肠道微生物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胆汁酸可能是肠道和大脑间直接沟通渠道之一,对肠脑轴有潜在影响。笔者综述了胆汁酸及其受体在肠道和大脑中的影响,介绍了肠脑轴中胆汁酸功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是典型的跨膜转导通路,该通路通过一组配体与受体结合,将细胞外的信号转导入细胞内,激活下游的SMAD蛋白、转录调节靶基因,从而介导配体对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受到多种因子调控,其中一些细胞外信号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发挥调控作用。TGF-β/SMAD信号通路主要通过不同的下游信号分子SMADs以自分泌/旁分泌途径方式发出信号,调控颗粒细胞增殖和卵母细胞生长,影响着卵巢发育。近年来,TGF-β/SMAD信号通路对卵巢发育的调控机制已成为生殖生理学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TGF-β/SMAD蛋白的受体、TGF-β/SMAD信号通路,并分别从配体、调控因子以及与其他通路的作用关系的角度阐述了不同家畜TGF-β/SMAD通路在卵巢发育中的调控作用,为卵巢发育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思路,同时为畜牧业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属于TGF-β超家族成员,是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负调节因子。MSTN作为胞外信号分子可与成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受体自身的磷酸化,启动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导途径,作用于生肌决定因子(MyoD)靶基因的调控区,调节肌肉组成蛋白基因的表达,从而对骨骼肌的生长发育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5.
胆汁酸作为胆汁的重要成分,由肝以胆固醇为原料进行合成,能在外源食物及相关激素的刺激下与胆汁一同被排入消化道内,具有脂肪乳化、促进肠道吸收脂质、调节肝肠功能、增加能量消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作用,一般可通过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两种方式进行合成。肠肝循环能将从头合成的胆汁酸重新回收约95%,仅剩余5%会流失,经替代途径进行再补充,从而保障了胆汁酸池的动态平衡,因此,肠肝循环在调节胆汁酸稳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胆汁酸的代谢与运输机制逐渐明确,参与肠肝循环的转运蛋白功能也更加清晰,其中,法尼酯X受体(FXR)作为重要的核因子能通过与小异二聚体受体(SHP)、视黄酸受体α(RARα)等,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19(FGF15/19)对胆汁酸转运蛋白的表达量进行调控,进而影响胆汁酸稳态。本文将对胆汁酸肠肝循环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转运蛋白及FXR对其的调节机制进行阐述,为今后进一步探究胆汁酸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JAK-STAT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信号通路JAK-STAT参与机体多种调节反应,在细胞因子等与其相应受体结合后激活JAK激酶,进一步活化其下游信号蛋白分子STAT,导致STAT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化,随后二聚体蛋白移位核内,与相应的靶基因启动子结合,控制目的蛋白的表达,对机体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机体在高温刺激下可诱导合成热应激相关蛋白,这些蛋白主要是热休克蛋白家族成员。热休克蛋白在信息传递、细胞代谢、生长及分化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并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机体。热休克蛋白在线粒体信号通路和死亡受体信号通路的级联反应中通过削弱、阻断凋亡信号,或激活存活信号对凋亡进行负调控,从而减少细胞损伤,促进细胞存活。  相似文献   

18.
LH/CG受体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与黄体生成素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结合后,主要激活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系统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近年来对LH/CG受体基因结构、基因表达与调控以及信号传导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有机溶质转运体α-β(OSTα-OSTβ)是影响胆汁酸代谢的关键因子之一,其主要通过转运胆汁酸,活化法尼醇X受体(FXR),激活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途径,调控胆汁酸合成量。且OSTα-OSTβ表达缺失时,胆汁酸合成减少,脂质吸收率降低,对胰岛素信号传导的损伤减轻,维持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机体健康状况。本文就OSTα-OSTβ对动物胆汁酸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OSTα-OSTβ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作为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转接分子,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免疫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论文就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中MyD88的结构、表达、免疫调控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动物肠道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相关性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