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不同间伐模式下杨农复合系统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海河低平原杨农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4年树龄的杨树进行间伐(Intermediate cutting)处理,通过不同间伐模式下1年后土壤0~200 cm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测定,初步研究土壤养分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间伐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其中有机质和全氮自上而下呈现递减趋势,速效磷自上而下呈现U型变化趋势,速效钾自上而下呈现波动趋势。两种杨树间伐模式10 m×2 m和5 m×4 m,与常规(Traditional)5 m×2 m相比,土壤表层(0~20 cm)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速效钾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在40~140 cm土层间伐10 m×2 m模式的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常规5 m×2 m和间伐5 m×4 m,杨树间伐10 m×2 m处理较常规5 m×2 m处理和间伐5 m×4 m处理具有更好的土壤养分保持功能。 相似文献
3.
4.
为探明湘南稻作烟区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与主要养分的关系,于2017年在湖南长沙、衡阳和郴州3个稻作烟区采集150个土壤样本,研究了有机质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速效养分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湘南稻作烟区0~5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均值为25.80g/kg,处于适宜水平,变异系数为58.98%。有机质呈表面富集化现象,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以郴州烟区最高,长沙烟区不同土层有机质含量均最低。有机质含量与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速效磷含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长沙烟区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土层之间都最低,应当增施有机肥来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同时要通过深耕等措施来促进表层有机质矿化;衡阳和郴州表层有机质含量偏高,要通过深耕、高起垄等措施促进有机质矿化。 相似文献
5.
长期施肥对褐潮土磷、钾状况及速效供应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氮磷钾配施有机肥提高耕层土壤全磷的效果十分明显,比对照增加52.2%,而氮磷钾配施秸秆比对照增加18.85%;氮磷、磷钾、或氮磷钾配合分别比对照增加17.87%,15.88%和14.89%,明显高于长期单施氮肥,或氮钾配合处理;氮磷钾配施有机肥速效磷含量比不施肥增加10倍以上,而氮磷钾配施秸秆比对照增加3倍;氮磷、磷钾、或氮磷钾配合分别比对照增加3~5倍.单一施用氮磷钾化肥作物钾索吸收量和施钾量总体上是平衡的,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或秸秆具有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的作用,比对照分别增加16.0%和11.4%,不施钾肥处理总体上速效钾含量是逐年下降的.各处理土壤缓效钾含量多年总体上都是下降的;但与对照及不施钾处理比较,施钾处理土壤缓效钾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长期施肥对山东潮土磷盈亏及农学阈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长期施肥对山东潮土磷素盈亏、农学阈值的影响,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33 a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土壤磷素盈亏、土壤有效磷对磷素盈亏响应,明确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包括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两大主处理。结果表明,不施磷和只施有机肥处理磷素亏缺量分别为23.27~29.20 kg/(hm~2·a),12.10~22.27 kg/(hm~2·a);单施磷肥和有机无机磷肥配施磷盈余量分别为68.34~85.99 kg/(hm~2·a),88.84~107.64 kg/(hm~2·a)。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两大主处理每盈余100 kg/hm~2磷素,土壤有效磷分别增加0.76,1.46 mg/kg,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增幅响应更大。单施化肥处理中小麦和玉米的有效磷农学阈值分别为12.60,8.90 mg/kg,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关系不明显。长期耕作下,不施磷肥和单施有机肥处理需增施磷肥或增加有机肥量来增加土壤磷素;施磷处理中可适当减少施磷量来调控土壤磷盈亏;根据农学阈值和有效磷转化率合理确定施磷量。 相似文献
7.
生物炭对设施栽培土壤重金属Cd形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施土壤重金属Cd污染问题备受关注,为阐明生物炭对设施栽培土壤重金属Cd污染的修复效果,试验设置B0(0 t/公顷)、B10(10t/公顷)和B20(20t/公顷)3个生物炭水平,研究生物炭增施对土壤Cd形态、含量以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施用显著增加设施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改变了土壤Cd的形态分布,氧化态、有机态和残渣态含量增加,交换态Cd含量降低。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固定Cd的速率会增加。与对照相比,B10降低土壤交换态Cd 45-62%,而B20可降低66-89%。另外,试验还表明,生物炭对Cd污染较轻的设施大棚土壤有效态Cd的固定效果要好于Cd污染严重的设施大棚。因此,生物炭可以通过改变设施土壤Cd形态,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性,但对受Cd污染严重的设施土壤的修复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8.
9.
为了解延安南部县区烤烟主栽区土壤理化性状,在延安市宜川县、富县和南泥湾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烟地进行土壤分析,土壤分0~30、30~60、60~90 cm三个层次进行取样。分析其p H值、有机质、速效磷、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在土壤深度为0~30、30~60、60~90 cm时,酸碱度平均值分别为p H 7.00、7.11、7.37,因此土壤越深越偏碱性。所有土样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2 g/kg左右,在土壤深度为0~30、30~60、60~90 cm时,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7.88、21.93、28.89 g/kg。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也在有所增加。有效磷含量平均为76 mg/kg左右,在土壤深度为0~30、30~60、60~90 cm时,有效磷含量平均值分别为82.92、69.51、76.50 g/kg,在不同的土层中有效磷的含量差异不大。铵态氮含量的平均值为130 mg/kg,在土壤深度为0~30、30~60、60~90 cm时,铵态氮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16.95、143.35、129.25 g/kg。在不同的土层中有铵态氮的含量差异不大。硝态氮含量的平均值为91 mg/kg,在土壤深度为0~30、30~60、60~90 cm时,硝态氮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02.96、96.92、73.46 g/kg。硝态氮的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有所减低。 相似文献
10.
新疆棉田土壤速效养分的时空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新疆南疆荒漠绿州棉田皮棉产量1991kg·hm2水平下,2月15日至11月15日内,0~100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时空分布,0~40cm土层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布特征趋势一致,由2月中旬-6月中旬逐渐升高,到5月中旬-6月中旬时达最大值,进入7月份后,均呈陡然下降特点,9月份开始回升;40cm以下各层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变化波动较小;土壤速效磷的时空变异特征,4月和5月,0~60cm土壤中的速效磷呈匀速上升,7月中旬达高峰,但20~60cm土层速效磷含量开始急速下降,9月中旬降至最低点。耕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在27.1~34.3mg·kg1波动变化,变幅较小。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孝义市农田土壤养分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孝义市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分布特点与特征,保障测土施肥项目顺利实施,本文采用网格取样的方法,在全市共采集3859个土壤样本,涵盖了我市全部3个土壤类型5个亚类,并且对全部或部分样品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在不同亚类土壤的平均含量为13.2-24.8 g/kg,全氮为0.40-1.17%,碱解氮为67-83 mg/kg,速效磷为8.9-17.9 mg/kg,速效钾为123-170 mg/kg。这些养分在不同亚类土壤的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在盐化潮土中的含量最高,其次是石灰性褐土,在潮褐土、褐土性土、典型红粘土的含量最低。同时,全氮含量在不同亚类土壤的变异系数最高,为45-107%,其次是速效磷(C.V. 63-76%)、有机质(C.V. 32-58%),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变异系数均低达30%左右。在测土配方施肥过程中,应该针对这些养分的分布特点与特征,采用不同的施肥推荐策略,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并实现孝义市农业种植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对潮土碳、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有机碳循环与农田地力提升机制,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笔者以保护性耕作长期试验地为平台,研究不同耕作处理对总有机碳、全氮及其不同组分在潮土中含量的影响。笔者通过研究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总有机碳、全氮、溶解性有机碳、溶解性有机氮、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在不同土层深度中的分布情况,揭示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潮土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翻耕,2年或4年翻耕1次的间歇性翻耕和全免耕处理0~5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2.40%、2.80%、16.00%,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23%、1.32%、11.11%,免耕处理下10~20cm土层中总有机碳、全氮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秸秆还田条件下,实施间歇性翻耕和免耕能显著提升0~5cm、5~10cm土层中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含量;相比于常规翻耕,间歇性翻耕、免耕处理下0~5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免耕处理下10~20cm土层中微生物量碳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秸秆还田对0~1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全氮、溶解性有机氮及其它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作用。总体来看,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表层0~5cm土层中碳、氮储量的增加,免耕条件下“养分表聚”的负面效应可通过间歇性翻耕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冀中南平原区典型农田土壤肥力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河北省冀中南平原区农田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土壤肥力演变情况,利用河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从1998 年开始设立的6 个定位肥力监测试验数据,系统分析了近30 年来河北省冀中南平原区的典型农田土壤肥力演变规律。结果发现:各监测点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2014 年较1998 年分别增加了18.8%、9.1%和78.2%,而2014 年较1980s 分别增加了76.3%、71.4%和215.5%。而土壤速效钾在1980s—2014 年期间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其中1998 年较1980s 相比降低了44.3%,2014 年较1998 年相比则增加了47.7%。总体来看,2014 年各监测点的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磷含量已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地区间差异明显;而土壤速效钾含量虽然近年来不断提高,但2014年仍然低于1980s 水平。土壤肥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以满足作物高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氮肥减量对东北坡岗地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东北黑土区玉米合理的施肥方式,减少化肥过量施用导致的氮素流失造成的环境风险,为氮肥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在黑龙江省方正县布置田间小区试验,设置5个试验处理,研究不同施肥量对黑土区玉米地养分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减肥25%处理玉米产量最高。施氮量越大,硝态氮残留量越大,5个处理硝态氮含量在玉米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土层呈显著变化。肥料的减量对碱解氮含量的变化影响不显著。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碱解氮和硝态氮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氮肥施用量的减少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影响不显著。化肥的减量对土壤表层速效磷含量基本无影响,对10~3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影响与施肥量无明显规律性关系。综合考虑玉米产量和生态环境效益,以减肥25%为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15.
采集了城关、松柏、桃川、允山、夏层铺5个植烟乡镇的104个土壤样品,研究了江永植烟土壤有效锰含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改良江永植烟土壤和烟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江永县植烟土壤有效锰含量适中,均值为19.56 mg/kg,变幅为3.80~93.80 mg/kg,变异系数达到93.30%,有效锰含量处于适宜范围的样本比例为49.04%。土壤有效态锰含量会随pH、有机质、全磷、全氮含量升高而降低。4个影响因素pH、有机质、全磷、全氮中,尤以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有效锰含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长期不同施肥对黄潮土区玉米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黄潮土区玉米产量稳定性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响应,为黄潮土区合理施肥管理、改善农田生态系统质量提供依据。以21年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通过研究玉米的平均产量、产量年际波动及土壤养分状况对8种施肥方式(CK、N、NP、NPK、M、MN、MNP、MNPK)的响应,比较不同施肥方式下玉米产量稳定性的优劣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施肥处理产量均有显著增加。从21年产量平均值来看,以有机无机配施处理(MN、MNP、MNPK)平均产量最高,为7 240~7 503 kg/hm2;NPK处理次之,与当年CK处理相比,增产率为139.57%。N处理导致玉米产量变异系数(CV)偏高、可持续性产量指数(SYI)偏低,产量稳定性最低;有机无机配施处理的CV最低、SYI最高,产量稳定性最高,而M处理的产量稳定性和生产可持续性不及处理NPK。施肥处理肥料贡献率逐年递增,以有机无机配施处理贡献率最高,平均贡献率为59.59%~60.88%。在土壤养分方面,有机无机配施处理明显提高土壤全氮、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且这些养分指标与玉米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黄潮土区有机无机配施为最佳施肥方式,土壤养分供应较均衡,稳定性最佳,农田生态系统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17.
采用网格取样的方法,在孝义市采集共2413 个土壤样本,涵盖全市共3 个土壤类型5 个亚类,对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缓效钾、有效磷及有效态中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以阐明孝义市麦田土壤的养分分布特征,指导孝义市科学合理施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在不同亚类土壤的平均含量为8.86~23.26 g/kg,处于中等或缺乏水平,碱解氮为76.79~89.47 mg/kg,处于中等水平,有效磷为9.46~15.79 mg/kg,处于较丰富或中等水平,速效钾为139.11~207.74 mg/kg,处于较丰富、丰富或很丰富水平。这些养分在不同亚类土壤中的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在盐化潮土中最高,其次是石灰性褐土,在潮褐土、褐土性土、典型红粘土中含量比较低。在不同土壤亚类中,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变异系数较高,而碱解氮、速效钾与缓效钾的变异则很低。而各有效态中微量元素的养分含量在不同亚类土壤中的规律则不甚一致,总体来说,除有效硼处于较低水平外,有效锰、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均处于中等或高水平,且各有效态微量元素养分含量的变异都很低。在测土配方施肥中,应针对这些养分的分布特征,采取养分收支基本平衡策略进行优化施肥,以实现孝义市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华北潮土区不同肥力水平土壤基础地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基础地力提升对于减施肥料和作物稳产高产有着重大现实意义。为了研究华北潮土区土壤基础地力情况,在河南省典型潮土区原阳县、周口市、夏邑县等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上,通过2年大田试验及统计分析方法,观测和分析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土壤基础地力变化。结果表明:2012年和2013年小麦季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分别为78.1%和76.7%,略高于玉米季的71.9%和74.4%;2012年和2013年两季作物的平均基础地力贡献率分别为74.5%和75.1%,低肥力和高肥力水平土壤的地力贡献率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华北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下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在75%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复合间作栽培模式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作用,选择木本植物沙枣、杜梨和草本植物红花、胡卢巴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间作模式(T1:胡卢巴+沙枣;T2:第1年红花+沙枣、第2年胡卢巴+沙枣;T3:红花+杜梨;T4:红花+沙枣),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滨海盐渍土0~10 cm、10~30 cm和30~50 cm 3个土层养分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按照国家标准分别测定土壤中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4种间作模式种植后均提高了土壤0~50 cm土层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但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中各物质增幅影响效果有显著差异。间作种植后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在0~10 cm、10~30 cm和30~50 cm 3个土层中增幅最高的间作模式分别为:水解氮——T2(92.1%)、T2(199.8%)和T2(370.5%),速效磷-T4(69.1%)、T1(558.9%)和T1(245.7%),速效钾——T1(144.9%)、T2(119.5%)和T1(132.0%),有机质——T2(82.5%)、T2(212.3%)和T1(180.6%)。综合分析,T1和T2模式在4种间作模式中改良滨海盐渍土效果较好,可作为生物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施用脱硫石膏与天然有机物混合改良剂对盐化潮土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摘要:研究利用脱硫石膏与天然有机物混合土壤改良剂的特有的性质,能够有效地改善盐化潮土土壤的理化环境并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试验采用改良剂成分比例不同的2种配方、4个施用量,以不施改良剂处理为对照,9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脱硫石膏与天然有机物混合改良剂与基础土壤相比降低土壤容重2.30%~11.86%;增加土壤总孔隙度0.16%~10.52%;增加毛管孔隙6.28%~26.30%;降低非毛管孔隙7.82%~52.38%。2种配方改良剂的不同施用量与对照相比,土壤全盐量、ESP、Na++k+和Cl-离子分别下降了5.88%~127.27%; 1.74%~95.69%;34.05%~185.5%;和164.94%~471.2%。增加土壤SO42-和Ca2+最多达到481.19%和478.25%。施用脱硫石膏与天然有机物混合改良剂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和化学离子组成,同时也为作物提供了丰富的腐殖酸及Ca、S等营养物质,与对照相比提高玉米产量10.19%~30.99%,增加经济效益10.72%~18.6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