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尤国信 《植物保护》1982,8(5):39-39
烟蚜是云南烟草上的主要害虫。被害的烟株,生长停滞,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烟蚜是黄瓜花叶病和丛矮病等烟草病毒病的传播媒介;它分泌的蜜露,常引起煤烟病。烟蚜的发生、消长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至为密切。 一、与温度的关系: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烟蚜无明显的越冬滞育现象,终年以孤雌生殖的方式,在烟草、油菜、蔬菜及一些杂草上繁殖交替为害。有“半年油菜,半年烟”的说法。烟草生长旺盛的6、  相似文献   

2.
芝麻茎点枯病(Macrophoma Sesami Sawada)是河南省芝麻上的一种严重病害,一般田块发病率为60—80%,重的达90%以上,可使芝麻产量损失15.3—18.4%,含油量损失21.8%。 (一)温水浸种:采用55℃浸10—15分钟;或60℃浸种3—5分钟,可以杀死芝麻种子带菌,对种子发芽无不良影响。也可用0.1%升汞水浸种5分钟,浸种后用清水冲洗两  相似文献   

3.
芝麻茎点枯病 Macrophmina phaseoli是我县芝麻的主要病害。近年来发生和为害日趋严重,据县粮油站资料,1987年该病平均发病率为6.015%,1988年上升为23.03%,增加了3.83倍;发病面积由1985年的2000亩增加到1989年的7000余亩;平均单产由1985年的43.5公斤减至1989年的26公斤,减  相似文献   

4.
芦笋茎枯病药剂防治试验马文琳,占德虎,王南屏,袁自平(湖北荆州地区植保站)(湖北农学院)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的主要病害之一。1993年湖北省普遍发生,为害严重,同年9月17日~30日在湖北农学院芦笋试验区进行了药剂防治筛选,试验结果如下:1试验材料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芝麻茎点枯病又叫黑根病、黑秆病、茎腐病等,是芝麻上为害最严重的病害。1994年以来,芝麻茎点枯病对方城县的芝麻造成了严重为害,发病率一般为8.7%~25.2%,严重的高达76.8%,病株株高降低6.2%~19.5%,蒴果数减少8.7%~36.5%,千...  相似文献   

6.
芝麻茎点枯病(Macrophominaphaseolina)俗称“着雾”,又称黑杆病,是影响芝麻产量的主要病害。1988年我市芝麻茎点枯病发生7418亩,占总播面积的76.2%;因病绝收面积3195亩,损失产量20万公斤以上,直接经济损失70万元。为此我们于1988—1991年对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一、芝麻茎点枯病发病因素的调查1.气候条件与发病关系:据我们连续4年的调查,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较大,该病在芝麻生育期内有两个发病危害期:一为播种后至苗期,土壤湿度大时易发病,造成烂籽和烂苗;二是在盛花结朔果后发  相似文献   

7.
8.
近年芦笋茎枯病(Phoma asparagi Sacc.)已成为芦笋生产的一大障碍,防治以多菌灵为主,但防效仅50%左右。经对8种药剂的室内筛选和盆栽试验表明,南开大学元素所合成的FL—8522对该病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田间试验表现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防效达80%,施用浓度200ppm;与L—4减半混配的芦笋保一号,防效达88%,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芝麻茎点枯病(Macrophominaphaseolina)在我省进贤、九江和鄱阳湖滨湖地区发生十分严重,是芝麻的主要病害,株发病率高达60%以上,一般也在20~30%,植株枯死,产量损失很大。现就芝麻种子带菌的研究报道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99o年9月,取进贤县云桥乡葫果感病(而有大量黑点分生抱子器的葫果)的本地黑芝麻和白芝麻的种子,进行带菌分离。分离方法是用0二l%升汞做种子表面消毒1分钟,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将种子置PSA平板上28”C培养。1991年11月,取进贤县前坊乡大田发病收获后的芝麻种子(两个黑芝麻品种青麻和刑案麻),进…  相似文献   

10.
芝麻茎点枯病是芝麻主要病害。为探讨该病的田间抽样方法,提高调查病株率的准确性,笔者于1990年进行了该病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现将结果整理于下。一、研究方法 1.在芝麻成熟期,该病病情稳定,选择不同品种、不同发病程度的类型田7块,每块田调查250~310个样点,每个样点为10株,记载各样点病株数,绘出田间分布实况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随着芦笋栽培面积的增加 ,茎枯病已成为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而以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发病最重 ,发病率常达70 % ,甚至绝收 ,严重制约芦笋产业的发展。1 种子处理用 50℃热水或 50 0~ 6 0 0倍 4%农抗 1 2 0瓜菜烟草型浸种后在洁净土壤上育苗。2 加强栽培管理控制氮肥使用量 ,增施磷、钾肥 ,增强植株抗病免疫能力 ;春季及时清除田间实生苗 ,采收后 ,用禾谷类秸杆、洁净黄沙覆盖畦面 ,防止病原菌传播侵染 ;疏花疏果 ,留母茎采收 ,以确保芦笋植株营养平衡 ,减轻发病 ;避免株从发育过早过密 ,疏删株丛的母茎数 ,剔…  相似文献   

12.
在生产实践中,棉茎枯病与红叶枯病常混为一谈,因而在防治时往往导致失误。当然,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俩都有突发性,酿成暴发性的灾害;但是除症状外,病原菌、发病条件、发病时期都截然不同,因而在防治上要因病制宜。1症状的区别棉茎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及较嫩的茎...  相似文献   

13.
芦笋茎枯病(病原菌为Phoma asparagi Saccarao)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在山东严重发生。1986年,临沂地区因该病导致芦笋罐头减产75%;济南市历城区芦笋栽培基地达2.1万亩,发病率11.32%,个别地块发病率达100%。为了保证芦笋基地的正常生产,1987~1988年,对芦笋茎枯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 在药剂防治中,3年共试验9种农药,分喷3次、6次、12次药效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药剂的种类有:“农抗120”、“双效灵”、“多菌灵”、“复方多菌灵”、“硫酸  相似文献   

14.
芦笋又名石刁柏,在我国已有很久的栽培历史,但栽培面积很小。到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外贸出口大增,芦笋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遍布沿海及内陆十多个省市,成为重要的创汇产品。但是,近年来由于病害的严重发生,使芦笋的栽培和出口受到重大影响。据报道,在国外芦笋的病害有以下十几种:真菌病10种:  相似文献   

15.
棉花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病害。一般在棉花蕾期开始表现症状,盛发多出现在铃期。棉花生育中期,叶片发病自上而下、由内向外扩展,叶肉褪绿,叶脉仍保持绿色,叶脉间发生黄色斑块,叶质增厚变脆。进入生育后期,病叶先变为黄色,后产生红色斑点,最后全叶变红,叶片干枯脱落。7月7日对本县部分棉区调查,病田率6%,发病田平均病株率14.5%,最高达50%。以土壤贫瘠、排水不良的棉田发生最重。此病当前多处于始发阶段。由于本县有60%的土地常年不施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少;缺钾较严重,缺素症发生田块占80%,平均病株率60.3%;6月30日至7月5日连续6天降雨,气…  相似文献   

16.
芦笋茎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笋是石刁柏嫩茎的俗称。由于其营养价值高且具保健功能,故被视为高档蔬菜。近来年,在我国农村发展种植,作为保鲜、速冻和罐头加工出口国际市场,是国内出口创汇高效益的重要农产品。芦笋茎枯病[病原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Bubak]是世界上温暖多雨地区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我国所有种植省份均有该病发生,但以东南沿海省份最为严重,大流行年份往往造成大面积毁灭。  相似文献   

17.
芦笋茎枯病。据在重庆合川调查,病茎率为20%~100%,有些芦笋园因病害严重,造成只有春笋不产秋笋,单产极低。现将茎枯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症状:病斑着生在芦笋主茎杆和分枝上,开始时呈水渍状古铜色小斑点,其后逐渐扩大呈纺锤状褐色斑,病斑中心部变...  相似文献   

18.
吴安华  陈思 《江西植保》2000,23(4):124-124
芦笋又叫石刁柏,是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保健蔬菜,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由于种植芦笋效益高,发展也非常快,目前我国约种有十万亩。但是有些地方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跟不上,芦笋茎枯病的发生得不到控制,导致了芦笋茎枯病的不断蔓延。芦笋茎枯病是直接影响芦笋生产的严重病害,该病发生快,流行广,适合该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5℃,春季最易感染流行,又因其早期分生孢子器能越夏,成为秋季的侵染源,故芦笋在一年之内有多次被侵染引起病害流行现象,引用单一的预防手段是达不到防治的目的,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才能有效地控制或减轻茎枯病的发…  相似文献   

19.
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是一种品味兼优营养丰富的名贵蔬菜,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市场畅销不衰,是国内出口创汇经济价值很高的作物。全国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每年出口芦笋罐头为国家创汇达6000万美元。但芦笋茎枯病(Phoma asparagi  相似文献   

2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药剂对珍珠李叶枯病主要病原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抑制作用,并进行田间施药防病试验,调查各药剂的实际防效。结果表明,氟硅唑·咪鲜胺、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醚菌酯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较高,EC50均低于0.03μg/mL;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325 g/L苯醚甲环唑·醚菌酯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的田间防病效果较好,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